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吧!算不得唯一,至少《紅高粱》《歸來》《1942》也很厲害。
《活著》對大背景、人們面對命運時的無力、選擇的艱難、生存的意義等等很多方面刻畫的都很深刻。建議看電影再看看書。
當今商業片泛濫,如此飽含生活哲學又深刻表達時事卻骨子裡不吸引觀眾卻非常受歡迎的一部電影,沒道理不優秀。
2. 獨自一人和活著電影哪一部先出
活著先出。
《獨自一人》翻拍韓國喪屍末日題材電影《活著》。
2020韓國版電影《活著》由劉亞仁、朴信惠等主演。故事主要圍繞一棟公寓而展開,喪屍突然爆發,整個城市都失控。
3. 梳理影片《活著》的情節線索和情節點
摘要 《活著》是張藝謀1994年執導的影片,這是一部根據余華小說《活著》改編的,講述了一個家庭闊綽,好吃懶做的公子哥,因為所處的年代以及一系列的歷史原因,在命運之前不得不低頭,不得不選擇接受。主人公在年老之際過的窮困潦倒,令人感到悲痛與絕望,最後成為一個時代的悲劇的縮影。
4. 活著(電影)
姜武。
《活著》(To Live)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張藝謀 Yimou Zhang
編劇 Writer:蘆葦 Wei Lu .....also novel
余華 Hua Yu .....also novel
演員 Actor:葛優 You Ge .....福貴 Xu Fugui
鞏俐 Li Gong .....家珍 Xu Jiazhen
牛犇 Ben Niu .....鎮長 Town Chief
郭濤 Tao Guo .....春生 Chunsheng
姜武 Jiang Wu .....二喜 Wan Erxi
姓名:姜武
原名:姜小兵
籍貫:河北唐山
出生日期:1969年11月4日
身高:180cm
體重:88kg
血型:O型
家人:哥哥姜文、妹妹姜歡
職業:演員
區域:大陸
[編輯本段]
個人經歷
1969年出生,高中畢業後曾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未錄取。三年後,他邁進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姜武如此執著地要學習表演很大程度是受姜文的影響,而姜武確實是才華橫溢,具有表演天賦。電影學院表演系的老師稱贊他有靈氣,踏實、穩重、用功、責任心強。
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在《葛老爺子》、《英雄劫》、《高樓邊》、《大都市》、《俄羅斯姑娘在哈爾濱》、《活著》、《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走到底》、《美麗新世界》、《洗澡》、《前生今世》、《我的兄弟姐妹》、《空鏡子》等影視作品中都有上乘表現,《葛老爺子》於1992年獲中國長春國際電影節「長春銀杯獎」,屬國內實力派青年男演員。他的表演不溫不火,富有時代感,雖然戲不多,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現供職於中央實驗話劇院。
[編輯本段]
電影作品
《葛老爺子》
《英雄劫》
《高樓邊》
《活著》
《大都市》
《良心》
《走到底》
《美麗新世界》
《洗澡》
《我的兄弟姐妹》
《100個》
《虛構謀殺》
《雙喜臨門》
《誰都有秘密》
《5顆子彈》
《生日快樂!安先生》
[編輯本段]
電視劇作品
《俄羅斯姑娘在哈爾濱》
《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難得有情人》
《相見恨早》
《青春不解風情》
《歡樂家庭》
《前生今世》
《愛情與陰謀》
《空鏡子》導演:楊亞洲 合作演員:陶虹 牛莉 許亞軍 彭玉
《愛情滋味》
《殺青》合作演員:羅珊珊
《給我一個媽》
《追蹤》
《愛上夏天愛上她》
《鐵血青春》
《情歸》
《家有九鳳》導演:楊亞洲 合作演員:劉佳 蓋克 朱媛媛
《幸福來了你就喊》
《大浴女》導演:楊亞洲 合作演員:倪萍 李小萌 田岷
《開盤》
《決不妥協》
《別了,溫哥華》導演:趙寶剛 合作演員:趙琳 陳坤 李小冉
《石頭剪刀布》
《愛情二十年》
《麥琪的禮物》
《警察故事》
《幸福家庭》
〈一家之主〉
5. 如何看待電影活著
電影《活著》是張藝謀在1994年拍攝的一部經典作品,男女主角葛優和鞏俐如今已經是中國影視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就連其中的配角郭濤、倪大紅、姜武也成了中流砥柱。在我看來,電影《活著》是中國殿堂級的作品之一。
《活著》是中國歷史的一部自我剖白,不做作,不浮誇。用一種緩慢的、類似於紀錄片的攝影平靜地把主角遭受的傷痛袒露在我們面前,同時也將我們民族所走過的每一步路客觀地展現。《活著》講述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一段值得被銘記的歷史。
「你趕上好時候了,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這是福貴對外孫的祝願,同時也是對中國的祝願。看過《活著》你才會懂得為什麼張藝謀被稱為「國師」,這才稱得上永不磨滅的經典。
6. 活著是一部電影,誰是主演
葛優和鞏俐啊!但是故事太悲慘了 不建議收看哦
7. 葛優主演的一部電影
電影名稱叫《活著》,原著余華同名小說《活著》。
電影版本主要內容:
故事的主人公福貴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把家底兒全輸光了,老爹也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家珍帶著女兒鳳霞離家出走,一年之後又帶著新生的兒子有慶回來了。福貴從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營生,卻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後來又糊里糊塗的當了共產黨的俘虜。他們約定,一定要活著回去。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平安回到家中,母親卻已去逝,女兒鳳霞也因生病變啞了。
一家人繼續過著清貧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躍進」中當上區長的春生不慎開車撞死了有慶,一家人傷痛欲絕,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她說:「你記著,你欠我們家一條命。」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這時家珍走出來對春生說「外面涼,屋裡坐吧。」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春生,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哪,你可得好好活著!」
後來鳳霞認識了忠厚老實的二喜,兩人喜結良緣。然而不幸總是不肯放過福貴一家。不久鳳霞生下一子,自己卻因難產而死。鳳霞的兒子取名叫饅頭,聰明可愛。影片結尾,福貴對饅頭說,「你是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
電影版本對原著的改編:一,去掉了記者;二,結尾至於饅頭的成長,然後一家人吃飯。原著比電影蒼涼的多,內蘊也更深廣。
8. 活著這部電影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
不去品嘗生活的苦就不會懂得幸福的真諦。從古至今,有誰沒有遭遇過挫折,又有誰沒有過不幸的時刻呢?但不論如何,堅強的人都會努力克服艱難而堅持活
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顯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決心,就會發現活著就是幸福。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就是要演繹這種堅忍的「活著」。
《活著》講述的是中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個富有家庭里發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丈夫富貴,妻子家珍。由於吃喝享樂,沉迷於賭博,富貴最終把家裡的財產輸得一干二凈。父親因為他的墮落氣得生病而死。從此,家破人亡,他們兩口子不得不面對苦難的生活。
俗話說:「有果必有因」。富貴家境衰落,他妻離子散的悲劇是他走上墮落的不歸路,成日不思進取吃喝賭博的結果。在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是不是他
的父親和妻子不關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富貴固執的本性。他漠視父親和妻子的多次規勸,執迷不悟,最終致使家境衰敗、貧窮潦倒,天
天過著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國民黨抓住並差點喪命;他曾在被別人鄙視的環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時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價值。影片中有一個
關於他教訓孩子的情節值得我們思考。「小雞長大會成鵝,鵝長大會成羊,羊長大會成牛。」小雞怎麼能變成鵝呢?或許想告訴孩子,再貧困弱小的人也能成為生活
的強者吧。是啊!生活雖然不是什麼時候都盡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擁有信心,明天將會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麼樣的人呢?現在我們來給她作個分析吧。影片中描繪她的部分沒有富貴多,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個既通情達理又
溫柔賢惠的妻子。人總是有喜怒哀樂的,家珍有時也生丈夫的氣,所以她才在懷孕時帶著個啞巴女兒回娘家。可是富貴那時候怎麼知道家珍 ——
一個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一個夜夜哭泣勸告丈夫不要賭博的妻子正在家鄉艱難地供養著孩子,並且期盼著他早點醒悟。要是沒有毅力,沒有信心,說不定這個
柔弱的農村婦女早已經沒有勇氣生活在這世上了。這個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堅韌的。怪只怪富貴這個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們倆才只能過著艱難困苦的
生活。
這個故事說到這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劇情仍未結束。也許導演還要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中國的環境不斷在變,人也隨著不斷地變。但是不論如何,不論發生什麼事,活著的人還得活著,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嘗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
富貴和家珍的故事伴著前進的歷史走到中國建國初期。這期間,他們的孩子友慶被春生(他們的老朋友)騎車撞死了。其實春生不會開車,卻自以為是,結
果。。。。。。。這個可憐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品嘗媽媽給他做的12個餃子了。
作為編劇,導演,為什麼安排了這樣一個情節呢?是否想通過加深富貴和家珍的痛苦,來表現他們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們還想提醒人們,做事時不要不懂
了裝懂,否則釀成悲劇再怨天尤人也無濟於事了。有慶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嘆息啊!
還有一個令人痛心的情節是富貴的女兒在生孩子時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並不像人們說的那樣是由老天爺安排的,我覺得是由當時迂腐的社會觀念造成的。我
們都知道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讓許多知識分子被批判為資產階級。
影片中的醫生是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給富貴的女兒接生的接生員是個有經驗的醫生的話,這個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這種情節真令人悲哀憤怒。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死
去,身為父母該有多痛苦呀!我原以為富貴和家珍會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擊而喪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氣,可他們卻能面對現實,承受苦難,頑強地活著、活著!
我深深地被他們的堅強與勇氣打動。
《活著》是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富貴和家珍夫婦的人生經歷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生活就像是一條路,不總是平坦而筆直的。人只有一勇氣、毅力和信心去面對和克服種種的挫折與不幸,體會幸福的不易與甜蜜,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活著是一種證明,是一種歷練。
9. 求電影活著的觀後感
《活著》這部電影根據小說《活著》改編而來的。《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小說中的主人翁福貴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由於嗜賭放盪,輸盡家財。父親被氣死後,福貴一家成為佃農,並很快被國軍抓壯丁捲入國共內戰。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斷經受著苦難,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小說中很多情節都沒有在電影中出現,所以看完電影後,我又看了遍小說。電影和小說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作為張藝謀導演的作品,《活著》能夠說是他不同風格的代表作。1994年,該片在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等獎項。雖然電影給人傷感,但遠沒有小說給人帶來的震撼。小說給人帶來的震撼是福貴身邊的親人一個個的離他而去,那種死亡所產生的悲痛感是十分緊湊的,讓讀者感覺到生命的脆弱。而電影在表現這點上有點散漫,也不夠著重,反正是想死又死得不能感動人,要死又死得不徹底。比如有慶的死,小說中本來是寫有慶給縣長的老婆去獻血,結果他獻死了。不像電影里死得那麼不值一提,荒誕卻不如小說那種寫法讓人心痛。如果這件事跟後面鳳霞難產而死的事聯系起來,兩個小孩都死在同一家醫院里,就更具有杯具色彩。然而電影中卻加入了政治因素,這也是為什麼該
電影唄禁止上映的原因之一。
整部電影給我一種灰色的傷感。如兒子先被倒塌的牆壓死,鳳霞先天聾啞,然後難產超多出血而死等等。小說中最後只剩下福貴和一頭老牛,兩者相依為命。而親人一個個的死去。
張導在電影中加了一些諷刺的東西。如:救風霞的教授因為太餓被饅頭噎著,而不能去動手術,眼睜睜地看著鳳霞被紅小兵們弄得大出血死亡,還有加了福貴靠皮影吃飯的情節。電影還有一個情節,就是當年透過賭博贏取福貴祖屋的龍二在建國時期抗法和破壞國家財產而被判處死刑,福貴感慨著自己的「幸運」。雖然龍二的死是因為其違法抗法,他被槍斃也是死有餘辜的,而福貴如果當年繼續保留著祖屋,那他難免也會成為一個冷酷自私的刻薄地主。而且這樣的劇情描述更顯示出了這種亂世年代,世事無常。活著這部電影十分的長。整個電影的過程給我活著真好的感覺。活著真好不僅僅是對自己也是對家人、朋友的一種安慰,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