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電影鋼的琴出現的音樂

電影鋼的琴出現的音樂

發布時間:2025-08-15 09:10:49

Ⅰ 電影鋼的琴音樂作用分析

手風琴,東北一直是中國手風琴文化的重要培育地,地理因素居多,源源不絕的俄羅斯民謠或小調由東北傳入中國,因此《鋼的琴》的配樂主調是明顯以手風琴居多,如《三套車》 、《步步高》、俄羅斯搖滾樂團lube的《Skoro dembel 》或王雁盟的《瑪奇朵漂浮》等,都圓融地在這部電影里起舞
電影的音樂。因為故事的原因,電影中大部分都是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流行於工人階級的音樂,例如剛開始秦海璐唱的《三套車》,以及後來手風琴伴奏,故事進入高潮一起開始造琴,在這種勞動場景中lube的skoro dembe,這首曲子是具有俄羅斯民族特色的搖滾,由九十年代俄羅斯最好的樂隊lube演唱,他們的歌曲通常是歌唱俄羅斯的土地,
影片的一開始,由王千源和秦海璐組成的草台班子歌劇團就先唱出了一首《三套車》,「冰雪覆蓋著伏爾加河,冰河上跑著三套車,有人在唱著憂郁的歌,唱歌是那趕車的人」;之後情緒急轉,悲情立刻轉為喜悅,演奏一曲《步步高》。這也暗示了影片悲喜交加的調子。
除去各種俄羅斯小調外,電影中還充滿了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流行在小城鎮的歌曲。台灣民謠《張三的歌》,香港流行天後徐小鳳的《心戀》,情歌王子姜育恆的代表作《跟往事乾杯》,以及,動聽的歌聲伴著悅耳的音樂令人心動。《張三的歌》、《心戀》、《跟往事乾杯》等流行曲目以點題加詼諧的方式出現在影片的各個段落,讓大家在視覺享受之餘,耳朵也沒閑著。
俄國的曲子,俄羅斯民謠《蘆葦沙沙響》第一次出現時淑嫻給桂林唱的(0:37),講述首歌的故事,第二次出現是發現淑嫻背叛他,自己在街上,(1:24) 不過最讓人會心一笑的就是《超級瑪麗》闖關音樂的運用,並且共計兩次。超級瑪麗聲音的出現:第一次(09:27)出現在王千源為女兒搭建木質鋼琴上,女兒玩游戲的音樂直接架入到現實,既詼諧又有一種兒戲的感覺。影片中段出現了第二次,王千源正在為如何鑄造一架鋼琴而犯愁,當時出現的音樂則變成了超級瑪麗過關失敗的聲音,那種悲涼感稍稍觸動心靈。(1:22)
對於風格各式各樣的配樂,導演張猛早先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道,「其實我一直希望說在音樂配樂上可以有種細膩的存在,像是早先俄羅斯、東德的音樂,那個年代的一些國語流行音樂就會有這種感覺。很多歌曲你一聽,就會撥動你心中的那根弦。這應該是電影在視覺之餘給人的另一種體驗。」
姜育恆的「跟往事乾杯」或李壽全的「張三的歌」,除了帶領觀眾回憶當時的時代精神,也有意無意地 點出這種小人物歷經滄桑卻又滿懷希望的糾結與堅強,更讓《鋼的琴》有效地和充滿廉價笑聲、低俗情節的二三流喜劇做出區別,觀眾歡笑同時,也能沉靜地感懷時代變遷並反思當下社會,即便《鋼的琴》在我看來,對於社會沖突與矛盾的批判力道上仍有些避重就輕,但畢竟這是一部喜劇,能作到如此舉重若輕,足以讓你我敬他一杯
影片強烈的形式感和富於張力的音樂也是一大亮點。影片中有多處舞台形式的段落,甚至於還有極為寫意的場景,比如陳桂林在大雪紛飛中,肆意的彈奏著鋼琴,頂光打下來,自然而然的將陳桂林的失意與夢想強烈的對比表達出來。另外使用多首極具懷舊感的流行音樂和俄羅斯民謠,著實拉近了觀眾與那個時代的距離。

「乾杯,朋友,就讓那一切成流水,把那往事,把那往事當成一場宿醉,明日的酒杯莫再裝著昨日的傷悲」
如流水的往事正是以陳桂林和工友們為代表,而明日酒杯,不正是陳桂林一直想要留住的女兒嗎?在這首歌里,歌者奉勸諸位明日的酒杯莫要再裝著昨日的傷悲。影片最後女兒隨著前妻離去,正是陳桂林的決定,也是對現實的無奈與妥協。 《致愛麗絲》,片中幾次出現了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這個但凡是初學鋼琴者都耳熟能詳的由理查德.克萊德曼在上世紀90年代演繹出如夢似幻的經典曲目,成為當年很多琴童及其家長們的終極理想。獻給愛麗絲,在電影中,也是一個夢想,是一種對不能達到的遠方的欣羨和期翼。貧窮的家境,簡陋的擺設,木質的鍵盤,父親坐在椅子上,暢想的卻是在雪中撫著琴鍵奏出那首優美無比的《獻給愛麗絲》。那一刻,超越了貧窮、超越了現實的父親,是幸福的。
《心戀》一眾主角在運豬肉的小貨車里高唱《心戀》(「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的場面
張三的歌、山楂樹、三套車、跟往事乾杯、心戀
《鋼的琴》里的現實灰色調很靠近東歐電影的氣質,寥無人煙的廢棄工廠,寒冷的東北大地,但東北人性格里的幽默與歡樂又為它注入了特殊的個性。
片尾,王千源飾演的父親,站在一旁,看著女兒彈著成型的鋼琴時候的表情,那是一種毫無欣慰的冷冷的表情,既看不到大功已成的成就感,又沒有看見女兒回歸的幸福感,其他的夥伴包括秦海璐也都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一樣凝望而無表情。這種真實感強烈地從視覺上深深地打動著我,把觀影者從荒誕的劇情一把拽回殘酷的現實,好多人生目標,歷經千辛萬苦實現的那一刻,竟然沒有感覺到一絲絲當初想像的興奮感,留下的只有疲憊,疲憊到無力的感覺……
《鋼的琴》理應被歸為一部新現實主義電影,以單純的拍攝手法來對准平凡的生活、底層人物的生存狀態,構建於真實現實狀況的故事都把它指向了「新」,它身上濃烈的新現實主義風來源於我們的生活,也來源於我們時代更迭給我們帶來的切身影響,那便是時代的痛,時代之痛是作用在人身上的,那群人便是生活在時代變遷夾縫之中的人,他們貧窮,但是似乎還存有一絲不靠譜的激情,讓人為之動容。
時代深處之傷痛是作用在人身上的,一個時代的人犧牲,一個時代的人送 葬,在漫無邊際的破敗工業廢墟之中,一起注視著舊時代的崩塌,新時代的掙扎重生,而處於這種交替邊緣的人卻如此渺小,但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卻真真實實的倒映著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時代的傷疤深深的烙在了他們的身上,小人物身上背負的東西,正是我們引以為自豪或者是唾棄的整個時代。
完整分析見http://wenku..com/link?url=-GEeQcPsOqmuVtbks8One_91fQZS3uAE4KtqRvQlqbLAfz-U1COs8d0fciNQFxpHal1n_xm)
附:該電影賞析可見北京大學公開課《電影賞析》——戴錦華教授,網易公開課有資源,主要通過電影拍攝手法來進行分析。

Ⅱ 《鋼的琴》電影分析

1.鏡頭

開頭一個固定仰角機位,兩位主角中心站位,對比異常強烈,車站的遮雨棚兩側揚起,好像是主角背後的翅膀,男人一側的車棚是破碎的,女人一側的車棚是完整的,男人一邊是廢墟,是舊工業時代的遠去,女人一邊是磚房,是新時期拜金風潮的湧入,兩人的衣著一舊一新,男人手裡是手風琴,背後是助力車,女人身上是時髦的大衣,挎包,兩人的格格不入頓時凸顯出來。在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對話中,一直是固定機位,正因為鏡頭中包含如此多的元素,才讓觀眾避免了乏味。

等到季哥被警察抓走後,男主放棄了製造鋼琴,接下來的畫面跟開頭類似,景物人物完全相同,由固定仰角機位換成了固定俯角機位,應該暗示男主心情的變化吧,仰視男主時,男主是高傲的,藐視的,不向困難低頭的,而此時的俯角鏡頭,男主是卑微的,喪氣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

結尾時仍是機位平移,演員們都聚在鋼琴周圍,鏡頭逐漸後退拉遠,沿著長長的走廊離工廠越來越遠,帶著觀影人逐漸遠離那段鏗鏘的歲月。

2.燈光

偷鋼琴之後的月下獨奏更是奇葩,場面全黑,只有頂光,色彩明麗,雪花飄落,旋律悠揚,超現實浪漫主義風格,很唯美。在炸煙囪之後也有一段相照應的,男主女主在畫面中央,固定機位,背景全黑,唯有兩束頂光,分別給男主女主,男主坐,手風琴,冷色調,女主站,小腳步,暖色調。同樣的超現實浪漫主義風格,唯美。

3.音樂

電影《鋼的琴》從主題上,就是一個與音樂有關的故事:下崗工人陳桂林與妻子離婚,為了挽留住女兒需要一架鋼琴,從籌錢買鋼琴,到學校里偷鋼琴都不能成,於是拉攏昔日鋼廠的同事們憑一手之力造「鋼」琴。故事自始至終都在圍繞著一架挽留女兒所需要的鋼琴而展開,「鋼琴」作為一條線索也作為人物之間的主要矛盾在整個影片中反復出現,經典熟悉的鋼琴旋律,如陳桂林在木鋼琴上為女兒演奏貝多芬《致愛麗絲》,不時作為細節的呈現在片中響起,影片與音樂之間的直觀關聯便不言而喻了。鋼琴與手風琴,作為兩個實物在影片中的參與,為電影音樂提供了恰如其分而又妙不可言的入口,鋼琴為主,掌控著影片的主要旋律,手風琴協奏,統攝著整體感覺,使得音樂藉由樂器的存在扣住了整個影片的靈魂所在,賦予影片一種唯美的浪漫主義色彩。

與一般影片不同,《鋼的琴》並沒有致力於在二維平面之中製造三維視聽幻覺,而是逆其道而行營造封閉的效果,大量使用的正面水平機位以鏡頭的水平移動都是人產生強烈的抽離感,扁平的空間以及人物「左進右出」的運動方式營造的是一種貌似真實而又讓人警惕的非真實感,顯然是對電影語言規則的一次有意識的冒險,然而這是一次成功的冒險,非但沒有使影片生澀無味,相反地,這種對現實的背離造成了一種類似於黑色幽默的矛盾沖擊,容納了更多的意味。

4.剪輯

反復蒙太奇,陳桂林與他的父親在那屋頂上出現兩次,兩次的出現在整片中都是有著不同的意義,使得陳桂林在前面的困難都得到了思想上的解放,並且這樣更給觀眾一種一種錯覺想法。

交叉蒙太奇,陳桂林他們幾個偷了學校的鋼琴被抓,讓他們自己抬回去,那個淑嫻彈完琴望向陳桂林,然後鏡頭就轉換陳桂林在查閱書籍,這兩件事都有影響的作用。並且這樣更給觀眾一種知道陳桂林的想法。

節奏蒙太奇,而在他們找那個把胖頭的女兒搞懷孕的人的時候,鏡頭換了4次的固定鏡頭來拍攝,音樂也是從一開門就起,與鏡頭相互形成節奏感。之後又去追那些人有形成很好的相呼應。

在場面調度方面,影片開始的一場送殯戲,已經彰顯了張猛在電影語言上的想法。他用橫移鏡頭,三次拓展畫外空間:開始是一群人吹拉彈唱的橫移加特寫;然後是一群人在中景的畫面內,與畫外的人進行對話———至此,觀眾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這幫人在干嗎;最後橫移鏡頭交代畫外空間,觀眾之前對這一場景的疑問得到解決,同時歡快的音樂與送殯場景的對比,也凸顯出其中的幽默。這種對畫面內外空間的運用、對電影語言的理解,使得整部電影抬上一個高度。

5.劇作

他的故事極其簡單,影片的敘事方法主要是順序的敘事,中間直接按照故事的情節發展下去。講述的是一群多災多難的男人,他們除了要應付自己生理上的中年危機外,還要應酬苟延殘喘的生活,為了挽留住離異男人的女兒,他們重新揀起了年輕時侯的浪漫,用鋼鐵做了一架鋼琴,而女兒終究是走了,就像難以挽留青春。當然,挽留女兒只是一個牽強的理由,他們這樣一群庸庸碌碌的男人,走過了人生的黃金時代,已經懂得與生活和解,他們也明白:活,沒有理由,卻要進行下去。這個時候,鋼琴不僅僅是鋼琴,這是一群生活在中國,肩負特殊歷史使命的,恰至中年的男人的自我拯救。

電影中的線索:第一條,主要線索,大家集體製造鋼琴的故事,第二條線索,影片的兩條暗線,一條是陳桂林前妻對孩子的爭奪,顯得較為尷尬,要麼應該加強這面的描寫,強化一下人物的動機,也增添一些困難,要麼則略寫,甚至不寫,尤其是前妻的戲份過多,但是有沒有影響到主線「造琴」,現在有些刪之可惜添則不足的味道。另一條線索,廢棄的工廠遺留下兩根高聳入雲的煙囪,工人們集體聯署呼籲保留,但終被拆除。這兩根煙囪經歷幾十年歲月,伴隨幾代工人的勞動、成長和生活,是城市地標,是記憶參照,更是過去時代光榮與夢想的見證。影片末尾,在大群工人佇立遙望中,兩根煙囪被定向爆破,瞬間,煙塵升起。這條情節線時斷時續,作為「造鋼琴」這個主線索的襯托背景,頗具意味。它說明,國家、資本、市場的邏輯和步伐,鐵面無情,堅不可擋。它還說明,土造鋼琴,這個單個「奇跡」,其實只是一次無奈的掙扎,正像最終不能留住陳桂林的女兒一樣,它並不能改變造鋼琴的那個「背景」,不能改變工人集體失敗的命運。通過這個背景線索的敘述,《鋼的琴》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時代的大勢。

Ⅲ 電影《鋼的琴》中幾個疑惑,求高人解答。

(被抓)應該是主角的前妻。
季哥應該坐牢了吧,片中有說過的
女孩跟他媽媽了,如果是跟爸爸的話,在片中最後媽媽就流淚離開了。

閱讀全文

與電影鋼的琴出現的音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亞洲愛情電影前十名 瀏覽:95
台灣農村性方面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27
超凡蜘蛛俠3電影免費中文版 瀏覽:691
我要玩大電影 瀏覽:865
關於航班的電影大全 瀏覽:458
冷門周星馳電影 瀏覽:682
泰國電影喝飲料 瀏覽:358
抖音電影票可以送人嗎 瀏覽:98
馴龍高手1電影英文版下載迅雷 瀏覽:360
漣漪愛情微電影 瀏覽:96
有什麼電影是六年級看的電影 瀏覽:653
買電影票買了兩張是給一個號嗎 瀏覽:409
泰國電影情愛 瀏覽:163
新舊小丑交替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39
香港電影以一個小區的名字 瀏覽:251
電影鋼的琴出現的音樂 瀏覽:101
香港電影笑傲江湖的演員表 瀏覽:282
阿凡達要在什麼電影院看 瀏覽:694
五五電影網明星大偵探第六季 瀏覽:793
大逃殺完整版電影在線觀看影片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