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音樂之聲》中都有那些歌曲
1、Overture / Preludium
在電影開始部分,作者運用了一段管弦樂來配合描繪阿爾卑斯山的畫面,秀麗遼闊的阿爾卑斯山的自然風光與恢宏壯麗的交響樂效果融為一體,生動地向觀眾展示中人物活動的背景——和平而美麗的奧地利。
2、The Sound of Music
當女主人公瑪利亞出場後,隨即演唱了一段無限深情的「音樂之聲」,歌曲中對音樂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真實而生動的刻畫了瑪利亞的內心世界。
這首歌曲出現在片頭,由瑪利亞在山頂獨唱,抒發了自己對故鄉、對大自然、對音樂的無比熱愛之情。樂曲氣息寬廣,飽含深情,生動刻畫了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3、Maria
而修道院里,其它修女正在議論令他們哭笑不得「瑪利亞」。她們的對話採取了類似宣敘調的演唱方式,使整個場景看上去輕松、活潑而生動。
既描繪了劇情也調動了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興趣。然而音樂在這部電影中的作用並不僅限於此,在以後的劇情發展過程中,音樂甚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Do-Re-Mi
瑪利亞教孩子們初學音樂時的歌曲《哆唻咪》。這首歌曲是由「1 2 3 4 5 6 7 」最簡單自然音階的骨幹音構成,與詞的結合幾乎是一字一音。樂曲非常簡單,也很容易上口,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幾乎都能夠現場跟著哼唱。
它與電影中流動的畫面相結合,為人們展開了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圖卷。關於這首歌曲,就影片的內容看,因為瑪利亞要教的是從沒有學過音樂的孩子們,所以音樂必須簡單易懂;然而就整部電影音樂的風格來看,這首歌曲則顯示出這部電影音樂通俗性的特點。
5、The Lonely Goatherd
伴隨著劇情的發展,在家庭教師瑪麗亞的指導下,孩子們表演了提線木偶戲《孤獨的牧羊人》。樂曲歡快活潑熱情幽默。
從表面看這是一首提線木偶戲的配樂,然而結合劇情內容,我們會發現這首歌曲以它熱烈歡快的氣氛襯托出上校一家精彩愉快而又祥和溫馨的家庭生活,也反襯出瑪利亞帶給這個家庭的精彩生活,為兩人的最後結合埋下伏筆。
㈡ 《音樂之聲》主要內容
志願修女瑪麗亞因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不適合修道院生活,修道院長決定讓瑪麗亞去馮·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師,也藉此讓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瑪麗亞用她天生的溫柔和善良贏得了孩子們的友好並教會了他們唱歌,讓孩子們在歌聲中得到了快樂。並且使他自己得到了上校的愛情。影片清新有致,細膩感人,雅俗共賞。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㈢ 簡要描述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
音樂之聲取材於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故事:見習修女瑪麗亞是個性格開朗,熱情奔放的姑娘。她愛唱歌、愛跳舞,還十分喜愛大自然的清新、寧靜和美麗。只要修道院的門開著,她就常在蒼翠的群山間象雲雀一樣歌唱,在潔凈的小溪邊和潺潺的流水合唱。修道院院長覺得瑪麗亞不適應這種與塵寰隔絕的生活,該放它到外面看看。就這樣,她來到薩爾茨堡當上了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馮.特拉普是個心地善良的愛國者,他在服役期間功勛卓著,幾年前,不幸死了心愛的妻子,現在心灰意冷。家裡沒有歌聲,沒有笑聲,也不許人家提到他的妻子。他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並不了解他們,老是象指揮水兵一樣管理著他們。瑪麗亞穿著不合身的舊衣服,戴著頂破舊的帽子,拎著手提箱、挾著吉它離開了修道院。她一路放聲高歌、蹦蹦跳跳、莽莽撞撞,一口氣闖進了上校家。上校見她這付模樣,對她能否做家庭教師表示懷疑;而上校管教孩子們的做法也令她大為驚訝:只要他的哨聲一響,孩子們就從各自的房間里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出來,排好隊,按水兵操練的要求報出自己的姓名。孩子們生性活潑可愛,各有各的性格、愛好和理想。他們不願意過這種嚴加管束的生活,總設法捉弄歷屆的家庭教師,使他們呆不下去。對瑪麗亞自然也不例外:一會兒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裡;一會兒趁她不備將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瑪麗亞自己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她引導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在上校離家去維也納期間,用窗簾布給孩子們做了游戲服,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劃船;教他們唱歌,從「多,來,米」學起,直到排練歌曲。於是這個家庭平添了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帶著准備與他結婚的男爵夫人回來時,家中呆板、冰冷的空氣完全變了,他的「水兵們」已被訓練成了一? 有素養的家庭合唱隊。這激起了上校對生活的熱愛,換回了失去的幸福,也喚起了他對瑪麗亞的愛情。男爵夫人知難而退,瑪麗亞和特拉普上校終於結成了美滿的伴侶。這時正是三十年代希特勒吞並奧地利的前夕,納粹分子早已嗅出了上校家濃郁的自由奧地利氣味。在薩爾茨堡舉行奧地利民謠節的當天,上校和瑪麗亞蜜月歸來,同時柏林來電,命令上校參迦納粹的海軍,並把他和全家置於嚴密監視之下。借著參加民謠節的機會,特拉普家庭合唱隊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奉獻出他們心底里的歌,並在朋友們和修女們的協助下,全家逃出了多難的祖國,留下了繞梁不絕、回腸盪氣的對祖國眷戀的愛情之歌:雪絨花,雪絨花,清晨醒來看見它。一朵朵,小白花,潔白而無暇。開不敗的小白花,點綴祖國大地幸福無涯。影片清新有致,細膩感人,雅俗共賞。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關於音樂;1.The Prelude and The Sound Of Music 序曲及音樂之聲影片一開始以這首歌曲為背景,展現了奧地利山巒起伏、森林茂密的美麗自然風光。瑪利亞來到山上縱情歌唱,歌曲抒發了她對故鄉、對大自然、對音樂的無比熱愛。2.Morning 早晨鏡頭從野外轉到修道院,這是Hymn Alleluia(修女合唱團在演唱。3.Maria 瑪利亞(修女合唱團演唱)修道院里,又不見了瑪利亞,修女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向院長嬤嬤訴說她們各自眼中不守修道院規矩的瑪利亞。4.I Have Confidence 我有信心瑪利亞遵照院長嬤嬤的吩咐去上校家擔任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途中她既擔心又期盼,歌曲表現了她復雜的內心活動、對新生活的嚮往和信心以及她樂觀向上的性格。5.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今年16歲馬上17歲瑪利亞來到上校家的第一天,晚飯時,郵差送信來了,上校的大女兒莉莎Liesl悄悄出去和郵差羅夫Rolfe在花園約會,他們高興得唱起了歌,跳起了舞。純真可愛、浪漫甜蜜一對年輕人,喚起人們對青春年少時的美好回憶。6.My Favourite Things 我最喜愛的東西瑪利亞來到上校家的第一個夜晚,突然雷雨交加,受驚的孩子們躲到瑪利亞的房間,她用歌聲告訴孩子們,如果害怕7.Do Re Me 哆唻咪瑪利亞帶領孩子們外出郊遊時教他們學唱歌,為他們開啟音樂的大門。8.The Sound Of Music 音樂之聲為迎接上校的女朋友-男爵夫人,瑪利亞特地教孩子們學會這首歌。正是孩子們的演唱,讓失去妻子、心靈禁錮已久的上校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恢復了原先的活力。9.The Lonely Goatherd 孤獨的牧羊人瑪利亞帶領孩子們為男爵夫人表演木偶劇,他們的表演和歌曲都十分幽默而風趣。10.So Long Farewell 晚安,再見上校在家舉行舞會,邀請了許多嘉賓,孩子們告別賓客上樓睡覺時演唱的歌。此外,影片快結束時,在音樂比賽上,他們全家最後演唱了這首歌。11.Climb Every Mountain 翻過每一座山瑪利亞從上校家回到修道院,心情不佳。院長鼓勵她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12.Professional Maria (see the song of 03.Maria)和第三首歌相同,由修女們在瑪利亞和上校的婚禮上演唱。13.Edelweiss 雪絨花上校一家參加為德國納粹舉行的音樂會,他們決定當夜離開奧地利,前往維也納。音樂會上,上校彈起吉他,唱起了這首奧地利民歌,哽咽地唱不下去了,瑪利亞走上去和他一起唱,他們的深情感動了在場的奧地利觀眾,他們全部起立與上校夫婦合唱。14.Something Good 一些好事瑪利亞沉浸在與上校的愛情喜悅之中,這是她在上校家花園里的一段獨唱。
㈣ 電影《音樂之聲》講的是什麼
主要講述了熱情活潑的修女瑪麗亞到奧地利退役軍官特拉普海軍上校家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的故事。
上校的妻子幾年前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來管教孩子。孩子們的生活就像鍾擺一樣循規蹈矩,毫無生氣。瑪麗亞來到上校家後,順應孩子們天性活潑的特點,教他們唱歌跳舞,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劃船,使家中充滿歡樂。
她的熱情、愛心贏得了孩子們的信任和喜愛,最終也贏得了上校的愛慕,後來成了孩子們的母親。納粹德國佔領奧地利後,愛國的上校不願意效力於納粹海軍,於是,在一次民謠節上,上校帶領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

(4)電影音樂之聲瑪麗亞教了孩子們幾首歌擴展閱讀:
《音樂之聲》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理查德·海頓主演的音樂片,該片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
角色介紹:
1、瑪利亞
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於是她被派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師。她很快和上校的七個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漸漸在她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
2、馮・特拉普
海軍上校,有七個孩子。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他請來瑪利亞作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剛開始他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並被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
3、男爵夫人
馮・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帶回來時孩子們很不喜歡她。她看到瑪麗亞與上校十分親近,便勸瑪麗亞回修道院。但後來瑪麗亞回來之後,她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間的感情,便主動退出了與上校的婚約。
4、阿比斯院長
薩爾茨堡修道院院長,她覺得瑪麗亞活潑的性格不適合僧侶生活。於是當她接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尋求看護的請求,她決定讓瑪麗亞去,也藉此讓瑪利亞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當瑪麗亞向她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訴瑪利亞要有骨氣與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
㈤ do-re-mi歌詞及漢語歌詞
中英文歌詞:

《Do-Re-Mi》
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
讓我們從最簡單的開始
A very good place to start
一個好的開端
When you read you begin with 「A-B-C」
當你閱讀時你就開始於「A-B-C」
When you sing you begin with 「Do-Re-Mi」
而當歌唱時你就開始於「Do-re-mi」
Do-re-mi Do-re-mi
The first three notes just happen to be
這正好是前三個音符
Do-re-mi Do-re-mi
Do-Re-Mi-Fa-So-La-Ti
Let's see if I can make it easier
讓我們看看能不能簡單點
(教師)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鹿,是鹿,一隻母鹿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光,是金色的夕陽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我,那是我的名字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遠,長長的路要跑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綉,是針兒穿著線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啦,就跟在so之後
Tea,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茶,是飲料配麵包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oh-oh) 那就讓我們再次回到do
(童聲+老師)
Doe!a deer, a female deer 鹿,是鹿,一隻母鹿
Ray!a drop of golden sun 光,是金色的夕陽
Me!a name I call myself 我,那是我的名字
Far!a long, long way to run 遠,長長的路要跑
Sew!a needle pulling thread 綉,是針兒穿著線
La!a note to follow Sew 啦,就跟在so之後
Tea,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茶,是飲料配麵包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讓我們再回到do
(童聲合唱+老師)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鹿,是鹿,一隻母鹿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光,是金色的夕陽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我,那是我的名字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遠,長長的路要跑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綉,是針兒穿著線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啦,就跟在so之後
Tea,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茶,是飲料配麵包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讓我們再回到do
Do Re Mi Fa So La Ti Do So Do
(無旋律段)
Now children, do-re-mi-fa-so and so on 孩子們,
are only the tools we use to build a song. 僅僅是我們建立歌曲的工具
Once you have these notes in your heads, 當你把音符記在腦中後
you can sing a million different tunes by mixing them up
你就可以唱上百萬不同的調子然後將它們混合
like this 像這樣
So-do-la-fa-mi-do-re(老師)
Can you do that? 你們可以嗎?
So-do-la-fa-mi-do-re(童聲合唱)
So-do-la-ti-do-re-do(老師)
So-do-la-ti-do-re-do(童聲合唱)
Now put it all together!好,把它們合在一起
(童聲合唱+教師)
So-do-la-fa-mi-do-re
So-do-la-ti-do-re-do
(無旋律段)
Good!真棒!
But it doesn't mean anything. 但它們有什麼意思呢?
So we put in word, one word for every note, like this:
所以我們填歌詞,一個音符一個字,像這樣:
When you know the notes to sing 當你懂得這曲調
You can sing most anything 你就可以盡情唱
Together! 一起來!
(合唱)
When you know the notes to sing 當你懂得這曲調
You can sing most anything 你就可以盡情唱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鹿,是鹿,一隻母鹿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光,是金色的夕陽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我,那是我的名字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遠,長長的路要跑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綉,是針兒穿著線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啦,就跟在so之後
Tea,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茶,是飲料配麵包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讓我們再回到do
Do Re Mi Fa So La Ti
Do Do Ti La So Fa Mi Re
Do Mi Mi, Mi So So
Re Fa Fa, La Ti Ti
Do-mi-mi, Mi-so-so
Re-fa-fa, La-ti-ti
When you know the notes to sing 當你懂得這曲調
(Do-mi-mi Mi-so-so Re-fa-fa La-ti-ti) (童聲伴唱兩次)
You can sing most anything 你就可以盡情唱
(Do-mi-mi Mi-so-so Re-fa-fa La-ti-ti)(童聲伴唱一次)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鹿,是鹿,一隻母鹿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光,是金色的夕陽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我,那是我的名字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遠,長長的路要跑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綉,是針兒穿著線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啦,就跟在so之後
Tea,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茶,是飲料配麵包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 讓我們再回到
Do Re Mi Fa (教師)
So Do La Fa Mi Do Re)(童聲伴唱)
So La (教師)
(So Do La Fa) (童聲伴唱)
Ti (教師)
(La So Fa Me Re) (童聲伴唱)
Ti Do (合唱)
拓展資料:
《Do Re Mi》是奧斯卡經典電影《The Sound of Music》(音樂之聲)的主題曲之一,也是著名的音樂啟蒙歌,被收入小學六年級音樂課本。是主人公Maria(瑪利亞)教授給七個孩子們的第一首歌,同時也打開了孩子們在軍事家庭禁錮多年的浪漫和想像。
歌詞賞析:
這首歌是音樂劇《音樂之聲》(1965年初搬上銀幕)里的插曲之一。同名故事片《音樂之聲》描寫的是生性活潑、不安心當修女的姑娘瑪麗亞。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奧地利,實習修女瑪麗亞到一個海軍上校家裡當家庭教師並逐漸獲得七個孩子的喜愛。最後,上校也愛上了她並與她結婚。
這首歌是瑪麗亞帶著上校的七個孩子出去遊玩時教他們唱的。有趣的是,瑪麗亞讓這七個孩子按年齡大小代表哆 咪發嗦拉梯這七個音符。瑪麗亞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詞語幫助孩子們記音符,效果很好。
這是一首非常歡快的音樂啟蒙歌曲,家庭教師瑪麗亞小姐採取非常巧妙的方式來啟發孩子們對每個音符的記憶。從旋律上講,這首歌採用了「級進」的方法。老師唱,然後孩子們學唱一遍。接下去,先由孩子們在每個樂曲的第一拍順序說出七個音符的唱名,老師接唱通俗易懂的比喻句。這些比喻句生動、形象,易學易記。然後,老師用七個音符構成不同的組合,告訴孩子們旋律就是由這些音符的不同組合和節奏的變化構成。這里,每一個樂句的基本音正好是下面這個音符。用這種方法教孩子們音樂,真是妙趣橫生。
㈥ 求電影《音樂之聲》全部歌曲
1.The
Prelude
and
The
Sound
Of
Music
序曲及音樂之聲
影片一開始以這首歌曲為背景,展現了奧地利山巒起伏、森林茂密的美麗自然風光。瑪利亞來到山上縱情歌唱,歌曲抒發了她對故鄉、對大自然、對音樂的無比熱愛。
2.Morning
早晨
鏡頭從野外轉到修道院,這是Hymn
Alleluia(修女合唱團在演唱。
3.Maria
瑪利亞(修女合唱團演唱)
修道院里,又不見了瑪利亞,修女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向院長嬤嬤訴說她們各自眼中不守修道院規矩的瑪利亞。
4.I
Have
Confidence
我有信心
瑪利亞遵照院長嬤嬤的吩咐去上校家擔任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途中她既擔心又期盼,歌曲表現了她復雜的內心活動、對新生活的嚮往和信心以及她樂觀向上的性格。
5.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今年16歲馬上17歲
瑪利亞來到上校家的第一天,晚飯時,郵差送信來了,上校的大女兒莉莎Liesl悄悄出去和郵差羅夫Rolfe在花園約會,他們高興得唱起了歌,跳起了舞。純真可愛、浪漫甜蜜一對年輕人,喚起人們對青春年少時的美好回憶。
6.My
Favourite
Things
我最喜愛的東西
瑪利亞來到上校家的第一個夜晚,突然雷雨交加,受驚的孩子們躲到瑪利亞的房間,她用歌聲告訴孩子們,如果害怕
7.Do
Re
Me
哆唻咪
瑪利亞帶領孩子們外出郊遊時教他們學唱歌,為他們開啟音樂的大門。
8.The
Sound
Of
Music
音樂之聲
為迎接上校的女朋友-男爵夫人,瑪利亞特地教孩子們學會這首歌。正是孩子們的演唱,讓失去妻子、心靈禁錮已久的上校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恢復了原先的活力。
9.The
Lonely
Goatherd
孤獨的牧羊人
瑪利亞帶領孩子們為男爵夫人表演木偶劇,他們的表演和歌曲都十分幽默而風趣。
10.So
Long
Farewell
晚安,再見
上校在家舉行舞會,邀請了許多嘉賓,孩子們告別賓客上樓睡覺時演唱的歌。此外,影片快結束時,在音樂比賽上,他們全家最後演唱了這首歌。
11.Climb
Every
Mountain
翻過每一座山
瑪利亞從上校家回到修道院,心情不佳。院長鼓勵她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12.Professional
Maria
(see
the
song
of
03.Maria)
和第三首歌相同,由修女們在瑪利亞和上校的婚禮上演唱。
13.Edelweiss
雪絨花
上校一家參加為德國納粹舉行的音樂會,他們決定當夜離開奧地利,前往維也納。音樂會上,上校彈起吉他,唱起了這首奧地利民歌,哽咽地唱不下去了,瑪利亞走上去和他一起唱,他們的深情感動了在場的奧地利觀眾,他們全部起立與上校夫婦合唱。
14.Something
Good
一些好事
瑪利亞沉浸在與上校的愛情喜悅之中,這是她在上校家花園里的一段獨唱。
㈦ 求電影《音樂之聲》里的所有歌曲名
電影《音樂之聲》里的所有歌曲名如下:

拓展資料
影片上映後當年票房達到1.59億美元,一舉榮獲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十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寫下了好萊塢影壇歷史性的一頁。
㈧ 音樂之聲 哆來咪 中文歌詞
DoReMi哆來咪
歌詞:
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a very good place to start
讓我們從頭開始學習,從這兒開始真有趣
when you read you begin with a-b-c,when you sing you begin with do-re-mi
你要念書就先學abc,你要唱歌就先學哆來咪
do-re-mi, do-re-mi,the first three notes just happen to be
哆來咪,哆來咪,這三個音符最先遇到你
do-re-mi, do-re-mi,do-re-mi-fa-so-la-ti,let's see if i can make it easy
哆來咪哆來咪,哆來咪哆來咪哆來咪發嗦拉西,讓我們看看是否使它變容易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哆是一隻小母鹿,來是金色陽光
me, a name i call myself,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咪是稱呼我自己,發是向著遠方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la, a note to follow sew
嗦是穿針又引線,拉是緊緊跟著嗦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oh-oh)ha
西是茶片和麵包,我們來回哆哆來咪發嗦拉西嗦哆
do-re-mi-fa-so-la-ti-do
哆來咪發嗦拉西嗦哆

(8)電影音樂之聲瑪麗亞教了孩子們幾首歌擴展閱讀:
這首歌是音樂劇《音樂之聲》(1965年初搬上銀幕)里的插曲之一。同名故事片《音樂之聲》描寫的是生性活潑、不安心當修女的姑娘瑪麗亞。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奧地利,實習修女瑪麗亞到一個海軍上校家裡當家庭教師並逐漸獲得七個孩子的喜愛。最後,上校也愛上了她並與她結婚。
這首歌是瑪麗亞帶著上校的七個孩子出去遊玩時教他們唱的。有趣的是,瑪麗亞讓這七個孩子按年齡大小代表哆來咪發嗦拉梯這七個音符。瑪麗亞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詞語幫助孩子們記音符,效果很好。
《音樂之聲》是由美國音樂劇的泰斗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Rodgers)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OscarHammersteinII)根據瑪麗亞·馮·特拉普(MariaVonTrapp)的自傳:《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改寫而成的。
1965年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20thCenturyFox)拍的電影版《音樂之聲》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個國家數百萬觀眾的喜愛。人類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好萊塢音樂歌舞片中經典中的經典,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之筆。
㈨ 電影《音樂之聲》中女主人公瑪麗亞教給七個孩子們的第一首歌曲的英文名字是什麼
月出生的女主人公瑪利亞交給他們的第1首歌就是雪絨花。
㈩ 哆來咪的中文歌詞
歌曲:哆來咪
歌手:民族樂團
填詞:佚名
譜曲:佚名
歌詞
讓我們從頭開始學習,這是一次最後的學習
這次你要先念ABC,唱歌你要先學哆來咪
哆來咪哆來咪,從這三個音符開始學起
哆來咪,哆來咪,哆來咪發嗦拉提
哆,是一隻小母鹿,來,是金色的陽光
咪,是稱呼我自己,發,是道路遠又唱
嗦,是穿針又引線,拉,著音符緊跟嗦
西,是鴛鴦,茶葉,然後我們再唱哆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來,是金色的陽光)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來,是金色的陽光)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咪,是稱呼我自己)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發,是道路遠又唱)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嗦,是穿針又引線)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拉,著音符緊跟嗦)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西,是鴛鴦,茶葉)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e
(拉,著音符緊跟嗦)
哆,是一隻小母鹿,來,是金色的陽光
咪,是稱呼我自己,發,是道路遠又長
嗦,是穿針又引線,拉,著音符緊跟嗦
西,是鴛鴦,茶葉,然後我們再唱哆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來,是金色的陽光)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來,是金色的陽光)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咪,是稱呼我自己)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發,是道路遠又唱)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嗦,是穿針又引線)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拉,著音符緊跟嗦)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西,是鴛鴦,茶葉)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e
(拉,著音符緊跟嗦)

(10)電影音樂之聲瑪麗亞教了孩子們幾首歌擴展閱讀
《哆來咪》,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胎教音樂 (2)》中,由恆大音樂公司發行於2017-10-01,該張專輯包含了20首歌曲。
該歌曲其他版本
1、小蓓蕾組合演唱的《哆來咪》,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英語、粵語對著唱》中,由龍天世紀公司發行於2015-09-30,該張專輯包含了27首歌曲。
2、율동동요演唱的《哆來咪》,該歌曲收錄在專輯《최신 동요 어린이 음악회 - (最新兒歌 兒童音樂會)》中,由OGAM Entertainment公司發行於2015-04-01,該張專輯包含了58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