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古典音樂經常被用做電影的背景音樂
愛的羅曼史 高山流水阿。 廣陵散。 嘆。 很復古的 抒情的: 你可以試試 肖邦的小調的華爾茲比如a小調e小調b小調的十五號B小調 激動的:C小調華麗大圓舞曲 貝多芬的大都偏熱血沸騰的: 有67號命運(不是大家都知道那個)降E大調第三交響樂55號舒緩的有F大調第六交響樂68號 嚴肅的庄嚴的:D大調第九交響樂125號 活潑的:F大調第八93號 拉赫馬尼諾夫?老柴?歌劇?我是歌劇專業的 開始只知道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三個人,後來通過選修課的學習,了解到了斯特勞斯,肖邦,維瓦爾蒂,布里頓,德沃夏克等偉大的音樂家。 我覺得古典音樂的欣賞不僅僅是對音樂本身的欣賞,更是對音樂所表達的內涵的鑒賞和探索,通過古典音樂的風格和特點可以了解到音樂家的內心世界和個人性格。因此,沒有深厚內涵的音樂家是不可能寫的出偉大的作品的,最多隻能成為優秀。我想這也是音樂家要的達到的目的吧,要把他對人生,對社會,對藝術的理解通過音樂的表現形式表達給聽眾。當他們作曲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迎合貴族和聽眾的時候,偉大的作品才會誕生,盡管可能在當時無人問津。正因為如此,我在聽古典音樂的過程中,一定要先看這個曲目的背景和來歷。否則只是欣賞其旋律的話,可能會無所收獲。 《莫扎特傳》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不愧為奧斯卡的獲影片。這部電影重點突出了莫扎特的天才和薩里埃里的嫉妒(電影為了個性鮮明和矛盾的突出,了薩里埃里)。莫扎特極具音樂天賦,當薩里埃里看見他的手稿的時候,薩里埃里驚呆了,莫扎特竟然沒有一處修改,而每一處也無法修改,因為太完美了。薩里埃里認為莫扎特不是在創作音樂,他所要做的僅僅是把自己腦中的樂符抄下來,同時也感嘆為什麼不自己這樣的天賦。 而薩里埃里對莫扎特的嫉妒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天賦,更多的是因為莫扎特的和自信,還有他對傳統的宮廷內部制度的,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曲家,他不受任何人的和控制。 還有就是莫扎特的《安魂曲》真是震撼靈魂的偉大的作品。它把莫扎特去世前的那種心理狀態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有無奈,有,有悲涼,那種復雜的心理狀況讓聽者無不為之感到惋惜。難怪有人說怎會有如此悲傷的旋律! 好聽的電影背景音樂可以說貝多芬始終是一個與命運的人。由於他長得丑,幾次被心愛的女人,這對他來說也是不小的打擊,而他後期的失聰更說明他不是的寵兒。在這樣的困難之下,他還能創造出第九交響曲這樣的作品,則更加體現了貝多芬的偉大。要知道,失去聽力對一個作曲家來說意味著什麼。這就好比廚師失去了味覺,畫家失去了眼睛一樣。而正是這樣的貝多芬創造了後人無法超越的交響樂的頂峰。所以貝多芬的音樂是不能不聽的。他的《田園》,《命運》《第九》都被我請進了電腦。 後來便是圓舞曲大師施特勞斯,他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的森林》《圓舞曲》和《春之聲圓舞曲》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反復的聽這些曲子。 同樣是這個時候我聽到了我認為最好的交響曲——德沃夏克的《新》。尤其是那氣勢磅礴的第四樂章,令我百聽不厭。
『貳』 求一首西洋古典音樂的名字,電影《綠色奇跡》3分10秒開始時餐廳裡面放的音樂
抱歉,看了半天這部電影才來回答你的問題,電影不錯!
這首音樂的名稱是《Charmaine》,曼陀瓦尼樂團(Mantovani)作品,經典優美。
Charmaine這個詞一般用作女名,一般可譯做「夏爾曼」,比較有女人味兒的意思。
義大利裔英國籍指揮家曼陀瓦尼成立的曼陀瓦尼樂團的演奏風格流暢舒展,旋律優美、動聽,音響華麗豐滿,與保羅.莫里哀、詹姆斯.拉斯特並稱世界三大樂團,八幾年開始在中國廣泛流行。我感覺,喜歡這些音樂的大多數是四十多歲的人。你是嗎?呵呵......
『叄』 關於經典古典音樂的電影有哪些
[轉]
<莫扎特>,<不朽的戀人>(講貝多芬的)
《海上鋼琴師》 《鋼琴家》 《鋼琴課》《鋼琴師》《鋼琴別戀》
。《沒有終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這部電影講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戀情,並戲劇性地講述了他想放棄演奏而從事作曲的企圖。
2。《愛情之歌》(Song of love)1947年電影,描寫克拉拉舒曼和她丈夫羅伯特舒曼以及和她未結婚的密友勃拉姆斯的關系。凱瑟林·赫本扮演克拉拉。
3。《閃亮的風采》(Shine)戲劇化了鋼琴家大衛·海爾夫戈特真實的一生,以及最後以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演奏而獲得勝利。
4。《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5。《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當然是最經典的肖邦傳奇。
6。《鋼琴課》(Piano Lesson)
7.《鋼琴師》(Pianist)
8。《不朽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回憶了貝多芬,當然裡面有他的鋼琴曲。
『肆』 哪些電影里用了大量古典音樂,具體用了哪些
先說個遙遠一點的,默片時代喜劇大師卓別林的很多電影,背景樂十分考究,很多都是出自古典樂,印象中只記得個《野蜂飛舞》了。美劇《兄弟連》第九集,貝多芬升c小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第六樂章在本集首尾呼應,豆瓣上有影評也在說道這段配樂的選取。貓和老鼠里出現的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值得一提的是朗朗小時候深受這集的影響)、肖邦圓舞曲第2、11首(印象比較深的)、塞爾維亞的理發師等等。《超體》中寡姐從醫院里走出來時候bgm是莫扎特的《安魂曲》,異常肅穆好聽。《出水芙蓉》用到的施特勞斯《蝙蝠》(序曲)、《花之圓舞曲》等都是大家很容易接受且非常優美的曲子。
『伍』 西方古典音樂有哪些
巴洛克:
巴赫 《十二音平均律曲集》《d小調托卡塔》《a小調G弦上的詠嘆》《第三勃蘭登堡協奏曲》《卡農》
《b小調管弦樂組》《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無伴奏長笛組曲》
《英國組曲》《法國組曲》《哥德堡變奏曲》
亨德爾 《水上音樂》《皇家煙火音樂》《彌塞亞》《D大調第五號大協奏曲》《G小調第六號大協奏曲》
《C大調大協奏曲「亞歷山大的盛宴」》
維瓦爾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古典主義:
海頓 《創世紀》《倫敦交響曲奏鳴曲》
莫扎特 《土耳其進行曲》《A大調第十一鋼琴奏鳴曲》《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C大調小星星變奏曲》
《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第二十三鋼琴協奏曲》《第二十六鋼琴協奏曲》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G大調第十三弦樂小夜曲》《D小調幻想曲》《安魂曲》
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女人心》《魔笛》
古典主義至浪漫主義:
貝多芬 小提琴奏鳴曲「春天」「克魯采」
《致愛麗絲》 鋼琴奏鳴曲《月光》《暴風雨》《悲愴》《熱情》
第三《英雄》交響曲 第五《命運》交響曲 第六《田園》交響曲 第九《合唱》交響曲
舒伯特 《第二即興曲》《A大調五重奏「鱒魚」》《D小調第十四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
門德爾松 清唱劇《聖·保羅》《仲夏夜之夢》《E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浪漫主義:
柏遼茲 《幻想交響曲》
舒曼 《童年情景》《狂歡節》
李斯特 19首《匈牙利狂想曲》4首鋼琴協奏曲《b小調鋼琴奏鳴曲》《旅行歲月》
《浮士德交響曲》《但丁交響曲》
交響詩《前奏曲》《馬捷帕》《塔索》《12首超技練習曲》
《獻辭》《愛之夢》
肖邦 19首《夜曲》4首《即興曲》《革命練習曲》《d小調前奏曲》《b小調諧謔曲》
《降E大調波蘭舞曲》《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
《C大調馬祖卡舞曲》《F大調馬祖卡舞曲》
《降b小調奏鳴曲》《第一敘事曲》《波蘭主題幻想曲》《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
《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二鋼琴協奏曲》《克拉科維亞克舞曲風格迴旋曲》
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
瓦格納 歌劇《漂泊的荷蘭人》《羅恩格林》《紐倫堡的名歌手》《帕西法爾》《湯豪舍》《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尼伯龍根的指環》《愛情的禁令(巴勒莫的見習修女)》《黎恩濟,羅馬的最後一個護民官》《菜茵河的黃金》
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鋼琴套曲《四季》芭蕾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
《第六交響曲「悲愴》《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
聖桑 《動物狂歡節》
老約翰·施特勞斯《拉德茨基進行曲》
小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春之聲圓舞曲》《維也納森林故事圓舞曲》《晨報圓舞》《皇帝圓舞曲》《南方的玫瑰圓舞曲》《維也納糖果圓舞曲》《藝術家生涯圓舞曲》《維也納氣質圓舞曲》《享受生活圓舞曲》《你和你圓舞曲》《檸檬樹花開何處圓舞曲》
《游覽列車波爾卡》《爆炸波爾卡》《電閃雷鳴波爾卡》《閑聊波爾卡》《前進波爾卡》《安銳波爾卡》《撥弦波爾卡(與約瑟夫·施特勞斯共同創作)》
輕歌劇《蝙蝠》《羅馬狂歡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吉卜塞男爵》
約瑟夫·施特勞斯《奧地利村燕圓舞曲》《水彩畫圓舞曲》《無憂無慮快速波爾卡》《小磨房波爾卡》
馬勒 《第一進行曲》聲樂套曲旅《旅行者之歌》 以唐詩為歌詞的大型作品《大地之歌》
理查德·斯特勞斯 管樂《小夜曲》《家庭交響曲》交響幻想曲《義大利》交響詩《唐璜》《堂·吉訶德》《死與變形》《英雄生涯》歌劇《莎樂美》《埃萊克特拉》《玫瑰騎士》
艾爾加 小提琴小作品《愛的致意》《威儀堂堂進行曲》《新穎主題變奏曲「謎語」》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三鋼協奏曲》《升c小調前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布魯克納 《降E大調第四交響曲「浪漫」》
民族樂派:
斯美塔那 《我的祖國》歌劇《被出賣的新娘》
德沃夏克 《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
格里格 《A小調鋼琴協奏曲》《培爾·金特組曲》小提琴協奏曲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天方夜譚》《西班牙隨想曲》
西貝柳斯 《交響曲「芬蘭頌」》《悲傷圓舞曲》
印象主義:
德彪西 大合唱《浪子》《阿拉伯風格曲》《牧神午後》《大海》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波萊羅》《茨岡》
現代音樂流派: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普羅科菲耶夫 羅密歐與朱麗葉(芭蕾舞劇選曲)
『陸』 請推薦幾部音樂電影--最好是和歐洲古典音樂有關的
《今生情未了》這部法國電影,以其獨特的視角描繪了音樂家的生活,讓人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而《莫扎特傳》則是一部奧斯卡獲獎佳作,它不僅講述了音樂家的生平,還展示了他對音樂的執著追求。這兩部電影都聚焦於歐洲古典音樂,向觀眾展示了音樂家們的生活和他們對音樂的熱愛。
《音樂教師》是一部由世界頂級男中音José van Dam親自出演的法國電影,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音樂家的職業生涯,還深入探討了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而《肖邦之謎--奇怪的德爾芬那·波多卡》則是一部音樂紀錄片,片中大量展示了肖邦的名曲演奏,讓人領略到了這位偉大音樂家的才華。
《鋼琴家》是一部戰爭與音樂題材相結合的電影,它講述了一個音樂家在戰爭中的生活經歷,展現了音樂在困境中的力量。而《音樂家馬勒傳》則是一部以音樂家馬勒為主角的傳記電影,它榮獲了戛納電影獎,向觀眾呈現了一位音樂巨匠的生活。
《柴柯夫斯基》則是一部1969年拍攝的前蘇聯影片,雖然年代久遠,但它依然能夠展現出這位偉大音樂家的魅力。而《春風化雨1996》則是一部美國電影,它以音樂為主題,講述了一個關於音樂的故事。
《阿依達》則是一部由索菲亞·羅蘭主演的故事片,雖然它的故事性和觀賞性可能不如其他電影,但它依然能夠帶給觀眾一個難忘的音樂體驗。這些電影各有特色,但都圍繞著歐洲古典音樂,向觀眾展示了音樂的魅力。
『柒』 出現在電影中的著名鋼琴曲歌劇交響樂等經典古典音樂有哪些
美國影片《時光倒流》中採用了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作品《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第18變奏;《教父》(3)中採用了馬斯卡尼的歌劇《鄉村騎士》;《走出非洲》用了莫扎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肖申克的救贖》中採用了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女聲二重唱《微風輕拂》;《發條橙》中用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和羅西尼的歌劇《威廉·退而》序曲。日本電影《火紅的第五樂章》中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貫穿了整個影片。總之,很多很多。
『捌』 哪一首配樂在電影裡面出現的頻率最高
要論及電影配樂中出現頻次最高的古典音樂,筆者認為非義大利作曲家馬斯卡尼所作歌劇《鄉村騎士》間奏曲(Intermezzo)莫屬。無論是經典西方電影《教父3》,還是中國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都不約而同引用了這段曼妙悠揚的歌劇間奏曲。近期,國家大劇院首次製作了馬斯卡尼《鄉村騎士》一劇,實際上這是一部時長僅一小時的義大利現實主義歌劇,不過劇中的《鄉村騎士》間奏曲早已深入人心,成為音樂會上頻頻演出的保留曲目。國家大劇院版《鄉村騎士》甚至吸引到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攜當年的一眾主創和演員親臨現場,姜文導演坦言自己深受這首短短三分鍾時長的間奏曲影響,此番親蒞歌劇《鄉村騎士》的演出現場只為追憶自己往昔的青蔥歲月,姜文還坦言第一次接觸此劇是在多年前的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