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撐起中國票房的五位男星,黃渤墊底,第一從未被超越,這五位分別是誰
撐起中國票房的五位男星,這五位分別是誰?
黃渤可以說是這裡面最耐看的,黃渤以《瘋狂的石頭》初露頭角,之後以《泰囧》、《瘋狂的外星人》、《心花怒放》奠定了他在影壇的一席之地,《鬥牛》更是讓黃渤成為金馬影帝。商業片、文藝片都能讓人喜歡,但明顯走入瓶頸。其他人都沒必要談。只能說豬站在風口上也能飛!
⑵ 從閃耀奪目到乞討異鄉,一生都很跌宕起伏的艷星是誰
她是民國奇女子,也是「艷星」第一人,她為熒幕而生,亦因熒幕毀滅,這個時代,天生就適合出彩,而她,天生就適合這個時代;但她卻沒有躲過奢侈的陷阱與事業的淘汰,直至淪為乞丐。她的一生也是以悲劇結尾的電影一幕。
上世紀二十年代,國產電影才剛剛起步,不少電影公司相應而生,最早的電影明星也隨之出現,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中國最早的「四大花旦」中的一位,她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相當於現在的范冰冰,她就是楊耐梅。
據報道,在他們夫婦將女兒嫁去台灣之後,二人因走投無路不得不變賣細軟,禍不單行,1956年陳君景不告而別,音訊全無,楊耐梅一人更無指望,最終沿街乞討。
於是,人們便時常可見一婦女沿街乞討,衣服雖破爛不堪卻依稀可見舊日的豪華,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個乞討的婦人竟是當年名動上海的電影明星。人們能做的,也不過是感慨世事無常命運多舛外,多往她手裡塞些零錢罷了。
後來,她乞討的消息被女兒知道,被接往台灣,她在回憶錄中寫下了她一生磨難後悟出的道理並規勸後輩:「余衷想前事,如春夢一場。甚思同業後輩,以余為鑒,得意時切要留做後步,為老年時作計算!」
從飛入雲端到墜落深淵,從閃耀奪目到乞討異鄉,楊耐梅的一生也像一部電影一樣跌宕起伏,只是她主演的這部電影,本是花團錦簇,輝煌開場,卻最終只是黃粱一夢,悲劇收場。
⑶ 周潤發、劉德華、胡歌和吳京,你最喜歡哪位電影中明星的軍人形象呢
娛樂圈有很多明星因長得漂亮被人熟知,如趙麗穎 唐嫣 金晨 江疏影 歐陽娜娜 程瀟 張鈞甯 楊超越 董潔 景甜 宋祖兒 唐藝昕,有的因為會功夫被關注,如李小龍 成龍 李連傑 甄子丹 洪金寶 梁小龍 楊紫瓊 元彪 元華等,還有幾位明星他們出演國產軍人題材電影,被觀眾喜歡,主要因為他們扮演的軍人太帥了,國產電影你最喜歡哪位電影中明星的軍人裝呢?
演員們在飾演角色時,都需要有一種對角色的鑽研與琢磨,讓自己融入這個角色,使觀眾產生一種代入感。有些影片中會出現一些軍人的形象,而娛樂圈有幾位男明星穿上軍裝的樣子,也能看得出演員們有些軍人的風采。
讓觀眾印象最深的,相信就是李幼斌老師的軍裝角色了。《亮劍》中的李雲龍作為一名戰場上魄力十足的團長,也為觀眾塑造了一名特殊的人物形象,而身穿軍長的李幼斌比《亮劍》中的形象看上去則更加有威嚴了。
徐熙顏(1987年5月29日—),原名徐景,中國內地女演員,出生於南京,2008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06年因拍攝中國電信114「號碼百事通」的廣告而為人所知,廣告里那個微笑動人的花店女孩就是徐熙顏。這位端莊甜美,又不失大家閨秀氣質的女孩,實在是廣告商的寵兒。2008年憑借114的廣告,參加中國(三亞)國際電視廣告藝術節,一舉獲得「最佳廣告代言人」的獎項。 在《別無選擇》和《馬永貞》中分別扮演王無雙和段冷翠,受到更多人的關注。
中文名徐熙顏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星座雙子座
出生地江蘇省·南京市
職業演員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經紀公司英皇星藝
代表作品《馬永貞》,《別無選擇》,《誰懂女兒心》,《活佛濟公2》
身高167cm
體重45kg
星座雙子座
血型O型
生日5月29日
⑸ 電影明星蝴蝶!!!
胡蝶(1908-1989)原名胡瑞華,1908年生於上海,原籍廣東。1924年考入上海電影學校第一期演員訓練班。胡蝶從影近半個世紀,主演了百餘部影片。她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三十年代初「電影皇後」的美稱。她是中國早期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16歲考入中華電影學校,從此步入影壇。由於她聰明靈巧、勤奮好學,很快就在中國影壇走紅。1928年進入明星影片司,主演了轟動一時的武俠影片《火燒紅蓮寺》及《啼笑姻緣》、《空谷蘭》等名片。1931年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蠟盤配音片《歌女紅牡丹》(1931),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延續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三、四十年代。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她把一個忍受丈夫虐待與壓榨而毫無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幾分愚昧的女性刻畫得相當成功。在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受到好評。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藝術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飾演有著不同生活道路的雙胞胎姐妹大寶、二寶,把兩個身份懸殊、性格各異的女性刻畫得非常成功。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國內打破國產影片有史以來上座率的最高紀錄,後來到東南亞、日本、西歐諸國演出,也大獲好評。
1935年胡蝶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展,成為我國第一位出國訪問的女明星;胡蝶從國外歸來後寫了一本游記《歐游札記》,立即成為風行一時的暢銷書。
1959年,她又因主演了香港邵氏公司的《後門》一片而獲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此片獲得日本文部大臣的特別最佳影片獎。
1975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終年81歲。胡蝶飾演過娘姨、慈母、女教師、女演員、娼妓、舞女、闊小姐、勞動婦女、工廠女工等多種角色,她的氣質富麗華貴、雅緻脫俗,表演上溫良敦厚、嬌美風雅,一度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後」。胡蝶橫跨默片和有聲片兩個時代,成為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演員之一。
獲獎情況及代表作:
《狂流》《鹽潮》《姊妹花》《空谷蘭》《夜來香》《苦兒流浪記》《後門》1960年《後門》一片獲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樂獎,胡蝶獲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此片獲得日本文部大臣的特別最佳影片獎。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90年中獲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