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秋收起義》(主演:劉法魯、張國平、李永田、余灑度、王茜、閻靈芝、張立)
❷ 中國建國以後拍攝的所有電影的匯總列表
1、《白毛女》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由同名歌劇改編而來,講述了喜兒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後,逃進深山叢林,頭發全變白,後來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該片根據陳其謙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某部前衛營克服重重險阻,最終勝利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
❸ 請問一部影片的名稱(找了很久~很想再看一遍)
君在何處 (1976) (jun zai he chu)
主 演:龍隆 陳麗麗
上 映:1976年
地 區:中國台灣
語 言:國語
顏 色:彩色
聲 音:立體聲
類 型:倫理片
故事梗概:
講述一位公子哥於一位麗人之間的感情故事,因為戰爭兩個分離。。。。
好像是這個影片,我找了幾乎所有台灣60-80年代的電影,只有這個的電影介紹和你說的接近。由於電影的簡介都太少了,無法准確找到。希望是你說的這部電影!
❹ 求珠江電影製片廠老電影《山菊花》
找這類老電影適合去影視新勢力此論壇.有不少DVD原盤。
❺ 求一部80年代的輕喜劇電影名字,電影情節類似小字輩,貌似是珠江電影製片廠的
這是《雅馬哈魚檔》
❻ 珠江電影製片廠是什麼時候改名為珠江電影集團
珠江電影集團由珠江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和廣東省電影公司於2008年6月重組合並成立。珠江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前身是廣為人知的珠江電影製片廠,籌建於1956年,作為新中國誕生初期的六大電影製片廠之一,先後拍攝影片一千餘部,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屢獲「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內國際大獎。廣東省電影公司創建於1953年,是廣東省電影發行放映的龍頭企業和廣東省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❼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都有哪些
《五朵金花》、《上甘嶺》、《英雄兒女》、《劉三姐》、《冰山上的來客》、《董存瑞》等。
1、《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9年製作的一部愛情電影,由王家乙執導,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等領銜主演。這是一部真正的愛情電影,深受人們的歡迎,場面的宏大。
2、《上甘嶺》
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3、《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4、《劉三姐》
《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60年攝制的故事片,根據廣西壯族民間傳說改編。由蘇里執導,黃婉秋、劉世龍、夏宗學等人主演,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
5、《冰山上的來客》
《冰山上的來客》於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由趙心水執導,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是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的唯美結合之作。
❽ 珠江電影製片廠有沒有買電影劇本的
珠江電影製片廠,是以攝制故事片為主的綜合性電影製片廠。廠址在廣東省廣州市。1956年初開始籌建,1985年改建成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從籌建到1978年,故事片年產量平均不到5部。1979年,攝制了7部藝術片(5部故事片,2部舞台藝術片),第一次超過建廠時的設計標准(5部)。此後故事片產量逐年增加。多年來,珠影已發展成為一個既能成批攝制普通銀幕、遮幅式、寬銀幕故事片、立體影片、科教片、紀錄片,也能大批加工美術動畫片等各類片種彩色拷貝的綜合性電影企業。1983年開始增設電視製作部,拍攝電視劇。廠內設有生產技術部、文學部、電視部、劇團、 樂團、洗印、錄音、剪輯、特技、攝影、照明、置景、美工等業務部門。
從1984年下半年開始,珠影本著"以電影為主、多種經營"的宗旨,與香港、內地有關方面聯合興辦了白天鵝音響藝術有限公司、時代藝術中心、時代美術電影製片廠、韓江影視公司以及正在為電影電視生產服務的10多家企業。自建廠到1985年底,共生產藝術片92部(故事片69部、戲曲片23部)、科教片101部(221本)、新聞紀錄片283部(549本)、新聞期刊片5 6部,粵語翻譯片47部(408本)、代製片28部(56本),加工洗印各種拷貝(以單條計)1.96多萬米。 1981年9月,創辦了以電影文學為主的綜合性刊物《銀幕劇作》(雙月刊)。
珠影在60年代以前較有代表性的影片有故事片《南海潮》(上集), 《七十二家房客》(與香港鴻圖影業公司合拍)、《大浪淘沙》等。從1979-1985年,先後有10部故事片和4部科教片在國內外獲23項獎勵。其中有 《春雨瀟瀟》、《與魔鬼打交道的人》、《鄉情》、《逆光》、《廖仲愷》、 《雅馬哈魚檔》、《鄉音》等。
❾ 黃宛蘇的主要電影作品
1946年《長相思》《新天方夜談》
1957年《不夜城》《護士日記》
1947年,進入影壇,在上海影戲公司任演出,參加影片《新天方夜譚》的拍攝,後在影片《長相思》中扮演柳青。1949年,在《靜靜的嘉陵江》、《水上人家》、《戀愛之道》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50年,參加影片《冬去春來》、《油漆未乾》的拍攝。後到大陸,進入珠江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81年,參加演出的影片有《鄉情》、《回頭一笑》。1984年,在影片《金不換》中扮演徐二嬸。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金不換 (1984) .... 徐二嬸 回頭一笑 (1981) .... 蜂王嬸 鄉情 (1981) .... 吳姨 油漆未乾 (1950) .... 小婢阿娟 冬去春來 (1950) .... 小桃 戀愛之道 (1949) .... 洪八小姐 水上人家 (1949) .... 阿珠 靜靜的嘉陵江 (1949) .... 黃鶯長相思 (1947) .... 柳青 新天方夜譚 (1947)
❿ 珠江電影製片廠在那裡
珠江電影製片廠在廣州市新港中路
珠江電影製片廠是以攝制故事片為主的綜合性電影製片廠。1956年初開始籌建,1985年改建成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從籌建到1978年,故事片年產量平均不到5部。1979年,攝制了7部藝術片(5部故事片,2部舞台藝術片),第一次超過建廠時的設計標准(5部)。此後故事片產量逐年增加。多年來,珠影已發展成為一個既能成批攝制普通銀幕、遮幅式、寬銀幕故事片、立體影片、科教片、紀錄片,也能大批加工美術動畫片等各類片種彩色拷貝的綜合性電影企業。1983年開始增設電視製作部,拍攝電視劇。
廠內設有生產技術部、文學部、電視部、劇團、 樂團、洗印、錄音、剪輯、特技、攝影、照明、置景、美工等業務部門。 珠影在60年代以前較有代表性的影片有故事片《南海潮》(上集), 《七十二家房客》(與香港鴻圖影業公司合拍)、《大浪淘沙》等。從1979-1985年,先後有10部故事片和4部科教片在國內外獲23項獎勵。其中有 《春雨瀟瀟》、《與魔鬼打交道的人》、《鄉情》、《逆光》、《廖仲愷》、 《雅馬哈魚檔》、《鄉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