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句容大劇院電影排期

句容大劇院電影排期

發布時間:2022-06-25 14:02:21

1. 2021年南京大廠要拆哪幾個村

首先,南京地區有沒有拆遷需要看當地的規劃,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可以進行徵收。其次,如果南京地區有徵收拆遷項目的話,前期都會有信號,您可以留意當時是否有張貼的公告,是否有工作人員對您的房屋進行測量、是否詢問了您的相關意見,或者相關的政府網站有沒有消息發布。再次,拆遷分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多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一般指城市房屋的徵收,另一種是對集體土地的徵收,涉及到農村房屋的徵收問題。城市房屋徵收有兩種補償方式:1.房屋置換,相同地段最低拆多少補多少;2.貨幣補償,最低是周邊相類似房地產市場價。農村自建房拆遷有三種補償方式,1. 有條件的,優先採取宅基地遷建安置,另補償房屋重建成本價;2. 純貨幣補償,就是房屋重建成本價+宅基地地價;3.房屋置換,相同地段按面積最低1:1。如果屬於城市郊區、城中村或房屋所在地已經被劃入城市規劃區,那麼貨幣補償要參考周邊相同地段類似房產市場價。南京政務服務中心就在沙洲街道(上次戶籍警察上門登記,說這里是「中央商務區」,我都一時沒反應過來,如果是正式名稱,那聽起來挺有面子的感覺),辦事特別方便。奧體、江蘇大劇院、保利劇院扎堆,地標建築多。市政維護很好,街道是全南京最干凈的。去年金鷹世界開了以後,和河西萬達一起組團構成南京第二梯隊的商圈,購物不用再坐到新街口了。不過河西畢竟人少,很多好吃的還是要往老城區跑。金鷹萬達金奧繽潤匯都是那種大型連鎖餐飲,愛馬仕炒飯小紅烤翅之類的是沒有的。河西還有個槽點就是內網線路井字形太多,南北叫x山路,東西叫xx江街,山和水一碰面,就是紅綠燈,甚至五六百米一個紅綠燈。好在有江東快速路、應天高架、揚子江大道。其次是主城區(但不包括城東)。老城區有兩個第一梯隊的商圈,有傳統文化積淀,也有交通堵塞和老破小??不一一贅述。仙林也有不錯的規劃,但交通不是太方便(當然地鐵2號線和4號線是有的,南京好歹是緊追廣州的全國地鐵第四城),主要是沒有快速路——仙林大道那麼寬,通行效率低得令人發指。上繞城高速吧,又太繞。仙林金鷹天地一二期還不錯,但比較孤獨——仙林萬達茂在8公里外。當然仙林萬達茂綜合體單拎出來在南京也是第二梯隊。仙林萬達茂旁邊有高科榮境等一批高檔小區,業主消費力還是有的,但畢竟人數少。我感覺非得句容寶華的人氣上來,仙林萬達茂才能漸入佳境。仙林沒啥吃的,除非去大學食堂找回憶。然後是江北和江寧。前兩天正好隨手寫了一個回答。未來南京江北新區和江寧哪個更具發展優勢? - 陳子_的回答 - 我未來南京江北新區和江寧哪個更具發展優勢?【拓展資料】江寧建設比江北早,現在很多規劃已經建成落實了。但江寧也好江北也好,都太大了,得更細分析才行,以後另開一篇。江寧好些地方的積淀並不比主城少多少,好吃的小店真心多,比如從孝大排檔,酸菜魚湯底像牛奶一樣白,味道全南京獨一家(但服務態度什麼的是不存在的)。江浦和橋北就沒什麼好吃的,六合還多一些。江寧旅遊資源豐富,山水自成一格,如果能負擔別墅大平層等高端住宅項目,江寧的可選項肯定比紫東什麼的地方多很多。江北現在處於遍地施工的狀態,但因為規劃很新,起點很高,江北核心區(請讀作「頂山無人區」)是一張白紙畫畫,未來不可限量。老江浦縣城和橋北有年齡了,雖然也在國家級新區規劃里,但很多地方也拆不動了。好在橋北人口稠密,加上大廠、高新人口能把弘陽廣場這個第二梯隊商業綜合體撐起來,今年升級過後,江北新區北段的人有消費需求,除非是去德基消費奢侈品,否則都能不過江解決。重要的是這兩個地方房價相對便宜而質量不低,低容積率的小區頗有一些,能入手不少剛需房。 在我看來江寧和江北的快速路都已經很方便了,江北因為呈條狀集中,還要更方便。城東、城北、雨花都比較舊。城北、六合大廠乃至仙林的發展,其實頗受制於大型化工企業,這幾個化工企業級別都很高,給規劃帶來了一定難度。但這事兒不是南京市的事,是省里,甚至國家才能決定的問題,這里不贅述了。城東的問題是不僅舊,人還多,市政維護也差——偏偏地勢還低,一下雨就看海,交通堵死。馬群站旁邊的小區御地復鍾山最明顯,小區入口是從馬群地鐵站下面一個兩米寬的口子進去,花十幾分鍾進個小區門是平常事。能在家門口堵成這樣的,我懷疑全南京只有橋北毛紡廠路柳州東路一帶同病相憐。問題橋北人還有盼頭,年底大橋通車,快速路改造也隨之搞定,毛細血管就能優化了,而城東是老規劃已經飽和了,就跟浦東張江似的,堵也沒辦法,除非炸掉重來,否則沒有可期待的優化空間。上次我去戎泰山莊辦事,堵得心煩氣躁,車也難停,抱怨了幾句,電梯上一個軍屬老太太就不開心了。問題不開心也沒辦法,事實就是事實啊。反正我現在盡量避免開車過城東。雨花的鐵心橋去年通了地鐵,交通有所緩解。商圈的話,除了宜家,就是雨花客廳,也能進第二梯隊。其他都不行,尤其南京南站的明發廣場,那個海盜船十分魔性,但整個商圈都處於鬼得不得了的狀態。曾經在下午四點左右去那邊的中影看過一次電影,整個影院(不是整個放映廳)只有我們一行三人。雨花交通因為有華為,所以體驗實在好不了。內環現在最大堵點就在雨花、河西、秦淮交界的那一帶——虹悅城旁邊的快速路。不知是不是輔路設計有些問題,車流量不用太大也能堵死。板橋去過幾次,然後發現地鐵連影子都沒有。南京地鐵已經這么四通八達,規劃上還這么吝嗇,不太應該。河西南的商業如果能起來(目前看沒這跡象),也許板橋能方便一些,但河西德基世貿中心的新鴻基得到明年才能開。板橋走揚子江大道去河西,不堵,開車還挺方便的。但老這樣,板橋就成睡城了。

2. 誰能夠詳細介紹一下南京市啊

南京(Nanking.Nanjing)——山水城林,博愛之都。
別稱台城、越城、秣陵、石城、石頭城、金陵、建業、建鄴、建康、蔣州、升州、白下、上元、集慶、應天、江寧、天京等。簡稱:寧。
南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又被稱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會」,曾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京師和留都),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幾個時期的國都。自古是江南以及華東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長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業和經濟中心。目前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南京是長江下游地區和華東地區的交通樞紐,擁有橫跨長江、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公鐵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亞洲最大的內河港口南京港,祿口國際機場以及眾多連通中國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鐵路和公路干線。南京是「山、水、城、林」一體的城市,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存。
南京位於北緯31度14分至32度37分、東經118度22分至119度14之間。
人口:2006年末戶籍人口為607.23萬人,其中市區524.64萬人,全市戶籍非農業人口418.39萬人,其中市區400萬。2007年末戶籍人口為617.17萬人。
全市共有5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56%。1999年少數民族77,394人,其中回族64,82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為滿族2311人,壯族533人。南京少數民族以建鄴區為最多,共有13,692人,佔全區人口的9.13%。特點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混居(南京是東南沿海各省回族最為集中的城市,約有8萬人)。
市花:梅花;市樹:雪松
【區劃】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政府駐地:玄武區北京東路,明朝時武廟所在地,背靠明城牆、玄武湖,西臨雞鳴寺、北極閣(江蘇省氣象台所在地)東面是九華山、太平門,南面為歷經百年滄桑的東南大學。截至2006年12月31日,南京市轄11個市轄區、2個縣,75個街道、39個鎮。

南京市 面積6582.31平方千米,人口617.17萬人
【地理】

南京大部分為低山丘陵地形,境內的紫金山、幕府山、棲霞山等構成寧鎮山脈西段。長江在南京從西北折向東南進入鎮江,江中較大的沙洲有八卦洲、江心洲、潛洲等。秦淮河是南京最重要的地區性河流。它的南北兩源分別在句容和溧陽發源,在江寧方山匯合後在南京城通濟門(東水關)外又分為內外兩支。內秦淮河流經南京城南,為著名的「十里秦淮」夫子廟位於其岸,出西水關與外秦淮復合後匯入長江。南京其他重要的水域還包括城北的金川河,從六合區流過的滁河,高淳的固城湖、溧水的石臼湖等等。市區內還有玄武湖、莫愁湖、南湖、前湖、琵琶湖等大小湖泊。
南京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長而春秋短。夏季氣溫可達40度,盛行西南風,號稱「長江沿岸三大火爐」之一,冬季氣溫可達零下,盛行東北風,年平均溫度15.7℃。南京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年降水量1106.5毫米,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處於陰雨連綿的梅雨季節,夏季和秋季還有西太平洋台風帶來的大量雨水。
南京城中,有大小丘陵數十座。有紫金山、幕府山、棲霞山、獅子山、五台山、九華山、北極閣、清涼山、八字山、老虎山、雨花崗、石子崗、古平崗、鼓樓崗等。構成了「龍蟠虎踞」的地勢格局。自古以來被認為有帝王之氣。
【沿革】

南京古為吳地,位於「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揚州地域。前495年,傳說吳王在此築冶城。前472年,范蠡築越城,位置在今中華門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於石頭山(今清涼山)築金陵邑,故南京別稱「金陵」。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金陵邑為秣陵縣,屬會稽郡。
211年,吳大帝孫權在石頭山金陵邑舊地築石頭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業」。太康三年(282年)改「建業」為「建鄴」。建興元年(313年),為避司馬鄴之諱,改為「建康」。589年隋滅陳,擒陳後主,平毀城邑宮苑,在石頭城置蔣州。唐朝初年置江寧郡,後置升州,再後改為金陵府。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稱江寧府。宋置升州,北宋稱江寧府,南宋改稱建康府,為江南東路首府。元朝時為集慶路。
1356年,明朝定都於此,為京師應天府。永樂十九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將應天府改為南京(留都)。1645年,南京降為江寧。清初時為江南省省府,以後直到清末一直是兩江總督(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駐地。1853年-1864年,太平天國也定都於此,號「天京」。
1927年(民國16年)中華民國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別市。1929年(民國18年)6月1日置首都特別市。1930年(民國19年)更改為院轄市(直轄市)。1931年,根據民國二十年六月一日公布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第五條,「中華民國國都定於南京」。1937年(民國26年)12月,中華民國首都南京淪陷,發生了「南京大屠殺」的悲劇,國民政府西遷陪都重慶;1946年(民國35年),日本投降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還都南京。1949年4月21日,中國共產黨軍隊進攻國民黨中心南京,4月23日南京解放。國民政府南遷廣州,又轉遷台北。
1949年(民國3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南京成為中央直轄市,1950年1月改由新成立的華東軍政委員會領導,仍為中央直轄市,同時政務院設有駐寧辦事處。1952年江蘇建省,南京降為江蘇省省會。1989年為中央計劃單列市,1994年為副省級城市。
【交通】
南京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和長江下游流域的中心,是重要的交通樞紐。2007年境內公路里程約98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約400公里。年末全市實有出租汽車9760輛,公交標准運營車輛總數6684標台。2006年末地鐵運營里程22公里,運營列車120列,全年客運總量5798萬人次。2006年末全市擁有公交車5246輛,6193標台,運營線路網長度2575公里,客運總量100827萬人次。2006年全市擁有輪渡運營船15艘,輪渡客運總量1329萬人次。
市內公共交通。南京市擁有較為便捷的公交網路,目前由四家公司運營(南京公交總公司、中北巴士、雅高巴士和新城巴士),有170多條線路通達城市主城區所有部分。南京地鐵一號線已經投入使用兩年,在「十運會」期間獲得好評,二號線將於2009初投入運營,南京市規劃於2050年建成長達433公里的包括地鐵和輕軌的軌道交通網路。
公路 南京有60多條國道和省道連接中國其他區域。有滬寧高速公路、寧合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寧連高速公路等多條高速公路。南京都市圈建設寧揚(州)、寧鎮(江)、寧淮(安)、寧蚌(埠)、寧合(肥)、寧蕪(湖)、寧杭(州)和寧高(淳)等8條運輸通道。南京市內有公路里程230公里,密度為3.38公里/平方公里。
鐵路。京滬鐵路(北為津浦線、東為滬寧線)、寧蕪鐵路和寧啟鐵路(現只到南通)交匯於南京,使南京成為連接北部、東部和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規劃建設的有寧西鐵路、寧杭鐵路、寧淮鐵路以及沿江鐵路。
航空。祿口國際機場距南京市中心直線距離為35.8公里,目前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40萬噸;總體規劃為年飛行36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2004年實際旅客接待量457.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3.8萬噸。目前機場有85條國內國際航線,國際客運航線目的地有日本、韓國、泰國和新加坡等地,貨遠航線目的地有韓國、新加坡、泰國、美國、荷蘭等地。
水運 。南京港是中國最大的內河港口,2004年吞吐量1.18億噸,外貿集裝箱吞吐量為近50萬標箱。港區全長98公里,有64個泊位,其中16個可停靠萬噸級船舶。南京港同時是長江沿岸最大的集裝箱港。
【經濟】
地區生產總值:2773.78億元 (2006年),2007年初步核算3275億元。
中國百強城市:2004年列第7位.
財政。2006年南京市財政總收入603.9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6.44億元。2007年財政總收入628.5億元(新口徑,包括上劃中央收入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不包含政府基金預算收入和社保收入),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30.2億元。
工業。南京的工業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機械、生物制葯、食品飲料、儀器儀表等產業佔有重要地位。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692.81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1196億元,利稅總額407.98億元,利潤總額214.88億元。2007年預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新口徑,年銷售收入1000萬以上的工業企業)5735億元,實現利稅590億元,利潤360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預計1405億元。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高新技術工業總產值234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20億元。
著名企業。熊貓電子,揚子石化,金陵石化,躍進汽車, 江南光電 .著名的私營企業有雨潤、太平洋建設、蘇寧電器、五星電器、金盛、斯威特、力聯、石林、天地等。
旅遊。2006年南京旅遊總收入達到462.80億元人民幣,其中國際旅遊創匯達6.77億美元,2007年預計實現旅遊總收入590億元,其中國際旅遊創匯8.1億美元。2006年末,全市擁有A級旅遊景點28個,其中4A級景區7個,旅遊星級賓館飯店127家,其中五星級賓館8家,各類旅行社410家,其中從事國際旅遊業務的旅行社27家。2007年末,全市擁有4A級旅遊景點8家,5A級旅遊景點2家,旅遊星級飯店138家,各類旅行社436家,其中從事國際旅遊業務的旅行社27家。
【文化】

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原中央圖書館、江南圖書館,中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新館目前已經建成。全市公共圖書館藏書2006年末為1186.8萬冊,2007年末為1190萬冊。
博物院。主要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南京地質博物館、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簡介:原名中央博物院,中國第一座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中國最大的博物館之一。2006年末文物藏品537826件。
美術機構。主要美術機構:江蘇美術館、南京美術館、南京書畫院、金陵書畫院、江蘇國畫院、江蘇省國畫院。
戲劇演藝機構。主要戲劇演藝機構:南京小紅花藝術團、南京歌舞團、南京民樂團、南京市京劇團、南京市越劇團、南京市雜技團、江蘇昆劇院、江蘇京劇院、江蘇歌舞劇院、江蘇省地方戲曲劇院、南京電影製片廠。
作家群。蘇童、畢飛宇、李子悅、趙本夫、葉兆言、黃蓓佳等。

【名勝】

明孝陵:明朝皇家陵墓的始祖,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陵寢。
夫子廟:即孔廟,六朝至明清為南京最繁華的地方,現已改造為中國最大的仿古街市。
新街口:位於南京市中心,中華民國時代發展為商業區,號稱「中國最大的購物消費圈」。
玄武湖:位於市區東北部,明朝時為禁地,湖周建有圍牆,湖內島嶼上存放黃冊檔案,號稱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
莫愁湖:位於南京市區西部水西門外,古稱「金陵第一名湖」。
大報恩寺琉璃塔: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跡景觀之一,毀於太平天國,現擬議重建。
閱江樓:六百年「有記無樓」傳奇樓。
明城牆: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牆。
中山陵: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陵寢,中國最宏偉的現代陵墓。
雞鳴寺:南京著名古寺,建於南朝梁武帝時期,有「南朝第一寺」之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
南京長江大橋: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公鐵兩用橋
台城:位於雞鳴山北,為東晉和南朝的宮殿和台省所在地。現存一段明朝修建的古城牆。
靜海寺:中國古代外交史和近代外交史重大事件的見證化身,建有鄭和下西洋主題的鄭和紀念堂和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主題的靜海寺紀念館。
江東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朝天宮:江南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
中華門:中國最大的古城門,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古城堡。
瞻園:著名江南園林。
煦園:著名江南園林。
江南貢院:江南地區最大的科舉考試會場,清朝全國半數以上的狀元在此接受考試。
總統府:中華共和的象徵建築,含原臨時大總統府、兩江總督署總督府遺址。
雨花台:雨花台烈士陵園
北極閣:中國近現代氣象事業的搖籃。
無梁殿:位於靈谷公園內,是明代靈谷寺僅存的一座古建築。
廖仲愷何香凝合葬墓:位於鍾山西茅峰西南麓,背依天堡城,面對燕雀湖,東毗明孝陵。
棲霞山:地處棲霞區,以楓葉最著名,山腳有古剎棲霞寺。
燕子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山石直立,如燕子凌空,是觀賞江景的勝地。
紫金山:又名鍾山,山勢險峻壯觀,如龍蟠之勢,古跡名勝眾多。是南京「龍盤虎踞」之說的龍頭所在。明孝陵、中山陵等位於其南坡。
清涼山:又名石頭山。是南京「龍盤虎踞」之說的龍尾所在。
石頭城:在南京市區西北清涼山之後,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系自然山岩鑿成,吳朝孫權在原址築城。俗稱「鬼臉城」(形如鬼臉得名)。
秦淮河:相傳為秦始皇為泄金陵王氣而開鑿,實質是一條天然河流。發源於溧水東廬山以及鎮江句容,在南京定淮門外注入長江。其中位於市區內的一段河道自三國至明清時期一直為繁華之地,被譽為「文化之河」。
金陵四十八景:南京最早有「金陵八景圖」、「金陵二十名勝」、「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等說,其中「金陵四十八景」流傳最廣。「金陵四十八景」的說法最早起於明代,清初高岑曾繪《金陵四十八景圖》。古金陵四十八景目前僅存半余。現代南京曾經進行過新景點評選活動,包括1983年評選的新金陵四十景,2004年評選的新金陵四十八景。
【特產】

雲錦·雨花石·金箔·金陵摺扇
傳統藝術:白局(百曲)·陽腔目連戲(高淳)
傳統習俗:爬城頭(踏太平)·食烏飯·跳五猖·長蘆龍燈(高淳)
飲食:金陵菜(京蘇菜)·南京小吃·鹽水鴨·南京板鴨 ·鴨血粉絲湯·糖葫蘆·燒鵝·旱八鮮·水八鮮
【教育】

高等教育
早自漢代,江東私學已經比較發達。南京的官辦高等教育則始自東吳。吳永安元年(公歷258年)孫休詔立五經博士創立國學,歷晉代與宋、齊、梁、陳四朝南京太學,至明南京國子監時期為世界最繁盛之最高學府;金陵非京都時代由中央學府改作南京府學,1650年明國子監改為清江寧府學;1902年江寧府學停辦,籌辦三江師范學堂,1906年改名兩江師范學堂,1912年停辦;民國成立後,1914年籌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以後先後改名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此外,宋初設立明道書院、茅山書院,清代設有鍾山書院、惜陰書院,清末又開辦了江南實業學堂、江南武備學堂、江南陸師學堂、江南水師學堂、金陵工藝大學堂等新式學堂。民國時期,美國基督教多個教會在南京聯合開辦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等高等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自1952年院系調整後,原南京大學合並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以及其他院校的一些院系,成立了多所高等院校,如今天的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此外,還有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校。
2007年末擁有普通高校41所(不含部隊院校),在校生67.8萬人,其中在校研究生6.8萬人。在寧兩院院士79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2人。在寧中科院院士分布在6個領域:數學物理學部14人,化學部7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名,地學部15人,信息技術科學部4人,技術科學部6人;在寧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布在7個領域:機械運載與工程學部2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5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5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2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7人,農業、輕紡與環境工程學部7人,醫葯衛生工程學部4人。
【歷史】

史前
遠古人類的足跡,隨著時間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東郊湯山出土了距今約30萬~50萬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頭骨化石;溧水縣神仙洞發現了距今l萬年以前的「溧水人」遺址。
6000年前南京就出現了原始村落,在1950年代發掘的北陰陽營遺址年代約為為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為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北陰陽營文化,南京地區早期文化遺存還有200多處,著名的有點將台文化和湖熟文化。南京自古是江南地區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先秦
南京古為吳地,位於「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揚州地域。前495年,傳說吳王夫差在此築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范蠡築越城,位置在今中華門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越,埋金以鎮「王氣」,並於石頭山(今清涼山)築金陵邑,故南京別稱「金陵」。
六朝
211年,吳大帝孫權在石頭山金陵邑舊地築石頭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業」,都城周長約11公里,開始了南京的都城史。五胡亂華,西晉滅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以建康為都建立東晉(317年-420年),南京從此成為正統中華文化的中心。東晉以後,宋(420年-479年)、齊(479年-502年)、梁(502年-557年)、陳(557年-589年)相繼在此建都,史稱南朝。南朝與此前的吳、晉合稱「六朝」。
隋至元
589年隋滅陳,擒陳後主,平毀城邑宮苑,在石頭城置蔣州。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稱江寧府。今天的內橋就是南唐皇宮大內正門前的橋梁,中華路就是當時的御道和城市的中軸線。宋朝以後南京城市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逐步擴建而成。宋置升州,北宋稱江寧府,南宋改稱建康府,為江南東路首府。元朝時為集慶路。
1356年,朱元璋(明太祖)攻佔集慶,以此為基地,逐步消滅陳友諒、方國珍、張士誠等對手,並於1368年趕走蒙古人,建立明朝,定都於此,為京師應天府。建成全長96華里、世界最長,也是中國最高的城牆,有一半的城牆保留至今。永樂十九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北京皇宮及官衙均仿照南京制度),將應天府改為南京(留都),仍設六部等機構。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殺,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位,即弘光帝。1645年,南京被清兵攻陷,降為江寧。清初時為江南省省府,以後直到清末一直是兩江總督(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駐地。1853年-1864年,太平天國也定都於此,號「天京」。在戰爭中南京城市幾乎完全被毀。
1899年,南京下關開辟商埠。1906年和1911年,滬寧鐵路和津浦鐵路先後通車。
1929年-1937年間,南京進行了大規模的首都建設。1937年(民國26年)12月,中華民國首都南京淪陷,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入侵的日本軍隊進行了南京大屠殺,至少30萬人遇難。
【明城牆】

南京明城牆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定都南京的產物和象徵,是中國歷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統一全國的都城城牆。
南京明城牆始建於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於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6年),歷時21年之久。從內到外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牆構成。 其中,南京京城牆,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雄壯,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蜿蜒盤桓達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牆還長出0.776公里。而南京古城牆的外廓城周長則為60公里。
數百年的滄桑,宮城、皇城、外廓三圈城牆已毀壞殆盡,惟有高大的京城牆,除城門等木構建築不復存在,城牆依然屹立。所以,現在通常所稱的「南京城牆」、「南京明城牆」即指京城牆。
南京的城牆,為我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無論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築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牆都無法與之比擬,可謂是繼我國秦長城之後的又一歷史奇觀。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企圖進一步吞並楚國,他看中了位於現在南京中華門的長干里一帶,召見他的謀士范蠡監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當時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佔地面積也只有6萬平方米,稱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又在南京清涼山(又叫石頭山)築城,稱為「金陵邑」,這也是南京又稱「金陵」、「石頭城」的來歷。到了公元前211年,孫權又在金陵邑故址構築「石頭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歷史遺存「鬼臉城」,這是當時的軍事要塞,它依山為城,因江為池,地勢十分險要。
當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輝煌的一頁當數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佔南京後開始建造的明城牆。它東連石頭城,南貫秦淮區,北帶玄武湖,將歷代都城都囊括其中。朱元璋為建造這座都城,動用各類築城人員達百萬余眾,涉及長江中、下游數省的廣袤地區,具有強烈的民族親和性及地區代表性。
南京原有13座城門,分別是:神策門(今和平門)、鍾阜門、金川門、儀鳳門(今興中門)、定淮門、清涼門、石城門(今漢中門)、三山門(今水西門)、聚寶門(今中華門)、通濟門、正陽門(今光華門)、朝陽門(今中山門)、太平門。
後來,中華民國時期,又先後開辟草場門、中央門、新民門、解放門、挹江門、閏豐門(今玄武門)等。之後又在80年代開辟了集慶門。但鍾阜門、金川門、通濟門、清涼門、草場門、定淮門、三山門、太平門和正陽門毀於戰火,尚未重建,故南京現存的城門有:神策、新民、儀鳳、挹江、石城、集慶、聚寶、朝陽、解放、閏豐十個門。
經近年搶救性修復,現在南京明城牆的完好總長度已經達到23.743公里。南京市委、市政府還不惜撥出重金,先後建成了以古城牆為背景、護城河為依託的月牙湖公園、獅子山公園、神策門公園、綉球公園、小桃園、八字山公園、水木秦淮廣場等,建造了能夠傳遞歷史信息的水西門遺址廣場和以瓮城、城牆為主題的新建築群體漢中門市民休閑廣場、中華門城堡等。

3. 保利大劇院每天有什麼電影幾點鍾

狂蒲之路
主演:王十一洛奇杜赫旋鍾一憲
導演:黃羿
類型:喜劇網路電影
年代:2017
地區:內地

4. 今天晚上永安華夏大劇院有什麼電影排期

今晚永安華夏大劇院有4部電影放映,分別是《復仇者聯盟2》,《土豪520》,《我的個神啊》,低齡動畫片《阿里巴巴大盜奇兵》,排片主要是放映復仇者聯盟2,其他3部電影晚上均只放映一場。

5. 南京哪裡好玩,又實惠

推薦你去這些地方:
明孝陵:明朝皇家陵墓的始祖,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陵寢。

夫子廟:即孔廟,六朝至明清為南京最繁華的地方,現已改造為中國最大的仿古街市。

新街口:位於南京市中心,中華民國時代發展為商業區,號稱「中國最大的購物消費圈」。

玄武湖:位於市區東北部,明朝時為禁地,湖周建有圍牆,湖內島嶼上存放黃冊檔案,號稱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

莫愁湖:位於南京市區西部水西門外,古稱「金陵第一名湖」。

大報恩寺琉璃塔: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跡景觀之一,毀於太平天國,現擬議重建。

閱江樓:六百年「有記無樓」傳奇樓。

明城牆: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牆。

中山陵: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陵寢,中國最宏偉的現代陵墓。

雞鳴寺:南京著名古寺,建於南朝梁武帝時期,有「南朝第一寺」之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

台城:位於雞鳴山北,為東晉和南朝的宮殿和台省所在地。現存一段明朝修建的古城牆。

靜海寺:中國古代外交史和近代外交史重大事件的見證化身,建有鄭和下西洋主題的鄭和紀念堂和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主題的靜海寺紀念館。

江東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朝天宮:江南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

中華門:中國最大的古城門,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古城堡。

瞻園:著名江南園林。

煦園:著名江南園林。

江南貢院:江南地區最大的科舉考試會場,清朝全國半數以上的狀元在此接受考試。

總統府:中華共和的象徵建築,含原臨時大總統府、兩江總督署總督府遺址。

雨花台 :雨花台烈士陵園

北極閣:中國近現代氣象事業的搖籃。

棲霞山:地處棲霞區,以楓葉最著名,山腳有古剎棲霞寺。

燕子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山石直立,如燕子凌空,是觀賞江景的勝地。

紫金山:又名鍾山,山勢險峻壯觀,如龍蟠之勢,古跡名勝眾多。是南京「龍盤虎踞」之說的龍頭所在。明孝陵、中山陵等位於其南坡。

清涼山:又名石頭山。是南京「龍盤虎踞」之說的龍尾所在。

石頭城:在南京市區西北清涼山之後,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系自然山岩鑿成,吳朝孫權在原址築城。俗稱「鬼臉城」(形如鬼臉得名)。

秦淮河:相傳為秦始皇為泄金陵王氣而開鑿,實質是一條天然河流。發源於溧水東廬山以及鎮江句容,在南京定淮門外注入長江。其中位於市區內的一段河道自三國至明清時期一直為繁華之地,被譽為「文化之河」。

金陵四十八景:南京最早有「金陵八景圖」、「金陵二十名勝」、「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等說,其中「金陵四十八景」流傳最廣。「金陵四十八景」的說法最早起於明代,清初高岑曾繪《金陵四十八景圖》。古金陵四十八景目前僅存半余。現代南京曾經進行過新景點評選活動,包括1983年評選的新金陵四十景,2004年評選的新金陵四十八景。

【特產】

雲錦 雨花石 金箔 金陵摺扇

傳統藝術:白局(百曲) 陽腔目連戲(高淳)

傳統習俗:爬城頭(踏太平) 食烏飯 跳五猖 長蘆龍燈(高淳)

飲食:金陵菜(京蘇菜) ·南京小吃 ·鹽水鴨 ·南京板鴨 ·鴨血粉絲湯·糖葫蘆·燒鵝 ·旱八鮮 ·水八鮮

【宗教】

佛教:

金陵刻經處:淮海路35號。

棲霞寺、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棲霞街84號。

靈谷寺:靈谷寺路2號。

雞鳴寺:雞鳴寺路1號。

毗盧寺:漢府街4號。

浦口獅子嶺兜率寺。

基督教:

聖保羅堂:太平南路396號,原屬聖公會。

莫愁路堂:莫愁路390號,原名中華基督教會漢中堂。

江蘇路堂。

鼓樓頭條巷聚會場所(地方教會):北京西路2-2號。

太平南路聚會場所(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太平南路396號。

金陵神學院。

江蘇聖經專科學校。

天主教:

聖母無染原罪始胎堂:石鼓路112號。

伊斯蘭教:

三山街凈覺寺:升州路28號

太平路清真寺:太平南路299號

吉兆營清真寺:吉兆營43號

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原中央圖書館、江南圖書館,中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新館目前已經建成。

博物院.主要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南京地質博物館、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簡介:原名中央博物院,中國第一座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中國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美術機構.主要美術機構:江蘇美術館、南京美術館、南京書畫院、金陵書畫院、江蘇國畫院、江蘇省國畫院。

戲劇演藝機構 .主要戲劇演藝機構:南京小紅花藝術團、南京歌舞團、南京民樂團、南京市京劇團、南京市越劇團、南京市雜技團、江蘇昆劇院、江蘇京劇院、江蘇歌舞劇院、江蘇省地方戲曲劇院、南京電影製片廠。
玄武湖
所在地區 江蘇
面積 3.7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2米,平均深度1.14米
成因類型 剝蝕而成的殘丘堆積地
生態特徵 玄武湖目前已達到嚴重富營養化程度,即將達到異常有機污染型湖泊,污染物有化學耗氧量、生化耗量、油、非離子銨、營養物氮、磷嚴重過剩,透明度低,葉綠素高;歷史上玄武湖盛產魚蝦、菱、藕,水產資源十分豐富,作為南京的「活魚庫」,早在70年代初,就進行了大量的人工淡水養殖,魚產量逐年上升。目前玄武湖人工養殖的魚種有花白鰱、鯉、鯽、鯿,其中花白鰱佔80%~90%。1988年產量為440t漁業收入佔全湖收入的22.5%。自80年代初起,該湖就有死魚現象發生,隨著玄武湖富營養進程的加速,死魚現象也由局部湖向逐步發展到全湖大
形態描述 玄武湖形似火腿,湖泊分成三大塊,北湖(東北湖、西北湖)、東南湖及西南湖,北湖水較淺,西南湖水最深.東南湖其次,湖內由湖堤、橋梁和道路連通使玄武湖水系完全處於人工控制之中,玄武湖屬於淺水湖泊;南北長2.4km,東西寬2.0km;湖底質較厚,平均達70cm,以細粒粘土為主;主要入湖溝渠有7條,分別是南十里長溝、老季亭、香料廠、唐家山溝、紫金山溝、崗子村和西家大塘,北部與護城河、金川河相通,南部與珍珠河相接。

玄武湖位於南京市東北城牆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與市區相連。1909年辟為公園。當時稱元武湖公園,還曾稱五洲公園、後湖等。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於游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湖內的5個洲各有特色。先說環洲,環洲像兩條巨大的手臂從南北兩邊伸向湖中擁抱著櫻洲。環洲正對玄武門的拐角處有一座假山,假山旁有兩塊形狀奇特的太湖石,一塊形似觀音,一塊形似童子,名為童子拜觀音。假山後小丘上有郭璞亭,此丘為東晉著名文人郭璞的衣冠冢。環洲的特色是沿湖岸一排排亭亭玉立的垂柳,清風拂過,婆娑飄舞,獨具風韻,使人駐足。此景為金陵新四十八景,名為"玄武煙柳"。

由環洲向北過芳橋就是梁洲,洲東北有兩層方型古建築。樓北邊有一平台,四周有鐵欄桿圍護,是古時點將台。樓西有友誼廳、聞雞亭、湖神廟等建築。該洲西北角是一個古典園林式花壇,由黃石疊砌而成,壇間有雨花石鋪成的曲折小路,聞雞亭即在花壇邊。東南隅是一座色澤淡雅、設計頗具特色的兩層建築--白苑餐廳,每日供應湖中鮮活魚餐、魚宴。此洲的特色是菊、桂二美,每至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沁人心脾;菊花爭妍,令人目迷,此景稱"梁洲秋菊",此洲與南京火車站僅一水之隔,湖畔有遊船可達,對外地旅客極為方便。

從梁洲向東過翠橋即到翠洲,該洲有露天劇場、翠洲舞台、翠虹廳等建築。其特色為樹多僻靜,那巨傘般的雪松,寶塔形的松柏與成片的竹林,十分幽靜,是情侶們的樂園,此景稱"翠洲雲樹"。如今在旭橋南面水上仿傣族風情築起了一座水寨,名"綠漪小榭",由20餘間小竹屋組成,各屋間有竹橋相連,遊人坐在屋中或品茗、或進餐、或弈棋、或高歌,如在舟中,情趣獨特。水中還養著紅鯉魚供人觀賞,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從環洲向東過菱橋可達菱洲,洲上有動物園。園內伺養著大熊貓、長頸鹿等珍稀動物數十種。該洲緊臨鍾山,鍾山宛如游龍,氣勢雄偉,山頂常有紫金色雲霞繚繞,從菱洲觀賞千變萬化的紫金雲霞,神秘莫測,故稱"菱洲山嵐"。

從菱洲向南經台菱堤即可從解放門出玄武湖。櫻洲上有500米長的曲折游廊,廊北有喇嘛廟一座,廟旁有七層寶塔,塔名為"諾那"。此洲廣植櫻桃樹,近年又引種櫻花,名種繁多,每年四月洲上一片燦爛,稍遇風雨便落英繽紛,迷人之極。此景名為"櫻洲花海"。

近年玄武湖公園引進了許多大型娛樂項目為遊人助興,如玄武門右側是一個佔地3000平方米的跑馬場,該場馬匹馴服,騎行時有騎兵退伍軍人隨後保護,保證遊客安全。左側有湖上觀光列車向北繞過梁洲、環洲、櫻洲、菱洲,直抵台菱堤。台菱堤西側還有高爾夫球俱樂部和標准網球場。

【玄武湖古稱桑泊、秣陵湖、後湖、昆明湖等。相傳南朝劉宋年間,有黑龍出現,故稱玄武湖。北宋時王安石實施新法,廢湖為田,從此玄武湖消失。明代朱元璋高築牆,玄武湖疏浚恢復,成為天然護城河。1911年做為公園開放,1954年後,開始大規模園林建設。玄武湖位於南京城東北,周長15公里,水陸面積444公頃。湖中有五個小島,由橋堤將梁洲、環洲、菱洲、翠洲、櫻洲連在一起,園內亭、台、樓、閣、廳、廊、館、榭疏密有致,雲光嵐影倒映,魚躍鳶飛,畫舫游弋。環洲煙柳、櫻洲花海、翠洲雲樹、梁洲秋菊、菱洲山嵐,風姿各具。】

莫愁湖
莫愁湖,位於南京秦淮河西。莫愁湖公園是一座有著1500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跡。公園現有面積為58.36公頃,其中水面為32.36公頃。園內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水中海棠。勝棋樓、鬱金堂、水榭、抱月樓、曲徑迴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之中。莫愁湖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

莫愁湖古稱橫塘,因其依石頭城,故又稱石城湖。相傳南齊時,有洛陽少女莫愁,因家貧遠嫁江東富戶盧家,移居南京石城湖畔。莫愁端莊賢慧,樂於助人,後人為紀念她,便將石城湖改名為莫愁湖。後在她的故居鬱金堂側賞荷廳的蓮花池內,塑起了一尊二米高的漢白玉塑像,現已成為南京標志性景點之一。

莫愁湖公園是南京著名古典園林,是融合六朝文化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公園。公園水陸面積58.36公頃,主要景點有莫愁女故居、勝棋樓、抱月樓、粵軍烈士墓、海棠專類園、水榭、湖心亭、中日友好鳶尾園等。
莫愁湖古稱橫塘,又因其依傍石頭城,故亦稱石城湖。南北朝時,梁武帝(公元464年—549年)書《河東之水歌》後,莫愁女的優美傳說一直源遠流長,石城湖也因此改名為莫愁湖。自宋朝起莫愁湖就被譽為「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鄭板橋贊嘆其景曰:「湖柳如煙,湖雲似夢,湖浪濃於酒。」更有袁枚詩贊:「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雲外拍天飛。」 民國時莫愁湖以「莫愁煙雨」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
2004年,南京市政府批准《莫愁湖公園總體規劃》,規劃時將公園定性為展示歷史文化、古典建築的風景名勝公園。規劃目標以「名人、名園、名花」為特色,做大、做精古典園林,拓展莫愁女、勝棋樓等歷史文化內涵,建成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旅遊景點和綜合性文化公園。規劃將公園分為「南北兩片、五個景區」即古典園林游覽區、海棠專類園區、休憩活動區、環湖景觀區和園務管理區,未來的莫愁湖將更加美好。 「啊!莫愁、啊,莫愁」的優美旋律將更加悅耳動聽。

南京驚現莫愁湖兩百年前「全景圖」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5月07日15:23 人民網

人民網5月7日電 4月29日,記者從南京藝蘭齋美術館獲悉,一幅描繪200年前莫愁湖盛景的古畫,將於「五一」節期間首次在南京亮相。

這幅名為《莫愁湖盛景圖》的古畫是清朝乾隆年間名畫師仇英所繪,引首題跋、題詩集當時名人書法一手卷,可謂精彩紛呈。手捲起首是清代著名學者孫星衍篆書「莫悉佳麗」四個大字,卷後有被書法史上譽為「淡墨探花」王文治大段題跋,有當時南京太守李堯棟題詩,以及李堯棟的老師、《隨園詩話》作者袁枚題詠莫愁湖的長詩等。從此畫中可以看出,清朝的莫愁湖是文人墨客傾慕的柳煙之地。

與《莫愁湖盛景圖》同時展出的80件書畫作品中,還有兩件國寶級敦煌莫高窟唐人寫經手卷,分別為8米、5米長,特別是5米手卷為雙面抄寫,在寫經卷中十分罕見。尤為難得的是展品中部分明清書法家的信札,包括金農、趙之謙、何紹基等,具有文史價值,其困擾研究界多年金農、趙之謙代筆問題,也在信札中得到證實。

人民網5月7日電 4月29日,記者從南京藝蘭齋美術館獲悉,一幅描繪200年前莫愁湖盛景的古畫,將於「五一」節期間首次在南京亮相。

這幅名為《莫愁湖盛景圖》的古畫是清朝乾隆年間名畫師仇英所繪,引首題跋、題詩集當時名人書法一手卷,可謂精彩紛呈。手捲起首是清代著名學者孫星衍篆書「莫悉佳麗」四個大字,卷後有被書法史上譽為「淡墨探花」王文治大段題跋,有當時南京太守李堯棟題詩,以及李堯棟的老師、《隨園詩話》作者袁枚題詠莫愁湖的長詩等。從此畫中可以看出,清朝的莫愁湖是文人墨客傾慕的柳煙之地。

與《莫愁湖盛景圖》同時展出的80件書畫作品中,還有兩件國寶級敦煌莫高窟唐人寫經手卷,分別為8米、5米長,特別是5米手卷為雙面抄寫,在寫經卷中十分罕見。尤為難得的是展品中部分明清書法家的信札,包括金農、趙之謙、何紹基等,具有文史價值,其困擾研究界多年金農、趙之謙代筆問題,也在信札中得到證實。(新華)

交通:乘游4路,5、9、29、68、82、92、307路到北門,乘7、13、19、37、41、48、83、306路車到南門。
門票:15元
夫子廟
位於秦淮河畔的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據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立太學於秦淮河南岸。當年只有學宮,並未建孔廟。孔廟是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的。因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稱夫子廟。在學宮的前面建孔廟,目的是在於希望士子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接受封建教化。南宋建炎年間遭兵火焚毀;紹興九年(1139年)又重建,稱建康府學。元朝改為集慶路學。明初為國子學,將上元、江寧兩縣學並入,其後再毀再建。清初府學遷原國子監,便將夫子廟原府學故地改為上元、江寧兩縣的縣學。咸豐年間再次毀於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夫子廟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前面以秦淮河為泮池,南岸有全國最長的照壁。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現經過修葺,已重現當年風采。泮池邊的石欄為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現也修飾完整。東有奎光閣,西有聚星亭,象徵文風昌盛;廟前廣場東西兩側立石柱,上書「文武大臣至此下馬」,以示對「至聖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廟門前有「天下文樞」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後面為「欞星門」,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門,中門刻有「欞星門」三字篆文。三門之間嵌有牡丹磚刻浮雕,柱頭皆有雲雕,形即華表。這是帝王出巡朝聖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員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柵欄封閉。入欞星門,東西兩側各有持敬門,中間為大成門,又稱戟門。在封建時代,每逢朔、望(農歷初一、十五)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教諭、訓導學教官由大成門進,士子走持敬門,不得逾矩。下階為丹墀,東西並立三碑,東為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至聖夫人碑,西為四亞聖碑,再西為清康熙修學宮碑記。丹墀左右為兩廡,外有走廊通正殿。兩廡供奉孔門的七十二賢人牌位。正中是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時舞樂之地,三面環以石欄,四角設有紫銅燎爐,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時,光如白晝。殿內正中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亞聖——顏回、曾參、孟軻、孔汲。殿的東邊有小門通學宮。孔廟院牆與學宮之間,東西北三面有寬暢的通道,曾種植幾百棵柏樹,古木參天,鬱郁蒼蒼。那時,在廟外的文德橋上憑欄眺望,大成殿的黃色琉璃瓦屋頂在綠蔭叢中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殿後為「明德堂」,相傳匾額為南宋文天祥楷書,後由曾國藩改為篆書。堂後為「尊經閣」,閣原為教諭講課講堂,樓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板和諸多聖賢畫像。清嘉慶年間又遭戰火破壞。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國藩、李鴻章二人相繼重修擴建,恢復舊貌。然而,孔廟的主要建築均於1937年毀於日本侵略軍的炮火。解放後,原學宮部分作為秦淮區人民游樂場,「名宦鄉賢祠」則改為夫子廟小學;大成殿遺址辟為夫子廟廣場。「文化大革命」中,剩餘建築又遭破壞。1983年,政府撥款重建夫子廟古建築群,主體建築大致恢復舊貌。

現在的夫子廟,已成為富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十里秦淮風光帶上的一個重要景點。它以I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一軸線,左右建築對稱,佔地約26 300平方米。現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夫子廟即是孔廟,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

由於時代要求,孔廟現已成為群眾文化活動場所。1985年修復夫子廟古建築群,周圍茶肆、酒樓、店鋪等建築也都改建成明清風格,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則為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同時按歷史上形成的廟會的格局, 復建了東市場、西市場。 這里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夫子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以遠溯到六朝時期,明清兩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爭奇壯舉勝,風味獨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散落民間的風味小吃發掘整理,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絕」為代表的秦淮風味小吃。小吃供應干稀搭配,葷素相間,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使餐飲過程同時成普文化欣賞的過程,體現了飲食和文化的精美結合,對中外遊客產生著久遠的吸引力。目前風味小吃已達200多個品種,經濟效益顯著,成為夫子廟旅遊經濟的重要支柱和這一地區的特色文化。近年來,相繼引進了肯德基、麥當勞等西洋快餐,保留了一些夜市大排檔,形成了中西餐合璧、高中低檔共存的餐飲新格局。今日夫子廟已成為聞名遐邇的「美食中心」。

夫子廟美食街建成於1997年,總投資1.5億元,位於夫子廟南端,東起平江府路,西止來燕路。建築造型各異,高低錯落有致,青磚小瓦,粉牆坡屋,古樸典雅,與夫子廟古建築群融為一體。內部設施一流,頗具現代氣息。仿古花崗岩路面兩側鑲嵌著彩色廣場磚,菱形的花壇、回繞的長廊、花園式的廣場、古典式的矮架路燈,營造出溫馨而優雅的氛圍。沿街坐落著晚晴風味軒、晚晴茗軒、金陵春酒樓、夫子廟康樂城、秦淮人家、白鷺賓館等一批知名餐飲娛樂企業,薈萃了海內外美食精品。結合美食街建設,建成了展示六朝文化的王謝古居,恢復了烏衣巷,形成了新的景觀區,拓展了夫子廟景區范圍。

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明遠樓是貢院內樓宇之一,位於貢院中間,原是用來監視應試士子的行為和院落內執役員工有無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樓下南面曾懸楹聯,系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所撰並題:「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余。」從聯中也可看出明遠樓設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牆嵌《金陵貢院遺跡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歷史。

6. 誰有關於南京大屠殺手抄報的圖片

日本侵略中華的時刻,世界各地的記者來采訪,但日本人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將美國 奧地利 澳大利亞等國家記者全部殺光.在監獄里,只有一名奧地利記者逃了出來,他身上可惜只有3張照片,你可以去奧地利去調查.

7. 南京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南京(Nanking.Nanjing),博愛之都,別稱石城、石頭城、秣陵、金陵、建業、建鄴、建康、白下、集慶、應天、江寧、天京等。簡稱:寧。南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又被稱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會」,曾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京師和留都),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幾個時期的國都.自古是江南以及華東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長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業和經濟中心。目前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南京是長江下游地區和華東地區的交通樞紐,擁有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公鐵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亞洲最大的內河港口南京港、祿口國際機場以及眾多連通中國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鐵路和公路干線。南京是「山、水、城、林」一體的城市,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存。

南京位於北緯31度14分至32度37分、東經118度22分至119度14之間。
城市坐標:E118°46′ N32°03′
總面積:6582.31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4723.07平方千米
人口:2006年末戶籍人口為607.23萬人,其中市區524.64萬人,全市戶籍非農業人口418.39萬人,其中市區400萬。2007年末戶籍人口為617.17萬人。

全市共有5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56%。1999年少數民族77,394人,其中回族64,82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為滿族2311人,壯族533人。南京少數民族以建鄴區為最多,共有13,692人,佔全區人口的9.13%。特點: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混居(南京是東南沿海各省回族最為集中的城市,約有8萬人).

市花:梅花;市樹:雪松

【區劃】

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政府駐地:玄武區北京東路,明朝時武廟所在地,背靠明城牆、玄武湖,西臨雞鳴寺、北極閣(江蘇省氣象台所在地)東面是九華山、太平門,南面為歷經百年滄桑的東南大學。截至2006年12月31日,南京市轄11個市轄區、2個縣,75個街道、39個鎮。

南京市 面積6582.31平方千米,人口617.17萬人(2007年)。
玄武區 面積 75.17平方千米,人口48.9萬人。郵政編碼210018。
區人民政府駐蘭園街道。

白下區 面積 26.46平方千米,人口46.62萬人。郵政編碼210002。
區人民政府駐洪武路街道。

秦淮區 面積 22.69平方千米,人口24.77萬人。郵政編碼210001。
區人民政府駐秦虹街道。

建鄴區 面積 82.66平方千米,人口20.44萬人。郵政編碼210004。
區人民政府駐濱湖街道。

鼓樓區 面積 24.77平方千米,人口69.62萬人。郵政編碼210009。
區人民政府駐寧海路街道。

下關區 面積 28.30平方千米,人口29.93萬人。郵政編碼210011。
區人民政府駐中山橋街道。

浦口區 面積 912.33平方千米,人口50.44萬人。郵政編碼211800。
區人民政府駐江浦街道。

六合區 面積1467.12平方千米,人口87.22萬人。郵政編碼211500。
區人民政府駐雄州鎮。

棲霞區 面積 376.09平方千米,人口41.43萬人。郵政編碼210046。
區人民政府駐堯化門街道。

雨花台區 面積 134.60平方千米,人口20.72萬人。郵政編碼210012。
區人民政府駐寧南街道。

江寧區 面積1572.87平方千米,人口84.55萬人。郵政編碼211100。
區人民政府駐東山街道。

溧水縣 面積 1067.26平方千米,人口40.59萬人。郵政編碼211200。
縣人民政府駐永陽鎮。

高淳縣 面積 791.98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郵政編碼00。
縣人民政府駐淳溪鎮鎮興路。

【地理】
南京大部分為低山丘陵地形,境內的紫金山、幕府山、棲霞山等構成寧鎮山脈西段。長江在南京從西北折向東南進入鎮江,江中較大的沙洲有八卦洲、江心洲、潛洲等。秦淮河是南京最重要的地區性河流。它的南北兩源分別在句容和溧陽發源,在江寧方山匯合後在南京城通濟門(東水關)外又分為內外兩支。內秦淮河流經南京城南,為著名的「十里秦淮」夫子廟位於其岸,出西水關與外秦淮復合後匯入長江。南京其他重要的水域還包括城北的金川河,從六合區流過的滁河,高淳的固城湖、溧水的石臼湖等等。市區內還有玄武湖、莫愁湖、南湖、前湖、琵琶湖等大小湖泊。
南京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長而春秋短。夏季氣溫可達40度,盛行西南風,號稱「長江沿岸三大火爐」之一,冬季氣溫可達零下,盛行東北風,年平均溫度15.7℃。南京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年降水量1106.5毫米,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處於陰雨連綿的梅雨季節,夏季和秋季還有西太平洋台風帶來的大量雨水。
南京城中,有大小丘陵數十座。有紫金山、幕府山、棲霞山、獅子山、五台山、九華山、北極閣、清涼山、八字山、老虎山、雨花崗、石子崗、古平崗、鼓樓崗等。構成了「龍蟠虎踞」的地勢格局。自古以來被認為有帝王之氣。

【沿革】

南京古為吳地,位於「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揚州地域。前495年,傳說吳王在此築冶城。前472年,范蠡築越城,位置在今中華門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於石頭山(今清涼山)築金陵邑,故南京別稱「金陵」。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金陵邑為秣陵縣,屬會稽郡。

211年,吳大帝孫權在石頭山金陵邑舊地築石頭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業」.太康三年(282年)改建業為「建鄴」。建興元年(313年),為避司馬鄴之諱,改為「建康」。589年隋滅陳,擒陳後主,平毀城邑宮苑,在石頭城置蔣州。唐朝初年置江寧郡,後置升州,再後改為金陵府。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稱江寧府。宋置升州,北宋稱江寧府,南宋改稱建康府,為江南東路首府。元朝時為集慶路。

1356年,明朝定都於此,為京師應天府。永樂十九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將應天府改為南京(留都)。1645年,南京降為江寧。清初時為江南省省府,以後直到清末一直是兩江總督(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駐地。1853年-1864年,太平天國也定都於此,號「天京」。

1927年(民國16年)中華民國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別市。1929年(民國18年)6月1日置首都特別市。1930年(民國19年)更改為院轄市(直轄市)。1931年,根據民國二十年六月一日公布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第五條,「中華民國國都定於南京」。1937年(民國26年)12月,中華民國首都南京淪陷,發生了「南京大屠殺」的悲劇,國民政府西遷陪都重慶;1946年(民國35年),日本投降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還都南京。1949年4月21日,中國共產黨軍隊進攻國民黨反動派中心南京,4月23日南京解放。國民政府南遷廣州,又轉遷台北。

1949年(民國3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南京成為中央直轄市,1950年1月改由新成立的華東軍政委員會領導,仍為中央直轄市,同時政務院設有駐寧辦事處。1952年江蘇建省,南京降為江蘇省省會。1989年為中央計劃單列市,1994年為副省級城市。

【交通】

南京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和長江下游流域的中心,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市內公共交通.南京街頭各種交通工具南京市擁有較為便捷的公交網路,目前由四家公司運營(總公司、中北巴士、雅高巴士和新城巴士),有170多條線路通達城市主城區所有部分。南京地鐵一號線已經投入使用兩年,在「十運會」期間獲得好評,二號線將於2009初投入運營,南京市規劃於2050年建成長達433公里的包括地鐵和輕軌的軌道交通網路。
公路 南京有60多條國道和省道連接中國其他區域。有滬寧、寧合、寧杭、寧通、寧連等高速公路。南京都市圈建設寧揚(州)、寧鎮(江)、寧淮(安)、寧蚌(埠)、寧合(肥)、寧蕪(湖)、寧杭(州)和寧高(淳)等8條運輸通道。南京市內有公路里程230公里,密度為3.38公里/平方公里。

鐵路 .京滬鐵路(北為津浦線、東為滬寧線)、寧蕪鐵路和寧啟鐵路(現只到南通)交匯於南京,使南京成為連接北部、東部和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規劃建設的有寧西鐵路、寧杭鐵路、寧淮鐵路以及沿江鐵路。
航空

祿口國際機場距南京市中心直線距離為35.8公里,目前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40萬噸;總體規劃為年飛行36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2004年實際旅客接待量457.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3.8萬噸。目前機場有85條國內國際航線,國際客運航線目的地有日本、韓國、泰國和新加坡等地,貨遠航線目的地有韓國、新加坡、泰國、美國、荷蘭等地。

水運 . 南京港是中國最大的內河港口,2004年吞吐量1.18億噸,外貿集裝箱吞吐量為近50萬標箱。港區全長98公里,有64個泊位,其中16個可停靠萬噸級船舶。南京港同時是長江沿岸最大的集裝箱港。

【經濟】

地區生產總值:2773.78億元 (2006年),2007年初步核算3275億元。
中國百強城市:2004年列第7位.

財政.2006年南京市財政總收入603.9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6.44億元。2007年財政總收入628.5億元(新口徑,包括上劃中央收入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不包含政府基金預算收入和社保收入),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30.2億元。

工業.南京的工業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機械、生物制葯、食品飲料、儀器儀表等產業佔有重要地位。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692.81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1196億元,利稅總額407.98億元,利潤總額214.88億元。2007年預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新口徑,年銷售收入1000萬以上的工業企業)5735億元,實現利稅590億元,利潤360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預計1405億元。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高新技術工業總產值234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20億元。

著名企業.熊貓電子,揚子石化,金陵石化,躍進汽車, 江南光電 .著名的私營企業有雨潤、太平洋建設、蘇寧電器、五星電器、金盛、斯威特、力聯、石林、天地等。

2006年南京旅遊總收入達到462.80億元人民幣,其中國際旅遊創匯達6.77億美元,2007年預計實現旅遊總收入590億元,其中國際旅遊創匯8.1億美元。2006年末,全市擁有A級旅遊景點28個,其中4A級景區7個,旅遊星級賓館飯店127家,其中五星級賓館8家,各類旅行社410家,其中從事國際旅遊業務的旅行社27家。2007年末,全市擁有4A級旅遊景點8家,5A級旅遊景點2家,旅遊星級飯店138家,各類旅行社436家,其中從事國際旅遊業務的旅行社27家。

【文化】

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原中央圖書館、江南圖書館,中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新館目前已經建成。全市公共圖書館藏書2006年末為1186.8萬冊,2007年末為1190萬冊。

博物院.主要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南京地質博物館、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簡介:原名中央博物院,中國第一座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中國最大的博物館之一。2006年末文物藏品537826件。

美術機構.主要美術機構:江蘇美術館、南京美術館、南京書畫院、金陵書畫院、江蘇國畫院、江蘇省國畫院。

戲劇演藝機構 .主要戲劇演藝機構:南京小紅花藝術團、南京歌舞團、南京民樂團、南京市京劇團、南京市越劇團、南京市雜技團、江蘇昆劇院、江蘇京劇院、江蘇歌舞劇院、江蘇省地方戲曲劇院、南京電影製片廠。

8. 世界名勝古跡有多少

11、威尼斯——Venice 水是威尼斯城靈魂,蜿蜒的河道、流動的清波,水光斂艷,賦於水城不朽和靈秀之氣,晨光暮色中,城光水色相得益彰,更加庄嚴肅穆,詩情畫意。懂得欣賞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應是在月夜裡,招手叫一支「貢多拉」 ,沿著運河曲折的水道,讓自己迷失在迷濛夜色中,領略這水上古城永恆魅力…… 12、中國的長城——Great Wall of China 中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嘉峪關,東到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亘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間建築物。以現代科技來修築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築長城。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於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13、津巴布維的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 - Zimbabwe 世界著名大瀑布。位於辛巴威西北部與尚比亞交界處的贊比西河中段。贊比西河全長2700公里,是非洲大陸向東流入印度洋的最大河流。據地理學家推斷,該瀑布約形成於1.5億年前。1885年,英國傳教士戴維•利文斯敦在探險時發現並以當時英國女王名字命名之。現瀑布附近有一利文斯敦銅像。津當地人稱瀑布為「曼吉昂東尼亞」,意為「聲若雷鳴的雨霧」。 瀑布總寬1688米,是美國和加拿大間尼亞加拉瀑布的一倍半,最大落差108米,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兩倍。瀑布氣勢磅礴,平均秒流量1400立方米,雨季秒流量可達5000立方米。瀑布轟鳴聲及高達500多米的水霧在數十公里內可聞、可見。14、巴黎——Paris 花都巴黎,人們如是稱呼它。從羅馬人建設至今,已兩千多年歷史,後來又經第二帝國時代現代化洗禮,經年累月蘊積的歷史文化、市容建設、市民素質,以現代眼光看巴黎,它是時尚流行、文明、藝術、知識殿堂的代名詞,使巴黎「花都」之名當之無愧。 傲視歐陸,巴黎是其中最大的城市,塞納河水由東向西穿過,將整個巴黎一分為二。歷史中王權勢力演變,右岸挾帶金錢、權力,形成巴黎金融、貿易、消費中心,紙醉金迷的時代,集繁華、糜爛、成熟和優雅於一身。15、羅馬——Rome 羅馬在任何時代對異鄉客來說都是一座充滿感官刺激的城市。經過2500年的歷史舞台留下的各種各樣的遺跡,足以讓旅遊者大飽眼福。 從古代的伊達拉里亞時代到羅馬帝國時代,殘酷迫害基督教徒傳道的時代,再到作為基督教中心的黃金時期,而後從義大利統一到墨索里尼的上台,經歷了各種歷史變遷的羅馬人養成了獨特的氣質。而從義大利各地匯集到羅馬來追求夢想的各種各樣的人也很耐人尋味。能包容這些性格各異的人,正說明這座永恆的都市的自信吧。畢竟羅馬從古代羅馬帝國時代起就作為首都繁榮至今。16、迪拜的Burj Al-Arab酒店 迪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第二大城市,是一個極度奢侈的國家,這里種植每一棵樹的代價都要在3000美元以上。20世紀50年代,它還是阿拉伯灣一個樸素的海濱小鎮,到了90年代以後,迪拜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像其它中東城市一樣,迪拜因石油而富庶。在迪拜王儲的提議之下,知名企業家Al-Maktoum 投資興建了美侖美奐的Burj Al-Arab酒店。 酒店的豪華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評論家們都不知道該給它定為幾星:是五星,六星,還是七星?酒店建在海濱的一個人工島上,是一個帆船形的塔狀建築,一共有56層,321米高,由英國設計師W.S.Atkins設計。總統套房在第25層,傢具是鍍金的,設有一個電影院,兩間卧室,兩間起居室,一個餐廳,出入有專用電梯。17、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坡是亞洲東南部的一個熱帶島國,宜人氣候、優美舒適的自然環境和高覆蓋率的綠色面積,給新加坡帶來「花園式城市」的美稱。除此之外,新加坡的治安之佳享譽全球,任何時候,遊客都可以安全地在街上隨意遊逛。安全、干凈、翠綠的新加坡每年都吸引著700萬人次以上的遊客,到此享受多元化的旅遊情趣。18、夏威夷——Hawaii 夏威夷群島地處太平洋中心,由火山爆發形成,總面積10923平方英里,其中海域面積為4508平方英里,陸地面積6423平方英里。由於遠離歐亞大陸,距最近的北美也要飛行5個小時才能到達,本身也沒有現代工業的發展,故其陽光、空氣和水很少受到污染,加上一年四季的平均氣溫最高不超過攝氏33度,最底不下19度,其地理和生態平衡算得上是人間天堂,所以世界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地前往。19、摩天之城——紐約紐約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美國最大的金融、商業、貿易和文化中心。位於美國東北部哈得孫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處。市區面積94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由曼哈頓、布朗克斯、布魯克林、昆斯和里士滿5個區組成。此外,還包括自由島、埃利斯島、加弗納斯島、羅斯福島等小島。大紐約市除上述5個區外,還包括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個縣,面積32400餘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區之一。紐約是美國和世界的金融和證券交易中心。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聳立著許多摩天大樓,集中有幾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交易所,以及成百家大工業公司和運輸公司的總經理處。20、金廟——Golden Temple 金廟位於印度邊境城市阿姆利則。作為錫克教的聖地,阿姆利則意為「花蜜池塘」。當年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錫克教,經過幾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終於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為此,當年錫克教第4代祖師羅姆•達斯曾修建了一座水池,名為「花蜜池塘」,阿姆利則由此得名。而金廟則由錫克教第5代祖師阿爾瓊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迄今已有400年歷史。因該廟門及大小19個圓形寺頂均貼滿金箔,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奪目,一直以來被錫克人尊稱為「上帝之殿」。一生不可錯過的世界20大美景1、美國大峽谷——The Grand Canyon美國大峽谷是一個舉世聞名的自然奇觀,位於西部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凱巴布高原上,總面積2724.7平方公里。由於科羅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羅拉多大峽谷,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受保護的天然遺產之一。2、澳大利亞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世界上有一個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它就是有名的大堡礁。它縱貫蜿蜒於澳洲的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南端最遠離海岸241公里,北端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3、好望角——Cape Town到南非游覽,千萬不可錯過到非洲尖端好望角參觀的機會。好望角距離開普敦約六十公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匯處。其實,好望角是一個突出的小山岬,過去曾被稱為暴風角,因為這里的天氣惡劣,昔日不少航船都在此處遇險。但在印度洋航線通航後,聞說當時的葡萄牙王便把她改名為好望角,因為登上角點,可以眺望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壯大景色。4、悉尼——Sydney 作為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悉尼市的最重要的特徵可能就是悉尼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港之一了。悉尼港上美麗的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 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悉尼歌劇院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它白色的外表,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象飄浮在空中的散開的花瓣,多年來一直令人們嘆為觀止。5、印度泰姬陵——Taj Mahal 坐落於印度古都阿格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到印度旅遊的人士,大都是慕它的盛名而來。這座世界七大建築奇跡背後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了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加觀賞泰姬陵的趣味。 17世紀莫卧兒帝國皇帝沙傑漢為紀念其愛妃慕塔芝瑪,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致令人叫絕。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嘆為觀止。6、澳州艾爾斯岩-Uluru 在澳大利亞中部一望無垠的荒原地帶,大自然鬼斧神工劈鑿出好幾處奇絕景物,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艾爾斯岩。 艾爾斯岩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8.5公里,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上最大的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的測量員橫跨這片荒漠,當他又飢又渴之際發現眼前這塊與天等高的石山,還以為是一種幻覺,難以置信。7、秘魯印加遺址-Machu Picchu - Peru 20世紀初,人們傳說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座神秘的古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間也無人涉足。400多年的時光,只有翱翔的山鷹一睹古城的雄姿—— 它,就是今天的馬丘比丘印加遺址。8、拉斯維加斯——Las Vegas 拉斯維加斯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工化城市。當沿著15號高速公路逐漸接近市區時,任何人的目光都會被那閃耀的霓虹燈及極有特色的豪華觀光旅館所吸引,甚至於在完全脫離日常生活的幻境中迷失自我。這里是全世界的娛樂中心,所有城市的設計都是為了盡情的享樂。9、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 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瀑布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上。它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以其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前來觀賞的遊人。 尼亞加拉河是連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條水道,僅長56公里,卻從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河道上橫亘著一道石灰岩斷崖,水量豐富的尼亞加拉河經此,驟然陡落,水勢澎湃,聲震如雷。10、埃及金字塔——The Pyramids - Egypt 據拜占庭菲羅所分類的七大奇觀中,只有埃及金字塔巍然獨存,目前埃及約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始建於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重點位於『基沙』『薩卡拉』及『孟斐斯』。它能被列為七大奇觀之首,是因為在沒有先進的科技協助下,單靠一些原始工具及人力,竟可建成如此宏偉的建築。甚至現今最先進科技也未能做到,那古代埃及人到底是怎樣建造?另外,金字塔的神秘至今仍是一個謎。無怪不少人認為金字塔是古代外星人留下的建築物。更有人指出金字塔並非埃及人所建,而是外星文明所建的遺跡 中國名勝古跡: 峨眉山 、青城山 、四姑娘山、 鳳凰山 北固山 筆架山 八仙桌子山 巴顏喀拉山 大孤山 寒山 賀蘭山 梁山 靈山 嶗山 普陀山 棲霞山 莫干山 鍾山 玉龍雪山 醫巫閭山 雁盪山 西山 天平山 金佛山、縉雲山、寶頂山、北山(重慶) 長白山(吉林)千佛山、泰山(山東)衡山(湖南) 雲龍山、北固山、茅山(江蘇)驪山、寶塔山、句容寶華山 華山(陝西) 龍王山 、龍泉山、天台山(浙江) 盤山(天津) 齊雲山 、九華山、天柱山、琅琊山、黃山(安徽)雞公山、嵩山(河南) 北武當山、靈空山、 五台山、恆山(山西)武當山(湖北) 香爐山(貴州)五指山(海南)廬山、井岡山(江西) 西湖 、 無錫蠡園、無錫梅園、 無錫吟園、無錫黿頭渚 蓬萊閣、「神山聖湖」(浙江)故宮、天 壇 等等很多

9. 滁州大劇院11月15號電影放映表

顯示:按影片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102分鍾304篇影評
寒戰8.0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95分鍾157篇影評
太極2英雄崛起6.1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95分鍾133篇影評
大海嘯之鯊口逃生5.9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103分鍾162篇影評
幻影追凶6.9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90分鍾156篇影評
無敵破壞王8.9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106分鍾53篇影評
天生愛情狂7.3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118分鍾119篇影評
茱莉婭的眼睛7.3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107分鍾70篇影評
詭愛4.8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123分鍾286篇影評
一次別離8.6

觀看預告片

影片介紹

片長135分鍾422篇影評
諜影重重47.4
閱讀全文

與句容大劇院電影排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龍谷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342
男生電影院里為什麼會 瀏覽:126
一一電影音樂 瀏覽:186
神筆奇俠傳電影在線上粵語 瀏覽:388
電影主角叫蘭嶼 瀏覽:221
惡魔巢穴電影大結局 瀏覽:245
五頭鯊電影完整版國語 瀏覽:9
魏大勛和李易峰演的電影 瀏覽:98
美國電影韓國電影大全 瀏覽:748
玄幻電影免費完整 瀏覽:968
免費武大功夫片大全電影 瀏覽:353
有一部電影叫什麼南高 瀏覽:505
韓國魯濱孫電影完整版 瀏覽:124
結他愛情電影 瀏覽:88
中國經典變異電影大全 瀏覽:535
電影院觀影和在家觀影 瀏覽:52
海南電影節閉幕式 瀏覽:798
發哥燒錢是什麼電影 瀏覽:475
電影演員古月是屬什麼的 瀏覽:173
有一部電影在停屍房的 瀏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