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電影紀錄片是《毛主席蒞平》,這也是新中國成立 後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1948年北平解放後,中國 共產黨中央人民政府對人民電影事業的成長十分關懷,他們專門抽 調了一批從事電影工作和文藝工作的幹部,於1949年成立了北平電 影製片廠,後改名為北京電影製片廠。
⑵ 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紀錄片
加拿大的羅勃.佛萊赫蒂拍出《北方的南努克》,是影史上第一部在世界各地的商業電影院放映的紀錄片(1922)
⑶ 新中國第一部紀錄片是什麼由哪個電影廠製作
您好,新中國第一部紀錄片是《解放了的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勝利》。它們同時也是新中國的第一部中外合作拍攝的紀錄片,在建國前已開始策劃,建國後完成,北京電影製片廠與莫斯科高爾基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出品於1949年,1950年兩部影片雙雙獲斯大林獎一等獎。
《中國人民的勝利》側重從解放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角度來反映;另一部《解放了的中國》,側重從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角度來反映。
⑷ 中國第一部紀錄片是什麼
《流浪北京》,《流浪北京》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真正的記錄片。
吳文光之於中國新記錄片的意義相當於崔健之於中國搖滾。該片先後拿去參加了多個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記錄片電影節,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等) 。
(4)第一部電影幕後紀錄片擴展閱讀:
《流浪北京》從1988年開始拍攝,1990年剪輯好的關於「北漂一族」的紀錄片,那群人當時被稱作「盲流」,現在冠予的頭銜是「獨立藝術家」。
影片分為六段:
1、為什麼到北京;
2、住在北京;
3、出國之路;
4、1989年10月;
5、張夏平瘋了;
6、《大神布朗》上演。
70分鍾的片子講述了幾個暫居北京的畫家、作家的故事,最終都通過婚姻的方式出國的張慈、張大力,精神分裂但終於也結婚出國的張夏平,通過攝影展去法國而留在那裡的高波,留在北京的獨立戲劇導演牟森,還有攝像機背後的獨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
⑸ 請問有誰知道記錄電影拍攝過程的紀錄片學名叫什麼能推薦幾部經典的或者網站嗎謝謝~
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這個就是學名,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復雜的,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軍山》,經典的還有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等實驗性的電影,如果你想找你說的電影拍攝過程的紀錄片,那有很多啊,你去QQLIVE上就可以找到,比如最近的,什麼一代宗師紀錄片啊,龍門飛甲紀錄片啊,很多的,基本一些參與奧斯卡評獎的電影,都會在電影上映之前,先免費放映紀錄片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⑹ 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是哪部
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是《北方的納努克》。
《北方的納努克》是由羅伯特·弗拉哈迪執導的紀錄電影,由納努克等主演,於1922年6月11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記錄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極圈內哈德遜灣的伊努朱亞克附近因紐特人首領納努克一家人從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間的日常生活,包括與白人交易、捉魚、捕獵海象海豹、灶火烹飪,以及建築冰屋的場景,開創了人類學社會影像記錄的起點。
(6)第一部電影幕後紀錄片擴展閱讀
《北方的納努克》劇情介紹:茫茫冰原中,北美愛斯基摩人納努克和他的家人為了生存,不得不乘坐獨木舟或狗拉雪橇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
他們的房屋是用堅硬的冰塊砌起來的,而海象和海豹則是他們的主要食物。環境的惡劣和原始的生產力使納努克一家的生存異常艱難,他們常在溫度極低的條件下外出捕獵。
《北方的納努克》創作背景:羅伯特·弗拉哈迪是一位地質工作者。為了工作需要而來到加拿大哈德遜灣東海岸愛斯基摩人活動區域生活了11年。
1910年開始,他就奉命到阿拉斯加的哈德遜灣去探礦,隨身帶了一架攝影機,在北極海岸拍下了一些愛斯基摩人生產、生活的情景,但膠片卻毀於一場大火。1920年,在法國皮貨商雷維永兄弟的贊助下,他再次回到愛斯基摩人的村落中,重新拍攝了該片。
⑺ 中國第一部電影拍攝的哪部
1905 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拍攝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這部紀錄片通過對京劇大師譚新陪的<定軍山>的演出拍攝,完成了電影的紀錄功能.多年以來,提起<定軍山>總是把它和故事片聯系在一起,忽視了它存在的另一面.
定軍山的出現呈現出影像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復雜聯系.從題材上看,選擇定軍山作為第一部電影拍攝可以讓我們看到中國人獨特的觀影方式,周寧在<比較戲劇學>中稱京劇呈現的是一種以敘事語言代替展示語言的話語表達方式,它強調的是劇作家 演員 觀眾之間的外交流系統,這種話語表達方式不以展現真實的戲劇情境為滿足,因此,對於觀眾而言,戲劇故事往往藉助演員的口說書,而期肢體動作確實與故事無關的舞蹈化表現,因此觀眾看的是表演,聽的是戲.正是這種特殊的看和聽的關系,影響到中國紀錄片的發展,中國紀錄片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電影紀錄片到八十年代的話說系列,其表現形式均是畫面解說式的,這種畫面解說式的紀錄片呈現的就是一種解說與畫面關系並不密切的復雜世界,但過去我們在評價它們的時候,均認為這是受到蘇聯電影」形象化政論」的影響,但卻忽視了紀錄片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系,不明白這點,就不能解釋為什麼當年的<話說長江><話說運河>能夠產生那樣大的轟動效應.
<定軍山>是一個開端,中國紀錄片與中國文化的一切聯系都應該從這里開始.
⑻ 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記錄片
1922年 《北方的納努克》成為第一部記錄片
《北方的納努克》
羅伯特·弗拉哈迪
影片的誕生
1920年,在巴黎毛皮商雷維永的資助下,弗拉哈迪帶著兩架攝影機和一個帶發電機和投影機的實驗室動身前往哈得孫灣,拍攝一部反映北極地區生活的影片。1922年,影片《北方的納努克》製作完畢,但是沒有發行公司願意購買,他們認為觀眾們對愛斯基摩人不會感興趣。又是雷維永弟兄幫了弗拉哈迪的忙,他們租下紐約的國會大廈劇院,並出資進行第一輪的宣傳。僅僅放映一周,票房收入就達43000美元,引起了轟動。後來這部電影在許多國家上映,都取得了成功。在拍攝下一部電影時,弗拉哈迪受到了派拉蒙公司的資助,簽署的合同中規定,製作時間和資金使用都沒有限制。但是納努克已經不能感受到人們對他的喜歡了,因為在電影製作完成前他就餓死了。
導演
羅伯特·弗拉哈迪,1884年2月16日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鐵山區。從礦山學院畢業後他曾多次到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他的第一部紀錄片就是關於考察旅行的,但是原始底片被燒毀了。弗拉哈迪說:「復制的片子倒沒有燒毀,還可以看。看了這些我就知道,這部電影拍得不好。」《北方的納努克》是弗拉哈迪的第二次嘗試,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接下來他為派拉蒙公司拍攝了《摩阿拿》(1923-1925),描寫南太平洋島嶼上的人們以及他們的生活,但沒有像《北方的納努克》那樣受到大眾的歡迎。在美國拍了兩個短片後,弗拉哈迪與德國導演弗里德里希·威廉·茂瑙合作拍攝《禁忌》(1933),影片描寫了毛利人反對迷信和等級制度的斗爭。因與茂瑙意見不合,在影片拍攝完成前他就受邀前往英國,在那裡他拍攝了《工業的英國》(1933)和《亞蘭島人》(1934)。1937年他與佐爾坦·柯爾達合作在印度拍攝了《象童》。1941-1942年,弗拉哈迪以肥沃的土地變成沙漠為題材,為美國農業部攝制了電影《土地》,但影片沒有通過審查,理由是「內容過於沮喪」。1948年弗拉哈迪執導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影片講述了一個南方的年輕人捲入石油工人罷工的故事,這部影片和《北方的納努克》一樣是弗拉哈迪的傑作。1951年7月23日,弗拉哈迪在美國的佛蒙特州逝世。
影片資料
國家:美國
年代:1922年
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
編劇:羅伯特·弗拉哈迪
攝影:羅伯特·弗拉哈迪
剪輯:羅伯特·弗拉哈迪,查理斯·格爾布
主要演員:納努克,奈拉,卡娜瑜,艾雷,艾雷戈
⑼ 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是什麼
是《北方的納努克》於1922年6月11日在美國上映。
記錄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極圈內哈德遜灣的伊努朱亞克附近因紐特人首領納努克一家人從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間的日常生活,包括與白人交易、捉魚、捕獵海象海豹、灶火烹飪,以及建築冰屋的場景。
⑽ 我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在哪裡拍攝的哪一部電影
任景豐向德商祁羅浮洋行,購買了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一架,膠片十四卷,開始了拍攝電影的籌備。1905年秋天,在豐泰照相館的露天院里,電影《定軍山》開拍了。這是一部戲曲紀錄片,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主演,豐泰照相館技師劉京倫擔任攝影師。影片共拍攝了三天,包括「舞刀」、「交鋒」、「請纓」等場面。
《定軍山》是我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之後,豐泰照相館又接連拍攝了7部影片,直到一場火災使豐泰元氣大傷,才停止拍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