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電影史上第一位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中都獲得演員榮譽的是什麼
三大電影節都獲得演員榮譽還沒吧。
② 戛納紅毯為什麼鞏俐能slay全場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因為鞏俐的服裝比較好看,比較有氣場。這也是一方面,但是我卻覺得還是鞏俐本人的氣場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一個沒有什麼氣場的人,也不能達到這種效果。這種氣場要歸功於自身的人生經歷,歸功於自己的內心是不是足夠強大。
我們總以為想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飽滿艷麗的顏色是最好的選擇,紅唇熱烈性感,讓人一眼便能看到。可是鞏俐卻相反,全身除了包包沒有其他亮眼的顏色,更是用一抹裸唇妝彰顯出低調的華麗,看起來不扎眼但就是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③ 三大電影節有哪些
如下:
1、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④ 54歲再戰電影圈,教科書般的演技,鞏俐憑什麼封「皇」
也許是經過歲月打磨讓她看懂愛情,在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鞏俐與71歲丈夫法國電子音樂家讓·米歇爾·雅爾共同出席,二人雙手緊扣,甜度滿分。
她說:
「做電影是我人生的根本,我樂意能繼續分享我的工作和熱忱。」
現如今54歲高齡的鞏俐依然活躍在熒幕前,她將挑戰《中國女排》里教練郎平這一角色。這一選角被網友稱之為「神」一般的選角。時代的濾鏡並沒有讓這位巔峰人物就此隕落,好的作品依舊需要好的演員支撐。
無論娛樂圈如何改變,無論觀眾審美轉向何處,她依然是屹立於中國影壇的標桿人物。
歲月給她帶來的是年齡的增加,是皺紋的增多,但她不懼衰老,不怕時間匆匆,正因為嘗遍世間百態,她更加從容,更加迷人。風韻猶存,優雅大氣,鞏俐的美與霸氣更是永恆的。
時代也許在改變,新人也會不斷涌進,但歲月絕不會辜負一位時刻對演技精心雕琢,對演藝事業滿懷初心的演員。她的這份收放自如、不驕不躁,像大眾詮釋著,這就是真正的女皇!
⑤ 葛優,梁朝偉,夏雨和廖凡,這幾位拿到過歐洲三大電影節影帝的男演員,誰的成就更高
在大多數內地觀眾看來
應該是葛優>梁朝偉>廖凡>夏雨
葛優主演過藝術電影,商業電影,一般評價都很高
尤其是《活著》
⑥ 第一位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獎的華人是誰
鞏俐是迄今唯一一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華人演員
⑦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哪三個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創立。
介紹:
1、雙料主席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同於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英國學院獎等等頒獎禮的千人投票制度,而是採取「精英政治」的方式評獎。每一個競賽單元均設有獨立的「評委會主席」和「評委會成員」,以主席領導並在10人以下,通常邀請電影圈、文學界的權威人士,他們將在討論和論證中決定獎項的歸屬。
2、華人評審
截至2015年,擔任過評審團主席(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四位:鞏俐、王家衛、張藝謀、李安;擔任過全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評委(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三位:陳凱歌、鞏俐、張曼玉。
⑧ 歷史上集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影帝的第一人。叫什麼啊
傑克·萊蒙的第三部影片《羅伯茨先生》為其贏得了第28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從此萊蒙登上美國的明星寶座。1959年的《熱情如火》、1960年《桃色公寓》和1962年的《美酒與玫瑰的日子》又使他三獲奧斯卡影帝提名。整個60年代中,他曾七次當選10 大賣座明星之列。1974年終以《拯救老虎》當上奧斯卡影帝。之後以其出色的演技為自己贏得無數榮譽。歷史上第一位集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第一人。而萊蒙與華特馬修的喜劇搭檔,變成為影壇佳話。2001年6月27日因癌症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