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院排片要怎麼安排
這個就是算的一個平均估計
就是一部電影在所有電影院排片總數中所佔的比。具體院線安排不一樣,所以廣電也好,媒體也好,也不能准確的估計出來,基本就是按多少個院線統計一下就出來了。
⑵ 電影院如何排片的
電影院的排片是根據,首日是根據電影的導演以往的成績來排片的,比如國內的周星馳,吳京,張藝謀,馮小剛等等拍的電影場次肯定是要多於其他導演場次的。
以後就是看口碑,口碑越好排片率就會越高,不過也是要觀眾買不買帳如果觀眾不買帳口碑再好排片率也不會高,影院要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影院就是為了賺錢。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越多觀眾買票的電影,就會排片率很高,觀眾決定了電影院如何排片。
⑶ 影院排片是怎麼決定的啊會因為一部電影口碑好而增加排片嗎
主要是由電影院來決定的,肯定會因為口碑好而增加排片,因為電影院也是需要盈利的,他們也有可能會因為口碑不好而減少排片。
⑷ 影院的排片率是什麼意思
比如說影院一天總共放映x場,其中某部電影放y場,排片率就是x/y*100%
⑸ 排片佔比是什麼意思
就是比如全國有1萬塊熒屏放映電影,其中一部影片占排片比50%,就是說有5000塊熒屏在放映這部電影,其他電影只能分剩下的50%。
⑹ 一部電影電影院一般放多久啊
如果你是說電影時長的話,一般是90-120分鍾。但現在很多的影片都超過了120分鍾,不過還是會控制在150分鍾以內;還有少部分的電影不足90分鍾,只有80分鍾左右。
如果你是說電影上映時間的話,一般會是15-30天。這是視影院排片和電影票房來定的,有些不賣座的電影可能不足一周就下映了;有些賣座的電影可能會延長上映期,上映一個月以上。
⑺ 請問一個電影上映,一般在電影院上映多久
就拿成都的各大影院來說。如果是數字電影(低成本電影),一般上映到下映的時間不會超過12天。
如果是膠片電影,不是大片的話,一般上映到下映的時間在14天到18天左右(也有可能更短,隨短期票房而定)。是大片的話,待遇就不一樣了。一般上映到下映的時間會在25天到32天左右,如果票房持續平穩或上漲,會繼續延長時間。就變形金剛1的票房來做參考,再加上本人已經看過變形金剛2了。保守估計,上映到下映時間在一個月左右。
片能定映間至於影片排場數觀眾決定些影片甚至映沒看影院能照顧十幾空著影廳片勁十足映間繼續延像《解救姜戈》類奇葩片映線鏡於血腥暴力像每三月雷鋒月政府安排相關主題電影映即使沒看映些原主要看市場需求《魁拔2》類片市場童節前映距離暑期檔映爆發期段間意外排半月吧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⑻ 誰在左右電影排片量
排片率是影院安排影片場次的比例,比如「《某電影》的排片率為20%」就意味著影院每安排100場放映,就有20場是《某電影》。一般來說,低排片率高票房就是黑馬電影,高排片率低票房就是爛片。
⑼ 排片率是什麼意思
所謂排片率,其實就是一部電影在影院享有的放映空間,其排片率越高,放映場次就越多。它就像影片的生命線,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票房成績。
排片的主要考慮因素有影院黃金時間、影片質量、影廳大小、影廳數量、影片長度、拷貝數量、跑片時間、人員安排、通道使用等。此外,還有地理位置、交通、天氣、風俗習慣、語言類別、作息規律、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消費人群、特殊要求等。
而票房在以前指戲院、車站、碼頭等出售票券的地方——亦稱「售票處」,舊時指票友聚會練習的處所。現在指電影、戲劇等因賣票而獲得的經濟效益。
(9)一部電影在影院的排片多少擴展閱讀:
截至2015年,中國的銀幕總量已經超過27000塊。一般情況下,影院的營業時間是上午10點到晚上24點(午夜場等特殊場次除外),如果按平均每部影片2小時計算,扣除每場之間15-20分鍾的間隔,一塊銀幕每天可以放映5-6場,全天的放映總量則在13.5萬場至16.2萬場之間,取中間值約為15萬場。
由於基數較大,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影片如果能占據30%以上的排片,就意味著它擁有每天5萬場的放映量,絕對是大片水準;相反,如果排片率在5%以下,就意味著每天的放映量不足1萬場,只能算是中小影片。
但並非所有影片都是排片越高越好,因為如果上映之初放映場次太多,平均上座率不足,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影院經理信心下降,進而縮減第二天場次。而如果在場次有一定保證的情況下,影片上座率頗高,造成一票難求的現象,影院經理則會增加放映場次。
⑽ 電影院的排片是什麼意思(附圖)
影院根據自身盈利目的,安排電影節目放映的時間,類型及場次。
主要考慮因素:影院黃金時間、影片質量、影廳大小、影廳數量、影片長度、拷貝數量、跑片時間、人員安排、通道使用等。
其他考慮因素:地理位置、交通、天氣、風俗習慣、語言類別、作息規律、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消費人群、特殊要求等。
(10)一部電影在影院的排片多少擴展閱讀
中國影院必須加盟院線才可放映。全國由廣電總局電影局認可的院線有37家,影院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加盟。
影院需要取得證件:工商、稅務、衛生許可證、放映許可證,並聯系省級電影專項資金管理處。
解放後,國家成立了各省、市電影公司,實行國家統一拍攝、統一發行、統一放映,實行電影公司制度。2002年,中國開放電影發行、拍攝、放映,中國電影實行院線制,影院可自由選擇院線加盟來取得影片來源。
電影拍攝也不在是由電影製片廠壟斷拍攝,只要取得拍攝許可證和放映許可證即可。影院則採用分賬的形式來分取利潤,國家規定:影院方不超過50%。就是說電影票,60元一張,院線要收30元。再由院線、發行、拍攝方分,電影都將發行數字版。
特色院線(影院):二三輪院線(不參加首映)電影第二輪,三輪放映。拷貝成本壓力小,票價低。
藝術院線(影院):專門放映藝術電影。屬於小眾影院。
紀錄片院線(影院):專門放映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