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波斯語課》真實事件原型是什麼
二戰時期,一個被抓的猶太人急中生智,謊稱自己是波斯人,又恰逢集中營中有個德國上尉在找人教他說波斯語,從而讓這個猶太人,也就是本片男主撿回了一條命。
於是,男主用兩千多個集中營猶太人的名字,創造了一門新的語言矇混過關,上尉則學習熱情高漲,從每天學四個單詞,到每天學四十個單詞,還自己製作了單詞卡用來背誦,卻沒有意識到他拚命學習的根本是一門不存在的語言。
(1)什麼語的外國電影二戰時期的擴展閱讀:
電影《波斯語課》由真實事件改編,影片自去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後,便收獲了一大波海外媒體的好評,《好萊塢報道》盛贊兩位男主的演出為:「大於生命的表演」,《衛報》稱影片為觀眾們獻上了一場難以置信的生存戲。
2020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影片創下開票5秒售罄的電影節奇觀,國內頭一批搶先觀看過本片的觀眾也獻上了近乎完美的評價,就連謝飛導演也稱贊道:「又一部好看的二戰集中營題材電影!」影片的深刻立意也引來網友的深刻評價:「用猶太囚犯的名字創造一種新的語言,納粹軍官用它寫出一首關於和平的詩。」
『貳』 二戰時期的電影當一些游擊隊爬上了雪山,卻又遇見了德軍這部影片叫什麼名字
中文名稱:雪地英雄
英文名稱:The Heroes of Telemark
別名:泰利馬克的英雄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國英雙語
發行時間:1965年
電影導演:Anthony Mann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英語
中英文字幕
導 演: Anthony Mann
上 映: 1966年01月31日 ( 瑞典 )
地 區: 英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字 幕: 英文/中繁/中簡(中文字幕在上譯廠對白的基礎上,根據英文字幕經過精心修訂,使之更符合原文意思)
評 分: 6.0/10( 480票 )
顏 色: 彩色
聲 音: Mono
時 長: 108 分鍾
類 型: 劇情 戰爭
分 級: 英國:U 芬蘭:K-16 挪威:16 瑞典:11 澳大利亞:G 西德:12
劇情簡介:
本片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拍攝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制訂「海緣」計劃,破壞德國納粹在挪威設立生產重水的工廠,使納粹無法製造原子彈。影片描繪了這個鬥智斗勇的戰斗過程。由於故事發生在以滑雪聞名於世的挪威泰利馬克省,所以片名就譯作《雪地英雄》。
這場斗爭發生在挪威這個省的威莫克城的瑙爾斯克氫氣工廠,它是當時世界上生產重水最多的工廠。重水是製造原子彈的重要原料,納粹佔領該廠以後,加緊生產重水,准備製造原子彈。
當時,美國也已准備製造原子彈。為了破壞德國製造的計劃,和英國聯合組成特別情報小組,對瑙爾斯克氫氣工廠作了周密調查,花了十一個月時間制定了詳細的破壞計劃。為執行這個行動計劃,成立了代號叫「燕子」和「海緣」的兩個行動隊。
一九四三年二月廿七日,「海緣」隊六名隊員執行爆炸行動,破壞了這個工廠三千磅重水。同年十一月挪威情報員又向倫敦報告,這個工廠很快恢復了生產。由於破壞隊不可能再進行偷襲,十一月十六日美國第八轟炸隊出動強大轟炸機轟炸這個工廠,但只破壞了一百三十磅重水。德國人決定把工廠和大批重水運往漢堡。一九四四年二月七日,倫敦獲得情報,德國人將於二月二十日用蒂恩約湖的「海德若」輪渡將工廠全部搬走。
在這個關鍵時刻,由「海緣」隊的克諾特率領的四名爆破隊員,於二月二十日凌晨一時潛上輪渡,在倉底安放了定時炸彈,炸彈威力足以在五分鍾內使「海德若」號沉沒。克諾特用一具舊鬧鍾改制的定時器撥到十時四十五分。計劃周密,執行也很順利,瑙爾斯克工廠的無法估價的機器和三千六百加侖重水在爆炸聲中沉入湖中。克諾特等四人也在當天傍晚乘汽車到達挪威首都奧斯陸銷聲匿跡而去。從此挪威停止了重水的生產,德國納粹也因此失去了重水的來源。
『叄』 一個外國電影,以二戰猶太人被迫害為背景。
辛德勒的名單, 全片為全黑白色,只有那個猶太小女孩和那朵花是彩色的. 導演斯皮爾伯格在拍這個片子的時候,自己的精神狀態也曾面臨了數度的崩潰, 片子拍攝的過程中,他都不能直視演出的德國軍官. 非常推薦,IMDB上前十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