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沒有和黃巾起義有關的電影或者小說有關黃巾起義的任何資料都可以
爆發時間:184年-192年 起義地點:巨鹿 張角得仙人所贈《太平要術》,學會道法後率眾起義,為漢末各諸侯所鎮壓。 主要戰場:河北地區、潁川地區、宛城地區、兗(yan)州。 [編輯本段]史書原文記載 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呪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 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楊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作亂,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於是車裂元義於洛陽。靈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隸,使鉤盾令周斌將三府掾屬,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餘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摽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為「蛾賊」。殺人以祠天。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編輯本段]譯文 中國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的全國性農民起義。因起義軍頭戴黃巾為標幟,史稱黃巾起義。東漢末年,社會危機日益深重,廣大農民與豪強地主及封建國家的矛盾激化。黃巾起義正是在農民斗爭蓬勃開展的基礎上爆發的。 黃巾起義的領袖張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領,自稱「大賢良師」,以傳道和治病為名,在農民中宣揚教義,進行秘密活動。10餘年間,徒眾達10萬 ,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分為36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 。張角廣泛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又在各處府署門上用白土塗寫「甲子」字樣,作為發動起義的信號 。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 ,張角命於三月五日同時起義。但預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告密,張角派人飛告各方提前起義。於是36方「一時俱起」,眾達數十萬人。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靈帝慌忙調集各地精兵,進剿黃巾軍。各地豪強地主也紛紛起兵,配合官軍鎮壓起義,其中著名的有袁紹、袁術、公孫瓚、曹操、孫堅、劉備等。 起義初期,黃巾軍的主力分散在巨鹿、潁川、南陽等地,他們各自為戰,攻城奪邑,焚燒官府,取得了很大勝利。與此同時,各地還出現了許多獨立的農民武裝。但黃巾軍各自為戰,缺乏戰斗經驗,以致東漢王朝能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潁川、陳國、汝南、東郡和南陽的黃巾軍相繼失敗。冀州黃巾軍在張角病死後,由張梁統率固守廣宗。當年十月,皇甫嵩率官軍偷襲黃巾軍營 ,張梁陣亡 。3萬多黃巾軍慘遭殺害,5萬多人投河而死 ,張角被剖棺戮屍 。張寶也隨即於下曲陽兵敗陣亡,10餘萬黃巾軍被殺害。之後,黃巾余部和各地的農民武裝,仍然堅持斗爭。青州黃巾一度發展到擁眾百萬 。後來因作戰失利,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編。曹操平定冀州時 ,張燕領導的黑山軍也投降。 黃巾起義和在它影響下的各族人民起義,持續了二十多年。由於起義農民本身的弱點,起義被殘酷鎮壓,但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已名存實亡。 [編輯本段]太平道 東漢末年,因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亂不堪,農民生活困苦。有見及此,張角、張梁、張寶兄弟三人於魏郡,用法術、咒語到處為人醫病,許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後,都不葯而愈,張角被百姓奉為活神仙,張角又派出八使到外傳教。因此,追取的信徒愈來愈多,甚至高達數十萬人,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大州,幾乎佔了當時全國的四分之三。許多人為了投奔張角,不惜變賣家產,千里迢迢,爭先恐後,沿徒擠得水洩不通,據說半途被踩死就有萬多人。 張角在民間活動十多年,有三、四十萬人加入,張角見信徒漸多,便創建了「黃天泰平」,又稱「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稱「大賢良師」,他把勢力范圍分三十六區,稱為「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推一個領袖,全由張角控制,反抗漢室之聲日盛,不過信眾中不乏豪犟、官員、宦官等,所以漢室並未多加理會。(詳見太平道) [編輯本段]初期形勢 [編輯本段]經過 黃巾起義 184年(甲子年),張角相約信眾在3月5日以「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為口號興兵反漢;「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據五德始終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象徵要取代腐敗的東漢。張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機關門上寫上「甲子」二字為記認,另一方面派馬元義到荊州、揚州召集數萬人到鄴准備,又數次到洛陽勾結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應外合。 可是在起義前一個月,張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門徒告密,供出京師的內應馬元義,馬元義被車裂,官兵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信徒,誅連千餘人,並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由於事出突然,張角被迫提前一個月在二月發難,史稱黃巾起義或黃巾之亂,因為起義者頭綁黃巾,所以被稱為「黃巾」或「蛾賊」,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他們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略,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漢室部署 漢靈帝見太平道如此厲害,慌忙於3月戊申日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又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准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如劉備就受到商人張世平、蘇雙資助組織起義軍投靠校尉鄒靖討賊立功。 皇甫嵩上諫要求解除黨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而呂彊又對靈帝上言:「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黨錮之禍積怨日久,若果與黃巾合謀,恐怕已經無救了。)」漢靈帝接納提案,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面試。 而另一方面又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雋各領一軍,控制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朱雋又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帶同鄉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發與朱雋軍連軍。庚子日,張曼成攻殺南陽郡守褚貢,響應張角。 漢軍在首戰並未得利,於4月,朱雋軍就被黃巾波才所敗而撤退,皇甫嵩唯有與他一起進駐長社防守,被波才率大軍圍城,漢軍人少,士氣低落。又汝南黃巾軍在邵陵打敗太守趙謙,廣陽黃巾軍殺死幽州刺史郭勛及太守劉衛,黃巾軍並未因漢室的動作而有敗退的跡象。 反撃戰 5月,京師見皇甫嵩被圍,派曹操率軍救援。不過援軍未到時,皇甫嵩已心生一計,在傍晚時份吹起大風,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黃巾軍營寨周圍的雜草,用火攻大破敵人,大呼進攻,城上亦舉出火把響應,皇甫嵩以鼓助戰,沖入敵陣,黃巾軍大亂,四處奔走。又遇上曹操的援軍,被皇甫嵩、朱雋和曹操三面夾擊,斬殺數萬人,漢軍大勝。 6月,南陽太守秦頡與張曼成戰斗,斬殺了張曼成。黃巾軍便改以趙弘為帥,以十多萬人占據宛城。而皇甫嵩與朱雋軍繼續進擊汝南、陳國的黃巾,追擊波才到陽翟,最後在西華大敗彭脫,余軍想逃到宛城,但孫堅登城先入,眾人蟻附般推進,大破敵軍,成功討平豫州一帶的黃巾軍。另一方面,盧植數戰間大破張角,斬殺萬多人。 張角唯有撤到廣宗,盧植建築攔擋、挖掘壕溝,製造雲梯,將可攻下城池。正值靈帝派左豐視察軍情,有人勸盧植賄賂左豐,但盧植不肯,左豐便向靈帝誣告盧植作戰不力。靈帝大怒,用囚車徵盧植回京。京師唯有下詔再重新調整:皇甫嵩北上東郡;朱雋則攻南陽的趙弘;而以董卓代替盧植。而同樣宗教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叛變,領導人「五斗米師」張修攻打郡縣,但未受到漢室重視。 剿滅余敵 朱雋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共一萬八千兵圍攻趙弘,但6月至8月也不能攻克,京師有奏議徵朱雋回師,幸而張溫上表說情,靈帝才不行。但朱雋仍急攻趙弘,趙弘被殺,由韓忠代替。朱雋又因兵少不敵,便擴大防圍、建築陣壘,堆砌土山觀望城內。朱雋軍鳴鼓攻打西南,黃巾軍被引開,朱雋則親率五千精兵掩殺東北,偷襲敵人後方,攻入城池,韓忠唯有退保內城。 黃巾軍受挫,士氣低迷,向漢軍乞降。張超、徐璆和秦頡都認為可以接受,但朱雋認為如接受的話,會給百姓有利為賊,無利乞降的錯誤觀念,便不接受並急攻敵軍,可是數戰也不能攻克,朱雋登上土山觀望黃巾軍,明白黃巾軍沒有退路,而盡力一戰,所以未能攻克。朱雋便解開圍軍,韓忠果然出戰,被朱雋大破,朱雋向北追擊韓忠數十里,斬殺萬多人,韓忠投降,秦頡一向與韓忠不和,便將他殺死。這舉動反令黃巾軍不安,又推孫夏為帥屯兵宛中城。朱雋再次急攻,於11月癸巳日,孫夏敗走,漢軍追至西鄂精山,又被大破,斬殺孫夏及萬多人,黃巾軍解散,平定宛城一帶。185年春天,班師回京。 另一方面,於8月皇甫嵩到達東郡倉亭,大破、生擒卜己,斬殺七千多人。而董卓進攻張角不成功,無功而還,便在乙巳日要求皇甫嵩繼續北上。不過,張角已經病死,在10月於廣宗便和張梁戰斗,張梁軍犟,於首戰不能攻克。在明日,皇甫嵩閉營與士兵休息,另一方面派人觀察敵軍舉動,黃巾軍戰意稍為鬆懈,皇甫嵩便乘夜率兵,在黎明時份突襲敵陣,戰至下午,成功大破敵軍,斬殺張梁及三萬多人,於逃走到河堤時溺死的也有五萬多人,焚燒車輜三萬多輛,虜獲人數甚多。而張角則被破棺戮屍,運首級回京師。11月,皇甫嵩與鉅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陽,成功斬殺張寶,俘虜十多萬人。黃巾之亂平息。 結果 亂事雖被平息,但漢室威信遇上一次嚴重的打擊,但漢靈帝沒有改革,反而繼續享樂。於各地還不斷發生小形叛亂,產生許多分散的勢力,如黑山、白波、黃龍、左校、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劉石、平漢、大洪、白繞、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於毒等,勢力小的也有數千人,勢力大的甚至有百萬人,如張燕的黑山賊。 188年,黃巾軍再次發生起義,黃巾余部紛紛起事。2月,郭太等於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東郡等地。4月,汝南郡葛陂黃巾軍再起,攻沒郡縣。10月,青州、徐州黃巾軍又起,攻略郡縣。11月,漢廷派遣鮑鴻進討聲勢最大的葛陂黃巾,雙方大戰於葛陂,鮑鴻軍敗。黃巾各部此伏彼起,聲勢雖然沒有第一次黃巾之亂般盛,但卻令漢室十分頭痛。 為了鎮壓平亂,於188年3月,靈帝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將部份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進剿黃巾余部。而正因漢靈帝下放權力,助長地方軍擁兵自重,各群雄互相攻擊,逐鹿中原,甚至東漢皇帝在軍閥手中如同無物,所以黃巾民變是促使東漢滅亡的導火線,也是三國時代的序幕。雖然如此,亂事仍造就了大赦黨人,令許多文人、官吏得以重新受任。 [編輯本段]點評 在組成三十六方、確定起義日期上,張角的確這為黃巾軍起了帶頭作用,但後來卻失去了這種有計劃性的行動。他們並沒有統一的指揮,張角雖是太平道的領導,卻只在冀州轉戰,沒有為其他軍團作調控,沒有同一目標,只是佔地死守或到處搶劫。加上當友方有難時,各軍都不會相救,漢軍就用此一個一個擊破。雖然黃巾起義,令天下震動,但因這些原因,黃巾軍未能成就推翻漢室的事業。 黃巾之亂對於東漢末年的政局影響:為了盡快平定戰事,因此中央下放軍權至地方,使得黃巾之亂無法快速的蔓延至全國,減緩了東漢覆亡的時機。但是卻造成了地方輕視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將領或是官員,藉著在黃巾之亂的兵力割據地方,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揭開序幕,並為了三國分立種下遠因。
『貳』 2016年4月15號上映什麼電影
04-15 星期五 cctv6節目表
00:02 音樂電影欣賞18
00:07 光影星播客
00:15 2016-04-14電影快訊
00:18 電影 我願意
02:07 電影 整容日記
03:30 譯製片 幸運先生
05:04 微電影 第二屆電影類型短片創投季作品《喜劫良緣》
05:34 電影 老寨
07:20 光影星播客
07:27 電影 良心
09:03 光影星播客
09:14 2016-04-15電影快訊
09:17 電影 風起雲涌
11:05 光影星播客
11:12 音樂電影欣賞18
11:20 電影 太極俠
13:06 光影星播客
13:17 電影 首播 愛的世界
14:40 光影星播客
14:52 2016-04-15電影快訊
14:55 電影 墨攻
17:06 光影星播客
17:14 電影全解碼 (16)
17:30 中國電影報道 (106)
17:58 光影星播客
18:10 電影 動作90分 新龍門客棧(梁家輝)
20:04 光影星播客
20:12 2016-04-15電影快訊
20:17 電影 王牌(梁家輝)
21:53 光影星播客
22:02 譯製片 環球影院 納尼亞傳奇
『叄』 滿城盡是黃巾軍打一電影名
滿城盡帶黃金甲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張藝謀 / 吳楠 / 卞智洪
主演: 周潤發 / 鞏俐 / 劉燁 / 周傑倫 / 陳瑾 / 倪大紅 / 李曼 / 秦俊傑
類型: 劇情 / 動作 /古裝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06-12-14
『肆』 尋找一部電影
《神通》,裡面講的是於吉根據《白虎通義》還是什麼的演化成五行神通之術,後來傳到了日本形成了忍術。他收養了金童木童水童火童土童五人,其中木童和黃巾余黨牽連,企圖暗殺小霸王孫策,失敗後牽連了於吉。金童還是水童啊到孫策府卧底要為師傅報仇,結果沒有狠下心來下手,讓水童還是誰把孫策做了
是一部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早期的作品.監制邵仁枚,導演張徹.香港版叫<<神通術與小霸王>>,後來張徹在大陸翻拍了這部電影叫<<神通>>.故事講的是孫策殺於吉的故事,有三國演義加傳說拼湊而成.不過這部片子在大陸票房慘淡.遠不如他的<<大上海1937>>.演員還是由<<大上海>>的原班人馬拍制
『伍』 黃巾軍著名將領有哪些
天公將軍(大賢良師):張角,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梁,神上使:張曼成 張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寧晉西南)人,畫符行醫十餘載,聚眾數十萬,號大賢良師,中平元年春二月(184年),發動黃巾大起義,自稱「天公將軍」,初戰先擒皇族安平王劉續、甘陵王劉忠;攻殺幽州刺史郭勛、廣陽(今北京)太守劉衛。同年冬十月,病殃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南)。 張寶: 角之弟,稱「地公將軍」。十一月於皇甫嵩戰於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北),亡於陣中。《三國演義》中稱張寶陣前使妖術,被劉備射傷,後被部將嚴政(虛構人物)所殺,獻首投降。 張梁: 角之弟,稱「人公將軍」。張角死後,拒守廣宗,被皇甫嵩夜襲破城,亡於陣中。《演義》中曹操以騎都尉參預此役。 波才: 豫州區黃巾軍首領。先敗當南太守趙謙於召陵(今河南漯河),次敗朱儁,又依草結營圍皇甫嵩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是夜會大風,皇甫嵩使人內外放火,會朱儁、曹操軍至,大敗。漢軍追至汝南陳國再勝,復追殺波才於陽翟(今河南禹縣),。 彭脫: 波才副帥,被斬於西華(今河南西華南)。 卜已: 青州區黃巾首領,八月被傅燮俘殺於東郡蒼亭(山東陽谷東北)。 張曼成:稱「神上使」,南陽(河南南陽)區黃巾首領。斬殺南陽太守褚貢。後進攻宛與太守秦頡戰,歿於陣中。 趙弘: 張曼成戰死。趙弘繼為統帥,攻克宛城,部眾發展至10餘萬人。六月,朱儁擊滅潁川黃巾軍,轉攻南陽,與荊州刺史徐謬、南陽太守秦頡圍攻宛城。八月,儁退兵誘敵,暗中設伏。黃巾出城追擊,遭伏擊,趙弘戰死。 韓忠: 繼趙弘為南陽黃巾首領,投降未遂,突圍不成,死於陣中。 孫夏: 繼韓忠為南陽黃巾首領。因主力被殲,危城不守,余部於十一月西移鄂(今河南南陽市東北)之精山(今河南南陽市西北),朱儁率軍追擊,孫夏等萬餘人戰死。 馬元義:黃巾大方首領,召集荊、揚地區道眾數萬人到鄴(今河北臨漳),與冀州道徒會合。往來洛陽,聯絡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人為內應,「期三月五日起兵、同時俱發」。起事之前,張角濟南弟子唐周叛變,向朝廷告密,泄露了起義計劃。元義被捕車裂。 程遠志:《三國演義》虛構黃巾將領,於第1回登場,統兵五萬犯涿郡。幽州刺史劉焉令校尉鄒靖引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統兵五百破敵。兩軍交戰大興山下,遠志被關羽一刀揮為兩段。 鄧茂: 《三國演義》虛構黃巾將領,程遠志副將,於第1回登場,茂被張飛一合刺於馬下。 高升: 《三國演義》虛構黃巾將領,張寶副將,於第2回登場。曲陽之戰中被張飛刺殺。 孫仲: 《三國演義》虛構黃巾將翎。和韓忠、趙弘共同攻宛。與朱雋、劉備交戰,被劉備射中落馬。 黑山軍: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唒 張牛角: 博陵(今河北定州)人,隨黃巾起事,號將兵從事,與張燕合軍。燕推牛角為帥,俱攻癭陶(今河北寧晉西南)。牛角為飛矢所中。被創且死,令眾奉燕,告曰:「必以燕為帥。」 張燕:常山真定人,本姓褚。黃巾起,合聚少年為盜,眾萬餘人。與張牛角合軍。牛角死,眾奉燕,故改姓張。燕剽捍捷速過人,故軍中號曰飛燕。其後人眾寢廣,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諸山谷皆相通,其小帥孫輕、王當等,各以部眾從燕,眾至百萬,號曰黑山。靈帝不能征,河北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難中郎將。袁紹與公孫瓚爭冀州,燕遣將杜長等助瓚,與紹戰,為紹所敗,人眾稍散,太祖將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師,拜平北將軍;率眾詣鄴,封安國亭侯,邑五百戶。 楊鳳: 黑山軍將領。漢靈帝遣使拜楊鳳為黑山校尉,領諸山賊,得舉孝廉計吏。 於毒: 黑山軍將領,隨張燕破鄴城,殺太守栗成。後袁紹引軍入朝歌鹿場山蒼岩谷討於毒,圍攻五日,破之,斬毒及長安所署冀州牧壺壽。(袁紹後遂尋山北行,擊左髭丈八等,斬之。又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奔走得脫,斬首數萬。) 白繞: 黑山軍將領。獻帝初平二年(191),曹操出兵鎮壓黑白繞部,占據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 眭固: 黑山軍將領。《演義》中為河內太守張楊屬下。固在張楊被楊丑釘死後,殺掉楊丑投靠袁紹,後在與曹軍作戰中陣亡。
MMm
『陸』 男子穿到三國遇到黃巾軍是什麼電影
人間蒸發
2.8
懸疑 / 恐怖
年代:2013
地區:大陸
演員: 柳岩 李燦森 鍾麗緹 何華超 國村隼 阿部真里 點點 神樂坂惠
導演: 梁德森
『柒』 一部古裝電影,黃軒和駱達華演的捕快。黃軒演最後第十三個殺手駱達華是殺手老大,叫什麼名字
你有沒有記錯,黃軒搞好像沒有演過古裝電影。《怪醫刀客》 醫術高超的華洛,年輕時熱衷於行俠仗義,化身為「十字刀客」四處屠殺惡人,但因十四年前縣令滅門案,被王承陷害成殺人兇手,從此放棄做殺手專心行醫,撫養縣令遺孤孫琰,一心想治好孫琰的眼盲贖罪。十四年後黃巾軍起義,天下大亂,在一個叫譙縣的小城內,某天小城突發邪病,名醫華洛的葯童因此喪命,華洛斷定邪病與一種叫斯泰龍的蜥蜴血有關,而華洛也在尋找此物作為葯引為自己的女徒弟治病。他逐漸查明真相,兇手竟是當年陷害自己的匪徒。為懲治為非作歹、濫殺無辜的匪徒,拿到葯引,華洛換上自己俠義刀客的真實身份,與對方拚死一戰[1]。
『捌』 請大家幫我想一部電影 挺久了!
我小時候看過一布片子叫<<五行戰士>>也是金木水火土,美人一個絕技,不過是外國的科幻片!
『玖』 為什麼沒有有關於黃巾起義電影或者電視劇的同樣是起義
意淫也應該有個限度!
你完全可以把司馬懿家族當作是黃巾起義的幕後金主和老闆就可以了三!這樣三家歸晉,不就可以當作是黃巾起義獲勝了嗎?!
『拾』 求黃巾軍所有將領名字與詳細資料!
天公將軍(大賢良師):張角,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梁,神上使:張曼成
張角: 冀州巨鹿(今河北寧晉西南)人,畫符行醫十餘載,聚眾數十萬,號大賢良師,中平元年春二月(184年),發動黃巾大起義,自稱「天公將軍」,初戰先擒皇族安平王劉續、甘陵王劉忠;攻殺幽州刺史郭勛、廣陽(今北京)太守劉衛。同年冬十月,病殃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南)。
張寶: 角之弟,稱「地公將軍」。十一月於皇甫嵩戰於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北),亡於陣中。《三國演義》中稱張寶陣前使妖術,被劉備射傷,後被部將嚴政(虛構人物)所殺,獻首投降。
張梁: 角之弟,稱「人公將軍」。張角死後,拒守廣宗,被皇甫嵩夜襲破城,亡於陣中。《演義》中曹操以騎都尉參預此役。
波才: 豫州區黃巾軍首領。先敗當南太守趙謙於召陵(今河南漯河),次敗朱儁,又依草結營圍皇甫嵩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是夜會大風,皇甫嵩使人內外放火,會朱儁、曹操軍至,大敗。漢軍追至汝南陳國再勝,復追殺波才於陽翟(今河南禹縣),。
彭脫: 波才副帥,被斬於西華(今河南西華南)。
卜已: 青州區黃巾首領,八月被傅燮俘殺於東郡蒼亭(山東陽谷東北)。
張曼成:稱「神上使」,南陽(河南南陽)區黃巾首領。斬殺南陽太守褚貢。後進攻宛與太守秦頡戰,歿於陣中。
趙弘: 張曼成戰死。趙弘繼為統帥,攻克宛城,部眾發展至10餘萬人。六月,朱儁擊滅潁川黃巾軍,轉攻南陽,與荊州刺史徐謬、南陽太守秦頡圍攻宛城。八月,儁退兵誘敵,暗中設伏。黃巾出城追擊,遭伏擊,趙弘戰死。
韓忠: 繼趙弘為南陽黃巾首領,投降未遂,突圍不成,死於陣中。
孫夏: 繼韓忠為南陽黃巾首領。因主力被殲,危城不守,余部於十一月西移鄂(今河南南陽市東北)之精山(今河南南陽市西北),朱儁率軍追擊,孫夏等萬餘人戰死。
馬元義:黃巾大方首領,召集荊、揚地區道眾數萬人到鄴(今河北臨漳),與冀州道徒會合。往來洛陽,聯絡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人為內應,「期三月五日起兵、同時俱發」。起事之前,張角濟南弟子唐周叛變,向朝廷告密,泄露了起義計劃。元義被捕車裂。
程遠志:《三國演義》虛構黃巾將領,於第1回登場,統兵五萬犯涿郡。幽州刺史劉焉令校尉鄒靖引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統兵五百破敵。兩軍交戰大興山下,遠志被關羽一刀揮為兩段。
鄧茂: 《三國演義》虛構黃巾將領,程遠志副將,於第1回登場,茂被張飛一合刺於馬下。
高升: 《三國演義》虛構黃巾將領,張寶副將,於第2回登場。曲陽之戰中被張飛刺殺。
孫仲: 《三國演義》虛構黃巾將翎。和韓忠、趙弘共同攻宛。與朱雋、劉備交戰,被劉備射中落馬。
黑山軍: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唒
張牛角: 博陵(今河北定州)人,隨黃巾起事,號將兵從事,與張燕合軍。燕推牛角為帥,俱攻癭陶(今河北寧晉西南)。牛角為飛矢所中。被創且死,令眾奉燕,告曰:「必以燕為帥。」
張燕: 常山真定人,本姓褚。黃巾起,合聚少年為盜,眾萬餘人。與張牛角合軍。牛角死,眾奉燕,故改姓張。燕剽捍捷速過人,故軍中號曰飛燕。其後人眾寢廣,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諸山谷皆相通,其小帥孫輕、王當等,各以部眾從燕,眾至百萬,號曰黑山。靈帝不能征,河北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難中郎將。袁紹與公孫瓚爭冀州,燕遣將杜長等助瓚,與紹戰,為紹所敗,人眾稍散,太祖將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師,拜平北將軍;率眾詣鄴,封安國亭侯,邑五百戶。
楊鳳: 黑山軍將領。漢靈帝遣使拜楊鳳為黑山校尉,領諸山賊,得舉孝廉計吏。
於毒: 黑山軍將領,隨張燕破鄴城,殺太守栗成。後袁紹引軍入朝歌鹿場山蒼岩谷討於毒,圍攻五日,破之,斬毒及長安所署冀州牧壺壽。(袁紹後遂尋山北行,擊左髭丈八等,斬之。又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奔走得脫,斬首數萬。)
白繞: 黑山軍將領。獻帝初平二年(191),曹操出兵鎮壓黑白繞部,占據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
眭固: 黑山軍將領。《演義》中為河內太守張楊屬下。固在張楊被楊丑釘死後,殺掉楊丑投靠袁紹,後在與曹軍作戰中陣亡。
陶升: 黑山軍將領。193年(初平四年)三月,冀州魏郡袁紹軍兵變,交合黑山軍占據鄴城。陶升叛變,保護袁紹與州史家屬到斥丘,紹任其為建義中郎將。
郭太: 又名郭大,白波軍首領,中平五年二月(185年)於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鎮)復起,號為「白波黃巾」,有眾十餘萬,攻太原、入河東郡,擊敗董大將牛輔。又聯合內遷於汾河流域的南匈奴於夫羅,連破太原、河內等郡,威脅洛陽,成為可恥的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