『壹』 歷史題材的電影
《建國大業》、《王的盛宴》、《荊軻刺秦王》、《大明劫》、《南京!南京!》等等
1、《建國大業》
劇情介紹:在抗戰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群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唐國強 飾)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張國立
飾)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佔領的解放區,
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
期間,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群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垂死掙扎的國民黨仍妄圖藉助陰謀暗殺等卑劣手段阻撓會議召開,一場為建立新中國的決戰由此展開…
2、《王的盛宴》
劇情介紹:兩千年前的中國,秦王暴政,諸侯起義。血雨腥風的戰場之外,散落著建立在密林深處的城邦。項羽(吳彥祖 飾)和劉邦(劉燁
飾),兩個反對秦暴政的起義領袖,帶領各自的勢力,為自由與安樂一路廝殺;
同時也在向那座象徵著無上權力與無限財富的王朝核心——秦王宮步步逼近。歷史的過程總是曲折而模糊的,結果卻只有一個:剛烈而沖動的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錯失了殺掉劉邦的機會,只能將一腔熱血灑向烏江,與自己深愛的女人虞姬(何杜娟
飾)含淚訣別。
劉邦和他的呂後(秦嵐 飾),他的謀臣韓信(張震 飾)、張良(奇道 飾)、蕭何(沙溢
飾)們,則忍辱抗擊到最後,成為了輝煌宮殿最終的主人。在那座奢華的大房子里,君臨天下的劉邦彷彿早已忘記了和曾經的盟友並肩戰斗的歲月,甚至漸漸開始對身邊的兄弟們滿腹狐疑。另一段殺戮,由此開始在森森聳立的帝國高牆內,無聲蔓延…
3、《荊軻刺秦王》
劇情介紹:戰國時代,秦王嬴政(李雪健飾)以統一天下為大業。當時燕國為嬴政的心頭之患,為幫助他早日完成統一霸業,趙姬(鞏俐飾)獻策到燕國假意策動刺殺嬴政的計劃,如此一來,秦便有出兵攻燕的名目,爭取燕國不戰而降的可能。
趙姬與燕太子丹(孫周飾)同心謀劃刺殺嬴政的行動。執行任務的人選是名劍客荊軻(張豐毅飾),大隱於市的他為此重出江湖。與荊軻接觸後,趙姬十分傾慕他的為人。趙姬拒絕再去說服荊軻。太子丹惱怒,將趙姬關押起來。
於是,荊軻找到太子丹,提出放了趙姬,他就答應去刺秦王。與此同時,嬴政發現了關於自己身世的秘密,他惱怒不堪,甚至揮兵攻打趙國,暴行難述。大殿之上,荊軻卻失手…
4、《大明劫》
劇情介紹:明朝崇禎15年,全國內憂外患,大將孫傳庭(戴立忍 飾)臨危受命帶著妻子馮氏(馮波 飾)來到潼關抵抗李自成的軍隊。與此同時游醫吳又可(馮遠征
飾)懷著濟世救人之心來到潼關拜訪師傅——葯局提領趙川(錢學格 飾)。
大敵當前,孫傳庭軍中士兵染上怪病,同時還要面對崇禎皇帝(余少群
飾)的催促出兵和潼關豪紳顧清遠(馬精武
飾)等人的自私斂財。趙川因施救不力以身殉職,吳又可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靠著不同尋常的治療方法與孫傳庭惺惺相惜。最後瘟疫終於被控制住,但是國家的病症能否被戰爭治好吳又可和孫傳庭都無法預料。
5、《南京!南京!》
劇情介紹:1937年12月13日,時為國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城淪陷,部分官員棄城逃亡,但仍有許多官兵留守,誓死保衛這個大廈將傾的城池。宋錫濂部軍官陸劍雄(劉燁
飾)協同戰友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他們微弱而頑強的抵抗最終被壓制,數以萬計的中國軍民成為俘虜,在槍炮聲中血染長江;
金陵女子學院安全區,女教師姜淑雲(高圓圓
飾)奔波往復,盡力幫助和拯救所有來此避難的同胞,但獸性大發的日軍早已虎視眈眈盯上了藏身於此的婦女;拉貝的秘書唐先生(范偉
飾)小心應付,委曲求全,為了保護家人而做出錯誤的選擇,他也為此付出代價;
舞女小江(江一燕
飾)縱使逃亡避難也不願拋卻女性的柔媚,她在關鍵時刻的選擇則在其女性的外殼下注入一份剛強,日本人角川(中泉英雄
飾)隨部隊進駐這個千瘡百孔、破敗不堪的城池,在這個人間煉獄,他的心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狼煙滾滾,血流成河,大時代的背景下,人們既要承受時代的無情給予,也要做出攸關命運的痛苦抉擇…
『貳』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都有哪些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包括:
1.《建國大業》
2.《建黨偉業》
3.《大渡河》
4.《智取威虎山》
5.《董存瑞》
6.《烈火中永生》
7.《東方紅》
描述與分析:
紅色經典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以革命歷史為主題,展現了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的英勇斗爭和偉大創造。上述列出的十大紅色經典電影,每部都有其獨特的主題和情節。比如,《建國大業》展示了新中國建立的艱辛歷程,而《建黨偉業》則描繪了黨的建立時期的情景。這些電影通過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角色,讓觀眾深入了解歷史,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偉大。
《大渡河》以長征中的搶渡大渡河為背景,展現了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智取威虎山》則是以東北抗日聯軍為題材,講述了智勇雙全的戰士如何戰勝敵人的故事。《董存瑞》是一部表現解放戰爭時期的英雄人物的電影,而《烈火中永生》則展現了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這些電影都以不同的角度展現了革命歷史的方方面面,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東方紅》是一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電影,通過對多個歷史時期的音樂舞蹈的展現,反映了中國人民在革命歷程中的艱辛和奮斗。這部電影將音樂、舞蹈和戲劇元素相結合,以其宏大的規模和深刻的內容,成為了紅色經典電影中的傑出代表。
這些紅色經典電影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資源。它們通過影像的方式,讓人們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
『叄』 紅色電影有哪些(10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老電影)
革命歷史題材,是國產電影的重要門類。這一類型的電影,對於賡續紅色血脈和砥礪理想信念,有著極其巨大的作用和意義。
今天,在這里盤點十部當年轟動一時,而且流傳百代的電影,都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老電影。
第一部《開天闢地》
這部電影於1991年上映,講述了建黨的光輝而且艱辛的歷程。
當年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絕對開創了一個全民觀影的熱潮。人們為這部電影所反映的那段歷史心潮澎湃,為電影中呈現出來的人物喝彩不已。
這是一部全景式的歷史故事片,場面恢宏,氣壯山河,在細節刻畫方面也是精雕細刻,極具時代感和史詩氣質。
這部影片中的經典台詞至今依然令人熱血沸騰。比如:
百姓在呻吟,青年在流血,國土在淪喪,山河在破碎,要高舉社會主義的大旗來救國救民
再比如:
能驅走鬼神的不是龍王爺,而是共產黨。
第二部《開國大典》
這部電影於1989年上映,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這是第一部全景式講述建國偉業的輝煌大片,星光璀璨程度絕對不遜色之後拍攝的《建國大業》,而且史詩感極強,如同一幅徐徐鋪展的畫軸。
古月老師,孫飛虎先生,這樣的老藝術家保證了影片的良心品質。
純粹個人觀點,在我國特型演員群體中,真正達到形神兼備、雄渾大氣的,古月老師無疑是第一人。
這部電影的經典台詞中,最具氣壯山河的氣勢的台詞,必然是這句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第三部《巍巍昆侖》
這部電影也是在1989年上映,是國慶四十周年獻禮片,以解放戰爭為背景,描寫了中共中央徹底粉碎蔣介石的黃河計劃,消滅胡宗南王牌軍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偉人的扮演者是張克瑤,與古月老師不同,張克瑤相對來說更儒雅一些,而且聲音模仿更突出一些。
影片中,反一號人物,由孫飛虎先生飾演,形神俱佳,不做第二人想。
經典台詞有:
這一仗, 讓他們一定要狠狠地打下去!
第四部《西安事變》
這部電影在1981年上映,講述了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發動西安事變,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歷史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張鐵成老師飾演周公,古月老師飾演偉人,孫飛虎先生飾演反一號。
這部電影,應該是張鐵成老師第一次作為特型演員出現在大銀幕上,戲份很吃重,瀟灑俊逸,的確演出了神韻。
經典台詞奉上:
當下情勢危急,不抗日無以圖存,不團結無以救國,我黨願以中華民族為先。
第五部《長征》
這部電影於1996年推出,講述了紅軍完成銘刻在人類史冊上的長征的壯闊往事和風雲歷程。
在這部影片中,唐國強作為特型演員主演。應該說,唐國強塑造歷史人物的經驗非常豐富,注重內在刻畫,特別是他對於飾演偉人的角色極為投入。
關於長征的這段歷史,很多文學作品和影視劇都有過展現,這部電影做到了完成使命,在驚艷度上並非絕唱。
關於長征,我們必須記住這首詩: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這在電影中有所展現。
第六部《南昌起義》
這部電影在1981年上映,講述了1927年,我們黨組織發動南昌起義的歷史故事。
這部電影是群像類型的革命題材片,驚心動魄和氣勢磅礴表現得淋漓盡致。
影片中,各大主演的表現都可圈可點,非常具有時代的風雲氣象。
經典台詞:
把這面紅旗插到鼓樓上去
第七部《大決戰》
《大決戰》是關於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系列電影,分為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三部六集,《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和《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分別於1991年上映,《大決戰之平津戰役》於1992年上映。
三部電影以宏偉逼真的氣勢再現了解放戰爭中三次決定性的偉大戰役。
這個系列的電影,毫無疑問就是史詩,就是吞吐天地之氣的歲月壯歌。
在這個系列的電影中,古月老師擔綱主演,眾多藝術家傾情出演,是真正意義上的鴻篇巨制。
經典台詞一:
照一般規律,總兵力和裝備不超過對方,絕不可進入戰略決戰。也不盡然。解放戰爭兩年多,我們滾大了,我們打精了,我們積累了有利決戰的條件。好比凹凸鏡,向著炎炎的烈日,百倍、千倍的光度聚合到一點上,白熱化了,冒煙了,不能不燃燒了!
經典台詞二:
不惜一切代價,佔領曹八集!不惜一切代價!佔領曹八集!哪個失事,軍法從事!
第八部《大轉折》
《大轉折》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分為上集《鏖戰魯西南》和下集《挺進大別山》兩集,於1996年上映。
影片描述了1947年中國革命處於危機關頭,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扭轉戰局,中原野戰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在極為艱難的戰爭環境中,實現了中央的戰略意圖,使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人民解放軍提前進入戰略進攻階段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盧奇作為特型演員擔綱演出。古月老師和孫飛虎先生等眾多藝術家都呈現了神級別的表演。
經典台詞: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我的黨費
第九部《百色起義》
這部電影在1989年上映,講述了我們黨領導廣西百色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的革命往事。
這部電影主演是盧奇,這部電影之後,盧奇奠定了自己特型演員的地位。
經典台詞:
這次我們還要打著他們的旗號,做他們的官,不過,我們做官不是為了發財嘛
第十部 《四渡赤水》
這部電影在1982年上映,講述遵義會議後,紅軍四渡赤水,勝利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的故事。
這部電影由古月老師主演,場面宏大,人物豐滿,無疑是給觀眾進行生動的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的教育的典範之作。
經典台詞:
雲橫烏蒙家何在,敵擁江關馬不前。
『肆』 跪求中國近代史題材的電影、電視劇,越多越好,越全越好,不甚感謝!
《我的1919》《鴉片戰爭》《林則徐》《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
《兩宮皇太後》《甲午風雲》《譚嗣同》《孫中山》<<末代皇帝>>(老外拍的)《滾滾紅塵》
《台灣1895》《中天懸劍》《復興之路》《亮劍》《人間正道是滄桑》 《秘密圖紙》 《歷史的天空》 《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的兄弟叫順溜》 《戰北平》 《中國兄弟連》《十三省》《生死相隨》《七十七封陣亡通知書》
還有《走向共和》,國內電視劇裡面能比較客觀演繹近代史的作品,藝術加工的成分相對比較少,可以看一下,你盡量去看完整版本的,該劇在央視公映時動過剪刀,剪掉不少情節,目前該劇已被禁播,可能因為傳播孫文思想爭議有不少反對者認為該劇過度美化慈禧和李鴻章,對於此二人誤國誤民的言行輕描淡寫。他們認為,此劇甲午之敗上為慈禧和李鴻章開脫淡化,反而推之於翁同和和光緒皇帝。 《馬關條約》的簽訂,此劇被認為一味強調日方伊藤博文強勢的態度,以及日軍進逼山海關的不利戰略形勢,為慈禧和李鴻章的軟弱、自私、為保一己私利而犧牲全國的利益作辯解。 甲午後,李鴻章被認為是報復日本,極力促成中俄密約損害國家主權。 批評者認為,這些自私賣國的作為,《走向共和》一概略過不提,只著墨其忠君愛國、戮力從公的一面。有些學者亦指出,該劇之許多情節,與歷史事實多有出入。但也有中國媒體和一些學者認為《走向共和》比較客觀持平地表現了慈禧太後、李鴻章、袁世凱等歷史人物,不像以往歷史劇和教科書過多地從現代的意識型態出發加以批判,而能就這些人物在歷史情境中的局限性給予平實的描寫,是中國歷史劇的一種創新和進步,值得肯定。該片首播後立刻被禁演,隨後在全國禁止銷售影碟。其他本劇醜化兩代帝師翁同和,成為阻礙李鴻章改革者、權奸者。但史實上並非如此,在戊戌變法前,正是翁同和推薦康有為給光緒,後來慈禧便將翁「開缺還籍」。電視劇醜化之嫌,還遭到翁的後人抗議。 康有為當時是非四品以上官員,無法能夠與皇帝見面(電視劇中似有一場「康有為舌戰群儒」,並先到軍機處,受到李鴻章等人的「審問」)。 甲午戰爭後,孫文曾經想求見李鴻章,並寫了一篇文章先呈給李。李鴻章見寫的不錯就召見他,結果因為他一口廣東腔官話聽不下去,孫文於是立志革命。在電視劇當中,孫文向李鴻章宣傳革命,時間順序有錯誤。 在本劇中,孫文起初較為流里流氣,一反過去嚴肅偉人形象,據說這是刻意安排的,要呈現一個孫文的成長過程。 片中突然出現一個光緒的六爺,並拒絕不見慈禧,並未交代清楚。該六爺乃恭親王奕䜣,才幹在四哥咸豐皇帝之上,並未繼承皇位。起初與慈禧共同扳倒肅順,後在推行洋務運動時,被慈禧扳倒後兩人鬧翻。 民國以前的片段大部分按《清史稿》拍攝,沒有虛構人物,人物在歷史上都存在。但民國後出現一些虛構人物,似虎頭蛇尾。 本片十分注重以對比手法敘事,如在甲午海戰前,日本天皇為購買「吉野號」而節食,鏡頭一轉,敘述慈禧的「108菜宴」。
『伍』 革命題材電影有哪些
1、《辛亥革命》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
2、《建黨偉業》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3、《遵義會議》是由貴州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出品的革命題材電影。由劉星執導,佟瑞欣、郭偉華、趙濱主演。該片於2016年10月1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1935年1月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的歷史史實。
4、《大轉折》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於上世紀末的《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系列革命歷史題材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題材電影,可以與蘇聯的《解放》、《莫斯科保衛戰》,美國的《最長的一日》等同類型電影媲美。
『陸』 中國歷史題材電影
1,《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影片於2011年10月19日正式開機,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大明劫》
《大明劫》是由王競指導,謝曉東製片兼編劇,馮遠征、戴立忍、馮波、余少群領銜主演的歷史災難題材作品。影片講述了崇禎15年(1642年)瘟疫橫行,李自成攻打開封,明朝江山內憂外患,孫傳庭與吳又可分別誓死抗擊闖軍與瘟疫的故事。電影已於2013年10月25日在中國及北美地區上映。
3,《忠烈楊家將》
《忠烈楊家將》,是由黃子桓編劇、於仁泰執導的香港電影。由鄭少秋、徐帆飾演楊令公、佘太君,由鄭伊健、於波、周渝民、李晨、林峯、吳尊、付辛博聯袂主演楊家七郎。於2013年4月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4,《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
5,《英雄》
《英雄》是張藝謀執導的武俠電影,由李連傑、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於2002年12月14日上映。電影主要講述戰國末期,七雄並起,惟秦國最為強大,急欲吞並六國,一統天下。為對抗秦國的吞並,六國各地俠客欲刺殺秦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