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終結者4救世主的上映日期和影片介紹
故事發生未來的2018年,地球被Skynet及其終結者軍團佔領,約翰·康納註定要成為帶領人類抵制機器人入侵的領袖。陌生人馬庫斯·賴特的出現,讓康納必須做出判斷:他是來自未來世界,還是從被從過去拯救出來的人,隨著Skynet准備開始最後的屠殺,康納與馬庫斯聯起手來潛入Skynet的中心操作區,在那裡他們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秘密......
看點:克里斯蒂安·貝爾帶領著一群核屠殺倖存者,為阻止殺戮機器的運行,開始了一段新的冒險三部曲。
在《終結者3》之後,殺人機器人「終結者」並沒有被「終結」,反而將獲得「新生」、華納公司將要再推出《終結者4》,這部電影將要「再發明」新的終結者故事,它不是一部單獨的電影,而是一套三部曲的第一部。
《終結者4》的全名叫做《終結者的拯救:開啟未來》(Terminator Salvation: TheFutureBegins),將於2009年夏季上映。
《終結者3》的美國國內票房1.5億美元,而全球票房達到4.27億美元。製片人表示《終結者4》的製作規模將和《終結者3》一樣,是一部大投資的電影,但因為不必付出過大的片酬、版權費以及過於復雜的投資體系而造成的浪費,所以總投資會小於《終結者3》的2億美元。
前兩部《終結者》都是由傳奇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故事設定在當代,講述女英雄薩拉-康納和她的兒子,未來人類領導人約翰·康納逃避未來的機器人追殺的故事。《終結者3》的故事也發生在當代,但是在結尾機器人發動了對人類的戰爭。《終結者4》有意地沒有在片名中給出一個年代,但是製片人曾經表示要給這部電影一個全新的設定。
製片人德里克·安德森說:「這部電影的故事設定在未來,表現了在『天網』和人類之間大規模的戰爭。」製片人莫里茨-伯曼說:「第三部電影已經給發生在『現在』的事做了一個了結,在第四部里你可以找到多數人們喜歡的角色,但是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將是一個三部曲里的第一部。」
科幻經典《終結者》系列第四集即將面世,預告片正式打出影片主片名:《終結者:救世主(Terminator Salvation)》,簡潔有力的標題宣告本片將開啟一個全新的《終結者》三部曲。整支視頻長度僅1分鍾,畫面支離破碎,讓人無從揣測劇情,但《終結者》系列經典主旋律敲響時已令人熱血沸騰。
視頻徹底粉碎了之前國外網站流傳的諸多關於這支預告片內容的描繪。預告片開場延續了《終結者》系列的經典開場,驅車行進在公路上,接著人類頭骨被碾碎,取代終結者鉭合金腳板的是隆隆的機器車輪。隨之,我們聽到了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未來世界反抗軍領袖約翰·康納酷酷的旁白音,從斑駁的影像中可以看到機器正在捕捉人類……一切都被末世的荒涼籠罩著。年已30的約翰·康納告訴我們:他正身處未來,然而這個未來卻不是他的母親莎拉一直以來所向他描繪的,一場殘酷的戰爭已經開始,人類前途未卜。《終結者4》發生的時間是在後啟示錄時代的2018年,也就是約翰·康納被T-850殺害的14年前,《終結者2》中施瓦辛格扮演的機器人T-800還沒有被研製出來。在這個世界裡,「天網」捕捉人類,用他們作為研究如何摧毀人類抵抗意志的「實驗小白鼠」。
從預告片中主演名字的出現順序來看,這部影片的第二主角將會是由薩姆·沃辛頓飾演的馬可斯·萊特(Marcus Wright),預告片中有著他相當多的鏡頭,在荒漠中行走那位便是他,之後還給出了他的一個正面鏡頭。這位與希斯·萊傑同樣來自澳大利亞佩斯的男演員,之前幸運地被詹姆斯·卡梅隆挑中領銜《異次元戰神》,又在卡梅隆的推薦下入主《終結者4》。從目前獲知的情況來看,他所飾演的角色馬可斯的突然出現改變了康納信仰中的未來狀況,這個神秘陌生人的最後記憶就是自己被關押在死囚監獄。《終結者4》中一條重要的劇情線索就是康納必須判斷馬可斯到底是來自於未來,還是從過去被拯救出來的(這點相信看過終結者衍生電視劇《終結者外傳:莎拉·康納編年史》的觀眾應該深有體會)。預告片中還有一個鏡頭展示了一男一女在奔跑,令人猜想這個奔跑的女性角色會否是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飾演的約翰·康納的妻子凱特,而穿著風衣的男子會否就是安東·尤金飾演的約翰·康納的生父凱勒·里斯呢?
視頻最後,約翰·康納和他率領的小隊忽然聽到引擎聲,轉身看見機器怪物從水面浮出。從外形來看,正是《終結者3:機器的警覺》中曾經登場的T-1,兩眼閃著紅光的它看起來更為兇狠,活似一隻巨大的昆蟲。而本片導演McG手裡的殺手鐧――T-800的前身「T-600」竟然也在預告片中曝光了(後面我們將為你詳析)!之前的片名副標題「未來開啟(The Future Begins)」在預告片末已變成了「末日開啟(The End Begins)」,影片的主片名赫然:《終結者:救世主》。
讓全球影迷苦等已久的《終結者4》最新劇場版預告片於北京時間2008年12月10日上午11:30(即美國太平洋時間12月9日晚7:30)正式上線。
預告片囊括了之前曝光的僅有兩張劇照中的場面,開場便是克里斯蒂安·貝爾扮演的約翰·康納與之前一直被視為神秘人物的馬可斯(薩姆·沃辛頓 飾)對峙的畫面,兩人的關系從對白中終於初現端倪。預告片將多處不同的對白混剪在一起呈現出有趣的對白段落,而劇情卻是疑雲密布。
開場,康納用低沉的嗓音說:「你和我……在我們存在之前……就已經在戰爭之中」,而後又可以看到激動的康納狠狠地說:「你試圖殺我母親,你殺了我父親,你殺不了我」。這一對白便產生了與《終結者》前三部曲劇情的矛盾點。我們已經知道,康納的父親凱勒·里斯在《終結者》中死於T-800手裡,而康納的母親莎拉則於1997年8月29日患白血病去世--所以康納的話與這些已知的「事實」並不吻合。這反倒讓人想起了康納父親的經典台詞:未來是不確定的。命不由天,未來在我們自己手中。(The future』s not set. There』s no fate but what we make for ourselves.) 所以,唯一能夠解釋這一矛盾的可能就是:這個未來並非如同之前所「設定」的,也就是說康納所處的未來並不是《終結者》前三部曲中所描述的未來。這也正好印證了預告片中康納所說的那句「這個未來和我母親警告過我的不一樣」。但從預告片中馬可斯和康納妻子凱特一起奔跑的場面來看,他們之間的關系又絕非只是仇人這么簡單。而且馬可斯在受到攻擊時仍然面無表情,他的人類身份也值得懷疑(搞不好也是個機器人)。《終結者》系列由於「回到過去」、「時空穿越」嚴重挑戰了我們的因果律常識,使得人物關系錯綜復雜,劇情矛盾重重,然而這也正成為了這部科幻經典的魅力所在。而《終結者4》在原有故事上要另闢出怎樣一道蹊徑來,抑或是大膽的顛覆,十分令人期待。
這當真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嗎?
預告片還未我們呈現出了影片前所未有的末世風格,以及正式亮相的各式新型機器殺手:快速迅猛的「摩托終結者」(Moto-Terminator)、張開觸手的「水棲機器人」(Hydrobot),作為《終結者4》招牌的T-800前身「T-600」,而最為驚人的還是視頻結尾處的巨大怪獸機「收割者」(Harvester)。康納領導的人類反抗軍用軍用直升機和改裝後的裝甲車向這些恐怖的機器開戰。正值30歲的康納和妻子凱特已經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凱特還懷有身孕,她對丈夫說「如果你在另一個未來救過我們,你在這個未來也可以」,兩人激情擁吻、生離死別的場面足見情比金堅。而預告片中似乎又出現了一些對白和場景是在暗示康納要捨身救眾人,所有的一切都匯聚在那一句凝重的「今夜,戰爭就會結束」的台詞上。
「未來在我們自己手中」
《終結者》系列最新第4部《終結者:救世主》將故事的時間設置在後啟示錄時代的2018年,也就是約翰·康納被T-850殺害的14年前。這個時候,《終結者2》中施瓦辛格扮演的機器人T-800還沒有被研製出來。在這個世界裡,「天網」捕捉人類,用他們作為研究如何摧毀人類抵抗意志的「實驗小白鼠」……除了預告片呈現出的震撼特效和強烈的末日風格外,《終結者:救世主》作為開啟整個系列新三部曲的第一篇章,還要在劇情上為故事的承前啟後打好基礎。正因為如此,本片僅劇本就由四人共同把關,除了《終結者3》的兩位編劇之外,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編劇喬納森·諾蘭的加盟。導演McG還有意讓故事與前三部曲有更多呼應,並竭力撮合現已經是加州州長的「終結者」阿諾·施瓦辛格和現年52歲的康納母親「薩拉」扮演者琳達·漢密爾頓出鏡。果真如此的話,那本片將成為《終結者》系列角色大匯聚的一集,對於科幻影迷的吸引力非同小可。
《終結者:救世主》定於2009年5月22日全美公映,這一天正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的那個周末,選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給影片附上了更濃的悲壯色彩。
㈡ 我找一部電影 是科幻的 講的是一輛車在公路上被一輛摩托車追 轎車上撒下很多黎黎之類的破壞物 摩托車
終結者2018TerminatorSalvation(2009)
導演:約瑟夫·麥克金提·尼徹
編劇:約翰·布蘭卡托/邁克爾·費里斯
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薩姆·沃辛頓/穆恩·布拉得古德/海倫娜·伯翰·卡特/安東·葉利欽/更多...
類型:動作/科幻/驚悚/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德國/英國
語言:英語/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2009-05-21(美國)
㈢ 終結者電影里有哪些機器人介紹一下
T-1 這是一種非常早期的終結者,功能也比較簡單,只能挪動和開火,除了眼睛,基本看不出後來終結者的影子,是很純粹的機器人(《終結者3、4》里出場)
T-70 這款終結者機器人已經具有人的四肢形狀了,和第一代採用履帶式前進不同,這款機器人能和人類一樣走路(《終結者2:3D版越空之戰》里出場)
T-600 這款終結者是人工智慧計算機「天網」研製的,它身高7尺3比T-800個頭更大,也初步具備了人類的外貌,盡管看起來非常不自然(皮膚像橡膠)。T-600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追殺所有有心跳的生物,另外它也是之後一系列仿擬人形生化機器人的前身(《終結者外傳》、《終結者4》里出場)
T-700 這是一款在T-600基礎上改進、升級而來的型號(《終結者4》里出場)
T-800/850 就是施瓦辛格扮演的角色。人形生化機器人至此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善了,他擁有高模擬的人體外表,可以很好地潛伏在人類社會(T-600很容易被人類識別殲滅),同時具有堅硬結實的合金骨骼,全身武裝、異常堅固。他由微電腦控制,具有學習能力。T-850是T-800的升級版,有更高的智能,跑動速度更快,約翰·康納就是被他殺死的(《終結者1-4》里出場)
馬庫斯·懷特 這款終結者型號不清,他雖然也具有機器骨骼,但大腦和心臟都是他自己的(為此專門設計了別的終結者所沒有的支持系統),具有更多人類的特性(《終結者4》里出場)
T-888 T-850的升級版,合金骨架上做了很大的改進,運動機能得到了強化(《終結者外傳》里出場)
T-1000 電影中由羅伯特·帕特里克(Robert Patrick)扮演,是一款比T-800更加高級的終結者,他由液態記憶金屬組成,可以任意變形(但不能變成復雜機械或比他體積更大或更小的東西),身體被打穿或打成碎片也可以恢復。他沒有攜帶武器,但他身體局部可以變形為刀、劍等鋒利武器。(《終結者2》、《終結者2:3D版越空之戰》里出場)
T-X 電影中由克里斯蒂娜·洛肯(Kristanna Loken)扮演,是一款天網開發的女終結者,結合了T-800和T-1000兩款終結者的優點,由超合金骨骼和液體金屬擬真皮膚組成。T-X能完成T-1000無法完成的超精細變形,她右手裝備有粒子沖擊炮、火槍等武器,而左手則裝備有電鋸等工具(《終結者3》里出場)
T-1001 T-1000的升級版,在電視劇《終結者外傳》里出場,由女演員謝莉·曼森(Shirley Manson)扮演
T-1000000 又叫T- Meg,是一款類似T-1000的蜘蛛形終結者,它的每條腿都可以變形成鋒利的武器,T-1000000負責保衛「天網」的CPU,但最終它被「終結」了,「天網」也隨即被摧毀(《終結者2:3D版越空之戰》里出場)
收割者(Harvester)非人形終結者,巨型機器人,巨大的機器手可以抓捕人類,送給天網做實驗,以研製T-800。如果人類逃跑,它還能用肩膀上的大炮射擊他們。或者放出「摩托終結者」去追捕他們(《終結者4》里出場)
摩托終結者(Moto-Terminators)非人形終結者,動作敏捷,配有槍炮,能執行殺戳,通常藏於「收割者」腿中,一旦需要便會放出去捕捉漏網之魚。(《終結者4》里出場)
水中終結者(Hydrobot)非人形終結者,外型有如4尺長的巨蛇,沒有眼睛,頭部是一個爪子,如刀刃般鋒利,可鑽穿敵人,它憑感應聲音及震動,四齣搜尋獵物,「天網」將它們部屬於水中(《終結者4》里出場)
捕獵殺手(Hunter Killer)非人形終結者,從空中捕殺人類的飛行器機器人,《終結者3》中觀眾可以看到剛研製出來的HK模型機(《終結者1-4》里出場)
Aerostats非人形終結者,無人駕駛的空中哨兵,4尺長,負責巡邏並搜索人類,配有數碼攝像機,可以把情報影像數據發送回「天網」,再由「天網」出動終結者(《終結者4》里出場)
㈣ 電影史上28場最激烈的追車戲
電影中的好車本就是一種觀影的兄罩享受,但一場驚心動魄的飆車戲則更是視覺與聽覺的盛宴。
或許正是特技演員的天賦異稟以及奇幻的視覺特效,使每一位觀眾感覺身臨其境一般,然而實際上你依舊坐在舒適的座位上。每當電影高潮時,我們總是希望,我們喜愛的主演能夠脫離險境或者有一個驚人的結局。一場引人矚目的飆車戲總能給整部電影加分,有時甚至使得一部平淡的的電影成為經典。
《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使得飆車戲達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水平。在《速度與激情8:宿命》上映之前,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電影史上最激烈的飆車戲,為迎接《速度8》做好功課。
28.《勇闖奪命島》(1996)
在導演邁克爾·貝(清鎮Michael Bay)將「神經毒氣」帶去「惡魔島」之前,他的悍馬就已經「肆虐」在舊金山的街頭巷尾了。約翰·梅森(肖恩·康納利飾)在電影開頭試圖逃跑時,他就跳進了一輛悍馬,飛奔於街頭,完全將交通法規拋之腦後。但是講羨正鬧真,史丹利·古斯比(尼古拉斯·凱奇飾)也同樣把法拉利展現的淋漓盡致。
27.《超體》(2014)
無意中攝入了極其危險的合成毒品,使得露西(斯嘉麗·約翰遜)擁有了強大的超能力。經歷了這種種之後,露西開始了她的復仇之旅,殺死那個罪魁禍首。在巴黎,她獲得一條有關一個幕後黑手的線索:他們正在利用其設備獲取人體數據。而當時恰逢交通高峰時期,露西給觀眾呈現了一場瘋狂追逐的飆車戲。電影中,他們在人行道上飛快行駛,車身卻毫無損壞,但卻使得交通大癱瘓。
26.《偷天換日》(2003)
在原版《偷天換日》中曾有一場三輛Mini Copper的追車戲。在本片中,追車戲主角Mini更酷,追逐戲本身也更刺激。影片中,演員馬克·沃爾伯格(Mark Wahlberg)、查理茲·塞隆(Charlize Theron)、傑森·斯坦森(Jason Statham)駕駛著專門定製的Mini Cooper,在洛杉磯地鐵站內上演了這場追車戲。但由於場地限制,所以三輛Mini只能使用電動發動機,無法使用內燃發動機。盡管條件有限,大部分演員依然將他們的車技發揮到了極致。
有趣的是,《速度與激情8》的導演F·加里·格雷也是《偷天換日》的導演。
25.《007之金槍人》(1974)
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中,追車戲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是在1974年的《007之金槍人》中,在過一條小河的時候,邦德(羅傑·摩爾飾)駕駛著一輛AMC Hornet X完成了一個空中360度的旋轉,座駕毫發無損的四輪著地,這一幕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這驚心動魄的一幕由八台攝影機拍攝完成,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一鏡頭最終拍攝的時候一次便成功完成。
24.《速度與激情》(2001)
這就是《速度與激情》系列追車戲的開始。相較於近幾年的《速度與激情》,2001年的系列第一部電影的飆車戲也沒什麼大的差別。在一場布萊恩(保羅·沃克飾)與多米尼克(范·迪塞爾飾)的一場戲中,兩次路燈旁的停車,然後便在火車軌道上展開了一場追車戲,而恰恰當時他們前方正駛來一輛火車。就在即將相撞之時,他們同時駕駛車飛出鐵軌,但是多米尼克不幸撞到了一輛卡車。時至今日,這一場景仍歷歷在目。
23.《瘋狂的麥克斯》(1979)
1979年的《瘋狂的麥克斯》中,導演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首次將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塑造的經典角色麥克斯和瘋狂的飛車黨(Vince Gill飾演)呈現給觀眾。電影開始,一名飛車黨同其女友駕駛一輛偷來的警車,為了擺脫高速巡警而展開了一場追車戲。盡管甩掉了大量的警察,最終還是被麥克斯追上,但是麥克斯可不是好惹的。在麥克斯的緊追不舍之下,由於車速過高,飛車惡徒剎車不及,與卡車相撞而亡。
22.《真假警察》(1973)
羅伊·施奈德(Roy Scheider)飾演了一位紐約警局的警察,他曾利用極端手段逮捕了罪犯。在一次案件中,為了抓捕惡徒而上演了一場精彩追車戲。車輛穿梭於交通極其繁忙的曼哈頓,那裡即使是一條小巷都擠滿了小孩子。最終在尼克州公園大道,他沖上了一輛拖車的頂部,車頂已經被掀開,那時他差一點就能將惡徒擊斃。
這也只是這名大名鼎鼎的車手比爾·希克曼(Bill Hickman)的職業生涯中經典鏡頭之一而已(他也曾在《警網鐵金剛》和《法國販毒網》中展現其天才駕駛技術)。
21.《亡命駕駛》(2011)
在導演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Nicolas Winding Refn)這部有關超神車手的電影中,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著實塑造一位風度翩翩的車手形象。在與洛杉磯警方的貓鼠游戲中,高斯林一直都低調默不作聲,發動機轟鳴和絕佳的音樂特效,將帶觀眾享受飆車戲的精彩瞬間。
20.《沖刺大黎明》(1974)
彼得·方達(Peter Fonda)飾演了一位目標成為全美汽車比賽協會明星的車手,他跟他的朋友開了一家超級市場,他們想用賺來的錢投身到賽車業中。在參加完一次飆車活動後,他們與警方展開了瘋狂追車大作戰。最後他們因與火車相撞而死亡,此刻這部滑稽電影便戛然而止。
19.《虎口拔牙》(1978)
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Nicolas Winding Refn)肯定是看完這部陰森的追車電影後,才產生了靈感拍攝了《亡命駕駛》。這部電影中,瑞安·奧尼爾 (Ryan O'Neal)飾演了一位無名車手,他有自己的一套擺脫困境的方法。正如電影一半時那樣,他駕駛著一輛雪佛蘭皮卡,為了逃脫,他不得不與幾名開著龐蒂克Trans Am的惡徒相互較量一番。
18.《極速60秒》(1974)
暫且不談2000年尼古拉斯·凱奇和安吉麗娜·朱莉參演的改編版《極速60秒》,這部1974年的原版電影,是其改編版和其他大量電影都無法超越的。電影的最精彩之處就是近40分鍾飆車場景,為了拍攝這場戲,曾有93輛車因此報廢。
17.《諜影重重2》(2004)
在這部電影中,馬特·達蒙(Matt Damon)徹底報廢了一輛莫斯科計程車。電影尾聲時,伯恩一改往日的謹慎逃跑計劃,與惡徒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追車戲。他撞開了無數的車輛,有意沖進更多車輛之中以求得一線生機。
16.《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2003)
雖然第二部沒有像第一部廣受全球觀眾好評,但電影中那一場高速瘋狂飆車戲的確令人印象深刻。槍林彈雨,驚心動魄。
15.《疾速追殺》(2014)
此部電影中,如果你認為基努·里維斯(Keanu Reeves)的殺人手段黔驢技窮的時候,電影的結尾將會讓你大吃一驚。威克(里維斯飾)一直在追捕俄羅斯犯罪團伙頭目,此人曾害死了威克的愛犬。最終,他先殺死了該頭目的兩名隨從,之後便殺光了所有人。
14.《通緝令》(2008)
安吉麗娜·朱莉在其事業巔峰階段,拍攝了這部處於最瘋狂汽車電影之列的《通緝令》。此電影曾不被看好,其中動作鏡頭也被認為幾乎不現實。在朱莉和詹姆斯·麥卡沃伊(James McAvoy)一場飆車戲中,她將自己的身體探出車外與惡徒搏鬥,只用雙腳控制方向盤。
13.《速度與激情5》(2011)
正是《速度5》使得其系列電影重回正軌,其中的飆車戲也成為該系列電影中最佳飆車戲。廣為熱議。電影結束時,主演們洗劫了一間警局,捲走了巨款,之後便在里約熱內盧的街頭上演了一場極速追車戲。
12.《死亡證據》(2007)
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庫爾特·拉塞爾(Kurt Russell),一輛「防死車」,不看這部電影將是你的一大損失,電影結束時也會有巨大驚喜。當替身演員麥克(庫爾特·拉塞爾飾)想到他又殺了一個人時,他吃驚地發現,他曾在路上追過的女人竟然一直跟著他。在一番追逐之後,麥克被撞到了路邊,這個女人殺了麥克,電影也落下了帷幕。
11.《飛輪喋血》(1971)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拍攝《大白鯊》的四年以前,他推出了這部電視電影,讓觀眾對大卡車產生了恐懼之心。丹尼斯·韋弗(Dennis Weaver)飾演了商人大衛,他在雙車道公路上超過了一輛緩慢行駛卡車,但那將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卡車開始跟著他,這輛邪惡大卡車已經無形中開始折磨大衛。原本輕松地喜劇情節慢慢演變成了一部緊張刺激的驚悚片,而這就是斯皮爾伯格的神秘之處。
10.《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2015)
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最新一部《瘋狂的麥克斯》電影,這位傳奇導演在電影中加入了一場動人心弦的追車戲,場面極其豪華和壯觀。弗瑞奧薩(查理茲·塞隆飾)為了讓婦女們遠離「不死老喬」,她和麥克斯不得不面對各種戰斗,其中便包括了之後的瘋狂轟炸和槍戰。
9.《橫沖直撞斗飛車》(1977)
全靠這部電影,伯特·雷諾茲(Burt Reynolds)成為了1970年代的知名偶像,他飾演了俏皮的非法釀酒商Bo "Bandit" Darville。影片中,Bandit駕駛他的Trans Am飛越了一座廢棄已久的大橋,這一幕使得該電影成為了一部傳奇之作。為了拍攝該鏡頭,參演車輛被綁在了助推火箭上,而正是電影導演哈爾·尼達姆(Hal Needham)親自駕駛該車進行拍攝,湊巧的是,他也是雷諾茲的長期替身演員。
8.《終結者2:審判日》(1991)
為了擺脫邪惡的T-1000(羅伯特·帕特里克飾),約翰·康納(愛德華·福隆飾)駕駛著他的摩托車與開著卡車的T-1000上演了一場追逐大戲。開著卡車的T-1000毫無顧忌地橫沖直撞,使得電影一度扣人心弦。在飛越了一座大橋之後,仍對約翰緊追不放。但是終結者(阿諾德·施瓦辛格飾)最終駕駛著一輛哈雷摩托現身,還帶著一把霰彈槍。這場精彩的追車戲也成為了每位影迷的最愛。
7.《瘋狂的麥克斯2》(1981)
通過這部續集,《瘋狂的麥克斯》系列電影才顯示了其真正的價值所在。而正是電影高潮時的追車戲,使得此部電影令人難忘。麥克斯(梅爾·吉布森飾)開車滿載汽油的油罐車,追趕飛車黨頭目Humungus,同時麥克斯的同伴也在緊追Humungus,而被折磨已久的Humungus余黨已經四下逃散。這場扣人心弦的戰斗最終在遍體鱗傷的追車戲中結束,並且結局揭露一個驚人的秘密(油罐車其實被裝滿了沙子)。
6.《粉身碎骨》(1971)
電影劇情設定在動盪的越戰期間,該電影從Kowalski(巴里·紐曼飾)展開,他在一家汽車服務公司工作。某晚他准備將一輛道奇「白色挑戰者」從科羅拉多送往舊金山。出發當夜,他和一個老友打賭,他能在第二天下午3點前到達舊金山。因此這一場振奮人心的汽車之旅就此展開,一路上他與沿途警察鬥智斗勇,最終驚動了整個加州公路巡警。正如你能想到的,Kowalski的結局並不是很好。
5.《福祿雙霸天》(1980)
「這里距離芝加哥106英里。加滿了油,半包煙,天黑了,我們還戴著墨鏡。」埃爾伍德·布魯斯(丹·艾克羅伊德飾)說出了這句台詞的同時,我們將迎接一場電影熒幕史上最有趣的一場追車戲。帶著挽救撫養他們長大的天主教孤兒院的資金,埃爾伍德和他的兄弟傑克(約翰·貝魯西飾)上演了一場瘋狂的追車戲,其中涉及了警察,對手樂隊,以及伊利諾伊州納粹。整個拍攝過程中,導演約翰·蘭迪斯(John Landis)共啟用了60輛警車和40位特技車手。
4.《威猛奇兵》(1985)
導演威廉·弗萊德金(William Friedkin)曾參加完婚禮後開車回家,由於他開車時打瞌睡,醒來時發現走錯了路,正是這件事開啟他電影的傳奇之路。用了20年的時間,他嘗試將這次經歷融入到電影之中,最終便誕生了這部電影。當理查德·錢斯(威廉·彼德森飾)和其同伴約翰·伍科維奇(約翰·潘科夫飾)被黑幫團伙追趕時,理查德為了擺脫追趕,特意開進了許多停車場,裡面停滿了雙輪拖車,並且遍布洛杉磯泄洪通道。而最後恰恰是他走錯了路,開上了高速公路時,他們才得以甩掉了尾巴。片中,子彈和車輛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冒出來攻擊二人,而這正是這部電影值得品味之處。
3.《浪人》(1998)
導演約翰·弗蘭克海默(John Frankenheimer)曾經是一位業余賽車手,他非常喜愛飆車。在這部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主演的驚悚電影中,他加入眾多場追車場面。但是,最精彩的卻還是最後一場,這場戲全程在巴黎拍攝,並且啟用了近300名特效車手。羅伯特•德尼羅和讓•雷諾兩位老將,則對一輛攜帶特殊手提箱的車輛緊追不舍,貫穿整部電影。很少有電影的追車戲能夠給觀眾如此真實的感覺,因為電影中飛速行駛的車輛都是真實拍攝而成的。拍攝時,車輛的速度曾達到120英里/時。這一點也使的電影更加驚心動魄。
2.《警網鐵金剛》(1968)
像熱愛電影一樣,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同樣喜愛飆車。他曾有機會在經典電影《警網鐵金剛》中將二者兼得,而此部電影也被視作現代第一部追車電影。片中,麥奎因飾演了一位舊金山警察,當時他正在追捕一名黑幫頭目,而一直陪他執行任務的正是一輛1968福特野馬GT。影片的最精彩部分當屬弗蘭克·布里特(史蒂夫·麥奎因飾)與一名職業殺手的十分鍾追車戲。正是這一幕,徹底改變了過去電影中的追車戲模式。
1.《法國販毒網》(1971)
你是否認為電影《威猛奇兵》追車戲中的威廉·弗萊德金(William Friedkin)十分野心勃勃?他這么做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想要盡全力將其電影打造為極致。如果說《警網鐵金剛》掀起了一場追車戲改革,那麼《法國販毒網》則使改革成果成為了現實。暫且不提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的驚人表演,弗萊德金利用車載攝像機和手持相機拍攝的追車場面,打敗了以往所有的追車戲。
狙擊手的襲擊失敗後即刻逃離,瘋狂的吉米從徒步到開車狂追地鐵。狙擊手在上方地鐵中威脅乘客生命,吉米在橋下逆行直追。追擊途中差點傷及一名推嬰兒車的婦女。最終,吉米將狙擊手殺死。觀看影片時,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得整部電影更加驚心動魄。我相信,影片結束後,你一定會像吉米一樣筋疲力盡。
翻譯:劉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