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民豐收老電影大全
艷陽天,金光大道,槐樹庄,李雙雙,朝陽溝,箭桿河邊,春苗,紅雨。。。。。。。
⑵ 以農民拍電影為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自娛自樂》記得是李玟演的,全都是農民們自己自導自演的。
⑶ 反映農村大山裡的電影
天堂之路》反映農村打工妹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追你到天邊》是講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為自己的兒子報仇的故事,既感人又好看
《荔枝紅了》是一部反映農村幹部現實生活的故事影片
《會說話的風箏》是反映兒童生活的影片,但也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也值得一看
《證書》一部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電影
《果實》一部勾勒陝北農村風情畫卷的影片
《燕銜泥》新農村題材電影,講述了一個性格剛強的村支書張占廷帶領村民舍棄令全村人發家致富的小煤礦,進行轉型發展旅遊的真實事件。
《桃花村》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題材的電影
《聖水湖畔》 20集電視連續劇 講述了一個保護耕地、樹立糧食安全意識的故事。
《稻花飄香的季節》 二十集電視連續劇 本劇——以江漢平原上由兩個行政小村並村後的變革與發展為主題。反映當代農村生活的影片
《山的那一邊》 這是講述一名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故事。
《燒鍋屯鍾聲》8集農村題材連續劇 為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組織部副部長楊天虹進駐燒鍋屯,為村民先後解決了集資款、土地、失學兒童等一系列問題,燒鍋屯終於有了掌聲與笑聲。
《山坳里的庄戶人家》是一部農村題材的二十二集電視連續劇,該劇故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
《年年月月日日》一部反映農村青年農民的生活
《莊稼院里的年輕人》是一部反映農村改革開放奔小康過程的現實題材作品
反映80年代農村題材的電影:
《生財有道》
《月亮灣的笑聲》《喜盈門》《咱們村裡的年輕人》
相信至今仍為人們所記得。這些電影,影響了無數人,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人思想觀念的轉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⑷ 七八十年的國產喜劇片,農村題材的都有哪些
1,《月亮灣的笑聲》,上映時間:1981年。
《月亮灣的笑聲》是徐蘇靈執導的喜劇片,張雁、仲星火等出演,於198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老實本分的農民江冒富在十年動亂時期幾起幾落的坎坷經歷,以及拔亂反正後農村生活的新氣象。
2,《甜蜜的事業》,上映時間:1979年。
《甜蜜的事業》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謝添執導的喜劇影片,由馬琳、凌元、李秀明、李連生主演,於197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農村婦女唐二嬸在田大媽的幫助下,摒棄落後的傳統觀念,樹立計劃生育、男女平等的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故事。
3,《小小得月樓》,上映時間:1983年。
《小小得月樓》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盧萍執導的一部蘇州話的喜劇電影,是由毛永明,陸辰生,顧薌,葉霞珍等主演,於1983年上映。影片講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蘇州的一群青年開辦飯店「小小得月樓」的故事。
4,《瞧這一家子》,上映時間:1979年。
《瞧這一家子》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王好為執導,陳佩斯、陳強等主演的喜劇片,於1979年上映。影片講述了毛紡廠車間主任老胡,女兒嘉英是車間的擋車工,與車間的修理工鬱林相戀,兒子嘉奇是文工團演員,一次他和大阮,張嵐逛公園時,奮不顧身去救根本沒落水的孩子。
5,《二子開店》,上映時間:1987年。
《二子開店》是王秉林執導的喜劇電影,由陳強、陳佩斯主演,於1987年6月13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講述了待業青年二子和朋友們自謀職業,開辦個體旅店的故事。
⑸ 古代農民題材電影
霍元甲。。。。。。
不是開玩笑的哦-----裡面勞作的畫面真的很美的。。。。。
⑹ 農民工電影有那些
農民工電影:
《三峽好人》、《盲井》、《天下無賊》、《落葉歸根》、《三個民工》、《美麗新世界》
《農民工》等
⑺ 求農民題材電影
1.我的父親母親
2.那山那人那狗
3.三峽好人
⑻ 推薦幾部農村片電視劇
《初心》(獲得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之優秀電視劇獎),《麥香》(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老農民》(獲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文藝精品工程」電視劇優秀作品獎);
《喜耕田的故事》(獲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中短篇電視劇獎),《籬笆·女人和狗》(第八屆「金鷹獎」優秀連續劇獎)。
1、《初心》
《初心》是由中央電視台、江西省委組織部、江西省委宣傳部、甘肅省委組織部、甘肅省委宣傳部、八一電影製片廠、萍鄉市委市政府、蓮花縣委縣政府等單位聯合出品,宋業明執導,吳京安、丁柳元領銜主演的人物傳記劇 。
該劇講述「將軍農民」甘祖昌始終牢記參加革命的目的和承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毅然從高位請辭,攜帶妻兒回鄉帶領父老鄉親開發虎形嶺,修水庫,建發電站、水泥廠、農科所的一系列故事。
4、《喜耕田的故事》
《喜耕田的故事》是由牛建榮編劇並執導,林永健、王亞軍、田孟原、褚栓忠、郝文婷等主演的農村建設劇。
該劇講述了在中央免徵農業稅的背景下,進城務工的農民喜耕田返鄉種田的故事。
5、《籬笆·女人和狗》
《籬笆女人和狗》是9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引起較大反響的「農村三部曲」(「女人命運三部曲」)電視劇之一。
該劇改編自韓志君長篇小說《命運四重奏》,由陳雨田執導,田成仁、吳玉華等主演的現代電視劇。
講述了偏遠的山村裡葛家的三媳婦棗花與銅鎖是訂下娃娃親的未婚夫妻,婚後銅鎖對其百般刁難,棗花無奈,向其提出離婚,這在葛家及守舊的山村扔下了炸彈,村民對棗花指手劃腳,但堅強的棗花在葛茂源老漢的鼓勵下,終於離開了葛家,走向新生活的故事。
⑼ 求反映農民工的電影越多越好
《盲井》、《落葉歸根》、《人在囧途》、《所有夢想都開花》、《馬東的假期》、《夢想就在身邊》、《愛上油菜花》、》、《村官普發興》、《春風鎮》、《農民工》、《一個農民的1978—2008》、《北大荒》、《決戰殺馬鎮》、《高興》、《一地雞毛》、《上車走吧》、
《我叫劉躍進》、《三峽好人》 、《泥鰍也是魚》。
⑽ 鬼子進村的農民電影
片名:鬼子進村
顧問:楚長法
影片特色:農民自編、自導、自演
拍攝時間:2005年2月
主要演員:
日軍小頭目——馬紅旗
漢奸——趙建成
眾村民 河南省許昌縣靈井鎮興源鋪村一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依據本村發生在抗日時期的真實故事,自編、自導、自演、自拍了一部60分鍾的「賀歲片」《鬼子進村》。50歲的農民趙蘭卿既是該片的總導演,也是劇本作者之一。他過去是鄉宣傳隊的演員,2004年他曾拍攝了一部短劇,演員都是村裡人,鄉親看了都覺得挺有趣,挺過癮。《鬼子進村》的劇本寫於2004年11月,共有1萬多字。修改兩遍後,鄉親們仍不滿意。劇本是在1945年大年初一小股日軍佔領興源鋪村這一史實基礎上加工、改編而成的,趙蘭卿想通過此劇, 讓包括他在內的後輩不忘歷史,愛國愛家。他感到「故事細節不太理想」,趙蘭卿只好請在河南中醫學院讀書的侄子趙雪剛幫忙。趙蘭卿還向村裡的老人了解當年的情況,認真修改劇本。在試拍中,83歲的楚長法一直堅守在現場,他是村內年齡最大的老人,也是該劇的「軍事顧問」。老人曾親歷過日本入侵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的苦難,可以為該劇的一些細節把把關。
攝制組的道具:10枝步槍、10枝短槍、10顆手雷、4顆手榴彈、1挺機關槍、1門迫擊炮、1把老軍刀和11套日本軍裝。這些道具除日本軍裝和道具步槍是購買和仿做以外,其他都是村民自己動手做的,迫擊炮由一個圓紙筒和一個木製三角架組成,手雷也是木製的。攝制組演員有30多人,多是村內舞獅隊隊員或文藝隊的演員,年齡最大的62歲,最小的12歲,每位演員都不要一點報酬,全是自願的。村裡的群眾對這些人拍電視劇的事很感興趣,也很支持。
盡管條件簡陋,趙蘭卿很快進入導演的角色。在物色演員時,趙建成被村民公認為最適合演反面角色——趙建成的面相確實「不像好人」,每次他在村口公路邊搭車,售票員都會提前大聲咳嗽示意乘客們捂好錢包;2006年11月,《鬼子進村》劇組成員受邀去中央電視台錄制節目,在火車上睡不著覺的他在車廂走廊里來回轉悠,結果被便衣民警跟蹤了一個多小時,後來還是趙蘭卿起來給他解了圍。除了趙建成,另一個被村民公認「演技好」的是馬紅旗,他在劇中飾演日本軍官,雖然36歲的他所會的「日語」只限於電視上聽來的「米西」等詞。拍完電影後,馬紅旗在村頭公路邊開著一家馬家飯店,店裡牆上懸掛著大型《鬼子進村》宣傳照,還有他與央視主持人崔永元的合影。「窗戶」被打開的還有郝世闖。郝家在離興源鋪村不遠的泉店村開有附近唯一的一家影樓。懂技術的郝世闖便擔當了《鬼子進村》的「製片人」,在他理解,自己負責後期剪輯製作,就是「製片人」。拍完電影,鄰近村鎮找他拍結婚錄像的越來越多,郝家的攝像機由2005年的兩台發展到現在的5台。說起這些變化,郝世闖的父親郝萬年掩不住滿臉的喜悅。 不少媒體在專訪節目中播放過的片斷,以及在村裡村外流傳的光碟,都是《鬼子進村》下集的內容,總共不過60分鍾。《鬼子進村》自2005年11月16日開拍,到2006年8月底封鏡,先後參演人員有50多人,全集總共100多分鍾,並且「上集比下集精彩得多」。當時,中央電視台以及鳳凰衛視的記者來采訪,急著要碟子,碰巧下集正好拍完,帶子就在機器里,就草草刻了一盤。第一盤碟一刻出來,小村立即引來了全國各地的記者,「最多時一天接待了17家媒體的記者,村裡跟趕會一樣,到處是人」。前來采訪的人都想看看農民拍的電影是啥樣,要碟的人太多了,剛開始是白送,但後來實在是送不起了,就收費,一盤收10塊錢,還要有趙蘭卿的條子,郝世闖才給。最後,碟子緊俏到了村子附近有賣「盜版碟」的程度。伴隨著《鬼子進村》知名度的一再提升,要求購買這部影片版權的人也越來越多,據傳,有一家公司甚至出資好幾萬元。
拍電影,讓這個有3000人的村莊陷入了一場空前的喜悅和亢奮。媒體的介入,則將興源鋪村的熱鬧推至高潮。「天天跟趕大會一樣,村裡啥時候有過這么多人?」86歲的老人楚長法翹著山羊鬍子笑呵呵地說。作為《鬼子進村》的顧問之一,他比其他村民關注更多的,是村子的變化。興源鋪村沒有放過這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2005年的農歷七月初六,興源鋪村正式成立了集貿市場,就是如今趙建成擺豆芽攤的那個菜市場。這個菜市場,楚長法稱之為「圓了幾代人的夢」。在此之前,興源鋪人一直得去周邊的鎮子趕集,最近的也有4公里路,非常不便,以前多次想「起集(方言,成立農貿市場)」,但都因為人氣不旺而流產。這次藉助《鬼子進村》帶來的人氣,不僅「起集」成功,還在每月農歷的初六、十六、二十六分別有三個會,逢會的時候,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興源鋪村開始著意「裝點門面」,先是把村子裡的土路一部分修成水泥路,另外一部分用煤矸石重鋪一遍,然後在村子裡安裝了60盞路燈,一到晚上,興源鋪村燈火通明,與周邊村莊的黑暗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全國的記者不斷來,上級領導也是送走一撥又來一撥,形象咱不搞好不中啊!」新上任的村支書刁明安笑著說。刁明安還是大鬍子飯店的股東之一,當初《鬼子進村》劇組最早收到的1000元錢贊助,就是他們飯店拿的。自從當上村支書後,刁明安不僅對趙蘭卿他們拍電影、電視劇更加支持了,還發動全村老少積極參與到文娛活動中來。
著名導演盧衛國根據《鬼子進村》的拍攝故事,以此為原型,拍攝了河南首部本土爆笑電影《不是鬧著玩的》,2010年6月10日,該影片在全國7家院線的50多家影院公開放映,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不是鬧著玩的》首映式上,得到了《鬼子進村》相關人員的認可與欽佩:拍電影還是專業的強呀!據悉:《不是鬧著玩的2》將於2010年10月正式開機,並要在全國海選演員;而《不是鬧著玩的3》劇本已創作完畢,其故事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