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入殮師電影音樂賞析

入殮師電影音樂賞析

發布時間:2022-07-31 18:41:22

㈠ 如何評價電影《入殮師》

主角在空曠的田野上拉著大提琴,父親最後手裡握著的石頭,澡堂奶奶兒子的大哭,為脾氣不好的大哥妻子納棺時大哥的大哭,每一場納棺都細致嚴謹的整理死者,這些場景大概我一輩子都忘不掉了。

㈡ 《入殮師》你覺得哪裡值得欣賞

影片中讓人潸然淚下的情節無疑是出現在影片最後,小林為父親做入殮儀式的場景中。隨著父親手中小石子的突然掉落,片子最感人的主題《Memory》悄然響起……這段場景沒有一句台詞,一切全都靠音樂來描述,此時導演將小林對父親的回憶與此時小林為父親做入殮儀式的情節,交織在一起,我們看到了那張失焦的父親的臉逐漸清晰起來明朗起來。這段配樂和入殮師的主題是完全一樣,可是卻充滿了脈脈溫情,父子親情在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中蔓延著。當我看到這段情節時早已淚眼婆娑,不僅感動於父親始終未泯的對家庭的歉疚,更感動於影片中音樂主題的呼應。這段相似的配樂主題在片子里的幾次出現其實都在暗示著小林最終一定要為父親做入殮儀式的,很多人說結尾沒有新意,其實這才是最大的心意!這正是奧斯卡評委最最最看重的一點:人性的回歸!這一點無論是亞洲電影還是歐美電影都會有涉及,尤其是今年奧斯卡的幾部獲獎影片都是以人性的回歸作為主題的,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人性的回歸恰恰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

回到配樂,這段配樂簡單質朴,旋律如歌,大提琴和鋼琴對話似乎是替代了小林和父親的對話,雖然沒有台詞,卻通過送石子這個情節含蓄地表達了出來。是否可以這樣說,大提琴這里其實象徵著父親,而鋼琴則象徵著小林?這段音樂代替主人公之口,或者說超越了主人公當時的心境,這里我們似乎看到了小林多麼想與父親見最後一面,多麼想和父親說說話啊,可是現實,可是隔膜最終讓他只能看到父親僵硬的身體,只能通過撫摸去表達了。此時音樂似乎是虛擬了父子對話,抑或是看到了父子之間本應有的正常關系。此時音樂將主人公的心境描摹的如此深入而透徹,細致而精雕細刻,糾結而毫不做作。這樣的配樂我只在《1900》里聽到過那首著名的《Playing Love》,現在可以說我也愛上了這首配樂,它是那樣的沁人心脾,以至於我不得不聽了一遍又一遍……

㈢ 求《入殮師》影評!

《生命是一條河》
現在我正坐在304自習室,面前擺著標准日本語,耳塞里回盪著這部電影的原聲。大提琴厚重古典而優雅的旋律讓我眼睛失去了焦距,瞬間我彷彿看到小林正端坐在亡者身體前,細細為她其搽著口紅,梳理著頭發,恰似在原野中撫摸著琴弦般優雅而淡定。

不得不佩服久石讓大師的音樂,難怪看這部電影時,心頭總是會漾起熟悉而親切的感覺,就像當初看龍貓與千與千尋。旋律中彌漫著的淡淡的憂傷總是輕易觸動了心弦,讓人不覺已經潸然淚下。這種音樂與「入殮師」這部以東方文化中神秘禁忌卻又最易讓人感慨唏噓的死亡為話題的影片題材的結合,無疑成就了一部催淚彈。我認識的好幾個看過這部電影的女生都說看這部電影時,哭了好幾次,眼睛都腫了,我笑著說,真幸福。只有近距離接觸過死亡,才能更透徹地了解生命,才能在劇中棺木合攏,亡者家人失聲痛哭的那一刻感同身受。

有人批評這部影片對「生死」的剖析不夠有深度,其實倘若生死的道理若是一部電影就能講明白的事情,又怎會引發古今中外無數哲人無窮盡的思考?在我看來,根本不必如此深究,而某種層面上講,生命的真諦就在劇中老火化工人的話里:死,只是一扇門。 生也是。我們穿越生之門,呱呱墜地,然後很多年後,我們就走了,輕輕掩上門,就像當初來的時候般簡單。

生命像一條河流,我們都是河裡的一條魚。無論如何努力回溯,終究是無功而返。當然,如果你是本傑明巴頓,那就另當別論了。我想劇中這一情節的寓意便在於此。我們也大可不必為生命的逝去悲痛欲絕。雖然有些生命的存在在這個世界顯得格格不入,有些死亡的到來也讓人猝不及防,但是當生命由存在突然化為虛無,人們也就慢慢釋然了。入殮工作於死者毫無意義,或許只是給生者最後一次將厚重難言的情感釋放出來的機會。而入殮師也正是因為了解這一切,才總是能以其對死者的尊重在最後一刻贏得人們的尊敬與對入殮這個行業的改觀。

最後,小林父親手中滑落的那顆小石頭讓劇情變得飽滿而圓潤起來,導演的安排顯得匠心獨運,我本來猜測父親最終的行李箱里都是二十幾年來每年為小林准備的小石頭,但其實這一顆便足以展示出父親對兒子執著卻痛苦的思念與愛了。而且,這份愛也將延續下去。

看起來,生命這場旅途還是很簡單的。

我們出生,我們愛這個世界,愛我們的父母孩子,朋友和陌生人。比如,你會送自己的孩子石子作為禮物,會笑著和澡堂的老闆娘打招呼,會在思念父母的時候拉大提琴,當然可能有時候固執地以為你恨他們,其實那隻是暫時的,愛才是永恆。也會有人愛著我們,因為他們會在我們睡著後為了我們失聲痛哭,也可能會有人在我們的臉龐上印上很多唇印,哦對,還會給我穿上年輕時我心愛的長筒襪,還可能會有一個可愛而帥氣的入殮師為我們溫柔地穿上美麗的衣服,送我們最後一程。

然後,我們微笑著,沒有了任何眷戀與遺憾,掩上門,輕輕離開。

另附:只願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這個是豆辦最受歡迎的評論,評論中回盪著的憂傷,看電影我沒哭,看這個哭了。

㈣ 入殮師的大提琴音樂

久石讓的Okuribito -Memory- [04:10] (PS:——男主角在田野里獨奏的曲目)

久石讓,日本著名作曲家、歌手、鋼琴家,以擔任電影配樂為主。特別是宮崎駿導演的作品,從《風之谷》至《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的二十多年間所有長篇動畫電影的音樂製作,為宮崎駿作品中不可欠缺的配樂大師。「久石讓」這個名字的來源是他的偶像——美國黑人音樂家及製作人昆西·瓊斯。他把「Quincy Jones」這個名字改成日語發音,再聯上最近似的漢字姓名,就變成了「久石讓」。他的英文名JOE,也可以說是為了向美國配樂大師QUINCY JONES致敬。

㈤ 電影《入殮師》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http://www.cococ.com/albummusic/22648.html

這個是「入殮師」整張專輯的下載和試聽地址,曲目名我就不一一列出來了,現在正在一邊流淚一邊聽久石讓先生的大提琴演奏........

㈥ 關於日本電影入殮師的影視鑒賞

《入殮師》的起源,只因本木雅弘的一個願望——「我想演入殮師」。曾憑借《五個相撲少年》拿下第16屆日本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性格男演員本木雅弘,在十多年前的一次旅行中,參加了一個名為「從這個世界出發」的儀式,這次體會的感動令本木銘記心中,他開始對入殮師這一行業產生了興趣。於是,他向事務所的社長、曾參與自己主演的影片《雙生兒》製作的中澤敏明表達了自己的心願:「試著做一部關於入殮世界的電影怎麼樣?」中澤聽後發現這無不可能,在研究過入殮師的世界後,他認為這一題材有著與眾不同的吸引力,於是,中澤親自擔任製片人,開始了《入殮師》的製作規劃工作。他指名由電視劇作家小山薰堂來創作劇本,但小山最初並沒有接下這個任務。後來,本木聽說與自己同一事務所的竹中直人的經紀人,與小山是大學同學,於是,他又拖上這層關系再度拜託小山。這令小山很受感動,「對方很期待呢」,那「我就試試看吧」。
關於葬禮的主題,小山首先想到的是伊丹十三導演的《葬禮》,剛開始著手時,小山覺得困難重重。首先,影片已經確定了由本木雅弘擔任主演,外景地准備在山形縣的庄內平原上進行,於是,小山反復思考著影片的主題,前往了庄內地區,他拜訪了那裡寺院的住持以及葬禮儀式的工作人員,並對兩名入殮師進行了三小時左右的采訪。關於「入殮儀式」,小山著重從「入殮師舉止之美」下筆,漸漸地故事的雛形就出來了。
《入殮師》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每個人都會有「送人」與「被送」的時候,這是一個關於「人」的最普通不過的主題,它通過描寫一對夫妻之間的故事,展現出友情、親情、愛情、工作尊嚴等感動。在歡笑與淚水中,一個入殮師的故事,將帶領觀眾去體會人間所有的真情真愛。
08年9月初,《入殮師》一舉奪得了第3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幾天後,《入殮師》在中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上囊括「觀眾最喜愛的外國影片」、「觀眾最喜愛的外國導演」和「觀眾最喜愛的外國男演員」三個獎項。不久,日本又傳來喜訊,《入殮師》將代表日本角逐第81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可謂是步步升溫,等到影片於9月1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後,觀眾似乎已經迫不及待了,影片在不斷好評中已經取得了近30億日元的高票房。
[編輯本段]影片評論
正當《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在全世界眾目睽睽下,毫無懸念地橫掃了八座「小金人」時,最佳外語片獎角逐中,無人看好的日片《入殮師》反破天荒勝出,堪稱本屆奧斯卡頭號黑馬。故事織入的夫妻愛、骨肉情、生死觀,深厚動人,頗有人文色《入殮師》彩。
失業大提琴師大悟回歸故鄉,因「旅行助理」的廣告誤導,成為專門將逝者送往極樂世界的入殮師,他在各種坎坷前,仍堅持不懈,並解除了多年心結。本片雖走文藝路線,可片頭主人翁清潔遺體時,反發覺對方是「男性」,意外造成的尷尬,增添的喜感,真叫人忍俊不禁。
全片的敘述始終處在一種舒緩狀態,並無太多拖沓,相比向來以沉悶著稱的日本文藝片,《入殮師》節奏尚算適中。況且男主角起初自覺工作低賤,對親友們遮掩事實,首次工作便不斷嘔吐,後面更有朋友歧視、妻子離家,他的諸多不如意,亦為劇情如何發展,設出懸念。
日本影星本木雅弘,據說曾專門過苦練大提琴,因而扮演的角色,既忠厚老實,又有點音樂師氣質。人物由於幼年父親離家出走,有過陰影,後來入殮師工作,不被人理解,又再添苦悶,內心總有各種糾葛。
而老牌演員山崎努扮演的老入殮師,雖性情古怪,但話中也逐漸開導著男主角,他吃河豚魚白時的贊嘆,述說的人生的哲理,毫無刻意。已脫去偶像氣質的廣末涼子,出演的嬌妻,更給本片增添點柔情。
《入殮師》最稱道在於故事鋪墊極佳,尤其老牌名配角余貴美子扮演的角色,貌似平常多餘,可等到大悟父親死迅傳來,她道出的滄桑往事,側面透出了負心人的痛苦。而男主角在父親手中拾到石頭,引發的童年回憶,配合好抒情配樂,頗具懷舊傷感。
瀧田洋二郎導演本是拍AV電影出身,可經過《壬生義士傳》《陰陽師》等片的洗禮,掌控正劇的技巧,逐漸嫻熟。《入殮師》題材雖看似平淡乏味,但經瀧田導演的駕御,反拍得情感綿長、略帶喜劇效果。
配樂大師久石讓譜寫的背景音樂,利用大提琴為主的渾厚音律,打破死亡帶來的沉重,樂曲仿如主人公內心的洪流。尤其男主角那段在草原拉琴的意識流,真可謂神來之筆,抒情怡人、格外浪漫。那場聖誕夜吃雞肉的橋段,強調出惟有擺脫死亡陰影,方能享受人生。結尾「入殮師」伴隨著琴曲,藝術化手法,噶表達一種對低微工作的尊重,煽情之餘,亦升華了主題。
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與死,其實人生不過在睜眼與閉眼間徘徊,其實《入殮師》看似通篇在講述不同人的逝去,但它笑中有淚,散發著親切的人情味。回想男主角其名「大悟」,不懼怕死亡,大徹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種真情,才能更好享受著「人生」這門藝術。

㈦ 入殮師,換做是你你會不會看

實話實說,如果不是《入殮師》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打死我也不會去看日本電影的。對於日本電影還停留在很早以前在佳片有約上看的《命》,那也是一個讓我感動的稀里嘩啦的日本電影。其實和我一樣抱有相同看法的人確實很多,在3月19日之前,網上根本找不到這片子的完整片源,也就是最近幾天,才在電驢和BT上出現DVDrip格式的下載,隨之我家附近的小店裡也能買到該片D5的碟片了。


人們對死亡一直是諱莫極深的,尤其是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態度一直是很消極的,當然像入殮師這樣一個為死人服務的職業也一直是被人們所唾棄的。我想起一個初中同學,曾經他就是在火葬場工作的,當時很多同學家長都以他作為反面教材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接觸影片之前,我先接觸到了這片子的原聲CD,剛開始我不得不借著片子的原聲在腦子里構思情節,這種感覺是很奇妙的。當影片畫面和配樂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我才發現久石讓的配樂是那麼的好!這也就是吸引我看這片子的另一個誘因,不得不承認久石讓作為現在少見的New-Age配樂大師,配得電影音樂毫不遜色於歐美大牌配樂大師,甚至可以說久石讓的配樂讓《入殮師》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因此我將以久石讓的配樂作為主線,以音樂作為切入點,淺析日本作曲家久石讓在電影《入殮師》中的配樂藝術。

㈧ 誰知道入殮師里的大提琴曲子叫什麼名字

日本電影《入殮師》的大提琴插曲如下:

1、《~memory》是一首由久石譲譜曲,久石譲編曲,久石譲演奏的純音樂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中,由UNIVERSAL SIGMA(P)(M)公司發行於2008-09-10。

2、《KAISAN》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譜曲,久石譲編曲,久石譲演奏的純音樂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中,由UNIVERSAL SIGMA(P)(M)公司發行於2008-09-10。

3、《Ave Maria》萬福瑪利亞、聖瑪利亞、又譯「聖母頌」,原指天主教對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表示尊敬和贊美的一首歌,是天主教最經典的歌曲之一。

其歌詞最早是由羅馬教廷於1545年起召開的特洛特會議上確定的,但目前為止ave maria已經發展為擁有許多不同的演奏版本,其中以舒伯特和巴赫的聖母頌最為出名。

(8)入殮師電影音樂賞析擴展閱讀

日本電影《入殮師》其他原聲音樂

1、插曲《shine of snow I》是一首由久石譲譜曲,久石譲編曲,久石譲演奏的純音樂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中,由UNIVERSAL SIGMA(P)(M)公司發行於2008-09-10。

2、插曲《Good-by cello》是一首由久石譲譜曲,久石譲編曲,久石譲演奏的純音樂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中,由UNIVERSAL SIGMA(P)(M)公司發行於2008-09-10。

㈨ 知道《入殮師》其中音樂的含義嗎

就是入殮師的意思啊
不過從拼寫上看 這是日語發音的拉丁化
也就是說英文單詞中是沒有這個詞彙的
入殮師(Okuribito)

㈩ 如何評價電影《入殮師》

如果說人世間有一部電影是上帝拍給人看的,那麼這部電影一定是《入殮師》。導演以非常嚴謹的態度和觀眾探討:人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先讓我們了解下電影的故事梗概:

影響人一生的無疑是五樣東西——生命、事業、愛情、情親、友情。

健康、知識、金錢、地位等等只不過是為了讓這五種關系相處得更融洽罷了。

導演也是有心,從剛開始小林看到雞肉要吐到後來大口大口吃雞腿,選的是同一種食物。可見,能否活的開心全看自己的心態。

林算是大徹大悟了。但是,如果老闆的這些話不是對小林這樣性格的人來說,那簡直是對牛彈琴。因此引申出另一個問題,對的人在一起才有貴人相助,相互滋養,錯的人在一起,那叫雞同鴨講、彼此折磨。

因此,認知自我成為了每一個人參與社會活動的必修課。盡早認清自我,可以少走彎路,少給自己和別人添麻煩。

許多人感嘆:人生若能重來……,然而人生沒有如果。

閱讀全文

與入殮師電影音樂賞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中的假戲真做圖片 瀏覽:683
你的名字對日本電影 瀏覽:287
葉問3電影完整版粵語版 瀏覽:407
三十多年前一部僵屍看電影 瀏覽:390
全球最新音樂電影 瀏覽:1
零是什麼電影 瀏覽:69
匈牙利大尺度同志電影 瀏覽:990
經典軍事動作電影大全視頻下載 瀏覽:31
孔劉電影男與女大尺度 瀏覽:693
李振寧大學生電影節 瀏覽:168
蘭格和威爾槍戰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54
狗電影裡面狗的名字是什麼 瀏覽:722
向華強成龍電影 瀏覽:720
最新大尺度日本電影 瀏覽:103
梁朝偉甄子丹演的電影大全 瀏覽:669
法國戰爭電影在另一邊 瀏覽:520
電影在線看網址大全 瀏覽:245
一個游戲3個結局是什麼電影 瀏覽:793
有部電影叫酒店什麼 瀏覽:810
當愛已成往事霸王別姬電影插曲音樂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