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一電影製片廠片頭音樂
自己下個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截下來唄,然後轉換成MP3格式
『貳』 看電影時,看到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標志——那個閃閃發光的五角星以及聽到相應音樂的名字是什麼
好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歌的前奏吧。
『叄』 真正男子漢的有一首歌是將軍目標在前方
是《強軍戰歌》吧!
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
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
我要強 我們就要擔當
戰旗上寫滿鐵血榮光
將士們聽黨指揮
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不懼強敵敢較量
為祖國建設疆場
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
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
我要強 我們就要擔當
戰旗上寫滿鐵血榮光
將士們聽黨指揮
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不懼強敵敢較量
為祖國建設疆場
將士們聽黨指揮
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不懼強敵敢較量
為祖國建設疆場
建設疆場
『肆』 八一電影製片廠那個開始畫面的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八路軍進行曲》
『伍』 士兵突擊背景音樂是什麼
Will and Elizabeth,出自電影《加勒比海盜1》,配者克勞斯·巴德爾特。
Titans,出自電影《亞歷山大大帝》。
Conquest of Paradise,出自電影《1942》。
Procession to orleans,出自電影《聖女貞德》。
Heart of a Volunteer,出自電影《珍珠港》。
Introction,出自《亞歷山大大帝》
Young Alexander,出自《亞歷山大大帝》
(5)八一製片廠電影片頭音樂擴展閱讀:
《士兵突擊》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北京華誼兄弟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康紅雷執導、蘭曉龍編劇,王寶強、陳思成、段奕宏、張譯、邢佳棟、張國強、李晨等主演的軍事動作劇。
該劇改編自蘭曉龍小說《士兵突擊》,講述了一個農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許三多的成長歷程,不拋棄、不放棄,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偵察兵的故事。
2008年,該劇獲得第27屆飛天獎、第24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2013年,《士兵突擊》被列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決定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100部優秀影視片[1]。
『陸』 八一電影製片廠片頭音樂叫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伴隨著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步伐和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成長發展,歷經風雨走過了50年的光輝歷程。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的直接領導下,八一廠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創作生產反映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民軍隊斗爭生活的影片,塑造不同歷史時期優秀軍人的銀幕形象,為促進人民軍事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服務,以堅實的步伐向前邁進。
50年來,攝制完成故事片、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等2000餘部和電視劇300餘集。大批作品在國內外屢屢獲獎,許多軍事題材和優秀故事片膾炙人口、久映不衰,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成長,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形象化生動教材。同時,培養造就了一批優秀的電影文學、藝術和技術專家,他們執著追求、敢於創新、不怕犧牲、樂於奉獻,為八一廠的輝煌和軍隊電影事業的發展建立了功績。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風雨下鍾山》《四渡赤水》《巍巍昆侖》《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等系列影片相繼完成,以豐富多彩的電影畫面全景式地反映了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戰爭的整個進程,為中國乃至世界軍事題材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的一頁。其中《大決戰》在1995年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暨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舉辦的「中國電影世紀獎」評選活動中,榮獲「中國電影90年優秀影片」獎。
活著的永恆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當閃耀著金光的庄嚴軍徽出現在銀幕上,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隨之響起的時候,我們總是被那些銀幕上的英雄們帶進一種特殊的崇高之中。
對於遠離了炮火硝煙、生活在和平環境下的中國人來說,電影銀幕上那些流血犧牲的英雄先烈的光輝形象、那些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波瀾壯闊的宏大場面、那些殘酷的戰爭環境中人民戰士和人民軍隊的高尚情操,都是一種崇高的革命英雄主義的洗禮。而更年輕的人都從眾多的戰爭題材的電影當中理解了犧牲和奉獻,體會出新中國與和平昂貴的代價,懂得了珍惜和愛護的含義。從這個意義上說,以八一電影製片廠為主要代表的中國軍事題材電影事業發展的輝煌50年的歷史,也是一代又一代電影人將中國人民不怕犧牲、不畏強暴、英勇頑強、前赴後繼的精神代代相傳的歷史。
那些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的電影插曲和主題歌的旋律、那些雋永經典的電影台詞、那些永遠不會褪色的英雄的名字,在很多年之後仍然將熠熠閃光。因為他們已經不僅僅是一些藝術形象,他們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記,這個時代叫革命;他們也將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這種精神叫中國。
當所有的故事和所有的主人公在現實中都已經永恆了的時候,他們依然在電影里活著。
(漢字狂草)
八一電影製片廠簡介(資料鏈接)
半個世紀前,從全軍各部隊選調來京的年輕軍人和海外歸來以及從粵滬等地調聘的電影專業人員,作為軍隊電影事業的首批建設者們,懷著滿腔熱情,意氣風發地用鎬頭和汗水在北京市六里橋蓮花池畔的高粱地上動手建廠。初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1952年8月1日定名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解放軍電影製片廠,後幾經更名,於1968年9月改稱現名,簡稱八一廠。主要擔負對內配合部隊教育訓練,對外宣傳人民解放軍的任務。開始攝制軍事教育片和新聞紀錄片,1955年起增加故事片創作生產,形成了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和故事片三片並舉的格局。隨著八一廠影片在軍內外發行上映,銀幕上紅星閃耀光芒四射的八一廠廠標和引自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那威武雄壯激昂嘹亮的片頭音樂,逐漸為全軍官兵和廣大群眾所熟悉喜愛。
(八一)
《京華時報》 (2002年7月28日第15版)
『柒』 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片頭音樂歌名叫啥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捌』 瞎子阿炳電影片頭曲叫什麼
描述瞎子阿炳的電影是1979年八一製片廠拍攝的《二泉映月》,
影片片頭曲就是阿炳的代表作二胡曲《二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