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中聲音與畫面的組合方式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和作用
聲畫同步、聲畫對位、聲畫並行、聲畫對立、聲畫分立。
1、聲畫同步:
即聲畫統一,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緊密結合,音樂情緒與畫面情緒基本一致,音樂節奏與畫面節奏完全吻合。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復合觀賞性,兩者組成有機的統一體。音樂強調了畫面提供的視覺內容,祈禱烘托、渲染畫面作用。

他可以以同一種持續進行的聲音為紐帶,把一系列表現不同場景、不同內容的畫面組接起來、構成自成首尾的蒙太奇段落。
❷ 視頻的音樂和畫面對不上是怎麼回事
按你所說的情況,應該是上網本的硬體配置不夠,所以畫面一頓一頓,通過換播放器是沒辦法解決你的問題。
迅雷看看上面的電影遠沒達到720p的清晰度,所以你的上網本能流暢播放。
建議用你的小本看看網路電影吧。
❸ 以一部電影為例子,介紹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評析《勇敢的心》電影音樂
澳大利亞著名影星兼導演和製片人梅爾•吉布森的影片《勇敢的心》描寫了蘇格蘭古代戰爭,是一部史詩巨片,長達三小時。該片最讓我動情的乃是影片中的音樂。
音樂中運用了蘇格蘭民族器樂,表現出音樂的質朴、純情動人。音樂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細微的感情變化,一段段優美的音樂更是催人心魄的讓人感動,使人的心神馳往那一片神秘的蘇格蘭土地。18首音樂作品緊扣電影劇情的變化,無論是如華萊士私定終身的溫馨場景,還是奮力搏殺的宏大戰場,都用溫情的蘇格蘭原駐音樂,或是回腸盪氣的弦樂表現的淋漓盡致。以下就是從電影音樂功能的幾個方面來分析《勇敢的心》的成功之處。
一、渲染氣氛
(一)渲染地方色彩
伴隨著深邃、寬曠、幽怨、盪氣回腸、悲壯的蘇格蘭風笛,攝影機引導我們的視線穿越於蘇格蘭高地的如史詩般的景色之中:深藍色的山脈覆蓋著一層紫色的天空,天空的邊緣點飾著粉紅色的雲彩;自遠處看去,大大的鵝卵石自山巔渲泄而下,然後沖流入一片深綠色的草原;還有那到處分布的蘇格蘭湖泊,時時映照著穹蒼的變幻。在一片寬廣、黑暗的天空里輕吟著淡藍色的光輝。音樂與畫面天衣無縫的相反相成、潤物無聲,不留痕跡地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空。一段旁白又向觀眾說明了故事的發生的歷史背景。短短的不到3分鍾時間里,導演將畫面、背景音樂、旁白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歷史沉重感的意境。
(二)渲染環境氣氛
威廉的父親馬爾康與哥哥走進谷倉,發現六十具屍體那一段。「麥克安德魯斯……麥克安德魯斯!」馬爾康喊著。他們下了馬。音樂漸起,約翰舉起了一把砍柴用的斧頭,然後走到谷倉的門口,把門推開。聽不到裡面有任何聲音。這時陣陣的鼓聲,伴隨心跳的節奏,不禁讓人屏住呼吸,一同感受他們那時的緊張。突然,一隻鳥飛出谷倉,打破這一緊張的氛圍。馬爾康窸窣的腳步聲,又一次緊張起來。原來是小兒子威廉就站在谷倉的門口,正往裡面的屍體瞧。
威廉假意向殺死美倫的貴族投降那一場景,通過音畫的完美結合,體現了情節的張力。幾個騎馬的士兵手持長矛在四周巡視。威廉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出現了。音樂起。(慢動作)威廉策馬緩緩向哨兵走來,馬蹄踩著地上的泥漿(特寫);躲在暗處的哨兵悄悄尾隨其後。音樂快,畫面慢,鏡頭快速在威廉、士兵、殺死美倫的貴族之間轉換。畫面與音樂的不對稱性,形成了強烈的藝術對比,從而營造了緊張、牽動人心的影響效果和畫面的沖擊力。(轉為正常動作)突然,威廉從背後抽出一柄三節鞭,打向軍官。還有一對比是環境聲響與背景音樂聲響對比,比如馬的叫聲,馬蹄落地濺起泥漿的聲音都被放大化,以動襯靜。表現了威廉過人的膽識和超人的機智。都在這3分多鍾場景中出色地表現出來。
二、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
音樂就其本質來說,是最不善於表現視覺上可以把握的現實世界中有形的客體的,它的最大長處在於高度概括地表現人類最內在的心理體驗,微秒豐富的感情狀態。用音樂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更是電影藉助音樂的主要目的。①
威廉在參加父親葬禮結束後,遲遲不願離去,這時參加葬禮的一小女孩走到正在啜泣的小威廉面前,手裡握著紫色的薊花要送給威廉。威廉的眼睛望著小女孩的雙眼,淚水禁不住又一次流了下來,是因失去父親還是被小女孩感動而流,我想,這兩方面都有。這時候,背景音樂響起,深情而又富有浪漫、優美、哀怨的情調。從而表現出威廉失去父親後的憂傷和兩小無猜之間純真的相互關愛之友誼。無論環境怎樣惡劣,都不會阻擋住人們對愛情的渴望。
三、深化影片的主題思想
每一部電影都有它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勇敢的心》的主題是「愛情」和「自由」。電影中的各種藝術元素,都是圍繞這突出主題思想而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
例如一曲《Secret Wedding》,見證了威廉與美倫的秘密婚禮,沒有語言,只有緩緩流淌著溪溪泉水和連綿的山巒。在這里,只憑借音樂就達到了深化「愛情」這一主題的作用。讓我們在美輪美奐的美麗大自然風景之中體會他們纏綿、浪漫的愛情。
還有影片的結尾那一曲《Freedom》。當威廉使盡全身的力氣,張大了嘴,用最後的力氣高喊:「自——由!」的時候。鏡頭切換,史蒂芬痛苦地閉上眼睛……,伊莎貝爾也痛苦地閉上了眼……這是「愛情」和「自由」的主題都達到高潮。風笛以高亢的基調拉出了英雄的主題,威廉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見了他日夜思念的美倫。這時兩個主題交織在一起,音樂激情且激盪。
本片的背景音樂還有一大特點:音樂類型大部分為時空氛圍型。導演通過富有特定的民族地域特點或時代特徵的旋律,民族的、古代的或特殊的樂器音色,民族的、古樸的節奏,對影片整體時空氛圍產生認同感。從而達到正如法國電影理論家讓•米特里所說「它可以造就有利於從心理上接受一部影片的聽覺環境,使觀眾適應一個夢幻世界,它彷彿把作品嵌入音匣之中,使影片與現實世界隔絕,還有利於感覺的遷移,而這正是希望觀眾做到的。」
❹ 關於聲畫對位和聲畫對立,能各舉幾個電影中的片斷的例子嗎
首先作用為:強調聲音與畫面的相互作用,是一種通過觀眾的聯想,然後可以達到一種對比、象徵、比喻等一系列的對列效果,然後產生某種聲、畫本身原來不具備的新的寓意。接著把畫面的對列蒙太奇作用引用到聲音和畫面之間,然後可以使聲音成為獨立的藝術元素,這樣子就可以在影視片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與效果。
聲畫對位的有關例子:
1、《黃土地》中的片段情節,翠巧一邊紡線,一邊唱歌,其實歌聲和畫面內容是平行發展,二者並沒有必然的意義聯系,但是通過這樣一種聲畫組合的形式,一方面讓觀眾了解到翠巧的心靈手巧和勤勞能幹,另一方面又讓觀眾了解到她的不幸婚姻。
2、《天駒》的情節片段,搖曳的駝鈴,長長的駝隊,默默的黃牛,涌動的湖水,沙海波痕,鮮嫩的水草(疊印)游弋的魚群,波濤萬頃的大海。畫面的疊放,是一種聲畫組合的方式。
聲畫對立的有關例子:
1、《幸福時光》中的情節片段,吳穎回到家中看到鵲巢被鳩佔領,然後的心情悲涼失望,此時的聲音卻是口哨聲,鼓掌聲,歡呼聲,聲音傳達出的熱烈和興高采烈的情緒與主人公的心境構成了極大的反差,這樣子,聲畫對位更加反襯出人物內心的失望與憤懣、焦急與慌張的情緒。
2、《話說長江》中的情節片段,長江的源頭滴水成冰,天氣非常寒冷。但是這里卻沒有描寫冷,反轉的是在寫熱,在長江的另一端,南京、上海的人們都熱得恨不得脫去衣服,跳進長江里去游泳。這樣子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比。

擴展資料:
聲畫對位和聲畫對立的區別:
聲畫合一:聲音和畫面傳播的具體內容完全一致,即畫面中出現的人和物就是聲音的發音體,或聲音就是在具體說明畫面中的事物情景。特點:加強傳播內容的真實感、可信性和完整性,因此在新聞性電視節目中較多採用。
聲畫合一:聲音和畫面傳播的具體內容完全一致,即畫面中出現的人和物就是聲音的發音體,或聲音就是在具體說明畫面中的事物情景。特點:加強傳播內容的真實感、可信性和完整性,因此在新聞性電視節目中較多採用。
聲畫對列:是指聲音和畫面各自百獨立,它們按照各自的規律彼此表達不同的內容,又在各自獨立發展的基礎上有機結合起來,造成單是畫面或單是聲音所不能完成的整體效果。聲話對位打破了畫面的時空局限,大大擴大了電視傳播的容量,能夠使觀眾產生一種想像和聯想,從而達到一種象徵、隱喻的表達效果。
❺ 電影中音樂的重要作用
音樂進入電影以後,成為電影這個綜合藝術的一個有機部分,是一種新的音樂體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強影片的戲劇性、渲染影片的氣氛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電影以後,在它的表現形式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較大的變化。具體表現在:
1電影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電影的創作要素,即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條件,使電影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面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導演的總體構思和美學欣賞原則。
2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劇情和畫面長度分段陳述間斷出現,並受電影蒙太奇的制約,曲式概念有了新的發展。
3電影音樂改變了以前音樂必須是用"樂音"構成的傳統觀念,和電影中的話語、音響等結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陳述的結構,並和"噪音"一起相結合,有時音樂與語言結合,有時音樂和音響效果結合,有時與兩者都結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成為一種新形式。
4另外,電影音樂的演奏、演唱必須經過錄音、洗印等一系列電影製作工藝,最後通過放映影片才能體現它的藝術功能和效果。同時,隨著錄音技術和器樂、配器技術和發展,已極大地豐富了電影音樂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電影音樂按照在影片中出現的方式分為現實性音樂和功能性音樂。現實性音樂又叫客觀音樂,在影片畫面上看到聲音來源:如畫面音樂會表演的器樂、聲樂節目;劇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頭演唱以及畫面中的收音機、錄音機播放音樂等。功能性音樂又稱主觀音樂,在銀幕上看不到聲音來源而有作曲家為電影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氣氛等。好的電影音樂應當和影片畫面結合得天衣無縫,音樂本身也優秀,並能離開畫面作為一種新的音樂讓人欣賞。
電影音樂和畫面的結合關系通常分為音畫同步和音畫對位兩種。音畫同步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配合,視覺內容統一,並起到烘托、渲染畫面的作用。音畫對位則是讓音樂和畫面作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表現,使節奏、速度、情緒、和意境都表現不同,聲音和畫面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對位"本是音樂術語,在這里來表現聲畫的結合目的在於更能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復雜性、多面性,從而表達影片豐富的內涵。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需要,需要確定音樂的風格、主題音樂的性格特徵、音樂布局和高潮的設置、音樂和影片中語言音響等聲音的有機結合和安排、每段音樂的起止、情緒氣氛以及畫面的關系。電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樂資料加以剪輯來改編成電影音樂,這需要熟悉音樂資料、善用音樂資料。電影音樂作曲必須懂得樂隊、樂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時候考慮用什麼樣的樂隊、用什麼類型音樂、如何配器,另外電影樂團的作曲和指揮對音樂的長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為突出,在和畫面配音時這方面的適應能力也特別強。在音樂進入電子化時代後,對各種新穎樂器和電聲樂隊也必須駕輕就熟,掌握它的音響特點和表現特徵。
電影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專業電影工作者最常用的辦法是雇一位作曲家,讓他為電影的不同場景作曲,但有時也啟用一些現成的音樂作品,可以是舊的,也可以是新的,只要獲得它的版權。電影音樂的作曲是安排在剪接好畫面以後,所以有時間的緊迫性,作曲是後期製作的最後一個創作人員。通常電影音樂綜合了導演的作曲家的意見,一旦標定了音樂後便開始創作,作曲家還必須了解影片在音樂製作方面的預算,控制費用不超支。使用流行樂作為影片音樂需要辦理版權許可證,這是個花錢的過程。有雄厚資本的劇組才敢問津。
入行途徑:
先入音樂那行再入電影音樂這行。不一定要科班出身哦,嚴肅音樂以外的一些地下音樂工作者也有可能為電影音樂作曲。
❻ 電影中對話和背景音樂反差的手法是什麼
以伴樂指代此義。多出現在動畫行業。動畫界普遍認為,伴樂是動畫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它不僅需要配合畫面的情節發展,還必須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是動畫的潤滑劑與推進器。
在公共場所連續放送的音樂,以不影響人們對話為放音的響度標准,可以調節人們的精神狀態,創造舒適、溫馨的環境。背景音樂通常不是立體聲系統,多採用音箱分散式放音,故聲音分布均勻,不良聲環境對聽音的影響小。

背景音樂在游戲中的應用
游戲音樂背景,是一款游戲是否優良的重要考評對象。每一款游戲的開發者都會重視背景音樂的質量,音樂的風格、節奏、旋律都可能對玩家形成較大的影響很多人是因為音樂而愛上了游戲,很多游戲是因為音樂而深入人心。
游戲背景音樂在製作前,首先需要對音樂的整體風格進行設計。因此需要游戲製作方提供游戲視頻、圖片等詳細資料,才能對游戲的整體風格提出具體的方案。
並且對於不同的游戲風格需要採用不同的游戲音樂配器,中國古典風格的游戲音樂通常會以民族樂器為主;西方風格游戲音樂主要以管弦樂配器為主;休閑卡通游戲配樂還可以融入電子、搖滾、爵士等音樂元素。
❼ 電影嗯音樂和畫面有什麼關系
電影音樂和畫面的結合關系通常分為音畫同步和音畫對位兩種。
音畫同步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吻合,視覺內容統一,並起到烘托、渲染畫面的作用。音畫對位則是讓音樂和畫面作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表現,使節奏、速度、情緒、意境都表現不同,聲音和畫面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作為電影音樂的作用,往往根據影片內容的需要,運用影片所處時代具有代表性的音調或音樂作品,常用的音樂語言、表現手法以及樂器和配器特點等各種因素來進行創作,使影片賦予時代特徵。電影音樂作曲必須懂得樂隊、樂器和配器。這就需要作曲家熟悉每一件樂器的表現特性和演奏特點。電影樂團的作曲和指揮對音樂的長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為突出,在和畫面配音時這方面的適應能力也特別強。這都是電影音樂的特點。
另外,音樂進入了電子化時代後,對各種新穎的電子樂器和電聲樂隊也必須駕輕就熟,掌握它的音響特點和表現特徵。電影歌曲和插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電影中的歌曲往往和畫面形象緊密結合並推動影片的劇情發展,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請採納,謝謝!
❽ 一部影視作品後期的聲音和畫面是怎麼處理的
熱愛電影的人們曾經說會說去掉聲音的電影是無聲電影是一種藝術,但今天的我們要說沒有畫面的電影也同樣是藝術的,那是來自聲音的藝術!電影藝術語言的發展,隨著電影技術與藝術手段、方式以及電影傳播手段、方式的不斷豐富而豐富。在卓別林的時代里電影是無聲的,穿插在幕間的字幕是那時唯一的語言;錄音技術的發明,導致了有聲電影的出現。 有聲電影的成功,讓無聲片時代的字幕被演員的對話或獨白代替;讓樂隊現場伴奏(伴唱)被精心製作的音樂代替;甚至出現了人的腳步、呻吟、哭泣,動物的叫聲,以及風聲、水聲、雷聲、雨聲等音響效果。 如今電影中的聲音在影視藝術作品中已經有著和畫面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有時甚至還會超過畫面的重要性成為影視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電影聲、畫之關系,越來越出現變化無窮的境界,新的聲畫語言組合方式也因而不斷被電影藝術家們推出。影視藝術作品中聲音和畫面的關系主要有三種:1畫面佔主要地位,聲音烘托畫面。2聲音佔主要地位,畫面烘托聲音(音樂電視、音樂題材的影片)。3聲音與畫面同樣重要,誰也離不開誰。影視藝術作品製作時賦予畫面與聲音的關系大致也分三種:1聲畫同步。2聲畫對位。3聲畫分立。
曾經在一段很長的時間里,畫面與聲音基本處於同步狀態,畫面要表達的主題、基調正是聲音表達的主題、基調;聲音所展現的情緒、情調也與畫面要展示的情緒、情調如出一轍。聲畫同步的處理手段是影視藝術作品中最常用的處理手段之一。聲音在其中產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種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較強的影視藝術作品中它可以強化藝術效果,幫助畫面來共同烘托、渲染主題。如陳凱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飾演的老師給小春上最後一刻的片斷和影片最後的車站相遇片斷。其中在最後一課片斷中,衣著整潔的老師坐在琴旁為小春伴奏,兩個人沉浸在樂曲中。配合著音樂,觀眾看到了兩人即將分離的不舍、老師對小春的愛和小春在音樂道路上的潛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後車站相遇的片斷中,小春因為領悟到父愛的珍貴在火車站大廳里激動的拉響了小提琴。帶有感恩色彩的琴聲配合小春帶著淚水的臉以及中人激動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在紀錄片中,聲畫同步可以體現真實感(聲畫同期錄制)。這樣的例子很多,如《神奇的地球》中播出過的《最後的蒸汽機火車》。本片講述的是當地最後一列蒸汽機火車即將退役時最後一天的紀錄。用膠片拍出的畫面帶著與眾不同的溫暖的褐色調子,頗具老照片的情調。進站時火車周圍包裹的濃濃的白色水蒸氣和蒸汽機火車特有的轟鳴聲讓觀眾被感真實。
電影聲畫藝術語言中,同樣也出現了聲畫不同步的方式,這種不同步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聲畫分立;二是聲畫對位。聲畫分立,就是影片的聲音與畫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邏輯展開,聲音與畫面的關系是各自獨立、互相補充,若即若離。在聲畫分立之時,聲音一般不會來自畫面之中,而以畫外形式出現,但在總體情感、情緒上,又有一種相互映照的關系。而聲畫對位,意味著聲音與畫面在情感、內涵、情緒、情調、氛圍、節奏恰好是錯位、對立的,形成很大反差的。正是由於聲音與畫面的差異、對立、錯位、相反,才更有力地形成一種對比和對照,從而用一種反差的方式更強有力地表達出正面的意義、價值。 聲畫分立的例子有:陳凱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擦拭樂譜片斷。擦拭樂譜片斷中的畫面是小春一邊擦樂譜一邊在心中想著譜子上的音樂。同時一段激動人心的小提琴曲響起,這音樂像是從小春的心裡和粘滿灰塵的譜子里流淌出來的。這段畫面和配合它的音樂告訴觀眾小春領悟了老師這種教學方法的用意,並且在音樂方面得到了提高;又如我國影片《人到中年》里,女主人公陸文婷在昏迷中,似乎感覺自己正在一個無限的荒漠上艱難攀行,畫面上陸文婷在荒漠上攀行,這時作曲家從畫外插入了一段"無字歌",這段音樂情感哀怨、憂傷,同時又有掙扎奮斗的情緒在其中。聲畫對位的例子有:如某影片中背景是十分優美的音樂畫面卻是法西斯在殘暴的殺人。還有影片《老井》中,那個女瞎子凄凄慘慘的演唱與周圍圍觀人們的鬨笑形成巨大反差,為影片增色不少。
在製作影視藝術作品是會用到很多不同的剪接手法,它們是在影視藝術作品中建立畫面與聲音關系的途徑。主要的剪輯手法有:錯覺蒙太奇、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對比蒙太奇、復現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象徵蒙太奇、聯想蒙太奇、叫板蒙太奇、擴大與集中蒙太奇、過去與未來蒙太奇、加敘加議蒙太奇、風格化蒙太奇、聲音滯後蒙太奇、聲音提前蒙太奇等等。其中畫面的剪接可以通過聲音的過渡輔助完成,聲音和畫面剪接的相互呼應、相互協調可以推動故事的發展,提升作品的藝術性。如《勇敢的心》中主人公得知自己的妻子被貴族害死回去報仇。他殺死第一個士兵時影片用了一連串的風格化蒙太奇,把一些微小的細節聲音放大來表現主人公的仇恨、動作的干凈利索。在影片的尾聲主人公被處死時他大喊"freedom"。他的喊聲也進行了風格化處理,是整個場景更具震撼力。還是這部影片主人公被處死的場景,圍觀行刑的人們因為目睹殘忍場面而發出的聲音幫助用錯覺蒙太奇處理過的畫面產生更逼真的效果。總之,聲音表現力的運用給電影蒙太奇展開了廣闊的天地。在聲音與畫面、聲音與聲音的組合上,有著豐富的待發掘的藝術表現潛力。電影有了聲音,電影語言就從單純的視覺語言發展為遠為豐富的視聽語言。
聲音的運用豐富並擴大了電影的時空。就視覺而言,觀眾只能看到銀幕上出現的空間,而就聽覺來說,觀眾完全可以聽到不出現聲源的聲音。這樣,就使得電影藝術作品中的場景、氣氛得到無盡延伸。我認為聲音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揭示主題思想、奠定影片風格、創造意境。屬於電影聲音范疇中的電影音樂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題思想、奠定影片風格、創造意境的功能。歡樂、喜悅的畫面,便伴以歡樂、喜悅的旋律;悲傷、憂郁的畫面,便伴以悲傷、憂郁的樂曲。影片《辛得勒的名單》反復出現的憂傷的曲調揭示了當時社會的恐怖氣氛,以及主人公竭盡自己所能去救助猶太人但卻阻止不了每天都有猶太人被殘忍的殺害的事實。影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中從頭到尾都有一個優美平靜的曲子作為鋪墊。通過這種音樂我們能感受到影片中兩位聾啞主人公無聲的、浪漫的愛情,對沖浪運動充滿韌性的執著追求;同樣我們也能感受到從音樂中吹來的席席海風,以及海水咸鹹的味道。黃貽鈞為影片《小城之春》所寫的音樂,風格和語言與影片結合得很貼切,還運用畫內音樂的辦法,演唱了民歌。有一種純正的中國風格。
2.抒情功能、推動劇情發展。音樂的抒情是音樂最具感染力的功能。在影視中的音樂更充分的展現了這一功能,並且可以推動劇情的發展。我們經常能看到影視作品中的親人、戀人、朋友久別重逢時響起的一段段煽情音樂。這時的音樂不但展現了抒情功能還把故事情節推向高潮。
3.塑造人物形象。影視藝術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但通過演員的外形、形體語言、台詞等來塑造,在人物聲音方麵塑造形象也時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中國的武俠、神話作品中,聲音是非常重要的塑造人物的手段。豬八戒的聲音象是從鼻子里哼出來的;悟空說話快;醜陋的妖魔鬼怪說話的聲音十分刺耳;佛祖的聲音永遠是洪亮的,武俠片中鶴發童顏的大俠多半也是這樣的。
4.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激發觀眾的聯想。懸疑片中經常用恐怖的音效來吸引觀眾的注意,激發他們的想像。
總之,影視藝術作品中的聲音已經不僅僅是代替字幕、代替現場樂隊的作用,聲音幾經成為影視藝術語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視作品中的聲音同樣帶給我們藝術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