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一部電影是關於父愛的兒子被壞人綁架錯了,父親是開出租的
《綁匪》是2010年3月10日上映的新加坡動作電影,由唐永健執導,李銘順等主演。影片講述了綁匪綁架孩子索要贖金的故事。
劇情簡介
計程車司機林盛發(李銘順 飾)的人生一團糟,先是丟掉工作,然後夫妻失和,失落的他獨自撫養兒子偉祥(陳傑樂 飾)長大。雖然生活貧苦,好在父子的感情倒也篤深。然而禍不單行,林的前妻找來律師,要求他交出兒子的撫養權。另一方面,偉祥在生日當天沒能等到父親,只得和好友孫耀龍去電玩城玩耍。耀龍的父親是一個百萬富翁,陰差陽錯下偉祥被綁匪當作耀龍綁走。綁匪得知真相後不甘失敗,於是要求林盛發在36小時內准備一百萬現金,過期撕票。林焦急萬分,想盡一切辦法籌集現金,甚至不惜賣腎賺錢。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兒子的性命危在旦夕……
㈡ 誰能介紹一些新加坡的警匪類的電視劇或警匪類的電影
獅城勇探》是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的一部警匪片電視劇的名字。 新加坡警匪片 《城市雙雄》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220409.html。《破繭而出》(警匪片)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2524395&iid=9554569&cid=22。新加坡警匪片《迷雲二十天》。由新加坡一哥李南星、黃碧仁、宋怡霏等主演,故事講述由李南星飾演的香港警察程木勝,他的妻子在商城無故失蹤開始,他為了尋回愛妻特意飛到新加坡調查此案。
新加坡2006年投資拍攝的警匪片新作《追捕》,邀請到吳鎮宇、黃子華、曾江等人出演,吳鎮宇在電影中扮演老闆的司機,因救阿扁捲入了黑幫爭斗,為逃避追殺而大秀車技。
㈢ 新加坡電影女傭
新加坡電影中有一部令人震驚的故事,講述了一段圍繞著前任女傭和鬼魂的恐怖情節。主人為了掩蓋罪行,逼迫現任女傭嫁給他的傻兒子,但遭到拒絕後,殘忍地殺害了前任女傭,並使用火刑。悲劇並未就此結束,兒子自殺後,鬼魂在七月十四日意外現身,新來的女傭對此一無所知。前任女傭的鬼魂開始引導她揭露真相,讓她發現了自己慘死的屍體。
主人的邪惡計劃繼續升級,他逼迫新女傭嫁給鬼魂兒子,企圖通過某種儀式來壓制鬼魂。然而,這個過程中,兒子的鬼魂回想起了過去的痛苦,最終揭露了父親的罪行。在一系列的沖突中,父親的詭計被揭穿,他的詭計導致了自己和妻子的死亡,被福唱(可能是某種儀式或咒語)燒死,整個故事充滿了驚悚和復仇的氣息。
㈣ 我記得林子祥好像演過一部電影叫什麼柔情的!還有個什麼新加坡警察的誰知道全名
《痴情快婿》
劇情簡介:黎明為一新加坡警探,與周慧敏相戀,但周喊隱的父親卻是一退休黑鄭辯廳幫要人。販毒集團懷灶渣疑是周父提供其犯罪資料給黎明而在追殺他和黎明,並綁架了周。其間,周父為了分開兩人而笑料十足,在影片最後,各自在不同的理由下與黑幫展開了激烈的爭斗。
http://ke..com/view/1019474.htm?fr=ala0_1_1
又名《鐵漢柔情》
你說的林子祥實際上是陳勛奇
㈤ 一部電影 背景是二戰時日本人俘虜了很多美國女人到新加坡的一個島上
電影名字叫《天堂之路》。
《天堂之路》是199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布魯斯·貝爾斯福德執導,格倫·克洛斯、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凱特·布蘭切特、寶林·科林斯主演。
該片講述了二戰期間的新加坡日軍集中營中,一群由不同國籍的女性在組成的合唱隊,用優雅的樂曲讓因遭受非待遇而近乎絕望的獄友們產生對生的渴望,體現了女性勇氣,友誼與力量。
(5)綁架新加坡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天堂之路》劇情簡介——
1942年的一個晚上,駐扎在新加坡的澳大利亞和英國軍人正在舉辦一個盛大的舞會,大家隨著美妙的音樂翩翩起舞,坐在一起悠閑的聊天。正在這時一聲炮彈的巨響,打破了喧鬧的氣氛,驟然間鴉雀無聲,戰爭來了!
澳軍上尉立即發布緊急命令,所有的女人和兒童全部撤退,軍人們准備迎戰。在草草的告別後,女人和兒童們登上了回家的大船。船在大海上小心的航行著,船上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直到天空中突然出現日軍的戰斗機向她們實施了猛烈的轟炸,迫使她們棄船,跳入水中,尋找生路。
黑夜過去了,一些倖存者經過一夜的漂泊,來到了一個小島,被島上的日軍抓到了集中營,集中營里有許多的婦女和兒童,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度,但遭受著同樣的命運。
在集中營里他們忍受著非人的待遇:集中營里的環境很差,很多人感染上了瘧疾等疾病。一天一位老夫人患病,生命垂危,為了給老人治病,一位叫魏英的女囚在深夜日軍防範性降低時,冒險在集中營的鐵絲護圍旁用自己的物品和外面的人交換了一些葯物,被日軍發現後活活燒死。
日軍們不給她們提供充足的生活用品,一次女囚們在洗浴時為了爭奪一塊小小的肥皂而動手打架。在這里婦女和兒童經常挨餓,還要像奴隸一樣的工作,斷絕一切與外界的聯系。這一切使得人們對生活很絕望,對未來沒有希望,有許多人在絕望中死去了。
在皇家音樂學院受過訓練的英國人愛德麗亞看到人們在逐漸的墮落,心中萌生了成立合唱隊的想法,在她的努力下,他們演唱了很多優稚的古典曲目,為他們枯燥的生活平添了樂趣,找到了自我的價值,讓近乎絕望的囚徒們產生了對生的渴望。
1945年,戰爭結束了,日軍撤出了集中營,女囚們重新獲得了自由,她們抱在一起歡呼雀躍,在愛德麗亞的指揮下,又哼起了美妙而動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