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講述了熱情活潑的修女瑪麗亞到奧地利退役軍官特拉普海軍上校家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的故事。
上校的妻子幾年前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來管教孩子。孩子們的生活就像鍾擺一樣循規蹈矩,毫無生氣。瑪麗亞來到上校家後,順應孩子們天性活潑的特點,教他們唱歌跳舞,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劃船,使家中充滿歡樂。
她的熱情、愛心贏得了孩子們的信任和喜愛,最終也贏得了上校的愛慕,後來成了孩子們的母親。納粹德國佔領奧地利後,愛國的上校不願意效力於納粹海軍,於是,在一次民謠節上,上校帶領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
(1)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小鎮擴展閱讀:
《音樂之聲》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理查德·海頓主演的音樂片,該片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
角色介紹:
1、瑪利亞
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於是她被派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師。她很快和上校的七個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漸漸在她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
2、馮・特拉普
海軍上校,有七個孩子。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他請來瑪利亞作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剛開始他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並被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
3、男爵夫人
馮・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帶回來時孩子們很不喜歡她。她看到瑪麗亞與上校十分親近,便勸瑪麗亞回修道院。但後來瑪麗亞回來之後,她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間的感情,便主動退出了與上校的婚約。
4、阿比斯院長
薩爾茨堡修道院院長,她覺得瑪麗亞活潑的性格不適合僧侶生活。於是當她接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尋求看護的請求,她決定讓瑪麗亞去,也藉此讓瑪利亞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當瑪麗亞向她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訴瑪利亞要有骨氣與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
B. 十大世界著名的小鎮
1、克侖洛夫
奧、捷邊界之中古世紀風味,此城為聯合國文教組織,列名為世界文物古跡。
2、瓦騰斯
施華洛世奇水晶之鎮。
3、巴德伊舍
莫扎特的故鄉,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希茜公主在這里認識了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
4、貝薩盧
貝薩盧小鎮在歷史上曾是到達聖地亞哥的重要中轉站,在政治上曾是西班牙的宗教中心。這座古鎮最具代表性的是中世紀風格的建築,就連小鎮上每一街道,每一個民居都蘊藏著豐富的中古時代的記憶。
5、維克鎮
位於冰島的最南端,是個安寧和睦的小鎮,在小鎮後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小鎮最著名的是它的黑沙灘。
6、矽谷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經聖克拉拉至聖何塞近50公里的一條狹長地帶,是美國重要的電子工業基地,也是世界最為知名的電子工業集中地。
7、卡拉法鐵
它被稱為地球的盡頭,是世界上除南極大陸以外最南端的陸地,也是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的島嶼上的一個小鎮,小鎮上各種顏色、風格各異的房子錯落有致,讓人賞心悅目,世界最著名的活冰川―――莫雷諾就在這里。
8、沃斯特維克
這是荷蘭著名的「花鎮」,荷蘭歷史上許多奇花異草都在這里培育,再從此地蔓延到世界各地,最著名的就是黑色鬱金香和蝴蝶三色堇。
9、干邑
它是法國西南CHARENTE河邊一個古老的小鎮,也是最著名的葡萄產區。它得天獨厚,無論氣候、土壤都適合葡萄的種植。干邑是法國最著名的葡萄產區,這里所產的葡萄可以釀製成最佳品質的白蘭地。
10、烏鎮
它是中國江南的封面。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餚、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深厚的人文積淀和亘古不變的生活方式使烏鎮成為了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傳承伴隨脈脈書香,在這兒展現一幅迷人的歷史畫卷。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美麗。
美麗的小鎮、有特色的小鎮有很多很多,這是個人認為最著名的小鎮。
C. 音樂之聲的拍攝地在哪啊
是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薩爾茨堡(Salzburg),又譯作薩爾斯堡,是奧地利共和國薩爾茨堡州的首府,人口約15萬(2007年),是繼維也納、格拉茨和林茨之後的奧地利第四大城市。薩爾茨堡位於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城市的建築風格以巴洛克為主,城市的歷史相當悠久,據史料記載,薩爾茨堡是現今奧地利管轄地域內歷史最悠久的城市。
薩爾茨堡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薩爾茨堡也是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故鄉,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薩爾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
http://ke..com/view/166286.html?wtp=tt
D. 奧地利《音樂之聲》取景地在哪裡,景色怎麼樣
奧地利《音樂之聲》取景地在薩爾斯堡中的米拉貝爾花園,景色是公認的好,裡面的花卉造型多樣,還有最美婚姻登記處。
E. 影片【音樂之聲】的拍攝地點在哪裡
是在薩爾茨堡拍攝的外景,薩爾茨堡是奧地利西部阿爾卑斯群山裡的一座山城,是奧地利第二大的城市,是莫扎特的故鄉。在薩爾茨堡郊區,還有湖水藍到透明的沃爾夫岡湖。
薩爾茨堡市中心有一座小山,山頂上,有一座純白色城堡。雖有纜車通往山頂,可我總覺得花那份錢冤枉,於是慢慢朝山上爬去。
城堡現在已是薩爾茨堡標志性建築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城堡本身就是俯瞰整個薩爾茨堡迷人景色的最佳地點。城市裡的古典小屋在河畔延伸,名副其實的如詩如畫。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上到古要塞,整個城堡已沉浸在暮色里,涼風陣陣,月亮升上了古堡的尖頂,星星垂成夜的衣襟,少了白天的人流,古堡一下子空曠清凈了許多。有三兩個如我一樣的異鄉人坐在古牆上,撥著好聽的吉他,輕唱著過往的歌謠。月光把歌者與聽者的身影都投在身後古堡滄桑的壁壘上,形成一副美妙的剪影。
F. 音樂之聲是在哪個國家拍攝的
奧地利 薩爾芝堡
G. 奧地利最美的湖泊,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湖光山色美嗎
聖沃爾夫岡湖非常的美麗,湖水是湛藍湛藍的,天空也非常通透,白雲飄盪,尤其是乘坐小火車登上沙夫山的過程,小火車在起伏的山林間穿行,耳畔是機械吱吱呀呀的摩擦聲還有汽笛聲,那裡的植被非常豐富秀美,沿途有很多小房子就如同在童話中一般,遠眺大美的湖光山色,有一種時空倒錯之感,這里還是電影《音樂之聲》的外景拍攝地。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這一片湖區離薩爾茨堡市大概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距離不算遠,但是環境非常的好,所以可以看到很多當地人來這里休閑,這里也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區。雖然與維也納相比,薩爾茨堡就像個小鄉村,但是湖區是真的美,當哈爾施塔特名聲在外被眾多遊客攻陷的時候,沃爾夫岡絕對是一個清凈之處的上佳選擇!
H. 哪部電影用月亮湖做景點的
天邊
別名:horizon
導演:諾明花日
主演:諾明花日
地區:大陸
標簽:劇情
編輯本段電影簡介
《天邊》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影片,雖為小成本電影,但是《天邊》對於劇情的把控上一點都不馬虎,在保持故事完整性的同時,導演諾明花日更在表達上尋求到了拉攏觀眾的突破點打親情牌。有人說,《天邊》是典型的、老百姓愛看的悲歡離合的故事,它關乎人之本性。
I. 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背景
電影《音樂之聲》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特拉普男爵生於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當時還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父親是海軍上校,他也想獻身海軍事業,所以參加了皇家海軍學院。當他還是一個年輕的海軍上校時,就被任命為U6潛艇的指揮。一戰時,一艘法軍潛艇被特拉普的潛艇擊沉。1918年,國王約瑟夫一世提升他為海軍少校。 戰爭結束後,奧地利失去了海岸線,不再需要海軍。特拉普上校不僅失去了職位,還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給他7個孩子照顧。
瑪麗婭生於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約兩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養母,她們住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嚴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後,進入了四年的國立師范學院。 瑪麗婭原來是社會主義者和無神論者,但是在大學期間,一位著名的神父開始給她布教,改變了瑪麗婭的生活和信仰。 瑪麗婭加入了薩爾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為一個修女。修道院決定讓瑪麗婭離開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師,照顧他的一個患風濕熱的女兒。
一年後,孩子們要求他們的父親設法留住瑪麗婭,他們甚至建議他應該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歡我!男爵回答說。於是孩子們自己去問瑪麗婭。因為瑪麗婭說,是,我喜歡他。他們訂婚了。她再也沒回修道院作修女,於1927年11月26日嫁給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兩個女兒。
1935年,瓦茲內神父走入了他們的生活。他使音樂成為他們一家的愛好。他們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純美的歌聲使他們在1935年的薩爾茨堡音樂戲劇節上獲得了合唱比賽第一名。他們曾在大蕭條時期失去了所有的錢財,此後他們被邀請做歐洲巡迴演唱會。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奧地利,特拉普寧可丟掉物質財產,也要留住尊嚴。他們離開了薩爾茨堡市郊的別墅和一切財產,前往美國。
1938年9月,他們到達紐約。途中第10個孩子出生了。瓦茲內神父也和他們同行到美國,在他的指導下,唱歌成了他們的職業,特拉普家庭合唱隊漸漸揚名。 二戰後,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個音樂慈善組織:特拉普家庭奧地利救濟社,為祖國奧地利發送了無數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費爾蒙特的一個鄉村裡買了一個大農場,這兒和他們思念的奧地利薩爾茨堡的風光相似。他們給他們的房子取名為「一顆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後院的家庭墓地里。 當他們結束了20多年、30多個國家的演唱生涯時,他們把他們的奧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場大火燒毀。他們立即決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設計很現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瑪麗婭去世了,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邊。
本片在當年成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賣座紀錄的歌舞片,這部經典巨作曾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影片剪輯五項大獎。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上映,片中美妙的音樂至今仍廣為傳唱。影片的譯名在各地大相徑庭:在中國香港,它被譯成《仙樂飄飄處處聞》;台灣地區譯名則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靈深處的音樂》;西班牙譯成《笑與淚》;阿根廷的譯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國,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夢》……譯名不同,音樂卻同樣動聽,人們對它的喜愛可見一斑。
J. 電影「音樂之聲」是哪個國家拍的
音樂之聲
《音樂之聲》是由美國音樂劇的泰斗 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 根據瑪麗亞·馮·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傳《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寫而成的。
《音樂之聲》於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匯的魯德-方特恩劇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為五十年代百老匯公演時間第二長的音樂劇。但是是1965年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拍的電影版《音樂之聲》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個國家數百萬觀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