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殺生》講的是什麼意思
1命運:
在《殺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導演對於「命運」的概念有意強化。黃渤害死了蘇有朋的父母,因此自己的孩子要被殺戮。村民們設計害死了黃渤,最後難逃滅頂之災。尤其是最後在鎮民們吼喪下,天崩地裂毀滅世界的設計,極具宗教和神話味道。
應該說這種命運感的設計,同時帶來了正反兩方面的效果,從正的角度,「命運」完善了故事中的人物軌跡,也造成了寓意上的協調,並且讓整個《殺生》的片子呈現出一種對稱與穩重感。增添了影片本身的藝術氣息和思想內涵,算是國產電影中較為難得的嘗試。
但是缺點是讓故事缺少了因意外而造成的突轉,太過匠氣而與觀眾的實際生活經驗脫節,降低了整個影片的欣賞程度。最重要的是,在中國觀眾普遍缺少信仰、缺乏人文審美習慣的今天,稍微與市場現狀脫節。
2普通人的人性轉換
這也是《殺生》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村鎮中的普通居民轉換成了殺手,或許比較起命運的概念,中國觀眾對這一部分更能接受吧。村民們對黃渤進行了一系列心理暗示和投射,成功的把他有一個精壯男子變成了衰弱的垂死之人。
而當黃渤臨死前的告別,其中普通婦孺感動流淚的情緒轉換,人性的善惡之間的過渡都有不錯的戲點,應該說這部分的設計比較能觸動觀眾心理,同時也具備了較好的象徵意味。應該說這部分情節的設置還是有意義的,很有歐洲導演的創作觀念。
但是問題在於,現在《殺生》片子中的黃渤確實做了傷害村民的事情,這樣村民的加害便有了一定合理的鋪墊,關於人性的探索味道也被沖淡了。
3生命、性、復仇等元素
在《殺生》中,整個故事對於生命、性、復仇也有所涉及。黃渤一命換一命的「犧牲」,村鎮中對老人「百歲」的期待。蘇有朋醫生身份與殺人者身份之間的對比。片中幾處涉及性題材時所傳遞的態度,以及復仇的象徵,這些都讓影片有著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應該肯定的是這些東西,都是最為經典的故事元素,具備著古典主義的審美趨向。
現在的問題是,不同的元素都有涉及,是否會造成功能上的重疊,反而是集中火力講一個,更能造就影片的效果。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現在是一種東摸一把西捅一下的意思
Ⅱ 《殺生》電影深度解析是什麼
《殺生》電影深度解析是:首先是長壽鎮的鎮長。在他眼裡,沒有什麼比名節更要緊的事,哪怕時辰已到,也硬要逆天改命,讓年輕貌美的寡婦為大限將至的老人輸血,只為保住鎮子清末至今的長壽二字。縱觀村鎮,只有他的頭上還盤著因循守舊的辮子。
有這樣的人主持大局,又怎會容得下牛結實逆天造反,更何況牛結實劣跡斑斑,了結他,也算民心所向。
而正好有人注意到這點,他知道憑自己一己之力,是無法報當年因牛結實作惡而導致的家破人亡之仇,身為西醫的牛醫生,自然懂得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道理——牛結實是敲不破,打不死的銅豌豆,影片伊始,縱置於多人亂棍之下,再扔下懸崖,牛結實也不曾大礙。
牛醫生該如何是好。眼看著牛結實無法無天,破肉鋪老闆的牌位,偷看別家夫妻房事,甚至引誘寡婦,喂垂危老人飲酒,他不能再袖手旁觀。牛醫生與鎮長不謀而合,狼狽為奸,以搖鈴為號,團結一致,讓牛結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電影簡評:
《殺生》這部電影,是管虎「狂歡三部曲」之一(其餘兩部分別為《鬥牛》和《廚子戲子痞子》),具有濃烈的「管式風格」特徵,即底層關懷、非線性敘事、寓言化風格和情緒化影像等。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置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期舊中國西南部一隅」,這個時間點正值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正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有意思的是,管虎在片頭點明了時間,卻在整部電影里完完全全消去了具體時代的痕跡。
Ⅲ 電影殺生到底什麼意思
我覺得每個人去看都會有不一樣的見解,我倒是覺得很有深意,譬如:當局對有異見者是不能容忍的,卻又不能通過「非法」的手段將其除掉,表面很MIN ZHU,內里卻很陰險毒辣,那群孩子跟著劉結識一起「瘋」,以及劉的孩子得以存活,證明社會上還是存在良知的,而這種良知,在官方主流及迫於權勢的壓力,只能偷偷的存在,似乎代表著新生代,有著與腐朽老一輩完全不同的意義,還有一個特別值得說的,就是對鑰匙的特寫,全電影中出現了很多鑰匙的鏡頭,特別是片尾及片尾曲,看完後更是覺得其有深意,一個「社會異類」懷揣一把鑰匙,去往哪裡?他是孤獨的,也是偉大的,因為他有後繼者!
Ⅳ 《殺生》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
《殺生》講述了一群人如何聯手殺死了一個「不合規矩」之人的故事,折射了各種烏合之眾性的民族集體心理和潛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復雜面目,甚是耐人尋味。
該片於2012年4月28日全國公映。黃渤憑借本影片獲得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影視評價
從電影《殺生》觀影帶來的愉悅感來說,四川觀眾應該是全國觀眾里最有幸福感的一群人———全片四川話貫穿到底,「龜兒子」「一起耍」「瓜貨」「雄起」等方言俚語俯拾皆是,就沖著這一點,都該進影院為這部電影「紮起」!
更何況,這確實是一部能給你帶來一定思索的好電影。繼《鬥牛》之後,金馬影帝黃渤再次挑戰自己,奉獻上佳表演,同時梁靜、王迅等演員也都突破自己,奉獻了一出精彩的亂世荒誕寓言劇。
Ⅳ 電影《殺生》到底講了什麼
電影《殺生》講述了一群人如何聯手殺死了一個「不合規矩」之人的故事,折射了各種烏合之眾性的民族集體心理和潛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復雜面目,甚是耐人尋味的故事。
《殺生》的故事很殘酷,比《鬥牛》更進一步地展現了導演管虎對人性和社會的思索,甚至可以說是管虎這么多年作品裡最鋒利的一部。
殺生其他情況簡介。
該片除了黃渤的演技可堪一表外,最難得的是管虎操控下的小鎮群像圖,每一個人物臉譜都那麼栩栩如生。川籍演員王迅飾演的油漆匠,老實木訥,但在「謀殺」黃渤一事上成了中堅分子,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可怕老好人的角色。
不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管虎的老婆梁靜,這位在「五一檔」演技大爆發的實力派女演員,本次塑造的刻薄尖酸的主婦娜依一角,可恨可憐又可愛,讓人看得牙癢癢卻又欲罷不能。還有女主角余男,她飾演的啞巴寡婦一角則承載了導演管虎對女性弱勢角色的同情和連綿。
Ⅵ 電影殺生講的什麼意思
電影《殺生》,更像一個局,身在局中的人,痴迷不願醒悟,身在局外的人,想要破局,卻不得其法,最終局內局外一同歸於沉寂,死於地震!
《殺生》能夠在各大影視平台,被大眾堂而皇之的觀看,已屬異數!
落日余暉下,牛結實孤獨的身影,拖著棺木,漸行漸遠!
這樣的疾病,又豈是一個外來醫生可以拯救的!
《殺生》用一種有些荒誕的敘述手法,借一個村莊、隱喻了更多!
Ⅶ 電影殺生到底講什麼
電影《殺生》:《殺生》改編自陳鐵軍的中篇小說《設計死亡》,是由管虎執導,黃渤、任達華、蘇有朋、余男等聯袂主演的荒誕懸疑喜劇。該片劇情主打荒誕懸疑與黑色喜劇元素,同時黃渤與余男的情感線在極致瘋狂中蘊含深情。
影片講述了一群人如何聯手殺死了一個「不合規矩」之人的故事。以「設計死亡」為主線,劇情奇詭,整蠱奇招無數,又有謎一般的謀殺陷阱。
該片於2012年4月28日全國公映。其中,黃渤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男演員。
Ⅷ 影片《殺生》到底講的什麼
電影《殺生》該片講述了一群人如何聯手殺死了一個「不合規矩」之人的故事,折射了各種烏合之眾性的民族集體心理和潛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復雜面目,甚是耐人尋味。該片劇情主打荒誕懸疑與黑色喜劇元素,同時黃渤與余男的情感線在極致瘋狂中蘊含深情。
中國西南、與世隔絕、群山環抱中有個寨子,是個人皆長壽、規矩自成之地,清時皇帝賜名「長壽鎮」。某日突爆傳染病,地方官派醫生前往診治,他在鎮子外發現奄奄一息的牛結實。
進寨後,往日溫厚的村民一反常態,不僅對牛結實拒施援手、避若瘟疫,更遷怒於醫生多管閑事,老鎮長親自帶著長壽鎮醫生和接生婆、油漆匠,老族長等人千萬百計的阻撓醫生對牛結實的救援,牛結實最終沒能被救活,醫生也找不到此人暴斃的原因。
鎮民們對醫生的不歡迎不合作態度,令醫生很沮喪,正當他准備離開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被全鎮民眾一起隱藏在山崖上的一個秘密,帶著重重疑惑醫生決定暗中走訪長壽鎮,直到他偶遇一個男孩,長壽鎮迷案的真相才一步步揭開。
(8)電影殺生是什麼鬼擴展閱讀
《殺生》該片於2012年4月28日全國公映。黃渤憑借本影片獲得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
角色信息:
(1)牛結實,是一個被全鎮人視為「撬寡婦門,挖絕戶墳的無賴」、「欺男霸女,童叟都欺的禍害」。黃渤大鬧聖水儀式,在黑袍眾人間毫無顧忌、張牙舞爪之勢,讓其「混蛋」形象初現端倪。
(2)醫生「我」,江湖郎中,則更像是個「外來偵探」,雙手鮮血的解剖戲份讓影片的懸疑之感倍增。他在山中發現奄奄一息的牛結實,開始追查其真正死因。
(3)牛醫生,因牛結實(黃渤 飾)誤殺了他的爺爺奶奶,最後成為卧薪嘗苦膽「陰毒男」報仇十年不晚。(註:醫生小時候為了防止牛結實偷他家的肉把通風口堵住了,導致爺爺奶奶窒息而死。類似封閉室內的煤氣中毒)
(4)馬寡婦,一貫擅長以大氣、硬朗之風塑造人物的余男,在《殺生》中飾演「馬寡婦」,劇照中的她僅披一角長布,步出祠堂;而在出殯一景中,卻身襲白衣,端坐於棺木之上,所顯陰柔氣質與以往不同。她不會說話,神秘之下卻更顯性感,為一眾男人所垂涎。但只有牛結實敢於打破傳統和規矩的束縛,兩人就像磁鐵的兩極,迸發出無聲而熾烈的情感。
Ⅸ 電影《殺生》到底講什麼故事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長壽鎮的故事,這個鎮子四面環山的地理環境,暗示著此處的古老、閉塞、保守和神秘。
這部上映於2012年暑期檔的電影,由管虎執導,黃渤、任達華、余男和蘇有朋等人主演。
「名導+實力派演員「的陣容設置,著實能讓這部電影「未見其名先聞其聲」,勾足了觀眾的觀影慾望。
《殺生》這部電影,是管虎「狂歡三部曲」之一(其餘兩部分別為《鬥牛》和《廚子戲子痞子》),具有濃烈的「管式風格」特徵,即底層關懷、非線性敘事、寓言化風格和情緒化影像等。
1992年,管虎自籌資金拍攝了《頭發亂了》,以其游盪於體制內外的創作姿態以及先鋒叛逆的影像書寫,成為了中國第六代導演之一。
他在拍攝完成第二部作品《浪漫街頭》後,開始自我反思,並走上了一條主動向體制迎合的道路。
之後,《再見,我們的1948》、《上車走吧》、《西施眼》、《鬥牛》、《殺生》、《廚子戲子痞子》等作品,幾乎都成功進入了主流院線,在影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