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電影《我的個神啊》劇情到通過大使館接通巴基斯坦戀人電話 傷感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印度電影《我的個神啊》又名《外星醉漢PK地球神》電影插曲《PK OST》。
⑵ 如何評價《我的個神啊》這部電影
PK藉助電視辯論節目轉播、也是阿米爾汗藉助電影宣稱:神有兩個,一個造物主,我們對其一無所知;另一個是虛構的神(印度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神),並不存在。人們既不能了解神,也不能保護他。如果仍迷戀於「神」,不同宗派各執己見,只能增加彼此的仇恨和加速自我的毀滅。一部電影作品能作出關注人類思想和生存的宏大思考,達到了藝術層面的極限,也是阿米爾汗的本色表現。我們對慣於發生的事情失去了反思能力,以為一切理所當然。如果換上一雙慧眼再次審視,才發現他們如此荒謬。外星人PK的滑稽可笑,反襯出人類的虛偽和愚昧。電影中對宗教的拷問和反思,是人類亟待回應和解決的問題。阿米爾汗的表現一如以往的出色,即使之前出扮演過許多成功的角色,但毫無代入感。在電影中,他就是那個傻、呆、憨、直的外星人PK。覺得遺憾的是,收尾太過倉促,嘉穀和沙弗萊茨的愛情故事太過主觀煽情,缺乏感染力。PK對嘉穀產生情愫,也缺少來由。最重要的是,電影對人類宗教思想和行為的反思,終止在簡單的結論上,終於不能使主題達到更高層次的升華,影響《我滴個神啊》成為偉大的作品。
⑶ 我的個神啊插曲
求神那段兒的插曲是 Bhagwan Hai Kahan Re Tu by Sonu Nigam,QQ音樂和多米都已經有這首了~
⑷ 我的個神啊印度關於宗教的觀後感
昨天看了阿米爾汗主演的《我的個神啊》(又名《外星醉漢PK地球神》),其實本以為「我的個神啊」這個命名僅僅是為了引進中國而搞笑的模仿「額滴神呀」,看完影片再結合2012年上映的《偶滴神啊》知道並非如此。整部片子充滿了對宗教、對神的信仰的挑戰。
我算無神論者,也並不了解印度的宗教情況或者說宗教的整體情況,但我看完影片觸動很大。這篇文章就想談談我關於印度,關於宗教,關於這兩部電影的一些看法。
剛才想搜關於印度宗教的資料,在網路輸入「印度」時看到一條新聞,「印度高溫已致1700人死亡」。震驚同時也在好奇,這個國家到底是如何一種情況?
首先關於印度的宗教情況:
在印度,絕大多數人都信奉宗教。根據199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錫克教徒,佔1 .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猶太教的信仰者約佔0.43% 。
——網路
網路關於印度宗教的問題有很詳盡的介紹。提到印度,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宗教」這個關鍵詞,我們甚至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就是你去印度當別人問你信仰什麼宗教時,若你的回答是「無神論者」,會讓對方感到極大的詫異和困惑。同時,作為外來宗教的伊斯蘭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導致了一系列的宗教沖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為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時造成了宗教仇殺的慘劇。在現代,印度這兩個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
毋庸置疑,宗教在印度的影響之大。我想起高曉松談到「國家」時說的一句話,「國家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你不用想為什麼要存在國家,因為它就在你身邊。」那我想在印度,宗教的存在是讓人們,准確來說是大多數人民不去考慮為什麼要存在宗教的。宗教像煙,像酒,像毒品,因為會上癮。《偶滴神啊》和《我的個神啊》這兩部電影的主創,我不敢說他們是無神論者,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的作品,或者他們的意識里對現存林林總總,紛繁復雜的宗教(商業化的)是抱著極大的懷疑甚至是否定的。因為宗教不等同於信仰。《偶滴神啊》里有這么一句台詞,「宗教為人而生,但人不是宗教創造的。」他們也許是相信神明的存在,但這兩部作品所表現出來的觀點是:真正的神明不是廟堂里供奉的神明。尊敬造物主,尊敬神明不一定要信奉宗教。
下面結合這兩部電影里的一些台詞或情節談談這個問題。
一、 「那張相片只在一種紙上有用」。
相片: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紙:盧比。這句台詞是極其諷刺的,將現代社會人們唯金錢是從的特質暴露出來的同時甚至還有更加深層的意味。試想一下,當相片從甘地換成毛主席,紙從盧比換成人民幣,還是這句台詞。
二、「如果你是基督徒,那我就是上帝。如果你信仰印度教,那我就是奎師那。」
我認為真正的信仰是來自內心的。就像《偶滴神啊》里神靈所說,無神論者才是真正的信徒,因為無神論者跟神靈之間不存在利益交換的問題。所謂的信徒在祈禱時帶著一些所謂的籌碼,比如「我妻子懷孕了就添香燭」等等。當然,信仰是個人自由,我們不能去干涉或剝奪任何人的宗教信仰,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信仰宗教的方式。當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可以讓自己得到安慰或者讓神明得到尊敬,那又有何不可。《我的個神啊》里「塔帕茲大師」說的唯一一句讓我認同的話,「有人飢腸轆轆,有人以天為被,他們甚至沒有朋友傾訴,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自殺、割腕、上吊,為什麼?因為沒有希望,如果神現身,將小塊肉貼於前額,將衣服放在你手上,給他們生存的希望,那你憑什麼剝奪他們這種希望?」其實不僅是在印度,即使是在中國我們也可以經常看到人們為了一件事或者一個願望而祈禱,而並不僅限在佛教徒、基督教徒等等。有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祈禱的對象究竟是誰,這恰恰印證了這句台詞「如果你是基督徒,那我就是上帝。如果你信仰印度教,那我就是奎師那。」——人內心深處的信仰是至高無上的,是真正的信仰。外星醉漢PK地球神,PK甚至就是自己的神,來自外星的神。無神論者,他們去探索,去思考,去追求,他們探索思考追求的是什麼?不就是自己的信仰嗎?總有人說中國是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我不同意。我認為人人都有信仰,只不過有的人的信仰可以物化,有的人的信仰就是意識形態的,社會永遠不存在信仰缺失。相信自己也是一種信仰。
三、「願神明保佑你。」
這句台詞來自《偶滴神啊》里坎傑在法庭上講的一個故事。信徒排隊將大量牛奶倒在濕婆神的陽物上然後流向下水道浪費掉,與此同時乞丐飢腸轆轆。坎傑就將自己的牛奶給了乞丐,乞丐喝了牛奶,對坎傑說,「願神明保佑你。」我聽了這個故事,不由自主地跟隨電影中的人為坎傑鼓掌。這個故事太美了,坎傑的方式難道不是最有效的祈禱嗎?如果有能力幫助別人就傾盡全力,總是最好的故事。
《偶滴神啊》和《我的個神啊》在豆瓣上的評分都是八點幾,不得不說這兩部電影首先都是很好看的,包括情節敘事甚至印度經典的歌舞元素。後者的導演拉庫馬·希拉尼同時也是《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導演,有人說《三傻大鬧寶萊塢》是對印度教育制度的批判,《我的個神啊》是對印度宗教的強烈批判。批判、審視題材的電影在台灣、香港、大陸的新電影浪潮中屢見不鮮。毋庸置疑,社會的發展、電影藝術的發展都需要批判,審視和進步。衷心祝願電影文化漫漫長路,不斷發展,能有更好的明天!
願神明保佑你。
⑸ 電影《我的那個神啊》插曲
電影《我的個神啊》》音樂原聲簡介:《PK OST》(電影原聲音樂)版本:原聲帶(Soundtrack)國家地區:印度 發行日期: 2014 曲目: 01 Tharki Chokro Swaroop Khan 02 Nanga Punga Dost Shreya Ghoshal 03 Chaar Kadam Shaan;Shreya Ghoshal 04 Love Is a Waste of Time Sonu Nigam;Shreya Ghoshal 05 Bhagwan Hai Kahan Re Tu Sonu Nigam 06 PK Dance Theme Shantanu Moitra 07 Dil Darbadar Ankit Tiwari
⑹ 我的個神啊經典影評
《我的個神啊》是由印度演員阿米爾汗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帶著研究人類目的來到地球的外星人PK(阿米爾·汗飾)落入地球上的印度,因為能讓他回家的飛船遙控器通訊裝置被人偷竊,無法回歸自己的星球,被迫留在拉賈斯坦邦沙漠一系列遭遇。
導演用力非常巧,PK抨擊借神發財的行為,不說行騙,而說是撥了一個錯誤的號碼。這恰是寶萊塢電影的慣用手法,對黑暗的現實有所揭露,卻有點到即止,給觀眾以希望。
就像本片中,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教派沖突引發的火車爆炸、監獄里警察的受賄行為都有表現,但常常是一觸即收,讓人看到印度社會的弊端,又不會令人過於絕望。
另外,世俗化的故事之外,印象深刻的還有關於印度教的教義問題。作為東方的兩個古老宗教印度教和佛教都源於印度的婆羅門教,今天的印度社會,仍以印度教為宗教信仰系統的主體。
⑺ 《哦,我的神啊》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故事講述外星人PK來到印度,因為導航儀被人搶去,他只能一邊流浪一邊找尋導航儀。不會說地球話並單純如孩子的PK在地球上舉步維艱,所幸他靠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領悟力克服了各種困難,當然也製造了各種笑料。人類告訴PK要找導航儀必須去問神,於是他又踏上了尋找神的征途,過程中他遇見種種荒唐可笑的宗教陋習,從而引發對宗教信仰的質疑及思索。後來PK遇到女記者嘉古,嘉古被PK驚世駭俗但又睿智的理念所吸引,便和他一起揭穿各種迷信的謊言,對欺騙信眾的宗教領袖進行挑戰。最後,嘉古幫PK拿回導航儀,PK也幫嘉古尋回舊情人,但兩人之間留下了一段未圓的情緣。
人們需要信仰,但這信仰不是膜拜,不是佛像。不是一切物化了的那些東西和程序。而是你的初心,你的本真。我理解的pk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本真和初心。赤條條來赤條條去,能帶走的只有回憶。我們不帶偏見的來到這個世界,但被後來的環境和經歷教化成了不同模樣。pk的迷茫就是我們的迷茫。他尋找神的過程就是我們找自己,找初心,和自己對話的過程。其實我們自己就是神,神在每個人的心中,我們也只有自己幫自己。
當你真的堅持初心的時候,神也許不會直接出現來幫你,但他會派別人來。比方賈古對於pk,或者pk對於賈古。他們互相成就彼此,保護了彼此的初心。
⑻ 如何評價《我的個神啊》
相較於影片的喜劇風格,電影自身承載的價值立意和社會批判所引發的幕後爭議,似乎就印證了它的成功。它的話題性如同引爆一枚炸彈,瞬間引爆印度宗教社會。印度教徒在公開場合焚燒海報以示抗議,瑜
伽大師與政界人士公開發言,抵制影片上映。而從影以來第一次裸體出演的阿米爾·汗則難逃印度婦女的口誅筆伐,被投訴有傷風化。(1905電影網評)[21]
影片前半程大量展示了印度的宗教生活,各類魚龍混雜、匪夷所思的宗教派別,外加外星人男主顛三倒四的理解讓人笑到「流淚」,將宗教涮得體無完膚後又兜回愛情,開始催淚。和很多寶萊塢大片一樣,《P.K.》包含了各類吸引眼球的印度電影元素,歌曲、舞蹈、浪漫俱全,戲劇性與喜劇性兼備。讓人叫絕的細節,歡樂中夾雜諷刺,也向來是導演拉吉庫馬爾·希拉尼的拿手好戲。據說片子一出來,印度人各種爆笑,但引發眾怒的問題,卻又恰恰出在對印度宗教的嘲諷上。(電影界評)[22]
影片將宗教涮得體無完膚後故事又兜回愛情,開始催淚。其承載的思想性令人拍案叫絕,讓很多平時很少接觸印度電影的中國觀眾,在看後徹底改變了對「印度只有歌舞片」的印象。在片中為阿米爾·汗配音的中國演員王寶強,他聲線和這個既呆萌又天真的角色還是很搭的,不過王寶強的聲音太有辨識度了,因此當阿米爾·汗首次發聲的時候,影院里的觀眾都發出了會心的笑聲,讓原本笑料滿滿的電影更具「笑果」。(北京晚報評)[23]
《我的個神啊》的時間很長,但沒有讓人產生「冗長」的感覺。在影片中不斷地滿足觀眾對印度社會、印度宗教的好奇心:握陌生人的手會怎樣,印度妓院是怎樣的,穿城管的衣服會得到怎樣的待遇,印度警察如何受賄,最重要的是,宗教多元化的社會里該如何共處。種種社會矛盾和底層黑暗面一一都在阿米爾·汗的喜劇表演里化解了。除了情節編排得有趣,歌舞的設計也能與人物心情融合得很好。阿米爾·汗的表演有點像憨豆,但是肢體表演上帶有印度歌舞的節奏感而更顯天真。印度片里很少看到的短發時尚感女孩Jaggu,再加上比利時的美景、德里街頭和大小廟堂的鮮艷色彩,使歌舞變得耐看和令人沉浸。(騰訊娛樂評)[24]
Saffron組織的印度中部發言人認為,寶萊塢這是習慣了傷害印度教徒的感情,這是個對印度社區預謀抵制的令人膽寒的計劃,這背後的原因是電影的資金來自支持穆斯林的國外黑澀會[25] ;另個比較激進叫Bajrang Dal的組織的成員認為,印度女孩和巴基斯坦男孩之間的浪漫情愫被視為意圖促進愛的聖戰[26] ;盡管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們不斷抗議,寶萊塢的影迷也展示了他們對該部影片的如火熱愛[27] 。
⑼ 如何評價《我的個神啊》(《外星醉漢PK地球神》)
《我的個神啊》(P.K.)是印度UTV影業2014年出品的奇幻愛情電影,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阿米爾·汗、安努舒卡·莎瑪主演。影片通過講述一個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奇幻旅行,對印度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探討。該片於2014年12月9日在印度上映,中文2D譯製版本由中影集團引進並於2015年5月22日登陸中國院線。
這部電影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對於印度的宗教做出了一些自己的詮釋,也許是為了電影不受到一些不必要的阻力,對一些話題並沒有進行過深的展現,但是相信已經能引起部分人的深思了。
⑽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里的歌舞
歌舞在電影中的出現,除了情節需要(如大篷車里的歌舞表演),還可以作為人物心理活動外化[3](如TBBT里Raj的那段…),以及快進情節的表現。所以在印度電影中歌舞場景很常見。歌舞已經成為寶萊塢電影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一提到寶萊塢,第一反應就是眾人載歌載舞的場面。所以現在印度電影部部都有歌舞,已經成為一個慣例,就像你會給你的產品打上商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