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音樂電影的產生

音樂電影的產生

發布時間:2025-09-01 06:56:25

A. 音樂影片的歷史

在1910年,亞歷山大·史克里亞賓為了歌劇和一種叫做「Light Organ」的音樂器材,寫了一首交響曲《普羅米修士-火焰之詩》。在1920年代,奧斯卡·費斯琴格(適當的定義了視覺音樂這個名詞)的動畫電影搭配了管弦樂團彈奏的配樂。費斯琴格也製作了短拼的動畫影片,為了宣傳Electrola唱片公司新發行的唱片,這些影片很有可能就是史上第一支音樂影片。
在1929年,俄羅斯電影的革命者狄齊卡·維托夫(Dziga Vertov)製作了一部片長40分鍾的影片,叫做《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這部電影實驗了拍攝真實事件的手法,有別於喬治·梅里斯(Georges Méliès)誇張的戲劇性表現方式。整部電影都使用了音樂作為背景(在放映的戲院由管弦樂團現場伴奏),而且完全沒有對白。這部電影特別之處在於,它利用了快速剪接和快速畫面的技巧,將整部電影的節奏和音樂結合,並讓觀眾產生情緒。這部電影被認為設定了紀錄片的拍攝原則,也對所有電影製作方面產生重要影響。

B. 影形式音樂發展歷程分為哪幾個時期

影形式音樂發展歷程分為從萌,芽到成長,繁榮。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影形式音樂發展歷程一共分成了3個時期,這三個時期是從萌然後到芽到成長再到繁榮。

C. 影視音樂發展歷史

影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程

1

默片(無聲)時期

第一位在電影中使用音樂的人是盧米埃兄弟。

1895

12

28

日在

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廳,盧米埃兄弟放映了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商業片,

當時盧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時還邀請了鋼琴家做現場的伴奏,所演奏曲

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樂,因此這代表了電影與音樂第一次的交會。

(觀看電影《雨中曲》中當時觀眾欣賞無聲電影時的場景,因為沒

有人物對白,劇情完全靠字幕的形式傳達給觀眾。

喜劇大師卓別林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電影明星。

2

起飛時期

對於電影史來說,

1927

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影像與聲音結合

的技術終於成熟,使得有聲電影正式崛起,觀眾終於能在看電影時聽到

演員們的聲音了。

由於故事情節已經能由說話聲與對白交代清楚,從今

而後它就是情緒系統的重要領導者。

從有聲電影問世到上世紀三十年代

中期,基本上電影音樂家的作曲方式是以純音樂的形態來構思,因此,

電影音樂脫離不了古典音樂的氣息。

3

專業化時期

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後,隨著電影的發展以及一些音樂家對電影音樂

發生興趣之後,開始為電影寫作專門的樂曲,電影音樂才有了明顯的特

性與進步。

這個時期的電影音樂家以史坦納為代表,史坦納可以說是電

影音樂家的鼻祖。

史坦納首創米老鼠式的編曲方式,為早期的電影譜下

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亂世佳人》、《北非諜影》等;此外,恐怖大師

希區柯克與柏納赫曼的《驚魂記》(

1960

年),全片以小提琴的弦樂音

響製造出凄栗驚駭的場面,也成為電影音樂的典範。

電影音樂的主要特徵

1

視聽統一的綜合性

——

電影基本上是一種視覺藝術,

但聽覺要素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部分。

2

片斷與整體的矛盾統一性

——

電影音樂在影片中是分段陳述、

斷出現的(早期的電影音樂例外)。

3

音樂長度的制約性

——

電影音樂受電影蒙太奇的限制,

隨劇情發

展而變化,因而每個音樂片斷的時間長度,均受到嚴格限制(誤差通常

不能超過半秒鍾)。

4

音樂與科學技術的不可分離性

——

電影音樂要通過錄音

(包括混

合錄音、光學錄音)、洗印、放映等技術處理,因而深受科學技術的制

約。

電影音樂的主要功能

1

描繪作用

——

這是較為客觀性的處理,

主要用音樂來渲染烘托畫

面的情緒及氣氛。

2

、抒情作用

——

主要用於塑造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心理

變化,體現內心潛台詞等。

3

劇作作用

——

音樂參與影片的情節發展,

成為影片結構不可缺少

的組成部分,

包括刻劃人物的復雜內心矛盾,

表現人物之間的外部沖突。

4

、背景氣氛作用

——

音樂以特定音調、樂器音色、風格在影片的局

部或整體中,作為表現時代特徵、民族特點、地方色彩或強化特定的影

片基調與氣氛的手段。

5

、結構貫串作用

——

同樣的音樂在影片中多次反復(或變化反復)

出現,在情節發展過程中起著紐帶作用,既能使整部電影完整、統一,

又能使觀眾在心理上獲得前後貫串的感受。

D. 音樂影片的時間線

1941年- 一個新發明震撼了美國的俱樂部和酒吧:「The Panoram Soundie」是一種點唱機,並可在播放音樂的同時播放一小段短片。1956年- 好萊塢開始出現以音樂為主的電影類型。搖滾電影的浪潮開始,貓王的電影也開始盛行。這些電影有的將音樂表演融入故事劇情中,有的只是單純的諷刺電影。
1960年- 在法國出現一種可以播放影片的點唱機-「Scopitone」,但並未獲得太大成功。
1962年- 英國電視頻道創造了音樂影片節目的新樣貌。一些例如Top Of The Pops、Ready! Steady! Go!和Oh, Boy等節目造成轟動。
1964年- 美國電視頻道適應並出現了第一個以音樂為主的節目-Hullabaloo,之後許多同類電視節目陸續出現,例如Shindig!和American Bandstand。披頭四也在節目A Hard Day's Night中演出。
1966年- 第一個有整體概念的音樂宣傳影片開始播出,是披頭四的《Paperback Writer》和《Rain》兩首歌曲。在1967年初,有更多懷抱野心的宣傳影片開始出現,包括Penny Lane和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的影片。
1970年- :唱片業界開始發現,電視節目是推銷旗下歌手絕佳的管道。他們開始拍攝短篇的宣傳影片,早期的音樂影片以歌手在電視節目舞台的表演取代了現場表演。
1975年- 皇後合唱團推出了突破性的影片《Bohemian Rhapsody》,這支影片被認為是音樂影片時代開始的象徵,也設定了當代音樂影片的視覺語言。
1980年- 大衛·鮑伊的音樂影片《Ashes to Ashes推出。
1981年- MTV音樂電視網,一個24小時播出的衛星音樂電視頻道開播。一開始只有少數的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願意配合播出這個頻道,但很快的MTV開始引起流行並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
1984年- 麥可傑克遜的音樂影片《Thriller(戰栗)》推出,是史上第一支有故事性的音樂影片, 此對往後音樂影片的內容帶來永久的影響。《The Making of Thriller(戰栗幕後製作過程)》的影片也在1984年發行。這也是第一部關於音樂影片幕後製作的影片。* 1986年- Peter Gabriel推出劃時代的《Sledgehammer》音樂影片。
1989年- MTV音樂電視網將他們的「音樂影片先鋒大獎」改名為「麥可傑克遜先鋒大獎」,以向麥可傑克遜在音樂影片領域的藝術成就致敬。
1989年- 麥當娜推出音樂影片《Like a Prayer》,其中的種族和宗教表現造成爭議。
1991年- 涅槃樂隊(Nirvana)推出《Smells Like Teen Spirit》音樂影片,讓嘈雜音樂(Grunge)和科特·柯本(Kurt Con)成為美國和全世界的主流音樂。
1992年- MTV音樂電視網開始標示音樂影片導演的姓名。
1992年- 槍與玫瑰推出單曲《November Rain》的音樂影片,並成為有史以來成本最高的音樂影片之一。
1995年- 10月21日MTV音樂電視網頻道在台灣正式開播。
1995年- 米高積遜與珍妮傑克遜的單曲音樂影片Scream(吶喊),成為史上最貴的音樂影片,該影片總共花費了700萬美元,成為史上製作費用最為昂貴的音樂錄影。
1996年- Pop-up Video在VH1頻道開播。
1996年- 由於MTV音樂電視網逐漸以其他節目類型取代原本的音樂影片播放。因此M2頻道開播,也是一個24小時播放音樂影片的電視頻道。
1997年- 米高積遜的Ghost音樂影片成了史上最長的音樂影片(共39分鍾),另外據說《Ghosts》才是史上最貴的音樂錄影,其成本超過了「Scream」(吶喊),但由於具體資料保密,所以現在《吉尼斯世界記錄》還是認證「Scream」為最貴的音樂錄影。
1999年- M2頻道改名為MTV2。
2002年- 由於MTV2播放的音樂影片越來越少,MTV Hits開播。
2006年- Rekto樂團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支可以遊玩的音樂影片游戲

閱讀全文

與音樂電影的產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二虐心愛情故事電影欲愛 瀏覽:504
長沙星電影院 瀏覽:408
大尺度台灣五個男人的電影 瀏覽:471
怪獸宇宙會有下一部電影嗎 瀏覽:396
第七電影媽媽完整 瀏覽:955
1917電影觀後感300字左右 瀏覽:207
韓國電影波多野結衣在線觀看中文字幕 瀏覽:608
李凡秀電影圖片 瀏覽:716
學校發了電影票 瀏覽:245
郭德綱電影長發圖片 瀏覽:919
釜山行電影完整版第二部中文版 瀏覽:355
成龍的電影急先鋒英文 瀏覽:173
著名的法國大電影 瀏覽:122
電影背景音樂男女對唱 瀏覽:838
演員的誕生里的電影名 瀏覽:212
電影反擊靠什麼賺錢 瀏覽:533
電影我是奴隸完整版 瀏覽:220
七個神經病電影中文版 瀏覽:912
小馬寶莉大電影2碩碩 瀏覽:219
我的老師電影免費看中文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