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趙季平
趙季平
趙季平,中國電影作曲家。1945年生於甘肅平涼。1970年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1978年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1980年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作曲、副院長,中國音協陝西分會副主席。現任陝西省歌舞劇院院長,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副會長等職。自1984年為電影《黃土地》作曲以來,先後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為《大閱兵》、《紅高粱》、《菊豆》、《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大紅燈籠高高掛》、《烈火金鋼(上下)》、《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活著》、《炮打雙燈》、《步入輝煌》、《黃沙·青草·紅太陽》、《變臉》、《風月》、《日光峽谷》、《秦頌》、《孔繁森》等影片所作音樂多次在國內和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可以說,他的名字與中國新時期電影最輝煌的成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趙季平從小就酷愛音樂,在音樂學院時,他苦苦鑽研,加上他頗具靈氣,已小有名氣。此後,他幾乎涉及了音樂創作的各個領域: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樂、交響音樂、歌劇、舞劇、戲曲音樂等等,顯示出他多方面的創作才華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他成為電影作曲家後,在創作風格上歷經了三個階段:一是在《黃土地》中,音樂與影片風格一致;二是《紅高粱》時,音樂已完全融入電影,加強了影片的藝術感染力;三是到《大紅燈籠高高掛》時,音樂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超出了影片,達到一種新的境界。趙季平認為電影音樂應該賦予電影以靈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電影不僅是視覺藝術同時也是聽覺藝術,電影作曲家要在有限的時空范圍內,根據影片情節、畫面、氛圍進行創作,這就有其特殊性,而趙季平在音樂與畫面結合方面有其獨特悟性,能很快根據導演意圖創作出具有靈性的音樂,他創作的電影音樂不再只具有協調作用和媒介作用,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畫面所未能表達的深層感情,使音樂和畫面的結合渾然一體。他對各種類型的電影,悲劇性的、色彩性的、史詩性的、城市風情的或民俗的,都能得心應手地處理,從整體設計到細微末節的音樂布局,使每部音樂既與影片融為一體,又體現出他獨具匠心的音樂設計和鮮明的個性。他為人謙和,許多名導演都願意與他合作,而他通過敏銳的藝術感覺捕捉到那些合作者對電影音樂的理解,使得配合更加默契。由於他在中國電影音樂創作上的突出成就,1996年初,應邀參加在瑞士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電影音樂節,在電影節上他與外國同行進行了藝術交流。
與張藝謀合作影片:
紅高粱 (1987) —— 原創音樂
菊豆 (1992) —— 作曲
秋菊打官司 (1993) ——.作曲
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2) —— 作曲
趙季平
男,漢族,1945年8月出生,河北束鹿人。1970年6月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國家一級作曲。
1970年7月參加工作,長期從事音樂創作。1985年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1991年至今任陝西省歌舞劇院院長,並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電影音樂學會會長和陝西省八屆人大代表、黨的十五大代表、陝西省第十屆政協委員等職務。是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
他贏得了電影音樂界的高度評價和贊譽,成為我國目前電影音樂界獲獎最多、獎次最高的音樂家。電影《紅高粱》獲第八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獲法國「南特」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獎、《孔繁森》獲第十六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電視劇《水滸傳》獲第十六屆「飛天」獎最佳音樂獎,其中「好漢歌」獲最佳歌曲獎、《嫂娘》獲第十八屆「金鷹」獎最佳音樂獎;歌曲《黃河鼓震》、《西部揚帆》獲「五個一工程入選」獎、歌曲《祖國強大、國旗增色》獲建國五十周年歌曲徵集一等獎、《第一交響樂》獲首屆「金鍾」獎優秀作品銅獎。
他的作品:琵琶協奏曲《祝福》和管子與樂隊《絲綢之路幻想曲》已錄制唱盤,發行世界。在日本東京、京都相繼舉行個人音樂會。他與日本JVC唱片公司合作推出激光唱片《黃河遙遙》及系列電影激光唱片,為中國電影音樂走向世界開了先河。2000年上半年他為台灣舞劇《大漠孤煙直》創作了音樂,使舞劇在台北首演成功。95年作為亞洲唯一代表參加了在瑞士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電影音樂節,並拍攝專題記錄片《音樂家——趙季平》在世界各地播放,1998年作為大陸唯一一位音樂家,他的作品被美國華納·特得克古典唱片公司簽約錄制。2000年6月他創作的交響音畫《太陽鳥》、交響敘事詩《霸王別姬》由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在一年一度的「森林音樂會」上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同年7月他的室內樂作品《關山月——絲綢之路印象》被大提琴家馬友友選中,並在美國成功首演。2001年他作曲的舞劇《情天·恨海圓明園》已經在北京首演。2003年3月他應邀在香港成功地舉辦了《樂壇神筆——趙季平專場音樂會》
1 趙季平部分作品
1.管子協奏曲《絲綢之路幻想組曲》(1983)
作曲家看著父親從絲綢古道寫生回來創作的一幅幅國畫山水,畫面中的構圖和筆墨的千變萬化,總讓作曲家覺得這圖畫中充滿了音樂的空間。經過時間的孕育,他用音樂解構
了古絲綢之路上的音樂之旅:《霸柳曲》、《古道吟》、《涼州樂》、《樓蘭夢》、《龜茲舞》。
2.民族管弦樂《黃土地組曲》(1993)
原是為1984年陳凱歌電影《黃土地》而作配樂。陳凱歌是在聽了《絲綢之路幻想組曲》後才接受他的攝像師張藝謀的建議,選用了趙季平。其後,作曲家對原電影音樂和插曲進行濃縮提煉重新編配,形成了一部有鮮明特色的陝北風情音樂畫卷。
3.交響組曲《大紅燈籠高高掛》(1994)
此作原為1991年張藝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配樂。作曲家三年後將它改編成交響組曲,2002年進行了第二次修訂。音樂的基本素材取自京劇西皮流水的引子加工而成的「循環圈」,以五個樂章的女聲合唱的無詞歌、樂隊、京劇打擊樂的另類非常規組合。
4.電影配樂《大話西遊》(1995)
原為1995年香港導演劉鎮偉電影《大話西遊》而作。趙季平在1994年初看到這個原叫《大話東游》的本子後,覺得它簡直在瞎胡鬧。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很輕松的狀態下完成了《大話東游》的全部配樂,樂曲總長度有一個多小時。結果電影出來之後,並沒有完全按他的創作,但趙季平覺得使用得很巧妙。
5.室內樂《關山月——絲綢之路寫意》(2000)
此曲作於2000年,是趙季平專為馬友友的「絲路計劃」創作的。同年7月,馬友友在美國成功首演,由此還吸引了約翰·威廉姆斯特地前來捧場。此曲收錄於馬友友2001年8月錄制完成的《絲路:當陌生人相遇》專輯中。
6.民族管弦樂《蘆溝曉月——大宅門寫意》
作於2002年,原是為風靡世界各地華人的電視劇《大宅門》所作配樂。後作曲家將電視劇中的音樂主題改寫成這部樂隊作品,又加了一個副題「蘆溝曉月」,以突顯京城的風格和韻律。
B. 音樂音響在喜劇中的作用
增加氣氛
C. 《菊豆》裡面的音樂用了哪些樂器
你是問的背景音樂吧。我剛去看過了那部電影,背景音樂用的樂器應該是竹簫吧,或是長笛!在那段送葬音樂里用到了嗩吶,鑼,鼓等樂器!希望能幫助到你。
D. 音樂在影視劇中的作用有哪些
1、概括內容,深化主題:用音樂在影視作品中揭示作品的主題是編導們經常會用到的。他們用音樂的標題、音樂旋律、氣氛、情感、形象對作品或畫面進行揭示、刻畫和深化主題,同時,這還有助於作品藝術風格的形成。
2、描繪景物,交待環境:描繪性音樂是影視作品中最常見的一種,這種音樂主要是對畫面中的某種環境、景物和富有運動性的動作做某種描繪,把握畫面上呈現出來的視覺形象,通過相應的音樂形象來加以強調和渲染。
3、渲染氣氛,烘托情緒:渲染氣氛是通過音樂手法使氣氛更加濃烈,氣氛在音樂中較為概括,在畫面中較為具體,因此,聲畫結合緊密會使音樂氣氛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會使畫面形象更為豐富、動人。
一般在電視劇戲劇沖突的時候,在感情氣氛最濃烈的時候,音樂的使用會增加戲劇性,成為感染觀眾、打動觀眾的契機。專題片為避免平淡,增加變化起伏,在整體構思的時候也會考慮畫面氣氛的變化,在片中氣氛濃烈的關節處,使用誇張和加重的手法給以渲染,讓聽覺給畫面應有的支持。
4、抒發情感:音樂都是在抒發情感,和具體的情節畫面結合抒發情感,是作品中人物有感而發,是人們內心活動的揭示,內心活動性音樂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關系是比較深刻的,因為這種音樂同影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音樂可以通過獨特的方式來體現豐富和復雜的感情狀態。
5、激發聯想,引發時空轉變:聯想是指由於某人某事物而想到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由於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欣賞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最富於聯想的過程,音色兩字,本身就是聯想而來,在影視作品創作過程中,要注意音色給人的聯想感。
如影片《菊豆》中那緩慢的,凄涼的,哀怨的,用那古樸,悠遠的,近似於人聲嗚咽的中國古代樂器塤吹奏的旋律,自然而然使人聯想到菊豆的命運和那社會的原始封建。
6、參與劇情,推動劇作作用:音樂在作品中的劇作作用,是指音樂不僅成為電視作品結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且參與到情節中去,直接影響劇情的發展,也就是參與講故事。
7、助於形成畫面節奏,利於畫面組接,提示畫面段落:不同的節奏可以表達不同的思想內容和情感,音樂的表情性和風格特徵等,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節奏造成的。在影視作品中,音樂的節奏往往和畫面的節奏有機配合,來影響影視節奏。
E. 菊豆里的歌謠唱的什麼
菊豆里的歌謠唱的是《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這是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主演的一部電影。
F. 如何評價電影菊豆
《菊豆》作為奧斯卡題名電影,短短95分鍾將一個女人一生的心酸苦楚細細道來,宛若抽絲剝繭,鮮血淋漓。那時的鞏俐真的漂亮,粗布棉襖也擋不住的天然誘惑。
G. 張藝謀的電影《菊豆》主題思想
看了你就知道,從某個角度說,《菊豆》是紅高粱的姊妹篇,《紅高粱》主要表現男女主角大膽的愛情,從人性的角度體現人突破封建社會的壓迫強烈慾望,劇中表現的張揚大膽在當時的中國社會是沒有的完美,是一種理想的境界;而《菊豆》主要展現的是封建社會對人的壓迫,以及男女主角不敢突破封建思想舒服的包袱!
兩部電影相比,《紅高粱》故事滿足了人的追求慾望,就像好萊塢電影一樣,滿足人們在各種領域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其音樂震撼有力;而《菊豆》的感情更細膩,是現實生活的寫照,音樂委婉純美!
相同點都是,極富中國特色!畫面有很多隱含的意義,音樂與畫面結合得完美無瑕!
H. 《菊豆》裡面的音樂用了哪些樂器 求解
學學古箏吧……古箏好學,一般賣古箏的地方還可以免費教你入門的基礎,然後自己多練,就OK了~~~而且相對來說古箏不算貴~~ 弦類樂器 琵琶、古箏
I. <菊豆>開頭部分的音樂用的是什麼樂器
南蕭,加了混響的
J. 求 菊豆 張藝謀的那個,大約講述了什麼內容,有什麼給人印象深刻的片段,謝謝了。
從某個角度說,《菊豆》是紅高粱的姊妹篇,《紅高粱》主要表現男女主角大膽的愛情,從人性的角度體現人突破封建社會的壓迫強烈慾望,劇中表現的張揚大膽在當時的中國社會是沒有的完美,是一種理想的境界;而《菊豆》主要展現的是封建社會對人的壓迫,以及男女主角不敢突破封建思想舒服的包袱!
兩部電影相比,《紅高粱》故事滿足了人的追求慾望,就像好萊塢電影一樣,滿足人們在各種領域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其音樂震撼有力;而《菊豆》的感情更細膩,是現實生活的寫照,音樂委婉純美!
相同點都是,極富中國特色!畫面有很多隱含的意義,音樂與畫面結合得完美無瑕!還是自己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