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魔幻現實主義電影有哪些
拿電影表現手法的「魔幻」性來說,《潮漲海岸》(Tideland)算我看過比較魔幻現實主義的電影。一個暗黑的童話故事。
這部電影比較獨特,在攝影風格很唯美的情況下,還從始至終彌漫著詭異極端的氣息。電影場景很魔幻,故事發展很魔幻,女孩的經歷也魔幻,而且導演的這種表現手法很少見。後期調色之後感覺給影片渡上了一層復古感,每一幀的畫面都極其精美,像油畫一般。
『貳』 超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主義電影的區別
簡單的區分方法。
超現實主義電影 沒有一點特技,劇情等非常真實。
魔幻現實主義電影 有如夢似幻的感覺
魔幻主義電影 在前兩者的要求下,折中維持平衡。
魔幻現實主義電影這個概念又有兩個定語加以修飾即魔幻主義和現實主義。而且魔幻現實主義是發源於藝術繪畫,流行於文學的概念。
文學史上的魔幻現實主義是拉丁美洲的出現一種文學現象,以這樣一些作家瓜地馬拉作家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的小說《總統先生》(1946),墨西哥的作家胡安,魯爾福的小說《佩德羅·帕拉莫》(1955),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一百年孤獨》(1967),秘魯作家馬利奧·略薩的小說《城市與狗》(1962)為主要代表。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魔幻現實主義是以一種「魔幻、神奇」的文學處理方法,去表現現實的諸多問題,魔幻現實主義文學,重點不在於魔幻或者神奇的故事表達方法,而在於通過這樣表達方法所體現出的現實關懷。
其實這個概念的難度在於,文學中涉及「魔幻,神奇」的文學敘事,在電影的鏡頭敘事中可能就顯得不「魔幻,神奇」了,比如墨西哥作家魯爾福的中篇小說《佩德羅·帕拉莫》在結構上,作者打破了時間順序和空間界限,時間順序隨意顛倒,出現了不少倒插筆,倒插筆中又出現倒插筆,一連串的倒插,中間又回到人物當初的對話。對這些倒插筆,作者並沒做任何時間上的和空間上的銜接交待,全靠讀者自己去理會。但在電影敘事中,環狀敘事,或者蒙太奇敘事都是常見的敘事手法。也就是說,很多電影的基本敘事手法,在文學敘事上看來,也可能就「魔幻」了。
如果要劃分魔幻現實主義電影,其實主要劃分就是是否有魔幻的操作,比如電影中是否出現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覺和真實相混,神話和現實並存的現象,(電影的魔幻主義)然後這些電影又是反映小人物故事,揭露底層故事,體現現實問題的(區別於電影是做倫理,哲學登形而上探究或者國家制度層面的宏觀探究,電影中的現實主義。)
『肆』 國外知名的魔幻現實主義電影有哪些
鏡面具
鐵皮鼓
沒有天空的城市
黑店狂想曲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2001漫遊太空
蜘蛛女之吻
說實話我也沒看過這類電影,不過聽朋友們談論的挺多,能回憶起來名字的就是這些了吧
『伍』 賈樟柯的電影怎麼樣你怎麼理解電影中出現的魔幻現實主義
賈樟柯的電影好不好,用獎項來證明。
1999年,《小武》的「橫空出世」,標志著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作品走向成熟,甚至走向國際化。同時個人的風格也逐漸明顯和區分開來。關注小人物的境遇,關注底層百姓。成為賈樟柯電影中的中心點。人們也樂意在賈樟柯的電影中尋找對於故鄉的懷念。
當然在電影《江湖兒女》中,也同樣出現了很多之前電影中的相同場景。例如天空中出現的極光。是對自己過去作品的回顧和「致敬」。
賈樟柯的電影描繪了很多痛苦,但是看完後卻覺得心裡很安靜,很平和。那些不痛快的就過去了。只是當電影中出現蹦迪的音樂時,你會隨之起舞嗎?
『陸』 你看過的電影有那些可以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
《地下》《星塵》 《靈異第六感》《潘神的迷宮》《小英雄托托》《鏡子面具》姜文的電影,例如《太陽照常升起》,其它如:仙境之橋、瘋人院、牡蠣與風的故事、金色豪門、逃離「自由」電影院、奇異的國度、賓、預知死亡紀事。其它可以豆瓣:豆瓣電影標簽: 魔幻現實
『柒』 魔幻現實主義的相關電影
《潘神的迷宮》
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墨西哥)
2007年一部西班牙語電影《潘神的迷宮》在世界影壇引起震動,墨西哥大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通過魔幻現實主義手法表現西班牙內戰中一位小姑娘的內心世界,整部電影情節感人至深,看到最後不禁讓人潸然淚下。發源於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再次在世界影壇散發出迷人的魅力。這種類型與好萊塢魔幻電影完全不同的是,在追求視覺效果的同時更加關注的是現實。《潘神的迷宮》通過少量的資金做出來絲毫不遜色於好萊塢燒錢的影像效果,在電影的思想表達和精神內涵上,更是遠超一般的魔幻題材電影,這再次證明了魔幻現實主義在世界影壇佔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地下》
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前南斯拉夫)
從前有一個國家叫南斯拉夫,這個國家有一個天才導演叫庫斯圖里卡,這位天才導演最擅長的就是魔幻現實主義題材。只要是他拍出的電影必然在國際電影節上引起轟動,有人曾說他一個人拿過的國際電影節獎項比全中國的導演都多。而《地下》就是這位大導演的巔峰之作,或許我們看過電影之後會笑、會哭、會感動、會震撼、會驚嘆、會惋惜,但這就是導演心目中的南斯拉夫,他用自己獨特的導演風格展現了「南斯拉夫」這個已經不存在的國家曾經的悲歡離合。用魔幻表達現實,用電影展現力量。
這部黑色喜劇跨度很大,從1941年一直到1992年,經歷了二戰到南斯拉夫的解體。影片諷刺了政治至上及英雄崇拜,把人性的黑暗狠狠挖苦了一番。影片用庫斯圖里卡特有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影射了南斯拉夫整個當代史,尤其是國家崩潰背後的道德危機。片中人物千奇百怪,頗有費里尼作品人物的超現實性。
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他以一種含淚的幽默、憂傷的狂野,向人們呈現了一部南斯拉夫國家的政治史詩。這部堪稱無 雙的政治史詩,濃縮了庫斯圖里卡卓而不群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表現力,並將其推向極至。為表現超現實色彩所運用的大量特技,無論從構思或技術上都無可比擬。故事情節荒誕曲折而發人深省,使人們不得不審視與懷疑人們所置身的意識形態世界的虛無。 而那些被瘋狂的歷史風暴席捲的瘋狂的人們,則展示了這個國家的民族性格:在隱忍和期待中堅強,在戲謔和歌唱中樂觀, 在亂世中身不由己和忘卻道德。
《靈異第六感》
導演:M· 奈特·沙馬蘭(印度)
美國異驚悚影片,榮獲奧斯卡、金球獎共8項提名。全美觀眾票選1999年最喜愛的影片。表面上是一部鬼片,裡面有數個鬼現身的血淋淋鏡頭,還有一兩處令人驚叫的恐怖場景,但骨子裡是一部探討家庭倫理道德的作品。本片構思巧妙,三位主演均有一流的表演威利斯的低調和科萊特的焦躁都拿捏得很准,而海利。奧斯蒙則是天才童星,把一個跨越陰陽兩界洞察力的特殊兒童表現得惟妙惟肖。 《小英雄托托》
導演:雅克·范·多梅爾(比利時)
《小英雄托托》成功地將史詩片、童話劇、偵探片、黑色幽默等各種元素巧妙地編織起來,人道主義最後戰勝了偏狹,夢想著他人生活的小托托一輩子也沒有成為英雄,也沒有成為他人,可是他卻始終活在一個人性化的世界裡,並且從那裡汲取生命的營養和滋潤。《小英雄托托》不僅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最佳導演處女作獎,還贏得歐洲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獎。
一個老人被謀殺在他的豪華公寓里,他背部中彈,俯卧在水池邊,白紗簾裹住了面部。警察取走了所有的證物,開始著手調查。老人院里,托托望著鏡中自己白發蒼蒼的面容,嘴角泛起一絲冷笑,他喃喃自語:"可憐的警察,他們怎知是我殺了他……我的一生被人偷去,我只是取回本該屬於我的東西。」
《月亮情人》
導演:巴克迪亞·庫唐納扎洛夫(塔吉克)
這部中亞出品的喜劇小品具有濃烈的俄羅斯特色。《月亮情人》講述一個美麗的少女生活在中亞的一個強盜橫行的小城,她非常喜歡去看話劇,一次懵懂的她被一個自稱是湯姆·克魯斯朋友的傢伙誘騙並失身於他,結果還懷了身孕,她被民風保守的小城居民痛罵為淫盪的妓女。於是少女與父親和兄長三人共同展開了尋找孩子生父的曲折旅程。
《大魚》
導演:蒂姆·波頓(美國)
導演蒂姆·波頓用《大魚》這個充滿了溫馨魔幻寓言,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而它的意義解釋則讓人想起羅洛梅的《哭喊神話》,以一種神話般的方式來闡述一個普通生命可能經歷的多彩和親子溝通中的主題。作品保持了波頓一貫的絢麗神秘風格,彷彿成年版的《愛麗斯漫遊仙境》,在似乎已經現實化和平庸化的實際生活中,這一影片展示了另一種可能的生活。
《國王和電影》
導演:卡洛斯.索林(阿根廷)
《國王與電影》是阿根廷魔幻現實主義的一部傑作,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魔幻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之一,電影通過一個導演拍電影的故事道出來了阿根廷的歷史、政治、人文,電影中的電影似真似幻,看似是戲中電影的台詞和人物可能就是導演對觀眾想說現實政治和社會觀點和現實影射,這種亦真亦假亦幻在時間和空間中跳轉的手法極為獨特,導演在拍電影,導演也在演電影,或許這就是卡洛斯·索林的魔幻現實主義吧。
《太陽照常升起》
導演:姜文(中國)
《太陽照常升起》既不是傳說中的愛情故事,也不是人們猜測的「文革題材」。本片劇本的創作源泉來自女作家葉彌的短篇小說《天鵝絨》,但電影已經完全擺脫了小說的時空局限,事實上,姜文講了一個「碰巧發生在中國的可能屬於全世界的故事」。他用四個既獨立成篇又互為懸念的故事,定格人的慾望和命運,製造了一個超越地域和時間的謎題。台灣著名電影評論家焦雄屏說:「這部電影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幾乎像《達芬奇密碼》般繁復,一旦找到關鍵,就覺得此片非常清晰和令人震驚。」
《鐵皮鼓》
導演:施隆多夫(德國)
《鐵皮鼓》是德國新電影名導施隆多夫的扛鼎力作,也是影史最著名的反納粹電影之一。影片氣勢恢弘,影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君特·格拉斯1959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鐵皮鼓》,以一個畸形侏儒一生的顛簸遭遇和奇特視角,來揭示整個德國民族的歷史和納粹的丑惡。這是一部寓意電影,用兒童的視角抨擊成人世界的虛偽和醜陋,尤其是納粹的罪惡和荒唐行徑。有一場戲中,他躲在檯子下,而鼓點聲聲入耳,攪亂了一場納粹會議。影片充滿黑色幽默,對納粹的興起作了獨到而尖銳的抨擊。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戛納金獎。
《南方》
導演:費爾南多·索拉納斯(阿根廷)
這又是索拉納斯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地道的阿根廷影片,片中不時響起戈耶內切演唱的探戈《南方》,一首講敘希望和寬容的老歌。對於獨裁統治剛剛結束,卻仍處在傷痛和疑慮中的阿根廷人來說,這也許正是他們需要的。
『捌』 單以電影來說,魔幻現實主義是一種電影風格還是電影理論
都好
『玖』 列舉魔幻現實主義的電影。
根據魔幻現實主義小說改編的電影:《恰似水之於巧克力》、《幽靈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