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眼睛音樂山電影

眼睛音樂山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31 08:14:19

㈠ 求一部電影名字,國外的,我記得片尾的景色是在山上看著大好山河,男主角叫女主角閉上眼睛,想像他們未來

美夢成真/又名飛躍來生緣 What Dreams May Come(1998)?

㈡ 哪個音樂家的眼睛是瞎的

黑人盲歌手Ray Charles
而且還拍以他的一生傳奇為題材的電影,名字就叫《Ray》

Ray Charles,他是一個黑人盲歌手。他從七歲起因為青光眼的病情惡化而導致雙目失明。後來,他父母雙亡,唯一的兄弟在一次事故中喪生。他自學盲文、鋼琴和作曲,一生獲得過12座葛萊美獎杯,1986年入選搖滾名人堂,1988年獲頒葛萊美終身成就獎,成為「靈魂樂之父」。在Ray Charles的歌聲中,已無所謂音樂的類型,已跨越了音樂的類型,已無所謂主流與非主流,經典和流行,前衛和保守。能達到這一境界的藝人並不多見,Ray Charles肯定是其中之一。傳奇巨星法蘭克辛納屈尊稱他為「天才The Genius」,樂壇給予他「開創靈魂樂的先鋒」的定位,樂迷推崇他是「當代最偉大的流行藝人」、「最真實的美國音樂原味」。聽過他那綜合了節奏藍調與福音感覺的靈魂樂嗓音,你會發現,最虔誠的靈魂樂莫過於此。

有人問Ray Charles:什麼是靈魂樂?
Ray Charles回答:Soul。

顯然,音樂已經溶進了他的身體、血液和靈魂,跨越了靈魂、爵士、鄉村、藍調、流行各個領域。「打從我出生,音樂就在我的內在滋長,音樂就是我身體的一部分,像是我的血液一樣。」Ray Charles自己也是這樣說的。

Ray Charles以Unchain My Heart、I Can』t Stop Loving You、Georgia on My Mind、Hit the Road Jack等等經典名曲走紅歌壇五十餘年,他沙啞又溫暖的嗓音成為西洋音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聲音之一。雖然他6歲失明,但他憑著不屈不撓的毅力在佛羅里達州的一所視聽障學校努力學習音樂,並且在畢業後即開始朝樂壇發展。自1950年中期開始,他以結合了爵士、福音、藍調、靈魂、鄉村等等各式曲風的創作風格,為流行和靈魂樂壇劃出新的面向,並且成為這半世紀以來西洋樂壇上最具影響力且最被尊重的音樂家之一。美國總統柯林頓就曾在訪問中表示,Ray Charles 1994年的歌曲A Song for You是他到目前為止最喜愛的一首歌,許多不論哪一種族的美國人在最喜愛的歌單中,也都會出現起碼一兩首Ray Charles的歌曲,足見他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Ray Charles不但在歌壇叱吒了半個多世紀,他也曾在許多部電影以及電視影集中有過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此外,他於1990年代為百事可樂所拍攝的廣告,更是讓You got the right one, baby. Uh-huh這句廣告詞成為當時美國年輕人最愛的流行語之一。
在Ray Charles長達58年的職業生涯中,總共獲得過12座葛萊美獎,並且同時獲選列名藍調名人殿堂以及搖滾名人殿堂。此外,Ray Charles也曾獲美國錄音藝術學院頒予終生成就獎。
Ray Charles生前所錄制的最後一張專輯《Genius Loves Company》在他病故前已經完成錄音,這張由Ray Charles與B.B. King、Norah Jones、Willie Nelson、James Taylor等多位知名歌手對唱的專輯,預計將於8月底發行。

2004年6月10號,中午11點35分因為肝病並發的癥候群而在家中去世,享年73歲。

不過,你問到「他那首歌叫什麼」
可能就是Steve Wonder了,原名Steveland Judkins

Stevie Wonder是70年代最成功的黑人音樂家之一,他從小就顯示出在音樂上的非凡天賦並且一直在音樂事業上發展。1950年Stevie Wonder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薩吉諾,先天雙目失明。從小在教堂唱歌,10歲時通過"奇跡"組合成員介紹,來到摩城唱片試唱。他能唱歌、彈琴、打鼓,錄音棚里能找到的樂器他幾乎都能演奏。Motown的老闆戈迪對他的才華大為贊賞立即與他簽約,他的第四首單曲於1963年獲排行榜冠軍,歌曲傳達出盲人通過指尖的觸摸對生活的感受,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60年代,Stevie Wonder有16首作品進入排行榜前40位。

進入70年代,Stevie Wonder繼續擴展自己的音樂知識和理論,注重作品的創作技術,特別是和聲的運用。此後,發表了一系列具有自己風格的專輯,並都由他獨立製作,這在Motown是沒有先例的。到了80年代,Stevie Wonder風華不減當年。1984年他為電影《紅衣女郎》創作的歌曲"電話訴衷腸"不僅獲排行榜第一,而且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插曲獎。從1974-1984年間,Stevie Wonder共獲得15項格萊美大獎,創下了美國流行樂壇的最高紀錄。
綜觀Stevie Wonder的音樂生涯,70年代為黃金時期,1970-1979整整十年,Wonder總共創作出3張5顆星及4張4顆星的專輯。1976年他發表的專輯《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Wonder》是真正的巔峰之作,而進入80年代之後的創作則跳脫了70年代的風格。他的歌迷包括了白人和黑人,風格跨越了流行音樂和搖滾樂。在Stevie Wonder的作品中,白人搖滾和黑人音樂的分界變得毫無疑義,他是一位多才多藝並且多產的創作歌手,除了自己的個人作品外,還經常出現在別人的唱片中,給別人寫歌。

Stevie Wonder的音樂生涯至今,共計拿回21座葛萊美獎,他傑出的表現,不只在音樂上表露無遺,更致力於人權和平運動,悲天憫人的胸懷,令他散發出耀眼的光采。

你說的那首歌就是紅衣女郎主題曲——電話訴衷情(I Just Call to Say Love You )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無錫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親華清和(號雪梅)為無錫洞虛宮雷尊殿當家道士,母親秦氏出身農家,曾嫁與秦家,婚後不久便守寡,與華清和的結合遭到族人痛罵,在阿炳出生一年後便悒鬱而死。阿炳一生下來就被父親送至無錫縣東亭鎮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撫養,8歲後帶回道觀,取學名華彥鈞,小名阿炳,並被送入私塾讀書。

華雪梅精通各種樂器和道家音樂。而阿炳幼時便表現了罕見的音樂天賦,在他10歲那年,父親便教他迎寒擊石模擬擊鼓,練習各種節奏(後成為當地有名的司鼓手)。12歲那年,阿炳開始學吹笛子,父親經常要他迎著風口吹,且在笛尾上掛鐵圈以增強腕力,後來索性將鐵圈換成了秤砣;阿炳在學二胡的時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繭,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壯得多,這與他常年練習分不開的。17歲時,阿炳正式參加道教音樂吹奏,他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

1914年,華雪梅去世,阿炳成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與堂兄華伯陽輪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後由於經營不善,阿炳又染上惡習,生活逐漸潦倒,在他34那年,雙目相繼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頭,賣藝為生。1939年,阿炳與江陰農村寡婦董彩娣結為夫婦。

1950年夏,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曹安和教授專程來無錫為阿炳演奏錄音,此時阿炳已完全荒棄音樂達三年之久,經過三天的練習,分兩次錄音,共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後《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

1950年9月,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擬聘阿炳為教師,但當時他已身患重病,無力應聘,12月4日與世長辭,葬於無錫西郊山腳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音樂上的成就,遠遠超越了家傳師承的藩籬,博採眾長,廣納群技,把對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過音樂反映出來。他的音樂作品,滲透著傳統音樂的精髓,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滿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㈢ 求電影《觀音山》背景音樂

觀音山的背景音樂是《下個,路口,見》
演唱:李宇春
作詞:李宇春
所屬專輯:《Chris Lee 同名專輯》

剛下的地鐵還不算擁擠
你那邊飛機碰巧也落地
東京下雨 淋濕巴黎
收音機 你聽幾點幾
當半個地球外還有個你
當相遇還沒到對的時機
夏天一去 又是冬季
7-11 暖杯巧克力
秒針轉動 DI DI DA
小小時差 DI DI DA
我早茶月光灑在你頭發
平行的畫 DI DI DA
幾時交叉 DI DI DA
下個路口再見吧
忙碌會議你頭腦轉不停
我街頭散步偷偷喘口氣
倫敦嘆息 傾聽悉尼
同時期 就像在一起
我偏愛弗朗明哥的熱情
你傾心維也納古典鋼琴
不曾相遇 未曾熟悉
深呼吸 你會在哪裡
秒針轉動 DI DI DA
小小時差 DI DI DA
我早茶月光灑在你頭發
平行的畫 DI DI DA
幾時交叉 DI DI DA
下個路口再見吧
秒針轉動 DI DI DA
小小時差 DI DI DA
我早茶月光灑在你頭發
平行的畫 DI DI DA
幾時交叉 DI DI DA
下個路口再見吧

㈣ 音樂之聲的影評

央視音樂《經典》最近正在回顧《音樂之聲》,昨天偶然調到,看了一會兒便忍不住又把蝶拿來重新溫顧一遍。對於我這種喜歡炒冷飯的習慣很多朋友認為屬於閑著沒事做,嗯,確實有道理。
《音樂之聲》,看過無數遍了,不曉得等我老了,它會不會成為我這一輩子看得最多次數的電影呢?哈哈~風景如畫的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扎特的故鄉,據說導演在考慮電影取景的時候來到此地,當時心中就只有一個念頭,在如此美妙的地方拍出的《音樂之聲》一定會成功。事實果不其然,它創造了歌舞片的奇跡,並挽救了這家瀕臨破產的電影公司。小莫的故鄉嘛!我最最心馳神往的地方。
電影一開始,音樂帶著我們掠過奧地利的山脈,河流,民居和草願,最後來到那片壯麗的阿爾卑斯山脈上,幽幽綠草地,修女瑪麗亞遠遠地奔來,展開雙臂唱出那首《THE SOUND OF MUSIC》,「我的心像小鳥一樣,從湖邊向森林中展翅飛翔,我像小雀日日夜夜在高聲歌唱,當寂寞時候我就來到山崗~」
「你一定要讓她幸福,要幸福得如同在山脈上高聲歌唱的瑪麗亞一般。」我突然想起電影《第六感》中,母親在女兒的婚禮上對那個許諾給其女兒一生幸福的男人的祝福。真的太美了,靈動的畫面,悅耳的歌聲,可愛純真的瑪麗亞。
看這部電影就不能不提到那七個活潑可愛的小孩,還有那個威嚴但卻不失慈祥的超帥上校。哈哈~我特別喜歡這樣的男人,有一顆敏感善良的心,可卻緊緊的包裹在冰冷的外表之下,他有著德奧民族典型的外表特徵——稜角分明,眼睛又深又藍,婉若一片靜靜的湖水,還有堅毅的嘴唇總是帶著似笑非笑的表情。呵呵~我對他描述過分祥細了吧?瑪麗亞就像一個前來拯救這個嚴肅地如同死灰一般的家庭的美麗天使,她溫柔而善解人意。最最重要的就是她帶來的音樂——這個家庭久久不曾擁有的東西。她用她的音樂,她的開朗打動了那七個孩子。我喜歡看著她帶著那七個人精兒樣的小孩,穿著用窗簾做成的娛樂服,背著吉它歡快地奔跑在一片片草地上。陽光照射下來,把那逼畫面給銳化了,幸福的光環染在每一個人四周。從帶頭的那個16歲花樣年華的麗莎再到最後那個小不點兒葛內特。哈哈~每一個都像是在天堂里的快樂天使。
電影從頭至尾,總是彌漫著無憂無慮的調子,除了瑪麗亞的離開,除了麗莎男友的背叛。前者是因為愛情而放手,後者是因為,因為初戀總是青澀而不成熟的。瑪麗亞和上校跳完那支奧地利民族舞蹈時,他們配合得天衣無逢,他們四目相接深情款款。瑪麗亞雙頰染得通紅,她這才知道原來她早已經深深地愛上了上校,可是,她卻選擇了逃避,又回到了修道院。但在睿智的大修女的指引下和她那份想念孩子的心的驅使下,終於她還是選擇了回去。但沒想到命運從此改變——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總會在其它地方為你打開一扇窗的。當她再次回到修道院的時候,是以新娘的身份。當身披潔白婚紗的瑪麗亞從大修女手中接過花環,緩緩走向上婚姻禮的殿堂時,你不得不承認,那樣的婚禮是人人都艷羨的。
最後的結局是完美的,在德國納粹即將到來的時候,上校帶著瑪麗亞和七個孩子,利用一次音樂會的機會順利逃脫了納炫粹的追捕。他們跨越了重重高山,遠離了戰爭的陰影。我想故事的結局應該就是童話式的:從此,王子和公主還有孩子過著幸福生活。

參考資料里還有些影評,供你參考。

㈤ 冷山中的音樂

電影冷山中異常美妙的一首鄉村音樂
,3個男人所唱的歌曲 這個曲子是冷山這個電影原聲歌曲中我比較喜歡的一首.
曲子中淡淡的憂傷在這首I Wish My Baby Was Born中表達的淋漓盡致.
也異常的喜歡它的歌詞 浪漫的思緒!
重小到大就欠語言表達能力,憋出這么多字實屬不易,有些電影看過之後覺得很棒
但又說不上來棒在哪.不會用美麗的語言來對它進行評價,朋友問到的話只能回答
:看看吧 很不錯的.
電影確實看了不少,好的電影原聲只需慢慢品位,一部好的電影只需要
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歌曲和畫面與心靈上帶來的沖擊.
冷山這個電影上的原聲音樂,味道感覺有點像勇敢的心中蘇格蘭風笛帶來的
氣息.同樣的浪漫情調,看著畫面聽著音樂同樣的體會出故事的傷感.

歌詞大意:
我希望,我希望我的孩子還活著.
坐在他爸爸的腿上
我可愛的女孩,我可愛的女孩 已離我遠去.
綠草爬上了我的腳面. 
我不會前行 永遠都不會 
除非太陽重西邊升起.
貓頭鷹啊,貓頭鷹.
你是孤獨的鳥兒.讓我心寒
帶來恐懼.
有一片血跡,一片血跡.
拈上了你的翅膀,
是誰的血跡啊, 拈上了你的......羽毛.

㈥ 一部韓國電影只有音樂沒有對話的愛情電影是什麼電影內容是、女的眼睛瞎了、男主角把自己的眼睛給了她、、

是一部韓國MV叫《因為是女子》

作品分析

《因為是女子》由三人女子組合KISS演唱,申賢俊及吳慧秀出演的這部音樂錄影帶在播送之後曾經造成韓國網路下載塞車,甚至被譽為韓國感人MV入門必看之作。 男生為了女生獻出了自己的眼睛,只留有女孩的照片珍藏一生。 八分鍾的MV情節改編自真實故事,旋律優美,劇情感人,情節跌宕起伏,講述了一位攝影師和一位女子的美麗邂逅。他和她相遇在秋葉飄落的街道,他手中的鏡頭不經意間捕捉到的不僅僅是一張女子秀麗的面龐,也是一段感人愛情的開始。他不斷用鏡頭記錄下眼中美麗的她,她也開心的剪下自己的獨照貼在他照片的旁邊。可是上天只愛劇本不愛角色。滑落的腐蝕劑模糊了她的雙眼,也模糊了他們的愛之路。身為攝影師的他眼中的世界從來都是繽紛多彩,但是為了她,他選擇捐出自己的雙眼,把色彩和光明留給了她。當她以為一切都已然成追憶的時候卻遇到了失明的愛人,珍藏在他身旁的,是她的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申賢俊憑藉此MV挽回了離去女友--原韓國小姐孫泰英的心,融入男主角真實心境的片尾獨白更是感人至深。
後續可惜申賢俊與孫泰英二人最終還是分手了。孫泰英嫁給了權相宇。而在《天國的階梯》里申賢俊和權相宇二者的角色關系就是情敵關系。讓人不禁感嘆申賢俊戲里戲外的人生。

㈦ (冷山)這部電影里的音樂問題

這是下載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5027/
簡介:

冷山原聲唱片的風格主線是美國傳統民謠(Traditional Folk),「白條」樂隊(White Strips)的傑克·懷特(Jack White)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賣唱的戲子,這個戲子唱了5首歌,理所當然,這5首作品也成了電影原聲中的組成元素。這次懷特手中的樂器不再是帶電的吉他,而是班卓琴和曼陀林,唱的也不是他拿手的車庫搖滾,而是一水兒的美國傳統鄉村民謠,他的表演和演唱的歌曲都重現了那個特殊時期美國人民的娛樂生活。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徒步旅行的陌生人》(Wayfaring Stranger),去年逝世的瓊尼·凱什(Johnny Cash)也在2000年灌錄的唱片《孤獨的人》(American III: Solitary Man)中演唱過此曲。
《冷山》音樂是近年來美國大片中難得的動聽音樂,其中有五首美國民謠,19段感人旋律。近來人氣極旺的搖滾樂隊「白色條紋」的首腦人物,同時也是蕾尼·齊維格男友的傑克·懷特參與了《冷山》的配樂工作,並為該片創作了主題曲「Never Far Away」。他還在片子中飾演了一個小角色,這是他首次在銀幕中亮相。White Stripes的號召力使得《冷山》的原聲大碟格外引人注目。
IPB Image
專輯曲目:

1 Wayfaring Stranger-Jack White
2 Like A Songbird That Has Fallen-Reeltime Travelers
3 I Wish My Baby Was Born-Tim Eriksen,Riley Baugus vs Tim O`Brien
4 The Scarlet Tide-Alison Krauss
5 The Cuckoo-Tim Eriksen vs Riley Baugus
6 Sittin` On Top Of The World-Jack White
7 Am I Born To Die-Tim Eriksen
8 You Will Be My Ain True Love-Alison Krauss
9 I`m Going Home-Sacred Harp Singers At Liberty Church
10 Never Far Away-Jack White
11 Christmas Time Will Soon Be Over-Jack White
12 Ruby With The Eyes That Sparkle-Stuart Duncan vs Dirk Powell
13 Lady Margret-Cassie Franklin
14 Great High Mountain-Jack White
15 Anthem-Gabriel Yared
16 Ada Plays-Gabriel Yared
17 Ada And Inman-Gabriel Yared
18 Love Theme-Gabriel Yared
19 Imea-Sacred Harp Singers At Liberty Church

㈧ 眼睛音樂山打一電影

美國電影隔眼有山。
《隔山有眼》(The Hills Have Eyes)是由亞歷山大·阿嘉執導,艾倫·斯坦佛、凱瑟琳·奎南、凡妮莎·肖、艾米莉·德瑞文、丹·伯德、泰德·拉文等主演的恐怖片,於2006年3月10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對夫婦為了慶祝他們的結婚紀念日開車帶領全家做一次穿越國境的公路長途旅行,不料卻在路上遭受畸形怪物襲擊的故事。

㈨ 電影《音樂之聲》觀後感 2000字左右

《音樂之聲》這部影片,讓我深受感動。它是作曲家查理德.羅傑斯與作家奧斯長.哈默斯塔第二於1959年完成的,而後1965年改編成為同名影片。
全篇文章中有音樂連貫而成,講述了一個熱愛音樂的修女追求自己幸福的過程,內容活潑生動,不少場景,都會讓我捧腹大笑,但一些場景卻又讓我感動流淚。
一位名叫瑪麗亞的修女在修道院表現國語反常而受到其他修女在的一些雙重評價,後來她唄院長拍到一位名叫特拉斯的海軍艦隊長家做一名家庭教師。特拉普有七位孩子,剛開始她們都不喜歡她,孩子們用盡辦法捉弄這位新來老師,可是瑪麗亞卻沒有生氣,她帶孩子們做游戲,並教會了她們很多很多歌曲,可是後來孩子們的父親帶來了一個女子,也就是她們的新媽媽,瑪麗亞被逼回到了修道院。孩子們很不喜歡這位男爵夫人,可是艦長已經和她訂婚了,但不久後,艦長對她又不滿意了,她們解除了婚約。而瑪麗亞和艦長又漸漸發生了感情,他們就結婚了。當兩人在度蜜月時,受到了德國納的任命,但艦長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最後為了捍衛自己急停,他們在音樂會上逃走了。在這平凡中又演譯著不平凡的執著,瑪麗亞對自己生活的執著,對感情的執著。不禁讓我想起在現實的生活中,人們遇到許多的困難時總是逃避,而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應該向瑪麗亞一樣,勇往直前,追尋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即使是失敗也無怨無悔,因為人生沒有永遠不敗。
這部電影有很多角色都令人難忘。最令我難忘的是馮·特拉普上校上,他的愛國之情令我難忘。當他唱完」Bless my home land forever.」時看到期望祖國美好的希望破滅,不禁哽咽得無法繼續唱下去,這讓我們看到了上校高尚的愛國情懷。馮·特拉普一家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拋下自己所有的財產和地位以及冒著生命危險逃出奧地利的行動讓我非常的感動。在現實中也有許多愛國的例子,如:錢學森在美國度過了20年,在航空科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49年,他得知新中國成立了,非常興奮,毅然決定拋開在美國的優越條件回國參加建設。雖然美方百般阻撓,但這並沒有讓錢學森放棄。當他回到祖國,他興奮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來,現在終於回來了!」這件事讓我深深的佩服錢學森爺爺的愛國之情。「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民族,為了祖國,為了國家的尊嚴。愛國是中華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我們不能因為被壓迫而放棄自己的祖國,放棄這流傳了幾千年的美德。正所謂「威武不能屈」 ,我們絕不能因為威脅而投靠侵略自己祖國的人。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要忠於祖國、熱愛祖國的道理,這個道理絕對能使我受益一生。
一個退役的上校,家裡連續換了14個家庭教師,你要是第15個,你敢去嗎?
可是一個修女去了,不但去了,而且成功了——————
第一:修女找到了愛情,成為上校的太太。
可是,上校的前女友,一個有地位的、有金錢、美麗、高貴的女人,在用盡心思,卻沒有得到孩子們和上校的心之後,只好傷心而退。
而修女,之前只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修女而已,一生的命運從這樣的選擇開始發生了轉變。
第二:那7個孩子和上校都愛她;
第三:她可以永遠不再做修女。
你敢想嗎?她成功不是用心機,而是用的真誠的愛心:
當她第一次到來的時候,面對孩子們的種種惡作劇,她真誠的與她們溝通:「當一個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要和完全不認識的人在一起生活的時候,會怎樣呢?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害怕,緊張,可是,我沒有感覺到,相反,對你們熱情的招待,我真是太感動了。。。。」孩子感動的哭了,當她得知孩子們的媽媽去世後,爸爸就再不許家裡有歌聲和笑聲後,知道孩子為什麼要惡作劇後,她開始教孩子們唱歌,做游戲,她甚至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用窗簾給孩子們自己做衣服,因為她說:她們漂亮的緊身衣不方便運動,她也害怕孩子們怕把衣服弄壞爸爸生氣,而玩的不開心。她帶孩子們一起到戶外郊遊,上樹、劃船。。。。同時,她隨時隨地的教孩子們知識,打雷下下雨的晚上,她教會孩子們戰勝恐懼,和孩子一起快樂生活學習,正是由於,她出於一片真心,真正為了家裡帶來歌聲和笑聲,她甚至不同意上校用哨子喊孩子們,她說孩子有自己的名子,這樣不尊重人。。。。。
面對上校那張死板的臉,生硬的做法,她敢於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並在上校反對的時候,她也敢於講清自己的想法,並說服上校。
相比之下,他的前女友,看上的是他的錢、地位還有大房子,雖然也喜歡他,可是,她不喜歡孩子,想要把孩子們送到寄宿學校去,和孩子在一起也是應付,強忍著。。。。。
和開朗、自然、大方、有愛心、愛唱、愛孩子的修女比起來,上校最後和前女友說:你走吧,我們不合適,不要互相欺騙了,這樣對你不公平。。。。
當你聽到你將是第15個被折磨的人的時候,你害怕嗎?你還會面對嗎?你有信心走到那樣的一個新環境嗎?她選擇了,她成功了,人生就是這樣,往往只看到失敗,卻看不到失敗後面的成功,每一個人的成功,實際上是建立在他人失敗的基礎之上的。那麼,面對你目前的失敗,你會怎樣呢?
當你擁有的時候,你感到幸福嗎?當你失去的時候,你感到痛苦嗎?在得與失之間你更多的想到了的是什麼呢?一個人是要算計著活著,還是要真誠的象修女這樣的生活呢?你有過助人的經歷和被助的幸福嗎?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的,助人是快樂之本,受助是幸福之源。
孩子們的天性便是追求自由,影片里的孩子們各自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愛好和理想。他們不願意過這種嚴加管束的生活,總設法捉弄歷屆的家庭教師,使他們呆不下去。對瑪麗亞自然也不例外:一會兒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裡;一會兒趁她不備將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瑪麗亞自己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她引導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窗簾布給孩子們做了游戲服,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劃船;教他們唱歌,從「多,來,米」學起,直到排練歌曲。於是這個家庭平添了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
音樂感動的不僅是孩子,上校,一個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有著嚴格要求,又有些沉醉於以往的男人,聽到音樂後,激起了內心深處埋藏已久的情感,無法掩飾的忘我,輕輕的哼著。音樂不僅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上校,從此變得更有人情味。
自由與專制的斗爭、愛與邪惡的較量,永遠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壯烈的場景。一曲音樂之聲,就是一聲自由戰勝專制,愛征服邪惡的頌歌。自由與愛,源自於自然,源自於心靈,是人類最久遠、也是最永恆的追求。但專制與邪惡,總不願意見到人類沐浴在自由與愛的光明中,不願讓人們自由地愛,恐懼人們熱愛自由,總要千方百計將自由窒息,將愛毀滅!但自由與愛的偉大,正在於他們不懼任何壓迫,不懼任何威脅,不懼任何邪惡。因為愛與自由源自心靈,源自自然,源自上帝賜與人類的無窮的力量,因此,愛與自由終將戰勝專制、戰勝邪惡、同時也戰勝自己達到新的輝煌。有史以來,每一次專制對自由的壓迫,每一次邪惡對愛的污辱,換來的都是自由的更高的境界,是愛的更美的表現。但是我們必須敢於面對專制與邪惡,必須敢於與專制與邪惡說不!
自由地愛,熱愛自由,我們將無往而不勝。

㈩ 音樂之聲電影故事發生在哪個國家

奧地利。

《音樂之聲》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理查德·海頓主演的音樂片,該片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修女瑪麗亞到特拉普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並和上校的7個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漸漸在瑪利亞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並與瑪利亞之間產生了感情的故事。

該片獲得了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

(10)眼睛音樂山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瑪利亞

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於是她被派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師。她很快和上校的七個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漸漸在她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

演員

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1935年10月1日出生於英國薩里郡。英國女演員、歌手、舞蹈家及戲劇導演,同時也是多部暢銷兒童讀物的作者,聯合國婦女開發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1954年,首次登台百老匯演出《The Boy Friend》,獲得了世界戲劇獎。1964年的電影處女作《歡樂滿人間》和1965年的《音樂之聲》,均取得較大成功,前者為她贏得了奧斯卡獎、金球獎、桂冠獎、格萊美獎等,後者則取得了奧斯卡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馮·特拉普

海軍上校,有七個孩子。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他請來瑪利亞作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剛開始他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並被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

演員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1929年12月13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演員、製作人。

1951年,普盧默進入演藝圈。1965年,參演《音樂之聲》。1980年,參演《時光倒流七十年》。1983年,憑借《荊棘鳥》被提名第35屆艾美獎迷你劇最佳男配角。

閱讀全文

與眼睛音樂山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洲叢林冒險的電影大全 瀏覽:653
北外畢業的電影演員慢慢變老 瀏覽:968
香港電影強2網站播放 瀏覽:22
閻小羅是什麼電影 瀏覽:141
英文電影台詞形容詞 瀏覽:634
來電狂想電影截屏圖片 瀏覽:364
為什麼過年不能退的電影票 瀏覽:138
演員葉璇演過的電影 瀏覽:466
蠟筆小新新春旅行大電影 瀏覽:650
電影中的假戲真做圖片 瀏覽:683
你的名字對日本電影 瀏覽:287
葉問3電影完整版粵語版 瀏覽:407
三十多年前一部僵屍看電影 瀏覽:390
全球最新音樂電影 瀏覽:1
零是什麼電影 瀏覽:69
匈牙利大尺度同志電影 瀏覽:990
經典軍事動作電影大全視頻下載 瀏覽:31
孔劉電影男與女大尺度 瀏覽:693
李振寧大學生電影節 瀏覽:168
蘭格和威爾槍戰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