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外大型的電影節都有哪些
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中國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 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是經中宣部、國家教育部和廣電總局批准,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報社、北京電視台影視部、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中國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大眾電影百花獎:
該獎始創於1962年,1964年停辦。1980年恢復舉辦。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所屬《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經由廣大觀眾投票產生的群眾性電影獎。它以百花盛開象徵影壇繁榮,鼓舞電影工作者為廣大群眾創作出更好的影片。該獎每年評選一次。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除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評獎外,仍為一年一屆,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中國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評人協會(HKFCA)主辦,始於1996年,每年舉辦一次,本協會共有會員四十多人,其中包括電影教育、電影研究、電影工作者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及學者。目的是推動香港電影文化的發展,鼓勵創作更多優秀電影,總結一年香港影壇的成績。
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
"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該獎創辦於1962年,由台灣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8、1974年停辦),主要評選對象為台灣電影,後擴展了香港電影,九十年代後將大陸電影也納入評選范圍。現在是一個世界華語電影年度評選的獎項,至1999年一共舉辦了36屆,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也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整體電影事業的發展,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中國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國內惟一將內地和港台電影作品同時納入視野的電影評選活動,由南方都市報發起,創辦於2001年,旨在通過兩岸三地電影人的交流,電影的多方面對比,創造一個更開放、活潑、新銳的電影評論環境,全面推動中國電影的創造。
中國電影金雞獎:
該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獎杯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亦包含著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舞、奮發前進的意義。該獎每年評選一次。
② 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6月舉辦,舉辦這樣的活動都要注意什麼
電影、電視劇,作為後起之秀,在文學之後登上人類文化舞台;
它們作為電力時代、電氣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參與到了人類如火如荼的發展進步歷史進程當中來。
當然,我們各類“電影節”背後,也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來自財政部門、來自企業、來自基金會、來自贊助商的鼎立支持。
許多的導演,之所以願意千里迢迢,攜帶自己的作品前來參展參映,在讓作品獲得曝光、被影評人評論傳播之外,那一筆對獲獎作品的獎金,經常也會在考慮因素之內。
否則的話,幹嘛不直接發布到網上呢?如今的在線視頻網站,也都支持原創視頻,甚至也都會給予創作者各類收入分成(雖然分成比例、金額,仍然顯得微薄不堪)。
但是的的確確,今天人們各類影視創作活動,大幅度轉移到了網路上面來。能夠預期,未來各類“電影節”,恐怕只有我們各類網路平台,才有資格舉辦了;因為只有作為平台的它們,囊括了全天下最優秀的創作者,擁有最便捷的發布、評議與獎勵機制。
③ 電影節應該怎麼做
為中國獨立電影提供平台
翠貝卡是紐約的一個地區,是9·11事件的重災區,也曾經是倉庫和廠房區。為了將人們重新吸引回這個地區,美國電影製片人簡·羅森泰以及著名演員羅伯特·德·尼羅於2002年共同創辦了翠貝卡電影節,他們希望由此能讓人與人之間更親密,讓人們從傷痛中走出,同時雄心勃勃地要將這個區域打造成為紐約重要的電影拍攝中心。
翠貝卡電影節,以呈現世界各地不同風格的影片著稱,在藝術上有極大的包容性,與中國電影也有著深厚的緣分。在過去的六屆電影節上,一共有18部中國電影參加翠貝卡電影節,並獲得了多個重要獎項,《盲井》、《綠帽子》、《生死劫》連續摘取了第二屆至第四屆的最佳故事片大獎。中國電影早已成為翠貝卡電影節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翠貝卡電影節對中國觀眾來說還很陌生。電影節主席約恩·帕特里克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為中國的獨立電影提供更好的平台,也期待在今後的翠貝卡電影節上看到更多更優秀的中國電影。」
青銅女子塑像做獎杯
7月10日的夜晚,北京798創意廣場上聚滿了觀眾,不少外國朋友也聞訊趕來,人們在廣場上席地而坐,等待著影片《行星霹靂男孩》露天放映的開始。這是翠貝卡電影節親切近人風格的獨特體現,僅此一點就讓翠貝卡在影迷心中佔有了特別的位置。
此次在北京特別展映的電影《行星霹靂男孩》,是一部關於街舞復興的紀錄片,已在美國紐約舉行的2007年翠貝卡電影節上進行了全球首映。7月10日的放映,依然以動感炫目的街舞表演開始,導演本森·李也登台與觀眾見面、互動。100分鍾的《行星霹靂男孩》放映之後,人們還在廣場舉辦了胡同派對,舞林高手紛紛大秀街舞功夫,熱烈的氣氛讓活動一直持續到午夜時分。
翠貝卡電影節崇尚藝術,推崇獨立電影,因此,電影節設立的七個獎項也分別用七件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來代替了獎杯和獎狀。最佳故事片獎的獎杯就是一位藝術家創作的一座青銅女子背身塑像。
從今年開始,翠貝卡電影節將每年都來中國。作為嘗試,今年在北京只播放了《行星霹靂男孩》一部電影,但這已足以讓中國影迷們體驗到這個美國最具活力的電影節的獨特魅力與熱情。 對話
克里格·哈利翠貝卡電影節創始人之一TammieRosen翠貝卡電影節公共事務總監
把創意北京和動感紐約連在一起
競報:在美國電影界,翠貝卡有著怎樣的特點與影響?
TammieRosen:翠貝卡電影節試圖打破以往電影節的模式,學生電影與最新的全球大片同時播映,這在美國電影節上是很稀有的。翠貝卡電影節吸引著不同的觀眾,包括那些可能一年才看一部電影的觀眾和一批在國際電影工業中成長的人。在不到六年的時間里,翠貝卡電影節給世界上重要城市帶來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慶典。
競報:美國人怎樣看待在翠貝卡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電影?
TammieRosen:中國電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全球有名的動作電影導演。我們很高興能把中國導演的電影介紹給參加電影節的觀眾們。在翠貝卡上映的中國電影不僅獲得了由電影評審團評定的獎項,而且還得到了觀眾評選的獎項,這意味著中國電影是被外國觀眾所喜歡的,這讓我們也很激動。
競報:翠貝卡電影節這次來到北京798,對798留有怎樣的印象?
TammieRosen:這是一次跨國的文化交流,它把中國最有創造性的地區和世界最有動感的紐約連在了一起。我們想要和北京的觀眾一起分享翠貝卡電影節,就像中國電影導演曾經在紐約的翠貝卡電影節跟紐約觀眾分享他們的故事一樣。
當我們親自來北京看到798是一個如此有創造性的地方時,我們知道我們找到了最合適的地方來舉辦我們的電影節。
競報:作為翠貝卡電影節來中國的發起人,您有著怎樣的初衷?
TammieRosen:中國現在是一個經濟繁榮的文化中心,也將會成為全球娛樂的領導者。我們想把我們的電影節帶到中國,慶祝中國在電影方面的貢獻。
電影節是為了大眾舉辦的,我們深信這也是電影製作的動力。在中國的創意中心舉辦一個電影節,以促進文化意識和理解,這是我們的最初想法。
洪晃受邀成為明年翠貝卡電影節文化大使洪晃中國互動傳媒集團創始人
要在中國與西方的溝通中扮演角色
競報:翠貝卡電影節這次來到北京798藝術區,在您看來,這帶給北京觀眾怎樣的驚喜?
洪晃:對於北京觀眾來說,翠貝卡電影節有兩個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這個電影節是大眾參與的,而不是明星。一個電影節可以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有一百多人坐在廣場的地毯上看電影,絕對是北京很棒的一個晚上。第二,電影是全球交流的媒介,通過電影,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聚到了一起,彼此之間因為電影而有了更好的了解。
競報:在這次電影節上只播放了一部電影,作為電影節規模是否小了些?
洪晃:今年是一個難題,是為明年播映什麼電影做的一個嘗試。我們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認為的一個大眾電影節就應該是這樣辦的。明年將會有更多的電影、更多的銀幕,一定更加刺激,特別是想到奧運會。
競報:作為翠貝卡電影節的中國大使,您將怎樣安排自己的工作內容?
洪晃:做翠貝卡電影節的中國大使,這對我的意義是非常大的。我常常想要在溝通中國與西方之間扮演一個角色,給西方看看現代的中國究竟是什麼樣的,改變他們對中國的偏見。我覺得成為翠貝卡電影節的中國大使後,讓我有機會在一個很好的平台上來扮演我想要的這個角色
④ 國際電影節影院有什麼活動可以做
沒吧
⑤ 電影節到底是怎樣的具體的舉辦模式是什麼
電影節往往由一個城市來承辦,如我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都在不同的城市進行;或者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以及德國柏林電影節都是在固定的城市舉辦。
每一屆電影節前都會有若干電影報名參加競賽單元或者非競賽單元的展映,被選中的影片會在一段比較集中的時間內在舉辦城市的若幹家影院內上映,此段時間影片的放映場次多而且集中,觀眾則有幸在看到電影的同時見到很多演藝界明星,二每屆電影節的重頭戲當然就是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的頒獎典禮,中國觀眾比較熟知的獎項有奧斯卡金像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香港金像進、台灣金馬獎等等。
⑥ 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相關活動
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還將囊括第1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10屆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北京民族電影展等豐富多彩的相關活動,集中打造群眾廣泛參與的大型電影文化盛會。 電影魅力·北京論壇
電影魅力·北京論壇是北京國際電影節搭建交流和學術研討平台的重要載體。 依託中國電影產業快速發展和電影產業全球化的趨勢,圍繞北京國際電影節主體活動,對國際電影界的廣泛交流合作、多樣發展共贏,進行深入交流探討,推動中外電影業界交流合作。
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論壇將於2012年4月23、24日分別舉行,論壇依然秉承國際性、專業性、高端化的定位,以「國際著名電影企業高峰論壇」、「中外電影合作之路論壇」和多場學術講座組成,為中外著名電影企業交流合作創造條件。 屆時除了會有《阿凡達》、《泰坦尼克號》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會出席論壇和舉行講座之外,還會有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美國迪士尼電影公司、美國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寶萊塢影片《天生一對》的出品方印度亞什·拉傑電影公司(Yash Raj Films Pvt.Ltd.)、以《名偵探柯南》《蠟筆小新》《哆拉A夢》等一系列動漫影片享譽世界的日本東寶株式會社(Toho International Company Inc.)也在演講嘉賓之列、此外,論壇還邀請到了曾製作《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伊麗莎白》等影片的英國沃克泰托影片公司(Working Title)、《基督山伯爵》的出品方法國高蒙電影公司(Gaumont),以及德國全球電影股份公司(Universum Film A.G.)和紐西蘭維塔數碼(Weta digital),必將吸引全球電影界的密切關注。 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主題音樂會」及「閉幕式音樂會」將分別於2012年4月27日和4月28日在國家體育館舉辦。本屆音樂會將立足弘揚「北京精神」、傳播中華文化,透過美妙動人的音樂旋律,深情回顧世界電影的百年歷程,生動展示電影藝術特別是中國電影獨特魅力和廣闊前景,為觀眾呈現一台融鮮明時代主題、經典音樂旋律、震撼視聽體驗與絢麗舞台演繹於一體,具有北京特色、中國風格、國際水準的電影音樂盛宴。 (增加舞台效果)
· 英國皇家愛樂交響樂團領銜出演
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會及閉幕式音樂會將邀請來自第30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英國倫敦的世界著名樂團——英國皇家愛樂交響樂團領銜演出。英國皇家愛樂樂團成立於1987年,匯集了世界頂尖的指揮家和演奏家,以整體藝術質量高超而聞名於世。樂團先後成功舉辦了《電影魅力》、《星球大戰多媒體音樂會》等多場極具影響的電影音樂會,並與魯契亞諾·帕瓦羅蒂、何塞·卡雷拉斯、安德烈·波切利、伯特·卡巴拉克、蒂娜·特納等眾多世界級藝術大師同台合作,在其全球樂壇特別是電影音樂節享有崇高聲望。其演出演奏過的電影曲目有《泰坦尼克號》、《加勒比海盜2之決戰魔盜王》、《指環王》、《星球大戰》、《阿凡達》、《侏羅紀公園》、《碟中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另外樂團為各主要唱片公司錄制唱片,樂團亦有著她自己的唱片標簽,包括非常受歡迎的「古典來了」系列。這些唱片反映了皇家愛樂樂團曲目的多樣性,從流行的交響樂、合唱樂到電影經典音樂及歌舞劇的音樂都有涉及。擔任本屆電影音樂會及閉幕式音樂會的指揮是英國最著名的指揮之一邁克爾·希爾,他自2002年起擔任伯明翰城市交響樂團副指揮,曾與多個交響樂團合作。
· 獨一無二的綜合性藝術體驗空間
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會及閉幕式音樂會將採用國際領先的多媒體和全息視頻技術,充分利用國際體育館獨特超大空間,搭建目前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室內綜合視頻展示系統,以及多層次、立體化舞台展示空間,通過電影音樂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展現電影作為一門綜合藝術的獨特審美潛力,營造出傳統電影院、音樂廳及演出劇場無法企及的超大體量、超強震撼的綜合性藝術體驗空間。
另外,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會及閉幕式音樂會還將邀請國內外文體明星傾情加盟。其中包括有「小莎拉·布萊曼」美稱的紐西蘭著名女高音海莉·韋斯特娜 等眾多世界級藝術家。 精彩在沃·電影嘉年華
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於2012年4月22日——4月28日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舉辦「精彩在沃·電影嘉年華」活動。活動於每日10:00—21:00(日場:10:00—18:00 晚場:18:00—21:00)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國家體育場北路以南,分6個區域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以電影為主題的文化娛樂活動,通過電影宣傳展示、電影科技體驗活動等滿足社會公眾對電影文化、科技的了解,給參與者特別是青少年帶來歡樂,進而提升北京國際電影節影響力,形成北京城市電影節慶活動的濃烈氛圍,帶動北京旅遊文化繁榮發展。
本次電影嘉年華活動設六大活動區:中心舞台區、展示宣傳區、電影科技體驗區、露天電影放映區、餐飲美食區和商品售賣區。
中心舞台區作為嘉年華活動的核心內容,由一個具備放映功能的主舞台及可容納500人的觀眾區所組成;在每天都安排有不同內容的「主題日」活動及表演,並在晚間安排電影的放映。
展示宣傳區將推出電影主題影像展,由 「異彩紛呈·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精彩回眸·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國家有突出貢獻的50位藝術家肖像攝影展三部分組成。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內容的展示介紹,使親臨嘉年華現場的觀眾,能夠全方位了解到整個電影節全部活動的設計、進展和資料。同時進行中國電影史精華介紹,讓觀眾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國電影的歷史成就,體會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增強電影節的文化厚重感,親身感受電影藝術的魅力。
電影科技體驗區將設置3組體驗篷房,將摳像技術、動作捕捉技術、3D攝影技術、互動投影技術、電影聲音動效及「飛毯游北京」等內容通過展示體驗的方式進行互動展現。同時設置主題留影牆,將大眾熟知的電影人物、場景、形象等元素製作成1:1主題留影牆,配合4組大型變形金剛雕塑,營造嘉年華整體氛圍,電影特效中的科技通過展示講解、互動體驗等方式進行展現,使觀眾了解電影特效的製作原理,體驗科技的魅力。
電影放映區將利用露天流動放映設備,在現場設置放映區,每天19:00—21:00時段,放映中國電影經典影片及展映影片,滿足群眾欣賞需求。
餐飲美食區將突出電影與美食的結合,由電影主題餐車和奧林匹克美食廣場兩部分組成,為遊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中西式餐飲美食並體現綠色健康的飲食文化。遊客進餐過程中會有表演人偶穿插其中與遊客留影互動,營造歡樂氣氛,為遊客提供一個休閑、有趣、放鬆的就餐場所。
商品售賣區將銷售電影相關衍生品、電影書籍、音像製品、海報等電影商品,讓遊客可以更好的體驗電影文化,消費電影產品。
⑦ 2016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什麼時候有什麼活動
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將於2016年9月21日至24日在河北唐山舉行。
本屆電影節共舉辦五大項主體活動
據了解,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共舉辦五大項電影節主體活動。主要包括電影節開幕式及文藝演出;國產新片推介展映、金雞國際影展、港澳台地區電影展及少數民族電影展等影展活動;中國電影論壇、中國電影科技論壇、中國電影產業高峰論壇等學術活動;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提名者表彰儀式;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頒獎典禮暨電影節閉幕式。
⑧ 電影節有幾種類型
中國電影節及電影相關獎項
中國北京國際電影季(節)
北京國際電影季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是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旨在融匯國內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將成為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的重點文化活動,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核心活動。 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將於2011年4月23日至28日舉行,由開幕式、北京展映、電影魅力·北京論壇、北京電影洽商、電影音樂會、閉幕式等主體活動,以及「電影看世界」紀錄片(短片)徵集、北京國際電影季標志與海報徵集,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形象大使推選、電影藏品展覽等相關活動構成。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北京民族電影展也將同期納入電影季活動。
根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介紹,北京國際電影季的地位要高於中國的任何一個電影節,因為他是相當於將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節融合在一起的作品,但舉辦的形式與國際電影節的舉辦形式幾乎沒有異同。
目前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不設評獎單元,但以後每屆都要設立,並且聲稱將要把北京國際電影季打造為高於中國任何一個國際電影節的地位,使之成為中國的「奧斯卡」,讓全世界影人都為之慕容。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與中國電影華表獎隔年舉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目前,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今年的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中國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中國電影金雞獎
該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獎杯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亦包含著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舞、奮發前進的意義。該獎每年評選一次。
大眾電影百花獎
該獎始創於1962年,1964年停辦。1980年恢復舉辦。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所屬《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經由廣大觀眾投票產生的群眾性電影獎。它以百花盛開象徵影壇繁榮,鼓舞電影工作者為廣大群眾創作出更好的影片。該獎每年評選一次。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2005年後正式改為兩年一屆,與中國長春電影節隔年舉辦,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中國電影童牛獎
中國電影童牛獎系全國電影四大獎之一,是專為獎勵優秀兒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優秀成績的兒童少年電影工作者而設立的。1985年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受國家廣電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委託創辦了中國電影童牛獎。其宗旨是團結少年兒童電影工作者,在黨的文藝方針和教育方針的指導下,不斷提高我國兒童少年電影的創作水平,為廣大小觀眾拍攝出更多更好的兒童少年電影,讓健康優秀的精神食糧伴隨孩子們成長。
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中國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評人協會(HKFCA)主辦,始於1996年,每年舉辦一次,本協會共有會員四十多人,其中包括電影教育、電影研究、電影工作者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及學者。目的是推動香港電影文化的發展,鼓勵創作更多優秀電影,總結一年香港影壇的成績。
中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始於1995年。每年1-2月舉行評選,評選范圍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開上映的華語電影。
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
"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該獎創辦於1962年,由台灣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8、1974年停辦),主要評選對象為台灣電影,後擴展了香港電影,九十年代後將大陸電影也納入評選范圍。現在是一個世界華語電影年度評選的獎項,至1999年一共舉辦了36屆,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也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整體電影事業的發展,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中國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國內唯一將內地和港台電影作品同時納入視野的電影評選活動,由南方都市報發起,創辦於2001年,旨在通過兩岸三地電影人的交流,電影的多方面對比,創造一個更開放、活潑、新銳的電影評論環境,全面推動中國電影的創造。
⑨ 想在電影節期間舉辦活動,如何寫申請
⑩ 電影節有哪些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合稱為世界 9大A級國際電影節。
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中國四大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合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中國電影四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童牛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