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為什麼電影票價錢差別那麼大

為什麼電影票價錢差別那麼大

發布時間:2021-07-30 09:36:17

『壹』 為什麼電影票那麼貴

電影票是便宜了還是貴了?根據5月底出爐的《2011中國電影產業報告》(以下簡稱《電影報告》)顯示,2010年平均票價比2009年增長了18%,價格高昂的3D影片和Imax影片成為「罪魁禍首」之一。在前日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題為《數字時代的影院角色》的第三場電影論壇上,業內人士對此作出分析,銀幕太少、規模上不去,好影片少、人氣不足,被認為是電影票價一時還降不下來的新解釋。會後,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總經理趙軍等業內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氣才是影院的生命線,如果每個月有20部以上的好電影,影院為了拉回頭客,自然會降低票價。

高票價由來

A 人氣不足 去年平均每場7個觀眾

小趙在廣州鬧市區天河城附近的寫字樓工作,下班以後到影城想挑一部影片的他禁不住抱怨,相對數千元的工資來說,一場電影60、80元的票價偏高。盡管影院上午屬於半價時段,他卻抽不出時間。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如果票價沒那麼高的話,他也許會多些來看電影。

遺憾的是,電影票價一時還降不下來。盡管小趙說的60元、80元只是影城裡的掛牌價,而不是全行業的平均價,但據《電影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電影平均票價為36.38元,2010年平均票價比2009年增長了18%,超過了40元。

在前日的上海電影節論壇上,有業內人士提出了票價居高不下的新解釋:北京新影聯負責人高軍認為,目前中國銀幕數量不足,電影票沒有降價理由;另外,好電影太少也成為原因之一,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總經理趙軍表示:「好不容易有一部賣座的電影,作為影院經理自然不會降價。」

趙軍在論壇之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具體闡釋了他「好影片少導致票價貴」的觀點,他認為,雖然3月上映的《觀音山》票房很高,但「一部《觀音山》是不夠的」:「如果每個月有20部以上的好電影,影院為了拉回頭客,自然會降低票價。」趙軍認為,好影片太少,後果是人氣不足。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人氣不足依舊是困擾中國電影業的一大難題,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101.72億元,同比增長63.9%,而2010年觀影人次約為2.84億,相比2009年增幅為33.3%。有業內人算過賬,全國平均下來,一場電影才7個觀眾左右。

B 3D和Imax拉高價 影響觀眾消費慾望

在廣州一間中學當老師的胡先生帶著妻子和兒子一家三口來看《功夫熊貓2》,對於他們這樣的家庭觀眾來說,在全價時段看3D影片要花費300元。去年暑假他們就花了這個價格看了《冰川時代3》。胡先生還對記者回憶起去年初上映《阿凡達》的情形,巨幕(Imax)版的票價不僅一度上調至160元,聽說上海還被炒到600元。

3D和Imax影片對平均票價的拉動不言而喻。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電影平均票價的上漲,與3D影片的熱潮不無關系。《電影報告》指出,觀影的新體驗雖然能夠刺激觀眾走進影院,但這只是短期的效果,長久來看,因此而帶來的票價問題,必將影響觀眾的消費慾望。

「如果除去3D和巨幕影片的因素,去年中國整體的電影票價其實是同比下降的,與當年全國物價上漲的總趨勢逆勢而動。」 趙軍曾如此總結。趙軍對本報表示,這也是去年總體票房增長速度超出人次增長的原因之一。

C 房租漲價 票價跟著漲

近年來,隨著商業地產升值,地租紛紛漲價,地租漲價,電影票價就得跟著漲。房地產租金的急劇上漲,被認為是影院經營承受的最大壓力,最近10年來,影院房租占票房的比例從10%已經漲到17%~20%,以至於不少影院經營者表示,影院是在為房地產商打工。

D 最低限價 票價沒得降

來自製片方的最低限價,也為電影票價的下調設置了障礙。近年來國產影片製片成本不斷提高,導致片方提出的最低限價也日益升高。2010年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一舉將國內保持了多年的最低限價水平由一線城市30元、二線城市25元,提高到一線城市35元、二線城市30元,該片在各地的票價隨之水漲船高。

不過,也有業內意見認為,最低限價針對的是影院之間競相減價的惡性競爭,是為了防止票價雪崩,因此並不會傷害消費者利益:「把最低票價定為35元起,我覺得觀眾承受得起。」

『貳』 電影票價格不是固定的為何不同地區價格也會不一樣


不可否認,很多小城市特別是小縣城,基本上只有一家電影院,最多兩家電影院,處於名副其實的壟斷格局,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選擇權。這決定了電影院在票價上享有絕對的定價權。對觀眾而言,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花錢買票,要麼只能不進影院看電影。

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小城市、小縣城的人口規模有限,特別是願意購買電影票、進入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群特別小,每場觀眾數量少——甚至在周末,觀眾也不時可以享受到「包場待遇」。像生活在小縣城的筆者,一年下來,很少遇到過一場觀眾超過10個人的情況,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場觀眾超過20個人的情況,觀眾數量基本上只是個位數。這決定了電影院要維持經營,要生存下去,在觀眾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提高票價的辦法,別無選擇。

換句話說,人氣不足,票價來湊,小城市、小縣城的電影院沒有辦法走所謂的「薄利多銷」的營銷模式,只能走「暴利少銷」的辦法。而在春節期間,青年人普遍返鄉過年,直接增加了願意買票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群,這就讓電影院產生了靠短短的春節幾天「狠宰」心理,選擇「坐地起價」,達到靠春節幾天的暴利攤平平時的虧損或者低利潤的目的。

當然,電影院經營者、電影投資商必須認識到,電影票價、電影票銷量、電影院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需要平衡。如果電影票價定得過高,人們買不起,或者令觀眾產生這是電影院「搶錢」的心理,將會導致電影票銷量大幅下滑,可能並不能給電影院帶來利潤,也不利於我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反之,給電影票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則有可能帶來銷量上升,增加電影院上座率,反過來能夠給電影院帶來利潤。

『叄』 電影票價為什麼那麼高

我來告訴你:
不可否認電影票確實是非常非常的高,深圳地區每逢大片就是80-90元/張,相信這是咂舌的一件事。請看看以下這個尷尬的數據對比:
1.年均每人至少5年才進一次電影院,而美國年人均觀影次數已達到5.7次,韓國也達到了2.27次。
2.2007年,全國的總票房為33億元,而香港的總票房為10億元!!!在這個彈丸之地,能產生高達10億元的總票房。。。。無語。
以上數據讓人無限遐想啊!!!
但朋友們可曾是否想過,為什麼電影票價會如此之高。並且在全國大多消費者的抗議聲下,票價為什麼還是居高不下呢?其實最重要原因就是電影分級制。很多朋友可能還不是很明白,什麼是電影分級,說得簡單點的,如限制級《色戒》,老少咸宜級《功夫熊貓》。中國的電影每年一般為5部進口大片,很難滿足電影院的盈利,試想一下,如果中國電影分了級之後,《色戒》那幾分鍾就不可能會刪減,那請問親愛的朋友們,您會掏腰包到電影院去搶鮮看嗎?那會是怎麼樣個門庭若市的喧鬧場面。
中國的電影市場出現的是僧多肉少的局面,一年就有那麼幾部大片,作為影院的經營管理者,在這種物以稀為貴的尷尬局面下,如果不提升票價,何以生存?作為消費者,我們希望影院的價格便宜和上映豐富精彩的電影。要讓電影真正的回歸大眾,這個唯一的解決辦法只有實行分級。
總結一句話:電影回歸大眾,分級後,再也沒有攔路虎。

『肆』 為什麼網上買的電影票比現場買便宜很多

為什麼網路購票會比現場購票便宜那麼多?

一、邊際成本

簡單說,一場電影,影廳內坐100個觀眾時,和99個觀眾相比,影院付出的成本(水電場地人工)幾乎是一樣的,多出來那一個觀眾分攤的成本叫邊際成本。和實物商品消費不同,電影院、公園、火車、飛機這類提供服務性消費的行業,邊際成本都是接近為零的。

也就說,針對一個個體消費者,不管以什麼價格售票,影院都是收益大於支出的。雖然有國家的電影基金和稅,還有片方的分成,但這幾項成本都是按票價的比例計算的。在不考慮最低票價的情況下,電影票就算定在1元錢,對於影院,也是收益(短期內)。

當然,影院還是希望多掙錢的,如何爭取利益最大化呢?那就需要引入下一個概念:價格歧視。

二、價格歧視(區別定價)

簡單地說,因為邊際成本為0,那麼如果以每個消費者當時能承擔的最高價格把票賣給他,那麼影院就能獲得最大收益。

張三對電影票能承受的最高價格為100。影院如果能確知,那就應該以100的價格銷售給張三。
李四對電影票能承受的最高價格為25。影院如果能確知,那就應該以25的價格銷售給李四。
……
把每一張票都以合適的最高價格銷售出去,影院就會獲得最大收益。

這樣看似不公平,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民航,訂票越早,折扣越高。公交車、公園會推出月票,游泳館的定價更是五花八門,最貴的同樣是現場購票,還有各種年卡、月卡、計次卡,打折卡,單雙日卡提供不同程度的折扣等等。中國鐵路也期望這樣,但是被政府和民眾聯手禁止和抵制。所以現在鐵路只有在學生票上有價格歧視。

再說影院:現在的電影觀眾,按選片方式大致可以分兩種。

第一類,很早就在豆瓣時光或者影院官網上了解到自己感興趣的片子的公映日期,甚至是具體的影院排片的核心影迷。這類人是網路購票的主力。通過網路,他們對信息掌握充分,可以對不同影院貨比三家,對時間,影片制式,價格相對敏感。如果影院對他們不進行一些折扣和優惠,他們很容易被其他影院吸引走。反之,節假日、特別是情人節、聖誕節的時候,第二類觀眾的比例會激增,這時,影院就會取消所有的優惠了。

第二類,在商場吃喝購物之後,順便看個電影的非核心觀眾。這類人往往到了影院才知道有什麼片子可看,選片的標准基本是售票員推薦和看現場海報。影院吸引他們靠的是位置、裝潢和知名度。他們是現場購票的主力,已經到了影院,幾乎不可能再轉去其他影院。這類觀眾,往往不知道或者不屑於網上訂票,票價只要不是離譜,就可以接受。

這就是萬達影院官網購票低於現場購票價格的原因。

PS:在經濟學中,歧視的意思不是鄙視,而是區別對待。
PPS:本人不贊同yol叔的一個理由是,網購票的主要群體,也就是我上面說的第一類觀眾,有兩個特點,一是對價格比較敏感,那麼對影院高價零食的接受度不高。二是由於網上訂票,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可以提前准備零食。我就算一個,我曾往萬代影廳夾帶過薯片、漢堡、三明治、披薩餅、紫菜包飯等等,在其他超市購買的瓶裝飲料也是每次都帶的。萬達影院也從沒仔細查過。

低價票、網購票、團購票對影院的零食銷售肯定是有促進作用的,但是有沒有Yol叔說的那麼可觀。個人覺得,以中國當下的經濟水平,未必吧。或者說,今後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但說到底,就算有一天中國的影院贏利點全在零食上,而不在影片上了,那麼也可以歸咎到「邊際成本」和「價格歧視」這兩個原理上。

『伍』 為什麼現在電影票價這么貴

不貴吧,以前我這沒有網路購票,去線下買一張就要60.80的

『陸』 為什麼影院的電影票價都不一樣的 有 20 30 40 50 60 的, 為什麼會不一樣

票價會根據影院級別和地域差異有所區別,一般早上12點前的票價都是減半的,周二全天是半價,另外特殊場次價格也有所區別,比如公益性的場次。

『柒』 為什麼同一個電影院同一部電影票價卻不同呢

是這樣的,同一部電影,2d和3d,IMAX價格都不一樣,而且廳的大小也有差距,音響屏幕都有差距,價格不同也很正常

『捌』 為什麼電影票價與實際

貓眼支付寶微信都可以買票,另外影院也有專門的app,一般看過之後直接買最低價的就可以了.電影院標價所謂的7/80塊其實都是忽悠的.

『玖』 為什麼同一部電影,不同的電影院價格不一樣,有的相差很大。

你好樓主,因素很多,電影院也有運營成本的吧 肯定不同啊不同檔次。裡面的設施不一樣,觀影效果就不一樣,還分什麼2D、3D、IMAX等不同的影片拷貝,都會造成票價不同的啦。或者影城搞什麼促銷啊,展廳不一樣價位就不一樣啦。反正影片也就是商品嘛,商品銷售價位不一樣很正常啦。
希望我以上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您採納,謝謝!

『拾』 為什麼電影票價格不一樣

可能他說新用戶首單應該比較便宜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電影票價錢差別那麼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美電影浪漫愛情 瀏覽:778
老電影什麼花花 瀏覽:440
每天電影票刪不掉 瀏覽:20
電影哪吒的導演 瀏覽:563
韓國電影蝙蝠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247
電影種類名稱英文 瀏覽:862
兒童電影票免費嗎 瀏覽:305
主角從頭到尾沒名字的電影 瀏覽:754
余歡水電影演員表 瀏覽:262
反擊電影迅雷網站下載 瀏覽:745
三級合集hd電影大合集 瀏覽:899
狗被賣三次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94
演員李珍珍的電影 瀏覽:806
孕婦鬼電影大全圖片 瀏覽:332
電影暗戀演員表 瀏覽:120
泰國校園靈異電影衛生間 瀏覽:929
金壇萬達電影院今日影訊 瀏覽:243
電影張無忌趙敏結局 瀏覽:993
古裝電影愛情喜劇電影大全 瀏覽:314
周星馳吳孟達電影番茄炒蛋外賣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