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幾點區別:1、對位是指橫向旋律,就是將高聲部和低聲部分為兩個旋律如何使得這兩個旋律能更加和諧,和聲是指縱向結構,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則同時發聲而構成的音響組合
2、對位多是在賦格曲中被使用的,而和聲比較寬泛,多聲部的樂曲都可以使用和聲
⑵ 復調音樂與對位法兩個概念的差別是什麼
復調音樂是音樂的一種形式。對位法是研究多聲部音樂法則的一門學科
⑶ 求《淺談音樂與電影情節的關系》
電影音樂的作用——渲染背景氣氛 音樂能為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種特定的氣氛基調(包括時間和空間的特徵),從而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的感染力。這種音樂不是簡單重復畫面的內容,而是細致入微地為影片營造—種背景氛圍。 這種渲染氣氛的音樂在影片中用的很多的。由於用得多,便往往處理得一般化,缺乏個性,不夠考究,也常常分量過重,因此遭到評論家的批評。如果能克服這些不足,提高背景氣氛音樂的品位,那麼,這種渲染氣氛的音樂對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 這種音樂的作用,可以包括渲染環境氣氛、渲染時代氣氛、渲染地方色彩、渲染民族特點等方面。 1.渲染環境氣氛 音樂可以為整部影片渲染一種總的環境氣氛。 例如上海電影製片廠1983年攝制的故事片《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作曲呂其明)。它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所看到的人和事來表現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風土人情,表達了作者林海音從這些往事的回憶中所引起的那種「離我而去」的惆悵之情和對故土的思念。為此,影片導演吳貽弓規定了整部影片的情緒基調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作曲家呂其明根據這個總的基調,選用二三十年代流行的學堂歌曲《送別》為這部影片音樂的主旋律,並採用非常規的配器,只用了弦樂隊和抱笙等幾件有特色的民族樂器,以非常簡潔凝練的音樂語言,為整部影片渲染了一種惆悵惜別之情。這種情緒的音樂在片頭音樂中有較完整的展示,在影片的中間也有所流露。而在影片的結尾則表現得更為強烈;英子的父親已去世,她和媽媽、弟弟去為父親掃墓,從小把她帶大的純朴的農村婦女宋媽也要離開她們回農村去了,英子和媽媽、弟弟在滿地黃樹葉的秋天坐著車子和宋媽告別……這段畫面的背景音樂就是在弦樂隊的輕弱陪伴之下,抱笙吹奏《送別》的曲凋,這平緩、疏淡的音樂,恰如其分、含而不露地渲染了那種「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之情。 由於呂其明成功地創作了這部影片的音樂,使他榮獲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 音樂也可以為影片的局部渲染製造氣氛。在一部影片中,有時某個場面表現的是人物的一種情緒;或是歡樂、喜悅,或是悲苦、傷心,或是緊張、驚恐,或是輕松、愉快等等;有時影片的某個場面營造的是一種特定環境的氣氛:或是喧鬧或是靜寂,或是繁華或是蕭條,或是庄嚴肅穆或是活潑熱烈,等等,而此時往往很少對話或沒有對話。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從聽覺這個角度介入,參與畫面視覺內容的表達,使畫面內人物的某種情緒得到進一步的強調,環境氣氛得到進一步的渲染,從而達到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藝術感染力的目的。當然這種音樂要用得准確適度。 例如影片《紅高梁》中貼窗花一段:釀酒作坊掌櫃、麻瘋病人李大頭死後,九兒(鞏俐飾)帶領伙計們把老掌櫃用過的東西燒的燒、埋的埋,還用紅高粱酒在地上連潑了3遍,用以消毒去火。九兒把自己的住房也重新粉刷過,被褥重新換過。此時畫面上,身穿紅上衣的九兒在新窗戶紙上貼著新窗花,臉上綻開從未有過的喜悅,好像這回才真正做了新娘。伴隨著此畫面的音樂,是一段柔和、優美而又含蓄的嗩吶曲,音樂為這個場面渲染了一種歡欣、祥和的氣氛。 再如影片《紅高粱》中抬花轎的隊伍經過青殺口這一段,氣氛是很恐怖的,剛才還瘋狂顛轎的轎夫們,此時偃旗息鼓,收斂了那股嬉鬧勁,個個低頭屏息、躡手躡腳地走在兩旁長滿野高粱的小路上。只聽畫外音說道:「我家到十八里坡要過青殺口,這地方不知從哪年起,長出了百十畝高粱,沒人種也沒人收。老家的人都說這是野高粱,還說這兒常鬧鬼。」畫外音說完,音樂僅以小鑼、低音大鑼等打擊樂器的兩三下聲響,便十分形象、准確地製造了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氣氛。作曲家趙季平寫的這段渲染環境氣氛的音樂真可謂惜墨如金,十分精練。它去除了有些影片這類音樂過於臃腫累贅的弊病。 http://tieba..com/f?kz=21248416
⑷ 電影音樂賞析中音樂與畫面的關系比如什麼是對應,什麼事對位
音樂與畫面對應。
⑸ 什麼是對位式音樂描寫
什麼是對位?是音樂描寫這個根據事情的需要吧,他對整個描寫過程要認真的要去做,而且要做得很好
⑹ 什麼是「對位」與「對應」使用的電影音樂
.「對位」這個詞是從音樂術語中借用過來的,在音樂中它是指在主旋律進行的同時,還有與它相對應的第二、第三條旋律.電影中的音畫對位是音畫同步的對立物,它是指導演和作曲家有意識地使音樂與畫面之間,在情緒、氣氛、格調、節奏甚至內容等方面造成對立,
⑺ 西洋古典音樂的對位法是什麼意思
西洋音樂是建立在復音體繫上的。筆者以為,這同西洋美學思想中的「摹仿自然」息息相關。我們知道,音樂是在自然界一切音響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而自然界的音響並不僅僅是單一的;況且西洋更注重科學地解釋??他們發現即使是單音,在其發生音響時也有許多泛音在支持著。因此,西洋有了「純律」;也因此,西洋有了「對位法」,有了「和聲學」。而復調音樂正是在此基礎上(至少可說是基礎之一)發展起來了。中、西方在美學思想上的不同之處,即中國音樂強調的是情感對藝術的作用,注重的是「質美」。而西洋音樂強調的是摹仿自然,更注重「形式美」。
【TS、DM】
⑻ 音樂里的對位是什麽
定義
[編輯本段]
對位
counterpoint
對位指把兩個或幾個有關但是獨立的旋律合成一個單一的和聲結構而每個旋律又保持它自己的線條或橫向的旋律特點。
復調音樂的寫作技法。即根據一定的規則以音對音,將不同的曲調同時結合,從而使音樂在橫向上保持各聲部的獨立與相互間的 對比和聯系 , 在縱向上又能 構成和諧的效果。構成對位的幾個聲部,若僅有一種結合方式,其相互關系不可對換者為單對位。相互關系可對換者為復對位。上下可換者為縱向可動對位,前後可移者為橫向可動對位,兩項兼可者為縱橫可動對位。對位法可分嚴格對位與自由對位兩大類別:①嚴格對位是一種較早的教會復調體系,它採用中古教會調式為基礎,以音程進行為根據,在一個固定歌調上寫作各類對位曲調。這種體系的規則嚴格而繁多,大部分與16世紀的合唱風格有關。②自由對位則以大小調體系為基礎,以和聲進行為根據,對於不協和音的處理、轉調、對斜等細節的運用,更接近18世紀的器樂創作 。18 世紀J.J. 富克斯所著《對位津梁》一書把對位技術歸為 5 類,每類均以固定歌調為基礎:第一類以1個全音符對1個全音符;第二類以2個2分音符對1個全音符;第三類以4個4分音符對1個全音符;第四類以2分音符的切分節奏對1個全音符;第五類則採取混合節奏與 1個全音符相對。19 世紀以後的一些教科書中,有的仍以這種分類法為練習基礎,但和弦應用的范圍、聲部進行的規則等都有相應的改動;有的則摒棄了分類練習而直接以混合節奏的曲調互對;有的主張以簡明的和聲進行為基礎 ,為各聲部作流動節奏的裝飾。
對位類型
[編輯本段]
1復調音樂是由若干獨立意義的旋律聲部的結合,也被稱作「對位」,即點對點,音對音的意思。所以復調音樂的技術理論就被稱作「對位法」。
音程性質分類:從聽感可分為協和,不協和兩種。
協和音程 同度 純五八度
完全協和 充實的協和 大小三六度
不穩定的協和 純四度
柔和的不協和 大二 小七度
不協和音程 尖銳的不協和 大七 小二度
暖昧的不協和 增四 減五度
2聲部運動的關系:
(1)同相進行 兩個聲部同方向運動
(2)平行進行 兩個聲部等距離同方向運動
(3)斜向進行 一個聲部保持不動 另一個聲部運動
(4)聲部交錯 兩個聲部局部互換上下位置
(5)聲部超越 超過原結合聲部的位置的運動
示列:簡譜(註:第一行的1上帶點,第二行的7下帶點)
同向 5――― 6――― 5――― 1―――
1――― 4――― 7――― 1―――
平行(註:第一行12音上帶點)
1――― 2――― 7――― 1―――
3――― 4――― 2――― 3―――
斜向(註:下面第一行最後兩音的3 1上帶點)
3――― 5――― 5――― 3――― 1―――
1――― 1――― 3――― 3――― 3―――
反向(註:下面第一行音上全帶點 )
3――― 2――― 1――― 3――― 4―――
3――― 5――― 6――― 5――― 4―――
交錯(註:第二小節聲部交錯,寫到五線譜上一目瞭然)
6――― 3――― 6―――
1――― 5――― 4―――
超越(註:第二行的7下帶點)
3――― 6――― 2―――
1――― 4――― 7―――
3音點結合及聲部運動的基本原則和禁忌
(1)兩個聲部的結合以協和音程為主,充實的協和音程(三,六度)應用最廣,限制最少.
(2)不協和音程的使用應避免尖銳的和暖昧的不協和音程如(大七,小二,增四,減五度)在顯著節拍上的結合(碰撞)。
(3)斜向和反向進行有助於突出聲部線條的獨立性,也最具復調意味,是復調音樂聲部運動的主要形式。
(4)平行和同向進行不易顯現聲部線條的獨立性.完全協和音程的平行進行(平行八五度)和同向進行(同向到 達的八五度)應盡可能避免。
(5)為了旋律線的流暢和音調分格的保持而短暫出現的聲不交錯是允許的,但不宜長時間的過多使用,已保持聲 部線條的清晰。
(6)聲部超越會干擾旋律線的連貫,應盡量避免。
4上述這些基本原則和禁忌癒合聲學中的相關內容是共通的,應通過實際的寫作練習將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應用技能。
注意事項
[編輯本段]
(1)暫時只用完全協和的(同度,純八五度)及充實諧和的(大小三六度)音程,其餘音程暫時不用。
(2)完全協和音程音響較空泛,不宜過多使用.要注意避免這類音程的平行進行和同向到達進行。
如下:(註:第一行3上帶點)
平五 同八 同五
5――― 6――― 3――― 5―――
1――― 2――― 3――― 1―――
(1)三六度是主要應用的音程,但也不宜同類音程連續平行過多(如平行三六度),一般以連續三次為限.因為 連續平行過多就會容易與主調音樂織體混同,削若聲部運動的獨立性。
(2)注意兩聲部音程關系與聲部進行,應盡可能顧及到音調的自然,流暢和調式調性因素的表達。
(3)聲部交錯和超越暫時不用,兩聲部音區的位置應適中,不要相距過寬。
下面是試列:
一(註:第二行是低音譜)
1― 1― 2― 1― 5- 4- 5- 3-
6- 3- 2- 3- 1- 2- 3- 6-
(三度)(六度)(八度)(六度)(五度)(三度)(三度)(五度)
二(註:第二行是低音譜,兩行的2上都帶點)
2- 4- 5- 6- 7- 6- 5- 4-
2- 6- 7- 4- 5- 6- 7- 2-
(八度)(六度)(六度)(三度)(三度)(八度)(六度)(三度)
以下是習題:
(高音題)在聲部下方用一音對一音配置對位聲部
(1) 3- 1- 3- 2- 4- 3- 2- 1-
(2) 1- 7- 6- 5- 6- 5- 4- 3-
註:第二條的1上帶點
(低音題)在聲部上方用一音對一音配置對位聲部
(1) 3- 2- 1- 2- 3- 2- 1- 7-
(2) 1- 5- 6- 5- 4- 3- 2- 1-
註:第一條7下代點.第二條56下帶點
⑼ 復調音樂與對位法兩個概念的差別是什麼
簡而言之 復調是織體一種
對位法是復調音樂的寫作手法、技術 , 可作「對位體的復調音樂」稱
⑽ 下列不屬於電影音樂的主要功能的是()A.對位作用 B.描述作用 C.結構貫穿作用 D.背景氣氛作用
根據理查德·戴維斯在《電影音樂創作完全指南》一書,電影音樂的功能可分為三大類共十小類:
一、物理功能 1、地點設定 2、時間設定 3、加強動作 4、米老鼠化
二、心理功能 1、鋪設氛圍 2、揭示人物情緒 3、暗示線索 4、掩蓋線索
三、結構功能 1、組接場景 2、主題貫串全片
似乎是A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