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劉三姐歌曲
只有山歌敬親人
填詞:喬羽 譜曲:雷振邦
歌曲原唱:傅錦華 發行時間:1960年
多謝四方眾鄉親 我今沒有好茶飯哪
只有山歌敬親人 哪敬親人
山歌好嘞 好似熱茶暖透心
世上千般咱無份 只有山歌屬窮人
莫講窮 山歌能把海填平
上天能趕烏雲走啊 下地能催五穀生
哪 五穀生 好歌聲嘞
三姐開口賽洪鍾 歌聲還比鋼刀利
難怪四方都聞名 取笑多
畫眉取笑小陽雀 我是嫩鳥才學唱啊
絨毛鴨仔初下河 呀 初下河
山歌好嘞 好似熱茶暖透心
世上千般咱無份 只有山歌屬窮人
歌曲《只有山歌敬親人》又名《多謝了》,由傅錦華演唱,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
歌曲《只有山歌敬親人》是196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影片《劉三姐》中的一首插曲。
196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影片《劉三姐》,將歌仙劉三姐這位傳奇人物的藝術形象搬上熒幕,詞作家喬羽和作曲家雷振邦合作為這部影片創作歌曲,使美妙的壯鄉民歌伴隨影片流傳開去,《只有山歌敬親人》就是其中之一。
這首歌曲是劉三姐與群眾的對唱。歌曲通過獨唱與齊唱,使雙方在情感交流中各展風采,從而強化了整個歌曲的熱烈氣氛。這首歌展現出了劉三姐的朴實善良與熱情樂觀,更表達了人們對劉三姐的由衷喜愛。
2. 電影劉三姐的歌曲都有哪些
電影《劉三姐》中的歌曲有:
1、《序曲》
2、《山頂有花山腳香》
3、《漁船雖小能安身》
4、《小小鯉魚不吞鉤》
5、《蜜蜂過嶺為花開》
6、《只有山歌敬親人》
7、《我家不是財神廟》
8、《不種芝麻他吃油》
9、《採茶姐妹上茶山》
10、《心想唱歌就唱歌》
11、《今天看見鍋煮飯》
12、《眾人水來眾人山》
13、《對白》
14、《山歌不唱憂愁多》
15、《隔山唱歌山答應》
16、《你歌哪有我歌多》
17、《財主請來當奴才》
18、《勸你莫進聖人門》
19、《富人只會吃白米》
20、《這里是條清水河》
21、《財主心腸比蛇毒》
22、《姐妹二人梭對梭》
23、《花針引線線穿針》
24、《財主有把鐵算盤》
25、《砍柴過嶺又過坡》
26、《砍來虎頭墊柱腳》
27、《這里原是老虎口》
28、《眼望青山難出籠》
29、《才把金鉤丟下水》
30、《好籃從來不裝灰》
31、《一隻小船輕悠悠》
32、《刀切蓮藕絲不斷》
33、《世上那見樹纏藤》
34、《山歌好比春江水》
前33首歌曲是由傅錦華、蔡秀英和李敏玲演唱。而《山歌好比春江水》本是歌舞劇《劉三姐》的插曲,歌曲原唱為黃興寧,後經喬羽、雷振邦改編成為《劉三姐》主題歌。
(2)劉三姐電影序幕音樂擴展閱讀:
電影《劉三姐》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是1961年蘇里執導的《劉三姐》,第二個是1978年吳永剛、陳正鴻聯合執導《劉三姐》。
電影《劉三姐》的劇情:
劉三姐被財主迫害,到外婆家投親。財主莫懷仁的管家莫進財強奪獵戶李小牛的獵物,劉三姐打抱不平,迫使莫進財把獵物還給李小牛。隨後,莫懷仁利誘劉三姐為妾不成,便以討租、強索田地來威脅劉三姐。劉三姐約財主對歌,財主請來三個酸秀才,劉三姐用山歌戰勝了他們。莫懷仁勾結官府,禁唱山歌,陰謀迫害劉三姐,並要拿劉三姐問斬。劉三姐在鄉親們的掩護下,時隱時現,把莫懷仁愚弄得匍匐在迷魂陣中。後來,劉三姐和李小牛告別親人,轉到外地傳歌去了。
關於劉三姐:
1、壯族民間傳說人物:劉三姐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宜州市作為劉三姐故鄉。
2、祖海演唱的歌曲:《劉三姐》
《劉三姐》是祖海演唱的歌曲,出自專輯《夢·蝶變》。
3、張藝謀執導劇場:《印象·劉三姐》
《印象·劉三姐》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魅力的山水實景劇場,傳唱最久遠的民族山歌,史無前例的灕江風情巨獻。《印象·劉三姐》由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出任總導演,國家一級編劇梅帥元任總策劃、製作人,以及兩位年輕導演 -- 王潮歌、樊躍的加盟,數易其稿,歷時三年半努力製作而成。它集灕江山水風情、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視覺性於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視覺的革命。
4、2010年舒暢主演電視劇:《劉三姐》
《劉三姐》是中共廣西柳州市委、北京天星億源影視文化公司於2010年聯合拍攝的電視劇,由餘明生執導,李功達任製片人,舒暢、劉冠翔、肖雨雨、程怡等領銜主演。該劇以唐代的柳州為背景,講述「壯族歌仙」劉三姐歷盡悲歡、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故事。
5、2018年中國歌劇舞劇院編排的民族歌劇:《劉三姐》
《劉三姐》是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攜手桂林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共同打造的大型民族歌劇,該劇獲得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劉三姐》已於2018年7月25日、26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3. 老電影劉三姐的片頭曲台詞是什麼開頭詞是唱山歌的那首
劉三姐:山頂有花山腳香,橋底有水橋面涼;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
如火出胸膛;山歌又像泉水流,深山老林處處有;若還有人來阻擋,沖破長堤泡九州;若還有人來阻擋,
沖破長堤泡九州;虎死虎骨在深山,龍死龍鱗在深潭;虎死虎骨在深山,龍死龍鱗在深潭;唱歌不怕頭落
地,閻王殿上唱三年;如今世界實在難,好比灘頭上水船。唱起山歌膽氣壯,過了一灘又一灘;財主刁,
半夜舉起殺人刀,害我不死偏要唱,唱的大河起浪濤。浪滔滔,河裡魚蝦都來朝,急水灘頭唱一句,風平
浪靜姐逍遙。
4. 電影《劉三姐》有些什麼歌曲
這是《劉三姐》裡面的著名唱段,名字叫藤纏樹連就連,你我相約定百年。
誰若97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連就連,你我相約定百年。
相戀只盼長相守,奈何橋上等千年
連就連,你我相約定百年。
不怕永世墮輪回,只願世世長相戀
連就連,你我相約定百年。
不羨西天樂無窮,只羨鴛鴦不羨仙 專 輯 名:劉三姐
發行時間:2003-12-20
財主請來當奴才
財主有把鐵算盤
採茶姐妹上茶山
刀切蓮藕絲不斷
隔山唱歌山答應
好籃從來不裝灰
花針引線線穿針
姐妹二人梭對梭
砍柴過嶺又過坡
砍來虎頭墊柱腳
你歌哪有我歌多
勸你莫進聖人門
山頂有花山腳香
山歌不唱愁憂多
世上哪見樹纏藤
我家不是財神廟
小小鯉魚不吞鉤
心想唱歌就唱歌
眼望青山難出籠
一隻小船輕悠悠
漁船雖小能翻身
這里是條清水河
這里原是老虎口
只在山歌敬親人
眾人水來眾人山
5. 劉三姐唱的歌曲有哪些
劉三姐唱的歌曲有 :世上只有藤纏樹 ,只有山歌敬親人, 採茶山歌 ,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具體介紹如下:
1、《世上只有纏藤樹》。是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陳春燕馬定等演唱的一首歌曲。
2、《只有山歌敬親人》。是傅錦華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專輯《記憶的符號-中國電影百年尋音集 CD4》。
3、《採茶山歌》。歌曲出自《印象劉三姐採茶山歌》,歌詞歌曲名為採茶山歌,演唱歌手為印象劉三姐。
4、《唱山歌》。出自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可以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5、《山歌好比春江水》。用唯美的歌詞,勾勒出遠方遊子回到家鄉的美好景象,李健悠揚婉轉的聲音娓娓道來,訴說著濃濃的鄉情,深沉寬厚,沁動人心。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
6. 誰知道電影《劉三姐》中對歌的歌詞
男聲:
什麼水面打跟斗,什麼水面起高樓,
什麼水面撐陽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劉三姐:
鴨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樓,
荷葉水面撐陽傘,鴛鴦水面共白頭。
男聲:
什麼結果抱娘頸,什麼結果一條心,
什麼結果抱梳子,什麼結果披魚鱗。
劉三姐:
木瓜結果抱娘頸,香蕉結果一條心,
柚子結果抱梳子,菠蘿結果披魚鱗。
男聲:
什麼有咀不講話,什麼無嘴鬧喳喳,
什麼有腳不走路,什麼無腳走千家。
劉三姐:
菩薩有咀不講話,銅鑼無嘴鬧喳喳,
財主有腳不走路,銅錢無腳走千家。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宜州市作為劉三姐故鄉。
7.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不是劉三姐的插曲
不是吧,電影裡面沒有聽到這首歌 .
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傳唱了50個年頭。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它出自久負盛名的電影《劉三姐》。
然而,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是電影《劉三姐》的插曲
山峰蜿蜒重疊,江流曲曲彎彎,一片紅色的朝霞,映現在山巒之間。順著流水,飄來了劉三姐的歌聲:
唱山歌,
這邊唱來那邊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灘險彎又多。
這是1960年版民間歌舞劇《劉三姐》的序幕。劉三姐唱的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流過歲月長河,飛濺出無數浪花。時至今日,人們仍可以在搖滾流行樂中、在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舞台上、在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中品味到……
搜索各刊物或網頁查詢《山歌好比春江水》出處,看到的是統一口徑:出自電影《劉三姐》,詞曲作者均為國內著名人士。
然而,它真的是電影名曲么?
驚奇一:電影《劉三姐》並無此歌
上世紀60年代,電影《劉三姐》紅遍大江南北。這部根據廣西民間傳說改編的電影,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深深烙印在人們美好的記憶里。劉三姐這一形象,一時間成為廣西文化的代表。電影里的多首歌曲成為經典傳唱,如《多謝了》《世上哪有藤纏樹》《心想唱歌就唱歌》等。
然而,通觀整部影片,並沒有《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首歌。電影開篇唱的是:「山頂有花山腳香,橋底有水橋面涼,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不僅整部影片沒有出現《山歌好比春江水》,查閱電影《劉三姐》的歌曲全集,也沒有找到這首歌的記錄。
「這不是電影里的歌。彩調劇《劉三姐》被改編那麼多次,一直不變的就是這首主題歌。」原廣西彩調團團長龍傑鋒回憶道:1960年7月,彩調精英加入民間歌舞劇《劉三姐》演出團,赴北京向國家領導人和首都人民匯報演出,連續演出近百場,而且四進中南海。當時,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都觀看了演出。隨後,《劉三姐》演出團於同年10月赴全國13個省(區)24個城市進行長達一年的巡迴演出。《山歌好比春江水》就是民間歌舞劇《劉三姐》的序曲和貫穿全劇的主題曲。
電影《劉三姐》於1961年在全國上映。而此前,隨著民間歌舞劇《劉三姐》的巡演,《山歌好比春江水》已在全國唱響。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首歌誤傳為電影《劉三姐》的插曲呢?龍傑鋒認為,舞台劇的傳播面有限,而電影可以反復放映,影響廣泛。民間歌舞劇《劉三姐》雖然於1978年拍成了舞台藝術片,然而由於電影《劉三姐》一炮打響後長映不衰,而民間歌舞劇舞台藝術片《劉三姐》則影響有限,因此這首歌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是出自電影《劉三姐》。
8. 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出場唱的歌曲是或者在哪裡可以找得到啊
這是裡面所有的歌曲,你看是哪首吧。我沒看過那部電影,在網上幫你搜的
財主請來當奴才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財主有把鐵算盤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採茶姐妹上茶山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刀切蓮藕絲不斷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隔山唱歌山答應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好籃從來不裝灰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花針引線線穿針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姐妹二人梭對梭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砍柴過嶺又過坡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砍來虎頭墊柱腳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你歌哪有我歌多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勸你莫進聖人門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山頂有花山腳香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山歌不唱愁憂多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世上哪見樹纏藤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我家不是財神廟 影視歌曲 送歌
小小鯉魚不吞鉤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心想唱歌就唱歌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眼望青山難出籠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一隻小船輕悠悠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漁船雖小能翻身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這里是條清水河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這里原是老虎口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只在山歌敬親人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眾人水來眾人山 影視歌曲 送歌 無
9. 電影劉三姐裡面的全部歌曲原聲
去搜狗(SOGOU)音樂,搜《劉三姐》
,在眾多選擇中《劉三姐》
1——《劉三姐》
17(影視歌曲)是電影原聲,絕對的原聲,連歌曲中穿插的莫懷仁和劉三姐的對話都有。
搜」劉三姐選曲「,也能找到14首歌,除了那首」花針引線線穿針「,其它也都是電影原聲,只是歌不齊,沒有1——17的全。
10. 電影《劉三姐》裡面的歌曲不是黃婉秋演唱的,那是誰唱的呀
黃婉秋不是原唱,她只是在電影里對口型。原唱是傅錦華、蔡秀英(因當時影片的需要,電影目錄表沒有顯示她倆的名字)。黃婉秋是劉三姐的扮演者,著名配音演員張桂蘭是劉三姐的配音者(因為黃婉秋普通話當時說得不好);傅錦華、蔡秀英是劉三姐的配唱者。
《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攝制的故事片,根據廣西僮族民間傳說改編。由蘇里執導,黃婉秋、劉世龍、夏宗學等人主演,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劉三姐用山歌反抗財主莫懷仁的故事。
(10)劉三姐電影序幕音樂擴展閱讀
劉三姐的人物生平
關於劉三姐原型身世,說法頗多。據廣西縣志記載:劉三姐原來出生在天河縣下里的藍靛村(今羅城下里鄉藍靛村),那裡還有她故居的遺址,那村劉姓的族譜還有記載。
下里離羅城的縣城很近,劉三姐常到羅城去唱山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羅城城關的多吉寺的後殿正中供奉著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稱之為「三姐歌殿」遊人常在那裡對歌,(故有羅城四把好玩好耍一說),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
在1958年《劉三姐彩調劇》創作組經過深入民間采風,認定劉三姐是羅城人。
最早創作演唱彩調劇《劉三姐》的都是羅城人,那是在1936年,羅城的〈抗日救國文工團〉首次創作演出了 該劇,到1958年,廣西的文學藝術家(其中包括羅城的包玉堂)。
劉三姐的故鄉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羅城有『三姐望鄉』和『秀才看榜』兩塊天然的大石,這足以證明劉三姐的故鄉在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