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哪個國家的影片入選最多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美國的影片入選最多。
1、美國:《小丑》
2、法國:《我控訴》
3、中國:楊凡《繼園台七號》
4、法國:《關於無盡》
5、法國:《馬丁·伊登》
6、法國:《世界的勝利》
7、法國:《乳牙》
8、義大利:《黑手黨不再是曾經》
9、美國:《亞特蘭蒂斯》
10、義大利:《審判》
11、美國:《重歸》
12、美國:《白上加白》
13、法國:《兒子》
14、法國:《母親》
15、最佳短片:《親愛的》導演:Saim Sadiq
16、美國:《Daughters of Chibok》
17、美國:《你會在20歲死去》
18、美國:《王子》
19、美國:《EXTASE》
20、美國:《告訴我什麼時候死去》
21、美國:《Arden`s wake》
22、美國:《A Linha》
(1)2017年電影節開幕視頻擴展閱讀:
2019年8月28日晚,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舉行。開幕影片《真相》導演是枝裕和攜主演凱瑟琳⋅德納芙、朱麗葉⋅比諾什亮相現場,中國演員倪妮、鍾楚曦也亮相開幕式紅毯。
威尼斯電影節是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它誕生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以「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為宗旨,獨具藝術性和批判性,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❷ 2017年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影片
1.《快樂結局》(主競賽單元) 邁克爾·哈內克,奧地利
這是一個標準的受歐洲三大電影節熱愛的題材,講述了位於一個生活在法國北部中產階級家庭,對於生活環境外的廣闊世界皆是迷茫,他們也因此受到穆斯林難民帶來的種種物理或精神攻擊上的困擾。作為兩次摘取金棕櫚獎的導演,邁克爾·哈內克是否能三摘金棕櫚也是備受關注。
4.《路過未來》(一種關注單元) 李睿珺,中國
最值得一提的一部片子——《路過未來》,它是李睿珺自編自導的,由楊子姍、尹昉主演,是楊子姍的第一部文藝片,也是唯一入圍2017年戛納電影節的華語長片。《路過未來》從異鄉人的角度出發,講述的是楊子姍飾演的楊耀婷在深圳出生長大。作為甘肅人的她,當她陪父母離開打工二十多年的深圳回老家後,看到回到家鄉生活艱辛的他們,她決定用自己的努力讓父母再次回到深圳的故事。影片聚焦了當下農民工及子女背井離鄉下的壓力與困境,通過他們的生活狀態傳遞出一種社會共鳴。
❸ 2017 年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電影
符合提問的影片:
阿凡達2
環太平洋2
銀翼殺手2
變形金剛5
生化危機6
星球大戰8
異形:契約
速度與激情8
叢林之書:起源
❹ 跪求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完整的開幕式視頻或下載地址
mms://wmt9-od.stream.ne.jp/vod11/tiff/21thevent/081018tiff_vod500k_cut.wmv
把地址復制到迅雷里就能下了!我之前下了,575.99M!這是在官網上播放的視頻找到的網址!不過速度可能不穩定。。。有時快有時慢!如果沒速度了,重新開次迅雷可能就好了!我就是這樣下的,下了1天下下來的。反正你就放著迅雷在那下,肯定能下的!補充下,這是2個半小時的完整版!
❺ 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開幕式,就是4月7日的那個《葉問2》的首映在哪裡呀怎麼才能參加呀
第十七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即將於2010年4月7日開幕,備受期待的年度功夫巨制《葉問2:宗師傳奇》屆時會作為揭幕影片,在開幕式後進行放映,這也是《葉問2》在4月29日全面公映之前在內地的唯一一場點映。導演葉偉信為了趕上放映進度,專程到日本、泰國等地加緊製作影片後期,目前《葉問2:宗師傳奇》已經通過內容審查,正在趕制音樂等技術環節,屆時在大學生電影節放映的會是標准拷貝,也是最終上映版本。為了讓更多觀眾欣賞到影片,組委會特別選擇海淀劇場能容納千人的超大影廳進行放映,為了防止盜錄盜攝,還特別租了安檢設備嚴陣以待。據悉,導演葉偉信,監制黃百鳴,編劇黃子桓與主演甄子丹、熊黛林等影片主創現都已接受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參加參加開幕式,還將在放映後與大學生觀眾進行親密互動。
❻ 星耀北京-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明星走紅毯 星耀北京-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快播播放現場報道
北京國際電影季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是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旨在融匯國內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將成為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的重點文化活動,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核心活動。
第一成龍、范冰冰在走紅毯時讓記者們拍照
屆北京國際電影季開幕式吸引了100多位國內外明星和電影人的參與,近180位海內外媒體范冰冰在大幕上簽字
的記者親臨現場報道。 「星光大道」紅地毯打造了北京電影活動明星陣容最為強大的開幕盛典,國際國內知名電影製片公司負責人安迪o伯德、林建岳、王長田、於冬、王中磊,知名導演、製片人和演員達倫o阿羅諾夫斯基、羅伯特o明可夫、傑瑞米o托馬斯、吳宇森、馮小剛、吳思遠、翟俊傑、陳木勝、陳可辛,成龍、章子怡、黃百鳴、范冰冰、黎明、楊千嬅、洪金寶、張國立、徐帆、陳紅、林永健、張鐵林、朱時茂、趙子琪、王學圻、於榮光、張光北、黃奕、湯唯、張靜初,老藝術家秦怡、葛存壯、李前寬、祝希娟、雷恪生等100餘位明星和嘉賓共襄盛舉。
❼ 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參賽影片
《蟻族與明星》(孟加拉國),導演:穆斯塔法·薩瓦爾·法羅齊
《重新開始》(美國),導演:約翰·卡尼
《外交秘聞》(法國/德國),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
《最後執行人》(泰國),導演:湯姆·沃德
《小英格蘭》(希臘),導演:潘德利斯·弗格里斯
《窈窕舞妓》(日本),導演:周防正行
《前目的地》(澳大利亞),導演:邁克爾·斯派瑞、彼得·斯派瑞
《她愛他》(法國),導演:珍妮·亨利
《雪》(伊朗),導演:邁赫迪·拉赫馬尼
《勝利》(中國),導演:張猛
《綠意依舊盎然》(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導演:馬克·納貝斯尼克
《戰栗叢林》(澳大利亞),導演:亞倫·威爾遜
《地獄病院》(美國),導演:布拉德·安德森
《標靶》(韓國),導演:尹鴻承
《五彩神箭》(中國),導演:萬瑪才旦 《十分鍾》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導演:李勇勝
《天使一起降臨》製片國家/地區:伊朗 導演:哈米德·穆罕默迪
《藍色骨頭》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導演:崔健
《烏雲壓頂》製片國家/地區:泰國/中國香港 導演:利·查泰米提古
《路過蜻蜓》製片國家/地區:印度 導演:因德拉尼爾·羅伊喬德瑞
《家路》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導演:久保田直
《我沒有生氣!》製片國家/地區:伊朗 導演:雷扎·多米西安
《禁止吸煙》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導演:董新、吳剛
《祖穀物語》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導演:蔦哲一朗 《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導演:肖央
《近距離擊殺》導演:孫鐵
《說說美麗世界》導演:劉一君
《第七種味道》導演:馮亞平
《青春真好》導演:孟艷
《0.5的愛情》導演:邢瀟
《陌生》(又名《忘了去懂你》)導演:權聆
《美麗笨女人》導演:潘婕
《夜鶯》導演:費利普·彌勒
《我就是我》導演:范立欣
單項獎提名
最佳導演:
范立欣《我就是我》
傅東育《西藏天空》
肖央《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最佳編劇:
肖央《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阿來《西藏天空》
權聆《陌生》(又名《忘了去懂你》)
最佳男主角:
郭曉冬《忘了去懂你》(又名《陌生》)
李保田《夜鶯》
拉旺羅布《西藏天空》
最佳女主角:
陶虹《忘了去懂你》(又名《陌生》)
楊雪《西藏天空》
楊心儀《夜鶯》
最佳男配角:
王紫逸《忘了去懂你》(又名《陌生》)
秦昊《夜鶯》
多布傑《西藏天空》
最佳女配角:
李小冉《夜鶯》
索朗卓嘎《西藏天空》
劉惠儀《說說美麗世界》
最佳新人導演獎:
權聆《陌生》
肖央《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邢瀟《0.5的愛情》
最佳男演員新人獎:
肖央《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拉旺羅布《西藏天空》
沈凌《情戰》
最佳女演員新人獎:
楊雪《西藏天空》
屈菁菁《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江語晨《0.5的愛情》
❽ 第64屆戛納電影節開幕式視頻|第64屆戛納電影節開幕式高清全集視頻下載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 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2004年張曼玉以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評委會大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 第60屆法國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6日開幕,組委會19日公布了角逐「金棕櫚獎」競賽單元的21部入圍影片名單,王家衛導演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成為唯一入圍的華人導演作品,這部影片也同時獲邀作為電影節開幕影片在16日舉行全球首映,這是戛納電影節60年來第一次由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遺憾的是,在今年這份大牌導演作品雲集的參賽名單上,曾經熱炒有望入圍的姜文新作《太陽再次升起》,以及侯孝賢的《紅氣球》均抱憾出局,華語影片提前告別本屆「金棕櫚」競逐。 2009年《春風沉醉的晚上》(以香港電影名義參賽,製作班底均為大陸人士)編劇梅峰獲得第62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獎,這也是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此前有王小帥《左右》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梅峰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副教授。
編輯本段歷屆獲獎影片
第一屆(1946年)
大獎(Grand Prix,相當於後來的金棕櫚) De Rode enge大地將變成紅色(丹麥)勞·勞瑞岑 戛納國際電影節
The Lost Weekend失去的周末(美) 比利·懷德 La Symphonie pastorale田園交響曲(法)讓·德蘭諾依 Brief Encounter相逢恨晚(英)大衛·里恩 Neecha Nagar貧民窟(印度)齊藤·阿南 Roma, citta aperta羅馬不設防(意)羅伯托·羅塞利尼 Maria Candelaria瑪麗亞·康狄萊里亞(墨西哥)埃米里奧·菲爾南德斯 Hets考驗(瑞典)阿爾夫·謝伊伯格 Die Letzte Chance最後的機會(瑞士)里奧波·林堡 Men Without Wings 沒有翅膀的男人(捷克)弗朗蒂塞克·卡普 Velikij perelom偉大的轉折(蘇聯)弗萊德里希·艾姆勒 評審團特別獎(Special Jury Prize) 雷內·克萊芒 鐵路英烈傳 La Bataille Rail(法) 最佳導演(一說是編劇獎,當年沒設導演獎) 雷內·克萊芒 鐵路英烈傳(法) 最佳男演員 雷·米倫 失去的周末(美) 最佳女演員 米歇爾·摩根 田園交響曲(法)
第二屆(1947年)
最佳心理愛情片 Antoine et Antoinette戀愛心裡頭(法)雅克·貝克 最佳驚險偵探片 獲獎影片
The Damned海牙(法)雷內·克萊芒 最佳社會片 Crossfire雙雄鬥智(美)愛德華·迪麥特雷克 最佳音樂喜劇片 Ziegleld Follies齊格飛女郎(美)文森特·明奈利 最佳動畫片 Dumbo小飛象(美)沃爾特·迪斯尼 1948年 (因經費不足暫停舉行)
第三屆(1949年)
大獎 The Third Man黑獄亡魂(英)卡洛·里德 最佳導演 雷內·克萊芒The Walls of Malapaga馬拉帕加之牆(法、意) 最佳男演員 愛德華·G·魯賓遜 House of Strangers陌生人之家(美) 最佳女演員 伊莎·米蘭達 馬拉帕加之牆(法、意) 1950(因經費不足及法國電影行業的其他原因而未舉辦)
第四屆(1951年)
大獎 獲獎影片
Miracolo A Milano米蘭的奇跡(意)維托里奧·德·西卡 Froken Julie茱莉小姐(瑞典)阿爾夫·謝伊伯格 評審團特別獎 All About Eve彗星美人(美)約瑟夫·曼凱維奇 最佳導演獎 路易斯·布努艾爾 Los Olvidados被遺忘的人們(墨) 最佳男演員獎 邁克爾·雷德格列夫The Browning Version白郎寧觀點(英) 最佳女演員獎 蓓蒂·戴維斯 彗星美人(美)
第五屆(1952年)
大獎 Due Soldi Di Speranza兩分錢的希望(意)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獲獎影片
Tragedy of Othello奧賽羅(摩洛哥)奧森·威爾斯 評審團特別獎 Nous Sommes Tous Des Assassins我們都是殺人犯(法)安德烈·卡耶特 最佳導演獎 克里斯蒂安·雅克Fanfan La Tulipe勇士的奇遇(法) 最佳男演員獎 馬龍·白蘭度Viva Zapatai薩巴達萬歲(美) 最佳女演員獎 李·格蘭特The Detective Story大偵探故事(美)
第六屆(1953年)
(本屆未設最佳導演獎,但設了很多類型片獎) 大獎 Le Salaire De La Pour恐懼的報酬(法、意)亨利-喬治·克魯曹 最佳男主角 查爾斯·瓦涅爾 恐懼的報酬(法、意) 最佳女主角 雪莉·布絲Come Back, Little Sheba蘭閨春怨(美)
第七屆(1954年)
(本屆未設最佳導演獎,但設了很多國際、國內獎) 獲獎影片
大獎 Masaichi Nagata地獄門(日)衣笠貞之助 評審團特別獎 Monsieur Ripois紅心傑克(法)雷尼·克萊芒
第八屆(1955年)
❾ 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式
2013年10月17日,亞洲規模最大的電影節——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開幕。此次東京國際電影節以六本木為主會場,從10月17日-10月25日,歷時9天,用「亞洲未來」單元取代了之前的「亞洲之風單元」,更加強調推新人新作的決心,獎金一萬美元。有15部電影角逐電影節最高獎金麒麟獎、評委會特別獎、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和最佳藝術貢獻獎6個獎項,最後一天將揭曉各獎項的獲獎作品。 2013年爭奪最高獎項的「櫻花大獎」,將從迄今為止參賽最多的1400多部作品中選出15部,三部來自日本國內的作品已經被提名,分別是《18歲的浪人》、《河邊的朔子》及《難以割捨的人們》。特別招待作品方面,三谷幸喜導演的首部時代劇,描述決定織田信長繼承人的會議的《清須會議》及描述江戶時代效力於加賀藩的廚師和他的妻子間的愛情故事,由朝原雄三導演的《武士的菜譜》也將上映。
本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則由中國著名導演陳凱歌擔任。中國導演寧瀛新作《警察日記》將參加競賽單元作品評選;本屆東京電影節還專門為亞洲新人導演設立了「亞洲未來單元」,中國香港人氣歌手、演員麥浚龍處女作《僵屍》將參與該單元評選;參與世界焦點單元競選的中國電影作品有中國香港導演林超賢新作,彭於晏、張家輝主演《激戰》、中國內地人氣女星趙薇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