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0年代經典老電影《牧馬人》,如今累了,看看那個年代的愛情真好
忠誠的愛情充溢在我的心裡,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莎士比亞
《牧馬人》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謝晉執導的劇情片,由朱時茂、叢珊領銜主演,於1982年上映。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並在1982年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3年獲得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目前在豆瓣保持8.7的高分,足以見證人們對這部樸素而又優秀的影片的熱愛。
本文採用倒敘加插敘的演繹方式,講述了1970年代末,在西北敕勒川牧場做了20年牧馬人,剛剛脫下時代的舊帽子,當上了小學的小學老師的許靈均去北京與失散多年的父親回合的一幕,從與父親30年未見的敘舊中,展開了回憶的序幕。
30年前,故事主人公許靈均是這個鍾鳴鼎食之家的長房長孫,也是這個封建婚姻所結下的苦果,由於父母感情不和,父親便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父親後來去了美國,媽媽在父親離開後不久,死在一家法國醫院里。無父無母的許靈均,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資本階級家庭出身下的他,被發配到西北大草原敕勒川,做牧馬人20年。在這20年裡發生了太多令人感懷的故事,熱情助人的大草原鄰居們,四川逃荒來的苦命女孩,都令許靈均難以答應父親這次回來的要求:帶他去美國發展。
這是一部復雜而又單純的影片,我將抽出其中的友情及愛情部分,從朴實又熱心的草原鄰居對許靈均的幫助,先結婚後戀愛的許靈均夫婦純潔的愛情故事,以及結合我的觀影感受,談談我對現代社會,情感,婚姻的觀點。
朴實熱心的草原人民,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許靈均的未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12歲就在課本上學過這篇文章的許靈均,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半輩子都會在敕勒川度過。生活雖然辛苦,但幸運的這敕勒川大草原上不僅有聽話的馬兒,還有可愛的人兒。初到敕勒川的許靈均,無論是生活還是精神上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住在一間破小的屋子裡,連個擋風的門簾都沒有。而自己的身份又是大家所詬病的老右,躺在馬槽的他想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馬兒好像也有靈性在默默安慰他,鄰居也悄悄幫他在門上訂個門簾當當夜裡的寒風,不僅當地的爺們樂於助人,就是女人們也是一片熱心,還給少吃少喝的許靈均端來兩大碗面條,這在當時大家都是窮苦人民的基礎上,真的是太令人感動。
最為人樂道的當屬前些天有一個小短片帶火的那段:「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兒給你送來。」樂於助人的草原人,郭 子偶然遇到一個四川逃荒來的姑娘秀芝,姑娘請他找個有口飯吃的地方,他便應承下來,幫她找家,最後找到許靈均這里,由此成就了一段美事。
還有因為許靈均身份的問題,草原的大夥都知道許靈均是好人,幹活踏實為人實在,不想讓他去上政治班受苦,於是聯合大家找隊長,以勞代罰一起幫他逃過一劫。在這群可愛的草原人民心裡,他是個有文化有素養的好人,正是在這種鄰里和諧,互幫互助的生活中,讓當初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許靈均也發出,「人畢竟是美好的」感嘆。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許靈均在遇到困難時,這群可愛的人,不僅沒有諷刺嘲笑,反而送吃送喝,積極幫他解決問題,正是這種來自生活的點滴溫暖,慢慢的解凍了許靈均孤苦而又自卑的心。
先結婚再戀愛,可愛純真的秀芝帶給許靈均最珍貴的情感支持
1、落魄多年的許靈均,曾經想要輕生,卻悄然迎來愛情
作為資本家出生的許靈均,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就像他說的一樣,「你們都有希望工作,但是我沒有,因為我犯的是出身罪。」正是這個「出身罪」讓他在父親出國,母親去世後,成了「孤兒」,不,連孤兒都算不上,孤兒沒有一個資本家的父親,而他有,他不僅要承受孤兒的孤苦,還要承擔父親作為資本家應該承受的懲罰,而父親的的逃亡,讓年幼的他肩負起這一切所謂的「罪責」。被發配到敕勒川放馬的他,一度想要輕生,如此孤苦的人生,誰又能想到還能迎來愛情?
那是一個平常的中午,在家看書的許靈均,被郭大叔的大嗓門叫起來,說是要給他個老婆,問他要不要。他以為是玩笑話,便說「那你送來吧」正是這句話,給他了永遠無法想像的未來美好生活。下午,郭大叔就真的領來了一個面容清秀且有些稚嫩的姑娘,就是那個從四川逃荒過來的四川姑娘李秀芝。這個比他小15歲的姑娘,給他的人生帶來了久違的光芒,這就是愛情的力量。
2.生活所迫的李秀芝,逃荒而來,卻他鄉遇良人
家境貧寒的秀芝,被表姐捎信叫到敕勒川,說是給她找了個家。懷揣著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的她,卻遭受了未婚夫被車子砸死的打擊,一個人孤苦伶仃無處可去,連個吃飯的地方也沒有,幸好遇到郭大叔,陰差陽錯,嫁給了許靈均,兩人素未謀面,就這樣成了夫妻。
初到許靈均家,看著這個家徒四壁的她,並沒有退卻,當經過1天1夜的相處,認定許靈均是個好人後,便決定陪著許靈均一輩子在這里放馬。相比許靈均的壓抑與消極,李秀芝面對困難和打擊是明媚而樂觀的,她朴實而又聰明,她知道許靈均是個善良而又能乾的人,只是被時代和環境所壓迫。她的到來,讓這個貧窮而又清冷的小家蓬蓽生輝,一個小女子,知道結婚要請幫助過他們的鄉親們來聚聚,就算沒有酒,喝口茶也是我們的意思。從這些話中看出,秀芝的確是個有見識的女子。
婚後的她蓋院牆,養雞鴨鴿子兔子,成了鄉親們口中的「海陸空司令」,孩子也養的白白胖胖,充分體現了她是個持家有道的賢妻良母。她的到來,不僅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也給許靈均,這個家,增添了煙火氣和無限的溫情。
3、先結婚後戀愛,共同學習,互相扶持澆灌出深厚又綿長的愛情故事
在熱情似火的郭大叔撮合下,還未見過面的兩個人,「結婚證」就領回來了。從素不相識到結為夫婦也就一時半會的事。但是婚後的生活是實實在在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婚後許靈均跟大家一起去上山放馬,秀芝就在家脫土坯,種楊樹,寫日記。
許靈均回來後 ,兩個人躺在床上念他不在家秀芝寫的日記,其中有個非常感人的細節,秀芝和夥伴們去看電影《列寧在1918》,秀芝聽了那句「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等靈均回來,我要念給他聽。天啊,多麼可愛又珍貴的想法,我聽到好的東西第一時間想要跟你分享,這不就是愛情嗎?秀芝脫土坯的「坯」字不會寫,許靈均便在手上教她寫,兩個人間的種種小事,都映射著愛情的光芒。
許靈均要從草原坐車去北京看望父親,母子兩個人送他去車站,兩個人因為10塊錢,你讓我我讓你,秀芝一句「窮家富路」不知道感動了多少觀眾,這樣識大體的女人,讓出門在外的丈夫如何不放心呢?夫妻二人結婚時 並不認識,相當於閃婚,在這樣沒有感情基礎的情況下,他們一起學習,互相尊重,互相扶持,與父母的失敗愛情相比,他們之間雖然物質上貧窮,但是精神上的富足,是父母富足的生活貧瘠的感情永遠無法相比的,他們在艱苦的生活中砥礪前行,不僅日子越過越好,感情也越發身後,就是在這種相濡以沫的日子裡,澆灌出他們毫無雜質深厚而綿長的愛情故事。
觀《牧馬人》後,結合我的觀影感受,談談我對現代社會情感,婚姻的一點拙見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從前慢》節選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快速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物質生活更加富足,人們的心也變得更加浮躁了。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里,一生只愛一人變成了奢侈。自從流行自由戀愛開始,很多人早早的就談起了戀愛,在不適合結婚的年齡談著戀愛,到了適婚的年齡卻在相著親。這是時代的悲哀?還是人性使然?
真正的愛情基於價值觀的初始一致,和價值觀的共同成長不管是相親也好,還是自由戀愛也好,從大數據來看,近年城市結婚率越來越低,離婚率卻在不斷攀升。為什麼當初的海誓山盟,你儂我儂最後卻以離婚收場的多呢?談戀愛時你說的做的都是我想要的樣子,基於相同的價值觀,走向婚姻的殿堂。
隨著結婚的到來,隨著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瑣事不斷來襲,夫妻二人如果還基於當初的價值觀一致,妄想長久走下去是不可能的,初始的價值觀一致我們願意走進婚姻,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同的工作環境,不同的家庭分工,會讓我們形成新的價值觀,如果夫婦兩人缺少交流,不共同學習,不為彼此分擔壓力,只顧埋頭走自己的路,沒有價值觀上的共同成長,那麼也就是生活上搭夥過日子,沒有精神心靈方面的滋潤,沒有幸福感的婚姻,是不長久的。
許靈均夫婦就是我們很好的榜樣,你陪我放馬,我教你識字,我得了好的句子,等你回來想和你分享,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有共同的語言,持續成長的價值觀,這才是讓愛情婚姻持續走下去的法寶。
《牧馬人》確實是 80年代經典老電影《牧馬人》,如今累了,看看那個年代的愛情真好,暫時從嘈雜而又瘋狂的世界中偷得半晌清凈時光,重新溫故那個時代的美好愛情。也從中感悟到不管是哪個時代,愛情婚姻都是需要經營的,在婚姻中付出的任何努力,它都會以加倍的精神幸福還給我們,浮躁的人啊,愛情從來都是簡單而朴實的,願看到此文的每個人都在塵世獲得幸福!
㈡ 牧馬人——1982年的電影,你有看過嗎
閑暇之餘,開始刷抖音找點樂趣。
短視頻時代,出現在任何時代的事情都會在某一個瞬間火熱顯現——1982年的電影片段里的男女主角,機緣巧合,一個從四川飢荒逃難來的丫頭,一個在草原放牧,家裡窮的只有一個碗一雙筷子的年輕人。年齡相差15歲的婚姻,後來卻是大家內心追求,心生羨慕的。
整個電影故世沒有直接從時間空間來講述,反而以一種片段回憶的方式進行。
男主人公許林均從小爸爸就因家庭矛盾拋妻棄子後留美發展,導致許林均20年被當時的時代歧視,懲罰。明年有文化可以教書育人,卻在遙遠的祁連山大草原做了20年的牧馬人。在他想放棄時,遇到的是一群熱情奔放而溫暖的人們,逃難丫頭妻子的出現,也給他的生活點燃了一盞明燈!
30年後,父親帶漂亮的女秘書回國旅遊,順帶找回自己拋棄的兒子,想帶他回美國繼承自己的宏大企業,但最終被兒子的堅定所屈服,其實在老爸爸的心裡,自己雖然有很多金錢上的財富,但卻是感情上的乞丐,在美國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就是當今世界的富二代!
祖國是美好的,回美國前眼睛一直注視著這個美麗的山河大地。希望死後能長久待在自己的國家。
牧馬人許林均的妻子李秀芝,雖然瘦弱,只讀過小學四年級,寫日記毛坯的坯字也不會寫,但有一顆熱愛學習的心,丈夫放牧十來天不回家,每晚都在自己看書,了解不一樣的世界;有一雙勤勞的手,靠自己給家裡建造了圍牆,把破舊的家裡收拾的有理有條,種樹養雞養鴨,寶貝兒子也長的白白胖胖;有一個堅定的信仰,麵包會有的,好日子也會來的;也教育孩子,花的錢來知道它的來處,花自己的錢,咱心裡才踏實!
電影片段里艱苦朴實的勞動人員,熱情,善良,溫暖人心,一輩子沒有去過外地,但大家多辛苦了20年的牧馬人為人處世十分認可,待他被時代解放後,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教師,村裡孩子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了一個人身上。他做出來自己的抉擇,放棄跟父親去美國,擁抱自己的國家,擁抱給了自己溫暖的村裡人,擁抱自己的家人。
㈢ 牧馬人劇情
《牧馬人》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謝晉執導的劇情片,由朱時茂、叢珊領銜主演。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講述了許靈均被打成「右派」,來到西北牧場勞動,得到當地牧民的關懷照料,並與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文革結束後,他放棄了到美國生活的機會,決定留下來建設祖國
劇情介紹:旅居美國的華僑企業家許景由在女秘書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國旅遊,並尋找失散多年的兒子許靈均。經過中國旅行社的幫助,許靈均從西北的敕勒川牧場趕到北京飯店,同父親許景由見面了。
當年,由於封建婚姻,許景由與妻子一直不和,後來丟下妻兒離家出走。在許景由走後的第四天,許靈均的母親就病故了。從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30年過去了,許景由為沒盡父責,深感內疚,他決心把兒子帶回美國,繼承遺產。
這時,許靈均想起了賢惠能乾的妻子秀芝和活潑可愛的兒子清清。他們一家人是那麼的親熱、和睦,他不忍能離開妻兒去國外。夜晚,許景由向兒子傾吐思念之情,許靈均也向父親傾訴自己的坎坷經歷
㈣ 電影牧馬人有續集嗎
電影牧馬人沒有續集。
1981年,著名導演謝晉准備將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改編成電影《牧馬人》,挑選了半年多的演員,朱時茂和叢珊最終有幸飾演男女主角。
拍完《牧馬人》後,叢珊回到學校繼續讀書,朱時茂則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做了一名演員。《牧馬人》獲得了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獎,叢珊還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牧馬人》引起了轟動,朱時茂和叢珊也一夜成名了。
1999年,《牧馬人》劇組准備拍續集,婚姻解體的叢珊帶著兒子趕回國內。18年了,終於等來了合作的機會,朱時茂和叢珊都推掉了其它片約和活動,他們一起探討劇情、人物定位等,彷彿又回到了18年前。
然而,畢竟大家都已經不再年輕,都經歷了太多人生磨難,因此,在對片中一些事情的理解和處理上,雙方產生了分歧。到後來甚至發生了爭吵,鬧得不太愉快,而關系也變得緊張,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朱時茂決定撤回投資,《牧馬人》續集流產,他們不歡而散。
(4)懷舊電影大全牧馬人擴展閱讀
朱時茂說過他和叢珊在影片里飾演過三次夫妻,網友指的「續集」其實就是另外一部電影,叫做《兩個人的房間》。
2007年初,朱時茂對叢珊說:「咱們現在都人到中年了,拍一部反映中年人愛情的電影怎麼樣?」兩人的想法一拍即合,他們決定一起投資,很快選定了劇本《兩個人的房間》。
在《兩個人的房間》中,倆人的愛情故事,就不那麼如意了,他們人到了中年,物質條件都好了,並且都有著自己的事業,可是卻覺得生活空虛了,讓這對原本從一而終的恩愛夫妻失去了往日激情、漸漸地產生了矛盾,於是兩個人走向了離婚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