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電影《音樂之聲》人物分析
一、瑪利亞
瑪利亞是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於是她被派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師。她很快和上校的七個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漸漸在她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
二、馮·特拉普
海軍上校,有七個孩子。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他請來瑪利亞作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剛開始他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並被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
三、男爵夫人
馮·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帶回來時孩子們很不喜歡她。她看到瑪麗亞與上校十分親近,便勸瑪麗亞回修道院。但後來瑪麗亞回來之後,她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間的感情,便主動退出了與上校的婚約。
四、阿比斯院長
薩爾茨堡修道院院長,她覺得瑪麗亞活潑的性格不適合僧侶生活。她決定讓瑪麗亞去馮・特拉普上校家做看護,也藉此讓瑪利亞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當瑪麗亞向她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訴瑪利亞要有骨氣與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後來幫助瑪麗亞一家逃離生天。
(1)音樂之聲電影人物照片擴展閱讀
《音樂之聲》該片講述了修女瑪麗亞到特拉普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並和上校的7個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漸漸在瑪利亞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並與瑪利亞之間產生了感情的故事。
該片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莉·安德魯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理查德·海頓主演的音樂片,該片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獲得了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
② 電影 音樂之聲的簡介
《音樂之聲》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莉·安德魯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理查德·海頓主演的音樂片,該片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修女瑪麗亞到特拉普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並和上校的7個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漸漸在瑪利亞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並與瑪利亞之間產生了感情的故事。該片獲得了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
(2)音樂之聲電影人物照片擴展閱讀
《音樂之聲》主要角色:
1,瑪利亞
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於是她被派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師。她很快和上校的七個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漸漸在她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
2,馮·特拉普
海軍上校,有七個孩子。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他請來瑪利亞作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剛開始他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並被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
③ 巨星隕落!《音樂之聲》男主角「馮·特拉普」家中去世,他有著怎樣的一生
Edelweiss, edelweiss 雪絨花,雪絨花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清晨迎接我開放。這首歌的旋律響起我們的耳邊,你是不是有很多的感觸呢?這就是馮 特拉普上校在《音樂之聲》中為自己的孩子唱的歌。
在之後還拍攝了《利刃出鞘》,而且在電影《 記住》之中表演了一個失去記憶而且內心充滿仇恨的老人,這部電影大火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一個人的演技撐住了整個電影,最終才讓這部電影紅紅火火的。之後他也拿過很多的獎,甚至包括奧斯卡最佳配角獎,金球獎以及各種各樣的大型獎項,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了。
馮·特拉普一家在30年代因陷入經濟困境而開始表演生涯,1938年他們逃離奧地利,經義大利逃往美國。
40年代起,馮·特拉普一家在佛蒙特州定居,後來開始在當地經營度假村,目前這個度假村由瑪麗亞和格奧爾格最小的兒子約翰管理。
影片的背景是1938年納粹德國吞並奧地利,而影片中普盧默飾演的上校一家的愛國情懷,特別是抵制希特勒吞並奧地利,拒絕出任納粹官職,最終不惜逃亡國外的過程,可謂感人肺腑。
正如路透社報道所說,對很多美國人來說,無論喜愛與否,「音樂之聲」都已經成為童年回憶的一部分。其中不少插曲如「哆來咪」、「我最喜歡的事情」朗朗上口,代代流傳。
盡管「馮特拉普家族演唱組」1956年就已經告別舞台,但家族歌聲並未因此成為絕響。家族孫輩的4個孩子在2003年創建一個名為「馮特拉普孩子」新歌唱組合,重披奧地利裝束,在全球巡迴演出中再次唱響「絨花」。
在格林山上的小屋中,馮特拉普家族每周一次為遊客放映電影《音樂之聲》,每天一次播放有關瑪麗亞最後一次奧地利之行的紀錄片《瑪麗亞》。小屋中,人們不約而同唱起片中插曲已經司空見慣。
2000年,英國還發起一項合唱《音樂之聲》歌曲的活動,而且立刻風靡全球。約翰斯說:「雖然不知道是誰發起這個合唱活動,我真的覺得這非常有趣。」根據英國《泰晤士報》3月4日報道,《音樂之聲》的歌曲還挽救了一個法國男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