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瑞士音樂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講述神童的故事,究竟有多勵志
《想飛的鋼琴少年》是一部很現實主義的瑞士音樂電影,天才總是孤獨的,但也很勵志,告訴觀眾應當踏踏實實做好眼前事。前半段老套,後半段漸入佳境,整部電影不管是情節發展還是結尾,雖然盡顯老套,但也抵擋不住此片散發的獨特魅力。同樣是神童的故事,這部給了我別樣的清新和感動,完美結局充滿正能量。
這是一部關於夢想和現實的瑞士音樂片,視角獨特,雖說當天才真的很累,但誰不想有個這樣的天才兒子了,他從深處了解到那很孤獨,絕非觸覺聽覺視覺所能夠表達的孤獨。關於愛、夢想、飛翔,也許一開始沒有什麼特別,越到後面,會越激動。或許,影片傳達的精神很簡單:想要真正的自由,就要具備狠狠賺錢的能力。
一個天才的傳奇故事,整個影片的基調很平和,沒有跌宕起伏的心動,沒有發人深省的道理,但卻同樣感人至深。影片的各個方面都算中規中矩,很平靜,不過鋼琴是一個能讓人心動的環節。這僅僅只是一部電影,因為他是在是太傳奇了。每個人都擁有夢想,但往往缺少去追求的勇氣,有時你覺得平淡無味的生活在別人眼裡如獲至寶,只有懂得追求同時又懂得滿足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② 請推薦幾部關於音樂家的電影~
1.《莫扎特傳》,人物傳記片的頂峰之作,轟動世界的第一流的視聽享受音樂片,深刻洞悉人性的經典之作。我喜歡莫扎特的音樂,而且非常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不斷響起莫扎特的曲子,台詞,劇情,演員的演技,天哪!一定要看!
http://ke..com/view/471709.htm
2.《貝多芬傳》又名《永恆的愛人Immortal
Beloved》,加里奧德曼主演,演技派啊。也不錯http://ke..com/view/457847.htm
3.《復制貝多芬》,這個只講了貝多芬將近晚年的一段跟愛情有關的事(他的一個學生),其中貝多芬在劇院指揮第九交響樂那段不錯(個人看法)。當然裡面有很多貝多芬的曲子!
4.《海上鋼琴師》,與以上不同,這大概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主要去看動人的故事,傳記型,出生-》傳奇的經歷-》死亡...
我非常欣賞導演對他音樂天賦以及人格的刻畫!
③ 有哪些天才類型的電影
1:《美麗心靈》
這是一部以博弈論的創始人約翰-納什為主人公的傳記片。該片通過對納什傳奇的一生進行獨特的敘述,在羅素-克勞和詹妮弗-康納利的精彩詮釋下,把原本已經傳奇色彩濃厚的故事講述的更加美麗動人。本片以「美麗心靈」作為片名,其實暗含的寓意就是數學家納什的心路歷程。
納什從小性格內向,不善與人相處,他習慣於通過乾脆直接的談話解決人際間出現的問題,故而常常遭到世人誤解,只是以為他一味的自大。這種長期的性格導致了納什出現了精神分裂症,現實中開始不斷出現自己臆想的人物,盡管這種現實與虛幻的生活繼續從納什中悄悄走過,但當他生命中的摯愛——艾麗西亞出現時,他的一生終將被這個女人所改變。
納什的精神分裂逐漸加深,而作為妻子的艾麗西亞也漸漸察覺到了這一點,當她知曉丈夫患上精神分裂症時,她的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悲痛,不過正因為這個女人的堅韌以及始終不棄的陪伴,才將納什的心靈中最美好的種子播種開來。所以本片的美麗心靈並不只是指作為傳記主人公的約翰-納什,也是指作為妻子的艾麗西亞。
當我們看完此片,其實內心更多的是關於人性的感動,盡管納什的數學天賦時常讓我們瞠目結舌,但是對於這樣一對有著真摯感情的戀人,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為之動容的呢?相信你在看過這部獲得四項奧斯卡將的佳片之後會有所感觸。
2《霍金的故事》
2004年,BBC推出了由「卷福」飾演的《霍金的故事》,這一根據當今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親身故事而改變的傳記片,使更多的霍金粉絲更加近距離的觀察他的早年生活。
在看完這部傳記電影後,你會覺得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偉大的思想,更需要偉大的人物。本片的主線是從霍金21歲的生日開始說起,主要講述了霍金從患上肌肉萎縮症後,依然頑強不屈的探索宇宙起源的故事。而穿插的副線則是伴隨的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1978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前的受訪過程,而這樣的一條副線其實也是為主線准備,起到的作用無疑是將主線中對霍金的偉大的猜想加以強調。
不管你是霍金粉,還是卷福迷,在這部天才傳記片中,你可以再次感受到本尼迪克特帥氣的外表和堅韌強大的內心。片中充滿著濃郁的學術氣息和英倫氛圍,並伴隨著各個流派的古典交響樂,在這樣一種視覺盛宴中,你還可以體會到更多的東西:有霍金戀人——簡的不離不棄,有科學交流中的深厚友情,也有霍金一家的溫馨感人的脈脈溫情。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刻畫了霍金這樣一個純粹為了科學而孜孜不倦的探索者,這樣的一種探索精神體現在徹夜不眠地去證明霍伊爾的計算錯誤,更體現在發現大爆炸原理時和羅傑-彭羅斯一起歡欣鼓舞的場面。
其實本片除了出色的完成了對霍金的人物塑造,更帶給我們執著追求科學真理的精神,而在當下的生活中,如果要想讓我們本身的工作做的更好,追求的理想可以實現,正是需要這樣一種精神。
3《愛因斯坦與愛丁頓》
這部電影說不上多麼的精緻和完美,但是裡面的一些觀念和電影內容呈現的點還是值得我們一看。
本片主要講述了一戰期間,愛因斯坦提出了他的廣義相對論,並且公開發表,盡管遭到世人的普遍的質疑,但是愛因斯坦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而在交戰國的另一方——英國,實驗物理學家愛丁頓在看到廣義相對論時,為了追求科學的真理,不顧英國國內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去西非普林西比島去進行驗證,結果用自己的實驗數據,證明了愛因斯坦這個德國人的新理論,推翻了牛頓——這個物理界權威的英國科學家。其實光是這樣的一個核心內容就值得我們一看了,這種為了科學的真理而不顧世俗的偏見,將科學,這一代表著理性和真知的名詞凸顯的分外耀眼。
此為,影片中更有愛因斯坦的拋妻情節,更有愛丁頓的同性戀元素,這種拍攝名人傳記片而不避嫌,反而把這種八卦的話題點綴的恰當好處,足見製作方對於傳記片應該秉持何種態度有著自己的見解。
4.《社交網路》
其實這部電影也只有讓大衛-芬奇這樣的大導演執導,才會出現如此的魅力,以至於可以和《國王的演講》爭奪奧斯卡。同類題材的影片讓其他人來執導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我們從2013年的《喬布斯傳》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
本片的傳記主角對於很多8090後來說,其實一點都不陌生,他就是創立了Facebook網站的馬克-扎克伯格。對於這樣一位桀驁不馴的輟學天才來說,想本分地敘述他的人生經歷,其實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關鍵可以把他的傳奇人生敘述的有自己的觀點,並且觀賞型十足,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本片從兩條線出發,採用的是插敘的敘事方法,用馬克-扎克伯格參加聽證會的過程串聯起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點點滴滴。本片的敘事方式依然保持著大衛-芬奇一貫的風格,節奏的迅捷明快,鏡頭的多角度切換,加上精準獨到的配樂,讓我們在觀看的過程中似乎找到了當年欣賞《搏擊俱樂部》的即視感。這樣的一種處理方式其實是大衛-芬奇作為商業片導演的慣用手法,盡管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對於商業電影手法的反感,但是毋庸置疑,這樣一個美好的悖論恰恰是發生在他的身上。
本片除了在觀賞度上做到了游刃有餘,而當要表達影片的主題上,自身的掌控能力也是恰到火候。大多關於天才的電影,無非是對天才的個人成就進行放大性的誇贊,但是本片一改以往,相對於反映扎克伯格的編程天賦和商業眼光,導演試圖去讓鏡頭去講述一個頗為傷感的故事。在扎克伯格逐漸成功的過程中,他自己其實在丟失很多東西,其中包括自己最重要的朋友兼合夥人——愛德華多,對於這樣的一種結果,本片並沒有生硬的去批評扎克伯格,而是停留在最後的鏡頭——扎克伯格不斷刷新著Facebook的主頁,孤獨的去享受自己創造的果實。
5.《海上鋼琴師》
這是一部治癒心靈的電影,也是一部令人感傷的電影,讓這部電影能夠呈現出二元性質的原因只因為有了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和主演蒂姆-羅斯。
本片主要講述了一位名叫1900的音樂天才的故事,他從小是一位被人遺棄在蒸汽船上的嬰兒,由於在兒時顯露出奇特的鋼琴才能,開始在弗吉尼亞號上為船客演奏,一生從未離開該船,直至死去也是在弗吉尼亞號的殘骸之中。
男主人公1900是一位象徵意味十分濃烈的人物,對於鋼琴,他從未學過,只是在聽的基礎上,他的演奏技巧已經有著相當的功底,而隨著歲月的流淌,他對音樂和鋼琴的領悟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我們通過在1900與黑人爵士樂手的對決中就可以知曉。精彩的鋼琴曲演奏,快節奏的敲擊著琴鍵,每個音符所代表的都是1900天生而不加雕飾的才華。
但是這樣的一個天才卻又有著與生俱來的傷感,他從不曾離開弗吉尼亞號,或者說他從不敢離開,盡管在碰到心愛的女孩准備下船時,但他還是最終選擇了留在船上。當他看著船下繁華的城市和數不清的街道時,流露出他無盡的傷懷。
相信你看過該片後,伴隨著1900為女孩所做的鋼琴曲,感受到的更多是對於孤獨的思考。
6.《決勝21點》
最後為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是由吉姆-斯特吉斯和凱文-史派西主要的犯罪劇情片——《決勝21點》,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本,有著過人的才智,並且受到了哈佛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但是30萬的高昂學費和生活費讓這位天才舉步維艱。不過隨後數學教授米奇的神秘邀請,開始讓這位迷茫中的羔羊似乎看到了方向。
原來米奇教授自己組織了一幫具有數學天賦的學生計算21點游戲,通過團伙算點在賭場上獲利。盡管本起先不願答應,但是受制於高昂的學費,他還是選擇了冒險一試。之後的大賺一筆是當然的了,但是隨後團伙內部開始出現了矛盾,隨著矛盾的逐漸加大,團伙頭頭米奇的本性開始暴露無遺。故事的最終也是以整個團伙擊垮米奇教授為結尾的。
盡管本片在故事的創新上沒有太多的亮點,但是老戲骨凱文-史派西的演技還是很值得一看的,史派西的演技早在《七宗罪》和《美國麗人》的佳片中就得到完美體現了。他那種亦正亦邪的人物形象常常讓人拍案叫絕。該片中對於數學教授實則是投機者的米奇,史派西也是傾力演出,將投機者的心狠手辣、金錢至上的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對於凱文-史派西有濃厚興趣的朋友大可花上123分鍾去領略他的魅力。
④ 尋一部小孩子是音樂天才的電影
August Rust
中文名《八月迷情》或 《聲夢奇緣》
該片講述了一個來自愛爾蘭的年輕但天資非凡的小提琴家(喬納森·萊斯·梅耶斯飾)與一名年輕的女大提琴家(凱麗·拉塞爾飾)在紐約市的華盛頓廣場相遇,並迅速墜入愛河。然而不久兩人就被迫分開,他們的一夜情產物——奧古斯特·拉什(August Rush)也因此成了孤兒。10年後,長大了的奧古斯特(弗雷迪·海默飾)只能在紐約街頭賣藝為生,後來由於得到神秘陌生人(羅賓·威廉斯飾)的相助,奧古斯特開始利用其非凡的音樂天賦來尋找在自己出生之日便被迫分離的父母。
對音樂的痴迷,讓louis and lyla相遇並一見鍾情;一夜之後杳無音信。但他們的愛,無處不在,而且還造就了一個音樂奇才小evan,堅信音樂無處不在,跟著音樂就可以找尋爸爸媽媽,終於在茱莉亞音樂演奏會上他們相遇了……
⑤ 有哪些好看的關於音樂天才的電影和電視劇
海上鋼琴家
電影
講的一個天才鋼琴家在一艘船上的故事
非常好看!
望採納^^
⑥ 關於音樂天才的電影
《不能沒有你》
劉佩琦演的父親,他的養子,火車站撿的,撿來的時候小孩旁邊放了一首小提琴
後來劉佩琦,想方設法讓該子學習小提琴,來到大城市,在陳虹(陳凱歌老婆)演得小姐的幫助下,得以結識,音樂教授陳凱歌,後來受到器重,要到國外參賽,然而拮據的父親為了籌錢讓孩子出國,回鄉下搞錢去了,後來孩子感念父恩,參賽前自己跑了,跑到火車站找爸爸,當場為他拉了一首准備參賽用的曲子
⑦ 有哪些講述關於音樂的經典電影
音樂題材的經典電影:
《海盜電台》
《音樂之聲》
《海上鋼琴師》
《黑暗中的舞者》
《和你在一起》親情總是很感人
《她比煙花寂寞》這部絕對經典,但看過的人不多
《鋼琴教師》畫面很美
《八月迷情》一般般,但是你要的勵志型的
《ONCE》很好看
《放牛班的春天》
《音樂之聲》《舞出我人生》系列,舞蹈很炫目,音樂也很時尚,青春氣息濃厚,非常勵志。
《夢幻女郎》,依舊是勵志主題的,小天後碧昂斯有出演,音樂是不用說的。
《貝隆夫人》,得過奧斯卡的片子多少還是有看點的,麥當娜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音樂也是悠揚動聽。
《歌劇魅影》,同名歌劇、音樂劇的影響力非同一般,由韋伯親自作曲,無論是故事、音樂、畫面都堪稱經典。
《媽媽咪呀》、《音樂之聲》和前兩部一樣都有相關的音樂劇作品,也都是佳作。 《放牛班的春天》,很感人,是本人稱贊不多的法國電影。
《海上鋼琴師》,完美地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1900的傳奇人生,影片中的音樂可以當做唱片欣賞,極其優美。 《鋼琴師》,很值得一看。
《誰動了我的琴弦》筆筆的音樂電影dancer in the dark--bjork主演,她自己也唱,是真正的音樂電影fight club三峽好人--純音樂,氛圍烘托的好,另外賈樟柯系列的都很好,他很有才華,用的音樂也好。我們倆--歌舞青春 123跳舞大電影發膠灰姑娘之舞動奇跡搖滾夏令營公主日記熱力四射街舞少年 媽媽咪呀舞出我人生1、2平民天後勁歌飛揚 《歌劇魅影》,
⑧ 豆瓣高分榜的音樂電影除了《鋼琴家》、《百鳥朝鳳》,還有哪些
《心靈捕手》是格斯·范·桑特導演,馬特達蒙,羅賓威廉姆斯,本阿弗萊克主演的治癒電影,這部電影在70界奧斯卡獲得了最佳劇本獎而羅賓威廉姆斯也獲得了最佳配角獎。
這部電影在豆瓣TOP排名81評分8.8是十分經典的教師題材電影,可是這部電影給我感動的點不僅僅是羅賓威廉姆斯拯救馬特達蒙扮演的天才少年威爾的故事,而是對人生的探討,對友情的詮釋,對愛情的描繪都成為這部電影成為經典的原因。
電影主要講述一個天才少年威爾作為一個孤兒童年飽受欺凌,但是他卻有超越常人的數學天賦,他能輕易解開麻省理工大學數學系教授出的難題,哪怕全世界只有兩個讓你解開過的數學難題在他那裡卻能輕而易舉的解開,可惜由於沒有接受過正經系統的教育,他卻做著建築工人清潔工等工作,而且經常跟朋友在街頭尋釁滋事,麻省理工大學的數學教授蘭博意外發現了威爾的天賦不想其浪費天賦於是找到威爾決定拯救他,找來了心理醫生跟催眠師,由於威爾童年受過巨大的打擊,而且極具天賦的他在自身周圍設了一個保護層,任何想接近他的人都被他用超群的智商趕走了,藍波無奈只能找到自己的大學同學西恩,西恩跟威爾的第一次談話也因為威爾的攻擊性而不歡而散,不過也讓西恩對他展開了興趣,其實這段也是為之後西恩跟藍波有相同的經歷做鋪墊,經過幾次談話西恩始終再問威爾到底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你可能在書裡面學習了不少知識,直到一些別人不知道的理論也可能懂愛情或者上過幾次床,可是如果你不打開心扉我無法認識你我們也無法溝通,後來威爾主動跟西恩談自己的愛情面臨的困惑,而西恩也跟他說自己去世的妻子包括妻子的不完美和自己因為這些不完美對妻子的愛,威爾總覺得自己太聰明如果對任何一個事深入了解都會覺得不完美,而西恩告訴他每個人都不完美,正是因為你自己的不完美你才拒絕繼續下去,你可以一輩子不認識任何人,這是極好的哲學。
後來西恩跟史凱蘭走在了一起,因為史凱蘭是一個富家女,所以西恩對待這段感情總是患得患失,他總認為自己配不上她,在史凱蘭決定要去加州尋找記得生活的時候,西恩覺得史凱蘭在加州很快就會找到新的朋友同時拋棄他而史凱蘭只說「我愛你」如果你愛我就跟我去加州如果你不愛我你告訴我就會消失,而這時威爾說了句「我不愛你」然後就離開了,其實對於威爾而言他愛著史凱蘭,可是最大的困惑是離開這里,因為這里是他的安全區他有最信任的三個死黨,這時他的好朋友查克(本阿弗萊克飾)的一段話改變了威爾的生命,他說你應該離開這里,你不屬於這里,你擁有我們不具有的天賦,如果50歲你還來我家看球喝酒那麼我會殺了你,你可能沒覺得對不起自己不過你一直在這就是對不起我們,你擁有我們不具備的天賦卻在輕易浪費,這是我們願意拼盡一切換來的東西,每天我見你最開心的時光只有10秒就是我開車去你家接你打開門的這段時間,如果發現你還在我就會很沮喪,我多麼希望你哪一天離開這里,一聲招呼都不打。然後威爾又去找到了西恩,西恩給他看了自己小時候也被虐待的慘痛經歷,而且對威爾說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直接擊垮了威爾心裡最後的一道防線,威爾哭泣的跟西恩擁抱在了一起,這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信任。影片的最後威爾駕車去了加州尋找他的姑娘史凱蘭,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方向跟面對真實的內心世界。
這部電影感動我的地方有三個,師生情,友情,愛情。威爾是一個天才少年由於不幸的成長經歷他封閉自己偽裝自己不願意坦露心扉,把一層面具掛在臉上,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可是他卻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學習天賦,教授藍波不想放棄他,所以讓西恩來改變他的人生,而西恩用自己的真誠用自己的故事來感染威爾,他像威爾敞開心扉希望推心置腹的交流,兩個人都有共同的愛好也都有共同的創傷,西恩經歷妻子的死亡後不願意打開自己的心靈,而威爾的到來也讓西恩願意去嘗試新的生活,兩個人最後的擁抱算是影片的高潮,兩個心靈受過創傷的人互相拯救互相幫助,最後走出自己人生的陰霾,奔向自由的真實的嚮往的新生活。
友情貫穿了整部電影,主角威爾有三個死黨兼兄弟這是他最信任的三個人,因為所有人都拋棄了他,只有這三個人願意一直跟他在一起,他們一起工作一起打架,這是威爾成長中唯一的快樂唯一的依靠,甚至為了他們願意放棄藍波教授給的工作放棄跟女朋友去加州的機會,這三個朋友就是威爾的舒適區,就像我們平時不願意逃離現實的情況一樣,因為這里有我們可能得到舒適感受,所以逃離這里就很困難,反而電影裡面展現友情卻用了反其道的方式,威爾的朋友查克跟威爾說,我每天去你家接你我們一起玩耍一起笑鬧,這些都很棒很棒。但是我一天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只有十秒,從打開車門 到敲門的這段時間,我多希望你哪天不在了,沒有打一聲招呼,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這里查克作為一個朋友他在設身處地的幫威爾著想,因為作為朋友他更不想看到威爾浪費自己的天賦,泯然眾人。
而最後就是愛情,這裡面描寫愛情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通過西恩的回憶,一方面是威爾跟史凱蘭的現實愛情,這裡面有三個場景表達了西恩對自己妻子的思念,第一個是第一次威爾見到西恩說:你 肯能娶錯了人,你的妻子一定出軌了。威爾用自己了解的知識判斷一件莫須有的詩,而這時西恩十分震怒,因為他不允許其他人侮辱揣測他去世的亡妻,這是他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第二段是他跟威爾敞開心扉說了自己妻子的小毛病,他臉上始終掛著幸福的笑容也正因為這些小毛病他才會愛上他的不完美的妻子。最後是最終他願意去旅行願意接受新生活時它所表達的情緒,也是對亡妻最好的交代。而威爾跟史凱蘭的愛情是美好而現實的,史凱蘭雖然是富家女孩卻失去了父親,而威爾一直是在自卑中徘徊,他不相信史凱蘭是真的愛他,他是愛他的卻沒有勇氣付出真心,也只有史凱蘭在一定程度的堅持,給她足夠的信任,兩個人感情的爆發點是威爾最後給她打電話,只說了些毫無相乾的內容,可是史凱蘭只說了一句「我愛你」史凱蘭在威爾離開後這樣依然堅持的表達愛 ,這是電影里關於愛情最美的表達。威爾最終也跟隨自己的心意去找史凱蘭,我愛這個結局。
《心靈捕手》這部電影的要表達的主旨就是人應該如何活著,活著如何追尋自己的內心才不算枉活一生。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什麼是真正的心靈朋友,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什麼是真正的友情。一個人的成功不在於你取得了什麼,而是在於你怎麼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⑨ 有哪些好看的音樂電影
首先就是周董的天台愛情了,是一部很不錯的音樂電影。
面甚至地下的擁擠人群和緊張節奏將人們對自由的渴望逼向廣闊的天空,而摩天大廈的天台在城市裡就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套用《天台》預告片里的一句slogan可以看出這個空間的特殊含義:「上有天堂,下有天台。」向上,它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但向下,一步即是地獄。它遠離塵世的喧囂並將世俗的生活踩在腳下,它兼具激情和危險的同時,也是通向自由的途徑和走向死亡的大門。因為這樣的空間特性,在電影里,天台往往成為兩種人聚集的場所:青少年和罪犯,並且很多時候這兩個群體是高度重疊的,亦如《天台》里周傑倫引領的四個不務正業的混混,打架鬧事,收取保護費,他們就是典型的「天台人」。
除了以上兩部電影,還有海上鋼琴師,尋夢環游記,神秘巨星等音樂電影也是很不錯的。
⑩ 高分求天才音樂題材電影
八月迷情 這個確實不錯的。我看了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