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脫》:豆瓣9.0分的擺爛鼻祖
近來,「擺爛」一詞頻繁出現在社交平台上,不論月薪幾千,還是幾萬的人,都在集體「擺爛」。那麼,擺爛到底意味著什麼?
根據網路的解釋,擺爛即放棄掙扎,任由生活發展。通俗理解,擺爛就是破罐破摔,選擇宣洩不滿與悲觀的情緒。
01
擺爛背後的無奈
「選擇宣洩,選擇擺爛」
2014年,「佛系」流行,開始離間年輕人與生活的關系。而去年「躺平」的出現,為這種割裂增添了幾絲無可奈何的宿命感。2022年,我們這一代人再以「擺爛」自嘲,進一步表達了對生活的絕望。
梭羅所說的「大多數人都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也得到了印證。面對這種負面情緒,過去的我們選擇隱忍,現在則決定「破罐破摔」,以一種自我調侃的方式宣洩不滿。
02
現實的殘酷
年薪10萬的人說要擺爛,可能是茶水間的消遣或對網路流行語的戲謔。但月入8000選擇擺爛,很大程度上是陳述事實。而當代年輕人集體擺爛的原因,都藏在了每天的新聞里:生活壓力、工作困擾、家庭責任等。
小張、小紅、小明、小麗的故事,描繪了底層群眾的生活困境。而老王們,則用他們的觀念與方法,試圖理解並解決這些問題。
03
光明未來的幻象
老王們或許真的不知,或許假裝不知。當代年輕人的擺爛,不正是因為他們這些天真懵懂,反復追問「為什麼擺爛」的人嗎?社會對年輕人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是擺爛現象的深層原因。
資本家與老王們,或許並未理解年輕人的真實困境。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只能在這種絕望中擺爛,接受失落與夢想的破滅。
04
亨利的掙扎與救贖
擁有同理心的天才亨利,試圖在教育領域中找到自我救贖的方式。他面對破碎的生活,努力幫助他人,同時也經歷著內心的掙扎與痛苦。
然而,生活總是充滿矛盾與沖突,亨利的善良與救贖,反而讓他陷入更深的痛苦與絕望。電影以《厄舍府的倒塌》的結尾,反映了亨利與生活的短暫和解,以及絕望的循環。
05
絕望與救贖的循環
電影通過亨利的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絕望與救贖的循環。亨利試圖在教育中給予他人希望,同時也面對著自己內心的掙扎與痛苦。
他與梅雷迪思、女教師的互動,以及對艾麗卡的關懷,都體現了他努力救贖他人與自我。然而,生活中的矛盾與沖突,最終讓亨利深陷絕望,他所構建的美好世界,也逐漸崩塌。
電影通過亨利的故事,探討了面對絕望與痛苦時,人類如何尋找自我救贖與和解的途徑。
2. 電影超脫中他外公對他母親做了什麼
在電影《超脫》中,外公對男主的母親進行了性侵。以下是對這一情節的具體分析和解釋:
1. 童年陰影的起源:
2. 快樂生活的終結:
3. 外公的晚年與內心的釋然:
4. 亨利的人生軌跡:
3. 那些在電影《超脫》中的經典台詞
在電影《超脫》中,有以下經典台詞:
「我無法到達『超脫』的境地。」
「有些人就是天生消極,有些人深陷苦難無法自拔。」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受虐史,受過一些傷害,感到過無助、被誤解、被欺騙、被背叛。」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剝奪。」
「一切都糟糕透了,一切又都美極了,我喜歡這種故作泰然的感覺。」
「我們嘗試逃避痛苦,結果反而更糟,只能面對並接受它。」
「只有當我們願意承受打擊時,才能有希望成為自己的主人。」
「沒有什麼比自我發現更振奮人心,沒有什麼比看透自己更覺得滿足。」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而不是找借口推卸責任。」
4. 昨晚看超脫看到凌晨一點半,沒看懂這部電影
他最後「超脫」了,真正地走出了陰影,重新接納自己和接納自己身邊的事物。
從電影一開始他就一直表現出他本性的善良,只是留心看就會發現他一直在刻意保持和周圍的距離。就像他忍不住還是收留了Erica,但還是一直強調她總有一天要離開。自白里就有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留給別人的空間有限」,他小時候童年的陰影太過巨大了,以至於他連自己都沒辦法接受,更別說去敞開心扉接納別人了,這也是為什麼他在教室里始終沒有給Meredith一個擁抱,他想幫她,但是他要先幫自己。然後女老師再一次揭開了他的傷疤,重新被情緒包圍讓他也決絕地送走Erica。然後是Meredith的自殺,他覺得自己有責任,也明白了自己以前某種程度上是在推卸責任。其實接納別人,也就是接納自己,所以最後他還是follow his heart,回去找回Erica。
整部電影就是講了他從自己的「問題」里得到超脫的過程。
(點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