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曲輕音樂是《潛海姑娘》。
《潛海姑娘》是由華夏輕音樂團作曲、譜曲,華夏輕音樂團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收錄在專輯《中外器樂國標交誼舞曲·布魯斯舞曲》中,由百慕文化發行於2017年8月25日,專輯包含了12首歌曲。
歌曲《潛海姑娘》其它版本介紹:
1、蔡妙甜演唱版《潛海姑娘》是由王立平作曲,鄭南填詞,蔡妙甜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蔡妙甜獨唱專輯》,發行於1985年1月1日。
2、徐育艷琵琶演奏版《潛海姑娘》是由徐育艷演奏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該收錄在專輯《琵琶演奏》,發行於2005年2月1日。
3、電吉他彈奏版《潛海姑娘》是由電吉他演奏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該收錄在專輯《秋天的腳印吉他作品 》,發行於2020年12月4日。
② 潛海姑娘旋律優美的音樂——潛海姑娘
在紀錄片《潛海姑娘》中,那首深入人心的配樂以其優美的旋律在觀眾中廣為流傳,彷彿隨著畫面的推進,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溫暖了大江南北。這部作品的音樂靈魂,出自於才華橫溢的作曲家王立平之手。他的名字,如同那動人的旋律,與這部影片緊緊相連,深深烙印在每一個觀眾的記憶深處。
在創作過程中,王立平首次大膽地融合了電聲元素,賦予音樂全新的生命。通過電子音色的運用,他巧妙地展現了潛海姑娘們在深海中的辛勤勞動,以及她們那高尚的職業精神和人文情懷。這種創新的嘗試,不僅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也使得觀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對潛海工作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總的來說,王立平的這首主題曲不僅是《潛海姑娘》的點睛之筆,更是他藝術創新的一次成功展現,讓人在欣賞優美旋律的同時,感受到了潛海姑娘們的堅韌與美麗。
③ 潛海姑娘的音樂原聲
紀錄片《潛海姑娘》的主題音樂,旋律優美動人,隨著電影的播放,該曲子傳遍大江南北。其作者王立平是位優秀的作曲家,隨著優美的旋律,他的名字也深深的印在廣大人們群眾心裡。王立平在這部影片當中,第一次大膽的運用了電聲樂器,表現潛海姑娘們辛勤的勞動和高尚的人文品格。後由鄭南填詞,蔡妙甜演唱。
浪花,浪花,激盪在遼闊的海洋
海燕,海燕,召喚著潛海的姑娘
水晶天地中展開翅膀
飛翔,自由飛翔,伴舞在水中央
心中深深愛上了美人魚這奇妙的家鄉
魚兒告訴我海底是個好地方
珊瑚告訴我到處是寶藏
水晶世界裡一片輝煌
珍珠,快快醒來聽大地在歌唱
清早人們期待著你放出那燦爛的光芒
④ 王立平的主要作品
1、記錄電影音樂:《潛海姑娘》、《鴿子》、《海港之歌》、《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 (合作)、《揚眉劍出鞘》等。
2、故事片音樂:《戴手銬的旅客》、《少林寺》(香港)、《潛網》、《第三個被謀殺 者》、《誘捕以後》、《夕照街》、《武林志》、《蘇魯國王與中國皇帝》、《琴思》、《殘 月》、《見習律師》、《來了個男子漢》、《人生沒有單行道》、《黑色狂人》、《熒屏奇 遇》、《黑太陽731》(香港)、《她從台北來》(香港)、《晚清風雲》(上、中、下,香港)、《香魂女》等。
3、電視片音樂:《哈爾濱的夏天》、《太行豐碑》、《萬里長城》、《力挽狂瀾》、 《生命科學探索》、《中華文化之光》等。
4、電視連續劇音樂:《紅樓夢》、《聊齋》、《徐悲鴻》、《李大釗》、《閱微驚 魂》、《花木蘭》、《火燒阿房宮》等。
5、話劇、廣播劇音樂:《未來在招喚》、《紅樓夢》、《綠色克隆馬》等。
6、歌曲:《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駝鈴》、《少林寺》、《牧羊曲》 、《大海啊故鄉》、《太行頌》、《飛吧,鴿子》、《大連好》、《江河萬古流》、《紅葉情》、《枉凝眉》 、《紅豆曲》、《葬花吟》 、《說聊齋》、《平潭之歌》等。
歌曲新作《血緣》和《世界在歌聲中聽到了你》分別在中宣部設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 設五個一工程歌曲獎》以來的兩屆全國評獎中獲獎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著名音樂指揮家、國家一級指揮張列、著名節目主持人晁煜及新疆愛樂樂團、新疆移動全球通會員之聲合唱團共同演繹了「安利慈善音樂會——二十一世紀華人經典王立平作品音樂會」。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傾情獻唱,她淋漓盡致的演唱贏得在場觀眾陣陣掌聲。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的音樂作品大家耳熟能詳,其中的 《枉凝眉》、《紅豆曲》、《葬花吟》等風格各異而又主題鮮明的插曲,道出了紅樓兒女的愛恨情愁,至今仍被人們稱道。當晚音樂會演出的都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幾十年來創作的經典音樂作品。音樂會上半場,新疆各族觀眾欣賞到的是大家熟悉的電影《少林寺》主題歌《少林寺》和插曲《牧羊歌》、電視片《哈爾濱的夏天》主題歌《太陽島上》等作品;下半場,演出的是《紅樓夢」序曲(合奏)、《枉凝眉》、《紫菱洲歌》、《晴雯歌》、《紅樓夢》組曲、《題帕三絕》、《分骨肉》等歌曲,其中《葬花吟》是壓軸曲目。當王立平和吳碧霞攜手為大家演唱最後一曲《大海啊故鄉》時,整場晚會被推向高潮。
本次「安利慈善音樂會」由共青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團委主辦,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等單位協辦。本場慈善音樂會通過門票收入籌集的10萬元捐贈給自治區團委,將專門用於治療烏魯木齊市兒童福利院的10名唇齶裂患兒。通過音樂會,讓新疆各族人民欣賞到高雅藝術,並喚起更多的人來關注慈善事業,傳遞愛心。 多年來創作了大量影視音樂作品,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個性,且詞曲兼長。所創作的許多歌曲優美動聽、情深意切,富於哲理和文化品味,雅俗共賞,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王立平還是一位有影響的攝影家,曾在「四五運動」中拍攝了大量珍貴的歷史鏡頭。其中 《讓我們的血流在一起》獲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四五運動優秀攝影作品一等獎」和中國攝影家協會頒發的「四十年攝影藝術展覽優秀作品獎」。還有許多其他優秀作品發表、參展和獲獎。王立平是「四月影會」、「自然社會人藝術攝影展」、「中國現代攝影沙龍」等攝 影團體及影展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之一。 現任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主席、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名譽 會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版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及權益保障委員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樂團終身藝術指導。 身擔多項職務的王立平目前從事著許多社會活動,特別是在音樂著作權保護方面不斷努力作出了成績和貢獻。他是一位深受觀眾喜愛的我國新時期的作曲家。
⑤ 大海啊故鄉歌曲簡介
歌曲:大海啊故鄉
詞曲:王立平
演唱:鄭緒嵐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
大海就是我故鄉
海邊出生海里成長
大海啊大海
是我生活的地方
海風吹海浪涌
隨我飄流四方
大海啊大海
就像媽媽一樣
走遍天涯海角
總在我的身旁
大海啊故鄉大海啊故鄉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
作者簡介
王立平(1941—)作曲家。吉林長春人。9歲開始學習鋼琴,1954年入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1960年入作曲系本科。1973年先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後在北京電影樂團任團長,並專職作曲。曾參加大型紀錄片《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作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作品還有:紀錄片音樂《潛海姑娘》、《海港之歌》、《揚眉劍出鞘》、《鴿子》;電視片音樂《哈爾濱的夏天》、《太行豐碑》、《徐悲鴻》、《紅樓夢》(連續劇),話劇音樂《未來在召喚》,科學幻想廣播劇音樂《綠色克隆馬》,電影故事片音樂《戴手銬的旅客》、《印有金錨的飄帶》、《少林寺》、《大海在呼喚》等。電視片《哈爾濱的夏天》中的兩首插曲《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被選為群眾最喜愛的廣播歌曲,前者又在文化部、中國音樂家協會舉辦的全國優秀群眾歌曲評獎中獲獎。他的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旋律優美,配器精巧,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2.歌曲分析
《大海啊,故鄉》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創作於1983年。音樂通俗易懂,格調高雅,優美動聽,感情真摯,是一首深受歡迎、膾灸人口的抒情歌曲。
歌詞從「小時候媽媽對我講」開始,通篇質朴深情,如敘家常。藉助對大海的思念與贊頌,抒發人們對哺育我們成長的故鄉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歌曲旋律流暢舒展,優美動聽,平易親切,節奏嚴謹。雖然採用三拍子,但不拘泥於這種節拍通常的強弱韻律,而以切分、附點等手法使其變化無究。
歌曲為F大調,3/4拍子,小行板速度,結構為單三部曲式。
歌曲結構十分簡潔,如果除去反復部分,前後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為第一段,富有敘事性,樂句樸素無華。後兩個樂句為第二段,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
第一段(前兩個樂句),用較平穩的旋律起句:「」的節奏型不斷地重復著:第2、4小節的大跳音程,像是平靜的海面上不斷湧起的浪花。第二句的結尾,以稍加拉寬的節奏結束了這一段落:「」第二段(兩個樂句),旋律向上五度以屬音做第二段的句頭,重復使用第一段的節奏。更加深了對大海的愛戀之情。第二段中出現的新節奏:「」與歌詞緊密相連,彷彿是對祖國母親深情的呼喚,使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