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歌》是什麼電影插曲
《歌》是1977年電影《閃亮的日子》插曲。
原唱:羅大佑
作詞:徐志摩(翻譯)
作曲:羅大佑
歌詞如下:
當我死去的時候親愛的,你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也無需濃蔭的柏樹
讓蓋著我的青青的草,淋著雨也沾著露珠
假如你願意請記著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在悠久的昏暮中遺忘,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許也許我還記得你,我也許把你忘記
我再見不到地面的青蔭,覺不到雨露的甜蜜
我再聽不到夜鶯的歌喉,在黑夜裡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暮中遺忘,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許也許我還記得你,我也許把你忘記
《閃亮的日子》劇情簡介
方誌偉狂愛熱門音樂,西部鄉村音樂和藍調歌曲,為了參加秋季熱門音樂出國演唱選拔賽,他處心積慮地想要組成一個一流水準合唱團。吉他手小五是基本成員,他甚至用計策將另一個合唱團鼓手阿梁贏取過來。吉他手老溫,也是在他努力不懈糾纏下,丟掉事務員工作,死心塌地加入他們,最辣手入選是女歌手。志偉心比天高,他打定主意非孫小梅莫屬。
❷ 羅大佑寫過哪些經典歌曲
1974年,羅大佑創作了第一首創作曲《歌》,其中包括《鄉愁四韻》。同年,他還創作了《神話》,為「閃亮的日子」插曲。
1976年,羅大佑為電影《閃亮的日子》創作了同名主題曲,並創作了《牧童》和《我們曾經年輕》。
1977年,羅大佑創作了《旅程》,為電影「情奔」的插曲。同年,他還創作了《風兒你在輕輕的吹》,為電影「情奔」的主題曲,以及《情奔》和《稻草人》。
1979年,羅大佑創作了《痴痴的等》,該曲被方正、賈思樂、潘越雲、鄺美雲等歌手演唱。同年,他還創作了《戀曲1980》,收錄於個人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中,全曲僅費時30分鍾完成。此外,他還創作了《搖籃曲》、《童年》和《盲聾》。
1980年,羅大佑創作了《是否》,為電影「搭錯車」的插曲。同年,他還創作了《光陰的故事》、《將進酒》、《走不完的路》、《青春舞曲》、《鹿港小鎮》、《酒與倘賣無》和《一樣的月光》。
1981年,羅大佑創作了《愛的箴言》,該曲被張艾嘉個人專輯《童年》收錄。同年,他還創作了《大家一起來》、《春望》、《四季》和《落葉紛紛》。
1982年,羅大佑創作了曲《野百合也有春天》,為電影「野雀高飛」的主題曲。同年,他還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該專輯引發了台灣史無前例的自省風潮。此外,他還在台灣舉行了演唱會,成為引領台灣個人演唱會風潮的第一人。
1983年,羅大佑發行了第二張創作專輯《未來的主人翁》。同年,他還在中華體育館舉辦了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場年終演唱會。
1984年,羅大佑發行了第三張個人專輯《家》,該專輯中全部作品均為他創作。
1985年,羅大佑發行了台灣第一張現場演唱會錄音專輯《青春舞曲》,該專輯收錄了羅大佑演唱會實況精華。同年,他還創作了歌曲《明天會更好》。
1986年,羅大佑為電影《海上花》譜寫了同名主題曲。同年,他還為電影《衛斯理傳奇》配樂。此外,他還創作了歌曲《告別的年代》。
1987年,羅大佑於紐約獲頒「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同年,他還創作了歌曲《思念》,為電影《意亂情迷》的主題曲。此外,他還創作了曲《沉默的表示》,即陳淑樺演唱的《無言的表示》,後經羅大佑修改部分歌詞重新演唱。
1988年,羅大佑發行了久違四年後的最新力作《愛人同志》專輯,該專輯收錄了歌曲《戀曲1990》。此外,該專輯中還有歌曲《愛人同志》、《不變的結局》,它們分別為電影「棋王」的主題曲與插曲。同年,他還出版了《昨日遺書》。
1989年,羅大佑發行了第一張電影音樂專輯《衣錦還鄉》。同年,他還發行了羅大佑情歌選輯《閃亮的日子》和《告別的年代》。此外,《愛人同志》還在香港發行。
此後至20世紀90年代初,羅大佑繼續創作並發行了多張音樂專輯和電影音樂作品,包括演奏專輯、粵語專輯以及為多部電影製作主題曲及配樂等。他的音樂作品涵蓋了多個領域和風格,深受聽眾喜愛。
❸ 羅大佑多少歲
羅大佑68歲。
羅大佑,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Tayu Lo,台灣省苗栗縣客家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畢業於台灣中山醫學院,中國台灣男歌手、音樂人、詞曲創作人、作家。
演藝經歷:
1980年大學畢業之後,在台北一家醫院放射科工作,但最終因對音樂的熱愛難以割捨,辭職成為職業音樂人。為電影《搭錯車》創作插曲《是否》《一樣的月光》和主題曲《酒干倘賣無》。同時期創作《光陰的故事》《將進酒》《走不完的路》《青春舞曲》《鹿港小鎮》。
1990年,於香港成立「音樂工廠」,為電影《衣錦還鄉》擔任配樂,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配樂獎。 與黃沾合作的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電影主題曲獎」。
1991年,重新填詞《東方之珠》,並推出群星版和獨唱版兩個版本;同年返台發表專輯《原鄉》。 與黃沾合作的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再度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主題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