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說到新武俠經典《新龍門客棧》, 它在武俠片里大概是怎樣的地位呢
喜歡“新龍門客棧”,你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不喜歡“新龍門客棧”,你一樣可以有一萬個理由,喜歡的人說它是香港武打電影的里程碑,說它把香港武打電影提高到了一個讓人“仰望”的高度,是香港電影的“巔峰”;而不喜歡的直接說它是“垃圾”!喜歡“新龍門客棧”的人甚至把它拿來與美國的“西部片”和日本的“武士片”相提並論!
人道亂世莫談兒女情長,我說江湖情更濃意更切!“新龍門客棧”把武俠和江湖演繹得如此情真意切,把中國古代傳統美德與武術和現代“功夫”與“打鬥”演繹得如此有“人性”;把東方人的“俠客”豪情與“西方”的西部牛仔的“個人英雄主義”完美結合!在“西部片”淪落的今天,在“武士”電影隨黑澤明的離去而泯滅的今天,本來新龍門客棧應該引領一個“武俠江湖”電影的偉大時代,遺憾的是,新龍門客棧以後,包括徐克本人以及後來的電影導演們沒有繼續“新龍門客棧”的輝煌,所以“新龍門客棧”只能像劃過浩瀚“星空”里的一顆明亮的,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卻瞬間隕落了的“流星”!
⑵ 謝苗的新武俠片《目中無人》上映,這部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目中無人》上線,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該片主要由天津輕刀快馬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著名導演楊秉兼任佳編劇執導,謝苗擔任主演,人人都非常看好。 這部電影也有過更名的經歷,這部電影從《盲俠》更名為《目中無人》。 距離2月發表的第一次預告已經過去了4個月,看了完成的電影非常滿意。 該片主要講述的是身懷絕技的主人公盲人“領路人”變成盲人,一路上遭遇非常悲慘的毀滅和凌辱的酒家女倪燕。
《目中無人》這部電影在播出之前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但在社交平台上看了這部電影的預告片後,我仍然期待著這部電影的播出。 內容是盲人刀匠成為盲人,遭遇關門慘案,酒家女倪燕也被凌辱。 主本來不想插手,但捲入了黑暗的爭斗,選擇復仇,身份也逐漸暴露。
⑶ 武俠片的歷史發展
先秦之後,以武術和俠客為主角的小說逐漸興起,至唐代,形成第一個高潮。當時的《紅線》、《聶隱娘》等等,皆已有武俠小說的影子,但還未全面成熟。到了明代,《七俠五義》、《英雄兒女傳》等等開始流行,此時的武俠已經擺脫了唐代武俠中俠客依附政治、並為政治效力的窠臼,呈現出「游歷於江湖、行俠於社會」並與政治對抗的角色特徵,這種精神和春秋時期的「俠客」相吻合。到了明末清初,武俠小說已經在社會上廣泛流行,並取得了大眾的認可,成為一種成熟的文學形式。
電影傳入中國以後,以武俠和武俠精神為題材的小說、戲劇開始慢慢與其融合。第一部中國武俠電影,是1925年拍攝的《女俠李飛飛》。該片由邵醉翁(邵逸夫大哥)執導,林雍容,粉菊花,吳素聲主演。講述了一個女俠憑借武功成他人愛情之美的故事。影片雖已有後世武俠電影的雛形和精神氣質,但未脫胎傳統戲曲故事結構,結尾亦落入俗套,故未有太大影響。真正使武俠電影進入世人視線並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928年,由明星電影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的《火燒紅蓮寺》。
該片根據「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是第一部根據原版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影響力巨大,觀者如潮,製片公司賺盡了票房和口碑。此後,續集連拍,一共拍攝了十八部,創下中國電影史上續集最多的單片電影。
武俠電影,作為中國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開始進入中國電影史。
從30年代開始,因為《火燒紅蓮寺》的火熱,中國開始出現了無數奇奇怪怪的武俠片,這些武俠片良莠不齊,大多取材於稗官野史,或追求新奇,或熱衷舊思想,文化質量不高,技術水準也沒有突破。1937年後,全面抗日中斷了武俠電影。
一直到了60年代,中國武俠片在題材和拍攝風格與技術兩方面,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邵氏從五十年代開始拍攝武俠電影,但不受歡迎,只好與「黃梅調」結合。此時的武俠片仍舊根植於傳統戲曲中,在服飾、台詞、劇情等等方面保留了較大的戲曲痕跡。
1965年,邵氏公司老闆邵逸夫對泛濫老套的武打片厭煩,決心要拍攝新類型的武打片,幾經嘗試,張徹在1967年拍攝傳世之作《獨臂刀》,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張徹獲得「百萬導演」的名號。這部影片奠定了張徹在影壇的重要地位,被人稱為新派武俠電影。張徹的電影中,男性演員才真正有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黃梅派作品,男性演員在其中只是陪襯。張徹的電影中,男主角是性格剛烈的俠客,個性獨立,有自己的為人處事的標准,看重男人間的情義,兒女情長是陪襯。
新派武俠擺脫了老派武俠的套路,在技術上也有了巨大的嘗試和突破,一些風格化和接近生活化的人物裝扮及審美情趣開始呈現,但,真正引起巨大轟動、標志武俠電影成熟起來的是,1971年由台灣導演胡金銓拍攝的《俠女》。
這部改編自《聊齋》的中國武俠電影扛鼎之作以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冷靜懸疑的氣氛、熟練精準的技巧和滲透其中的禪思哲理而受到了如潮好評,一舉奪得了當年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在世界范圍內推向了頂峰,這是中國武俠片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它標志著武俠片這種類型正式獲得世界承認並載入世界電影史。
該片在畫面和劇本兩方面確實頗有新意,導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鑄就了它的成功。竹林、斗笠俠客、政治迫害、輕功、射箭、野外拍攝等等影響後世巨大的武俠元素,皆由此片獨創。而源於道家的山水情趣和政治冷淡,深刻契合中國長久農業社會的思想根源。尤其是該片女主角——徐楓(現台灣湯臣集團總裁)扮演的女俠,輕靈颯爽,扮相利落,幾乎成為後世所有女俠的定格。而她飛身上樹時,驚人的一剪(剪輯特技),艷驚四座,被冠以「中國武俠第一刀」的美譽,在70年代影響力巨大。後來崛起的徐克、程小東等人,皆受此片巨大影響。
至此,中國武俠已經全面成熟起來。
此時,一種新的電影形式開始凸現,並最終於武俠片分道揚鑣:功夫片。
八十年代末,香港新浪潮電影崛起,一批新人開始嶄露頭角,譚家明、王家衛、張曼玉以及後來出現的四大天王。其時,邵氏電影停拍,香港電影呈現巨大市場空間。在這種背景下,以徐克、程小東等海歸派帶來的年輕創作活力和視野,開始掀起武俠電影的第三個高潮。
1992年,程小東取材於金庸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拍攝了同名電影,他大膽取捨劇情,創新動作和敘事技巧,在剪輯方式和拍攝手段上都有了巨大突破。威亞技術的成熟與飄逸審美的運用,共同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審美情趣,在這里,金庸描寫的劍氣、輕身術等等都有了極為完美的視覺展現。而由黃沾作詞的「笑傲江湖」也傳唱一時,並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依舊被人津津樂道。
該片完全延續了《俠女》的拍攝風格,主打元素依舊是竹林、斗笠俠客、陰謀等等,徐克事後說明他確實是向胡金銓學習了,而該片動作的方向所指:俠義精神中的超然脫俗與世外情結,第一次將武俠片的精神內涵做到了極致!!
此後,程小東再接再厲,又拍攝了續集《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這部電影引發的爭議和觀影狂潮更加超過前者,大陸港澳台幾乎萬人空巷。電影中,不僅兵器能殺人,飛花、落葉、針線、鐵鉤甚至徒手都能致人非命。而林青霞裝扮的東方不敗,則成為了新派武俠人物形象的一個巨大突破。
在該片中,林青霞扮演不男不女的東方不敗,因為修煉葵花寶典而揮刀自宮。徐克和程小東第一次吸收了黑澤明電影中的日本幕府時代風情,將和服扮裝與林青霞的美麗氣質結合得無與倫比,而林青霞近乎完美的表演水準,則成為「東方不敗」標志性形象。
以這部電影為准,香港和大陸都第三次興起了武俠片的狂潮,拍攝了諸如:《六指琴魔》、《天山童姥》等一系列武俠片,並在海外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
此後數年間,武俠片漸漸式微,無限制地復制類型導致觀眾視覺疲勞,而票房左右的市場因素也剋制了投資人的拍攝慾望,九十年代末,幾乎沒有人再拍攝武俠電影。
2000年,一部橫空出世的武俠電影,再度引發了這個類型片,那就是李安執導的《卧虎藏龍》。這部由香港安樂影業投資、根據王度廬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是迄今為止,華人投資、華人執導的華語電影唯一一次在奧斯卡獲得最佳外語片,這部電影也給武俠片注入了雞血針。
該片從元素、拍攝手法等等上並無巨大的突破,但,在導演水準、鏡頭設計、剪輯、服裝、畫面節奏等等方面,一反程小東徐克模式,採用了「劍走輕靈」的審美,其中,章子怡扮演的「玉嬌龍」形象轟動一時,而李安的導演水準也得到了空前肯定。
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東方不敗》中和服的引入,華語武俠片越來越脫離本土文化,種種莫名其妙的風格、裝扮等視覺設計,強行扯入西洋元素,為討好當時興起的美國大片觀眾。徐克拍攝的《斷刀客》等等電影,完全把武俠與美國西部片結合起來。莫名其妙的大漠風情、奇奇怪怪的盔甲裝扮、所謂的玄幻風格等等,割離了武俠片與中國農業社會的關系,歪曲了武俠片的文化內涵。加上此時香港的漫畫風,更加加劇了這種不嚴肅的「創新」。
在這種情況下,李安大膽回源,重新將武俠片定義為農業社會風情(實際上,中國古代的沙漠哪裡有俠客?俠客必然伴隨著社會和江湖,甚至美女),雖然在該片中仍舊有一段沙漠戲,但從歷史和情節上都予以了磨平,幾乎看不出痕跡。影片重要的仍舊是青山綠水、斷橋小樓式的純中國風情。
該片大俠扮演者:周潤發,他扮演李慕白,其寫意大度的動作設計所蘊藏的「大俠」意味,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出現了。而玉嬌龍和俞秀蓮在屋頂上橫飛的一段輕功,則看得觀眾目瞪口呆,尤其是美國觀眾,華盛頓郵報甚至貼出頭版評論:公然抗拒地球引力!
此片幾乎所有的元素都源於中國傳統的道家學說,包括「氣」、「穴位」、「輕功」等等,而原小說也是民國早期撰寫的,電影基本上忠於小說,並抓住了小說的精神實質。
但是遺憾的是,當時大陸電影市場極為慘淡,第五代嘗試商業屢屢失敗,第六代又拒絕商業模式,導致好萊塢電影大肆侵佔市場。在這種情況下,這部極為優秀的商業武俠電影被引入大陸,引發了一定的觀影潮。這種情況為大陸電影公司和老闆極為嫉妒,他們出於各種心理,僱傭了一批所謂的評論家、影評人,對該片大肆歪曲,評價該片為:討好美國,討好票房,內涵不足等等……
實際上,這部電影美國人幾乎看不懂,因為美國人根本無法理解「輕功」是什麼,全世界,也只有中國文化中有普通人飛天的描述,在基督教世界,飛天,等於神!華盛頓郵報的評論「公然抗拒地球引力」就凸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以,以「討好美國人」為借口來打擊該片的藝術地位,不僅不符合事實,而且凸顯出大陸當時電影產業的急躁和危機感。
至此,中國武俠片算是告了一段落,而後,引發了中國電影產業化的第一部純商業片《英雄》,便是對該片的借鑒,之後的《十面埋伏》等等,中國武俠電影正式走入了好萊塢。
⑷ 什麼是「新武俠電影」
【轉貼】 江湖夜雨十年燈:談「新武俠」電影
魏君子
記得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末期胡金銓、張徹等人拍武俠片時,就有人稱他們的作品為「新派武俠電影」了。到了九十年代初期,以徐克、程小東為首的一批導演拍出的《黃飛鴻》、《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等片,同樣被定義為「新武俠電影」,並且帶動了當時華語電影界爭拍武俠片的熱潮。進入二十一世紀,李安以一部《卧虎藏龍》獲得奧斯卡四項大獎,使中國的武俠電影真正走向世界。不過,未等我們這些武俠迷的振奮心情消退,如今張藝謀雄心勃勃製作的《英雄》又隆重上演了,聽他講「要力求跳出傳統武俠片格局」的意思,似乎是也想打造出個不同以往的「新」武俠電影。而此時已經有些英雄遲暮、但仍不失為一代武俠片宗師地位的徐老怪,同樣也來了句:傳統武俠電影現在已走到盡頭,要想真正振興我國這門獨特的類型電影,就要找出「新武俠」的概念——既如此,我們在討論張藝謀的《英雄》到底算不算「新武俠」之前,不妨先回顧一下以前拍攝的那些經典武俠電影,倒底靠什麼令我等盪氣回腸、沉醉不已呢?是武打場面的視覺沖擊,還是江湖俠士的萬丈豪氣?是人物形象,還是風格意義呢?
其實誰都明白,「新武俠電影」這個概念是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化,並且與時俱進的。胡金銓以及後來徐克的武俠片之所以都被稱之為「新」,自然是相對於過去的武俠電影而言的。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武俠片,除了胡鵬、關德興的《黃飛鴻》系列稍見特色外,基本沒有進步,還停留在二、三十年代《火燒紅蓮寺》製作粗糙、手法呆板的劍仙片水準呢。因此胡金銓的《大醉俠》、張鑫炎的《雲海玉弓緣》、張徹的《獨臂刀》一出,其吸收國粹文化、借鑒西方牛仔日本武士電影拍攝技巧的精心製作,立時引起轟動,由此產生了第一代「新派武俠片」。只是到得七十年代,王羽、李小龍、成龍將時代背景由古代拉近到近代甚至現代,由此古裝武俠片遂分化出功夫格鬥片一支,而其本身的發展卻變得緩慢起來。八十年代傅奇、張鑫炎去內地拍的《少林寺》、《少林小子》等影片,雖然聞名中外,並掀起內地「少林」等門派功夫電影的一番熱潮,但手法境界卻並未超出舊時架構,只能說是延續,算不得創新。至於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香港新浪潮電影運動中有一些導演(比如徐克的《蝶變》、譚家明的《名劍》等)企圖突破之前武俠片的模式,借武俠片這一類型闡述個人藝術旨趣,確實也頗有新意,只可惜在當時未成主流,稍縱即逝。然而其後不久,徐克藉助從好萊塢學習的高科技打造的《新蜀山劍俠傳》盡管在當時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卻為將來第二代「新武俠電影」的閃亮登場埋下了伏筆,同時亦奠定了技術基礎。
如果讓我們這批生於七十年代(或者可再擴大到八十年代初期)的青年影迷評出自己心目中的經典武俠電影,相信入選的大多數作品會是拍攝於九十年代至今的一批「新武俠電影」。究其原因,固然有我們迄今十多年觀影時代的難忘記憶作祟,更大程度上還是自1990年開始,徐克以《笑傲江湖》及其續集《東方不敗》書寫了武俠電影新篇章的序言,之後香港的王家衛、於仁泰、劉鎮偉、王晶,台灣的朱延平和賴聲川,內地的何平分別以自身對「武俠」的獨特理解,運用全新的電影語言,風格或中正大氣、或另類顛覆、或後現代搞笑、或粗礪強悍,敘事手法、場面調度、特技畫面、人物形象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呈現出多元化格局,更加貼近時代精神和符合現代人的思維與審美習慣。與以往武俠電影相較,單單一個「新」字恐怕是難以概括的。
前文已經提到,是《笑傲江湖》拉開了九十年代至今華語新武俠電影的序幕。這部由徐克電影工作室製作的電影本來由當年武俠片大師級人物胡金銓擔任總導演,但後來他因與徐克等人在創作理念上出現重大分歧,而中途退出劇組,餘下部分由徐克、程小東、李惠民補拍完成。對於這部集四位導演之功的《笑傲江湖》,記得有人這樣評價:「既有胡金銓古樸的浪漫風格,造型具有中國古代木刻白描人物畫的意趣;又有徐克式的天馬行空、迅速流暢的武打設計和角度多變的鏡頭和剪接;可謂寫實與想像並行,視覺上有一種瀟灑的美感。」不過,依在下個人看法,這話恭維成分居多,而且避重就輕,畫面、武打、剪接對於武俠片來說固然重要,故事、結構卻是任何影片成功的關鍵(在筆者看來,張藝謀的《英雄》也犯了同樣的毛病)!再看《笑傲江湖》,整部影片哪裡都好,就是故事講得差了點,出現與原著無關的東廠太監情節是胡金銓拿手的好戲;而令狐沖到處和人扯閑篇以及片中人物嘴中所說皆含針貶時弊借古喻今的寓意則是徐克擅長的噱頭,兩者的融合顯然並不成功,但是影片的整體風格、場面調度、武打編排、鏡頭表現、畫面意境和優美的音樂都足以讓人不去理會故事架構的缺撼,因此《笑傲江湖》在票房上還是取得了成功,並且成為新舊武俠電影的分界嶺,更直接影響了以後的武俠電影創作。
至於1992年拍攝的《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雖然沒了第一集很明顯的胡氏古樸凝重風格,但卻顯得更加浪漫肆意,動作場面天馬行空,畫面剪接快速有力,故事情節比之前集也顯得集中緊湊,影片以東方不敗的成王敗寇經歷和與令狐沖的情感糾葛駕構全篇,借退出江湖與雄霸天下的主題糾葛借古喻今,極富張力,令觀眾為之傾倒。而林青霞成功反串的一代梟雄東方不敗的形象以及揮手之處飛沙走石血肉橫飛的動作場面,更成為濫殤,使得其後的主流武俠電影只能望洋興嘆,勉強算個跟風之作罷了。
《東方不敗》上映的同年,徐克又重拍了胡金銓的經典名作《龍門客棧》,影片在消解了胡金銓老版《龍門客棧》凝重、嚴肅、陽剛風格,代之以凌厲、肅殺氣氛的同時,又以風騷老闆娘金鑲玉(張曼玉飾)嘻笑怒罵、調風弄月營造了以前武俠片中少有的曖昧意味,武打場面則精彩紛呈、緊湊瀟灑,介於《黃飛鴻》與《東方不敗》之間,別有一番風景。
盡管徐克對武俠電影的貢獻極大,如借古諷今的政治立意,武林風雲的寫意刻畫,人物形象的生動塑造尤其令後來的同類電影難以企及。但要論其被人模仿借鑒最多的,卻是充滿想像力的動作場面和舊瓶裝新酒的翻拍。程小東、袁和平甚至元彬、馬玉成等知名動作指導在與徐克共同打造多部武俠片經典之後,又在其他影片中重復了這些武打場面,當然使人感覺似曾相識。而翻拍舊片、舊題材則成了整個九十年代港台武俠片群體的重要特徵,《新火燒紅蓮寺》、《新流星蝴蝶劍》、《新少林五祖》皆是舊片經典的借屍還魂之作。不過,在產生了一大批模仿徐克武俠片風格的爛片(如《刀劍笑》、《新冷血十三鷹》等)之餘,劉鎮偉、王晶、朱延平等人又嘗試用後現代的搞笑方式對舊式武俠片進行了瘋狂的顛覆,而這主要體現在對英雄俠客的形象塑造上。盡管徐克影片中的俠客們也是個個伶牙俐齒,滑稽幽默,但還不失為英雄本色,而在《東成西就》、《武俠七公主》、《九尾狐與飛天貓》等片中,俠客劍士再也沒有往日武俠片中英雄正氣的高大形象,相反卻不是猥瑣無能,就是膽小怕事。行俠仗義早成了無關重要的末節,倒是一些現代人的世俗觀念成了他們的行事箴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到這里卻成了游戲江湖、快樂無比。其實,這類搞笑武俠片的目的主旨只是迎合當代大眾欣賞口味而已,至於什麼後現代的顛覆解構倒更象是商業追求中的無心插柳了。
在很多人眼中,武俠電影作為類型片的一種,自然應以娛樂性和大眾化的商業標准為衡量准繩。由此而言,經典如徐克的《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等片對動作技術的純形式追求亦超過影片內容本身,出來的效果自然好看,娛樂性十足,而營造出的意境又能讓普通觀眾感受到幾許藝術味道,這才是主流電影,商業與藝術結合的最佳典範!相比之下,香港王家衛固執營造的既超脫又迷失個人情感沙漠的《東邪西毒》;台灣賴聲川夾雜著微妙禪意與社會批判、並且內容晦澀難懂的《飛俠阿達》;內地何平拍攝的西部色彩濃重、粗糙有力的《雙旗鎮刀客》倒更象是充斥著強烈個人風格的藝術電影。他們完全跳脫傳統武俠片的模式,營造出全新的江湖意境,人物形象或是醉生夢死、執著寂寞的沙漠過客,或是大智若愚、洞若觀火的俗世大隱,或是單純平凡卻又臻至人刀合一境界的少年刀客,總之務必體現作者的獨特創作意識。可以說,這幾部影片即便在這股「新武俠電影」風潮中仍可稱得上另類、新奇之作,其可嘉的探索精價值在電影史亦可留有一席之地。但此類個性十足的武俠片卻註定會因其重藝術化處理,缺乏娛樂噱頭的特質,落得個叫好不叫座,難以令普通大眾理解甚至望而卻步的結局。
記得有人曾認為是1994年王家衛那部遭遇票房慘敗的《東邪西毒》終結了九十年代港台「新武俠電影」熱潮。但筆者卻覺得並非如此,無論是拍攝時間,還是上映時間,黃泰來的《刀劍笑》都比《東邪西毒》要晚些,而正是因為《刀劍笑》這類跟風抄襲的爛作橫行,敗壞了觀眾的胃口,才將風頭正勁的「新武俠電影」逼向絕路。使得1994年之後數年,港台大銀幕上很少再見到武俠電影的蹤跡,倒是文雋、劉偉強製作的由漫畫衍生出來的變種劍仙片《風雲雄霸天下》和《華英雄》等紅火一時,但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2001年,《卧虎藏龍》獲得票房與奧斯卡取了得雙重成功,同時亦令已經少人問津的華語武俠電影重新煥發生機。客觀地說,《卧虎藏龍》如舞蹈般優美的武打場面和中國山水的如詩意境乃是師法自當年胡金銓的經典武俠名片,就拍攝武俠類型電影的規則而言,並未有實質性突破。唯一讓人新奇的卻是該片的女性角度造就了溫婉曖昧的情感氛圍,使得俞秀蓮和玉嬌龍兩位堅忍女性的形象遠比李慕白、羅小虎鮮明得多——恐怕這也是《卧虎藏龍》能被西方觀眾接受的重要原因吧。
至於最近正熱映的國產商業大片《英雄》,盡管其宣揚的「胸懷天下」英雄觀比以往武俠電影里草莽豪客只為個人恩怨便動輒打殺的境界要高出很多,但因其演繹得不是很到位,導致許多觀眾並不認同,恐怕這是張藝謀沒有料到的。還有李連傑、梁朝偉等眾多明星詮釋的英雄形象符號化嚴重,性格情感變化發展不夠明顯,亦是遺憾。不過,《英雄》效仿《羅生門》的三段回憶式敘事結構與以五種顏色畫面營造的情節意境在武俠電影中卻算得上創意之舉,值得鼓掌。
說起來,武俠電影發展到現在已有幾次從形式到內容的創新,而且能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年齡、階層觀眾的喜愛,歸根到底應是華人共通的傳統文化和認同的俠義精神起了重大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人們觀念和欣賞水平的提高,武俠電影要想生存下去甚至再度輝煌,惟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呵呵,借用一下沒問題吧?)。因此,張藝謀的《英雄》在創新方面雖然還遠談不上徐克提出的「新武俠」概念,但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未嘗不是一種可貴的探索——盡管我們還不好評述它到底成功與否。
希望自《英雄》始,無論成敗,武俠電影能找到一個新的起點。
http://www.joy001.com/bbs/index.php?showtopic=9597
http://www.xinxianet.com.cn/html/pinglun/yingship/1430.html
⑸ 現在新出的武俠劇有哪些
在以前的古裝劇中,武俠劇的佔比可以說是比較重的,但是近年來的古裝劇,更多的是言情的偶像劇,或者就算有武俠劇,也仍舊是偶像劇的套路。不過浪里淘金,在近兩年新出的武俠題材電視劇中,還是有幾部好看的。
第三《少年游之一寸相思》,張耀、張雅欽、鄒廷威、石雲鵬、許夢圓、黃海冰、盧星宇等演員主演的古裝武俠劇,根據作者紫微流年的同名小說改編,主要講述左卿辭以江湖游醫身份尋找遺失的朝廷重寶,由此結識了易容盜賊飛寇兒,之後兩人一同翻出一段江湖秘史的故事。這部劇沒有一位流量人氣演員出演,卻憑借著過硬的質量收獲觀眾的喜愛和認可,對比別的古偶劇,這部劇是真的有武俠劇的味道,畫面、製作、演員的演技,都令觀眾很舒服。
第四《俠探簡不知》,濟瑋、王燕陽、王若珊、馬澤涵、杜亞飛、黃日瑩等演員主演的武俠探案劇。這部劇也是沒有一位流量演員出演,卻憑借質量取勝。劇情將武俠與探案聯合起來,武俠部分很有味道,探案的劇情也是邏輯在線,幾位主演雖然都不知名,但是演技不俗。
⑹ 盤點最新武俠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最新武俠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劍雨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H06fmp2ZE6U7UXf3hRZpqw
⑺ 有什麼新武俠電影
劉德華、李冰冰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甄子丹、舒淇的《精武風雲—陳真》,楊紫瓊、鄭雨盛、林熙蕾、王學圻、大S的《劍雨》,郭濤、王剛的《魔俠傳之唐吉可德》,張雨綺的《刀劍笑》,釋小龍、何潔的《刀客外傳》,趙本山、小沈陽、林熙蕾的《大笑江湖》。
⑻ 中國武俠電影
新龍門客棧 /
張曼玉 / 梁家輝 / 林青霞 / 中國香港 / 徐克 /
卧虎藏龍 /
周潤發 / 楊紫瓊 / 章子怡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李安 (Ang Lee)
七劍 /
黎明 / 甄子丹 / 孫紅雷 / 楊采妮 / 陸毅 / 金素妍 / 張靜初 / 香港 / 徐克 (Hark Tsui) /
英雄 /
李連傑 / 梁朝偉 / 張曼玉 / 章子怡 / 甄子丹 / 陳道明 / 中國 / 香港 / 張藝謀 (Yimou Zhang)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
李連傑 / 林青霞 / 関之琳 / 李嘉欣 / 香港 / 程小東 (Siu-Tung Ching) / 唐季禮 (Stanley Tong) /
東邪西毒 /
張國榮 / 張曼玉 / 梁家輝 / 林青霞 / 張學友 / 梁朝偉 / 劉嘉玲 / 楊采妮 / 王祖賢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王家衛 /
十面埋伏 /
章子怡 / 金城武 / 劉德華 / 中國 / 張藝謀
霍元甲 /
李連傑 / 董勇 / 孫儷 / 中國 / 於仁泰 /
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風雲再起(29)
林青霞 (Brigitte Lin) / 於榮光 / 王祖賢 / 香港 / 李惠民 程小東 /
笑傲江湖 /
許冠傑 / 元華、劉兆銘 / 劉洵 / 香港 / 胡金銓、徐克 / 國語 / 粵語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 黃飛鴻之 3 獅王爭霸 /
李連傑 / 關之琳 / 莫少聰 / 劉洵 / 熊欣欣 / 香港 / 徐克 (Hark Tsui) /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
李連傑 / 莫少聰 / 甄子丹 / 香港 / 徐克 /
方世玉 / 功夫皇帝方世玉 /
李連傑 / 趙文卓 / 蕭芳芳 / 李嘉欣 / 香港 / 元奎
風雲雄霸天下 / 風雲 /
鄭伊健 / 郭富城 / 香港 / 劉偉強 (Wai Keung Lau) /
決戰紫禁之巔 /
劉德華 / 趙薇 / 香港 / 劉偉強
白發魔女傳 /
張國榮 / 林青霞 / 吳鎮宇 / 香港 / 於仁泰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
李連傑 / 張敏 / 香港 / 王晶 (Jing Wong) / 洪金寶 (Sammo Hung Kam-Bo) /
六指琴魔 /
劉嘉玲 / 林青霞 / 中國 / 香港 / 吳勉勤 (Min Kun Ng)
黃飛鴻 /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 /
李連傑 / 元彪 / 關之琳 / 香港 / 徐克
東成西就 /
張國榮Leslie Cheung / 林青霞Brigitte Lin / 梁朝偉Tony Leung Chiu Wai / 香港 / 劉鎮偉Jeffrey Lau
少林寺 / The Shaolin Temple(14)
李連傑 / 於海 / 丁嵐 / 中國大陸 / Chang Hsin Yen /
太極張三豐 / Tai ji zhang san feng(14)
李連傑 / 香港 / 袁和平
新少林五祖 / 洪熙官之少林五祖 /
李連傑 / 謝苗 / 邱淑貞 / 香港 / 元奎 (Corey Yuen) / 王晶
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 /
林青霞 / 鞏俐 / 張敏 / 香港 / 錢永強
蜀山傳 /
鄭伊健 / 張柏芝 / 古天樂 / 林熙蕾 / 中國 / 香港 / 徐克
天地英雄 /
中國 / 何平
方世玉Ⅱ:萬夫莫敵 /
李連傑 / 中國 / 香港 / 元奎
無極 /
張東健 Dong-Kun Jang / 張柏芝 Cecilia Cheung / 真田廣之 Hiroyuki Sanada / 中國大陸 / 陳凱歌
刀劍笑 /
香港 / 黃泰來
水滸傳之英雄本色 /
王祖賢 / 梁家輝 / 徐錦江 / 中國 / 香港 / 陳會毅
中華英雄 / 華英雄 /
鄭伊健 / 謝霆峰 / 舒淇 / 香港 / 劉偉強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
香港 / 洪金寶
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 /
李連傑 / 陳百祥 / 袁詠儀/張敏 / 中國香港 / 王晶
刀 / 斷刀客 /
趙文卓 / 熊欣欣 / 陳豪 / 中國香港 / 徐克
倩女幽魂 /
張國榮 / 王祖賢 / 香港 / 程小東
精武英雄 /
李連傑 / 香港 / 陳嘉上
武狀元蘇乞兒 /
周星馳 / 吳孟達 / 林少強 / 張敏 / 香港 / 林德祿 (David Lam) / 陳嘉上
雙旗鎮刀客 /
中國 / 何平
新流星蝴蝶劍 /
梁朝偉 / 楊紫瓊 / 王祖賢 / 甄子丹 / 林志穎 / 徐錦江 / 香港 / 中國台灣 / 麥當雄
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 /
香港 / 元彬
新碧血劍 /
張敏 / 吳孟達 / 香港 / 張海靖 (Hoi-Ching Cheung)
青蛇 /
王祖賢 / 張曼玉 / 香港 / 徐克 (Hark Tsui) /
新火燒紅蓮寺 /
李若彤 / 香港 / 林嶺東 (Ringo Lam)
火雲傳奇 /
林青霞 / 吳君如 / 莫少聰 / 香港 / 袁和平 (Woo-ping Yuen) /
南北少林 /
李連傑 胡堅強 黃秋燕 於承惠 於海 / 中國 / 香港 / 劉家良 (Chia-Liang Liu)
神經刀與飛天貓 /
林志穎 / 張學友 / 張曼玉 / 梁家輝 / 台灣 / 朱延平 (Yin-Ping Chu)
功夫 /
周星馳 / 中國香港 / 周星馳 / 中文(普通話) /
鷹爪鐵布衫 /
黃正利 / 劉忠良 / 王將 / 香港 / 吳思遠 /
射鵰英雄傳
黃日華 / 翁美玲 / 苗僑偉 / 香港 / 鞠覺亮 / 普通話 / 粵語
鹿鼎記 /
周星馳 / 張敏 / 吳孟達 / 溫兆倫 / 徐錦江 / 邱淑貞 / 陳百祥 / 劉松仁 / 香港 / 王晶 (Jing Wong) / 程小東 (Siu-Tung Ching) /
天龍八部
胡軍 / 林志穎 / 高虎 / 中國 / 周曉文 /
《倩女幽魂III-道道道》 /
梁朝偉 / 王祖賢 / 張學友 / 香港 / 程小東 / 國語 /
木棉袈裟 /
中國 / 香港 / 徐小明
醉拳2 /
成龍 / 香港 / 劉家良
自古英雄出少年(4)
中國 / 香港
白發魔女 2 /
香港 / 胡大為 (David Wu (I)) / 於仁泰
東方三俠 /
張曼玉 / 梅艷芳 / 楊紫瓊 / 香港 / 杜琪峰
蜀山 / 蜀山之新蜀山劍俠(4)
鄭少秋 / 林青霞 / 劉松仁 / 香港 / 徐克 /
倩女幽魂2:人間道 /
張國榮 / 王祖賢 / 李嘉欣 / 香港 / 程小東 (Siu-Tung Ching) /
俠女 /
1971年11月18日 / 洪金寶 Sammo Hung Kam-Bo .... Commander Hsu's son (uncredited) / 陳會毅 Billy Chan .... / 石雋 Shih Chun .... Ku Shen Chai / Ping-Yu Chang .... / 中國台灣 / 胡金銓 (King Hu) /
飛狐外傳 /
黎明 / 李嘉欣 / 張敏 / 香港 / 潘文傑 (Man Kit Poon) / 粵語 / 國語
神話 / The Myth / 驚天傳奇(3)
成龍 Jackie Chan / 梁家輝 Tony Leung Ka Fai / 金喜善 Hee-seon Kim / 香港 / 中國 / www.themyth.jce.com / 唐季禮 Stanley Tong / 漢語 / 朝鮮語
新仙鶴神針 / Xin xian hao shen zhen(3)
香港 / 陳木勝 (Benny Chan (I))
千機變 2 :花都大戰 / 千機變2之花都大戰 / 千機變2(3)
蔡卓妍 / 鍾欣桐 / 香港 / 元奎 (Corey Yuen) / 梁柏堅 (Patrick Leung)
無影劍(3)
舒淇 / 李俊鋒 / 霍建華 / 中國香港 / 韓國 / 梁德華 / 普通話
鹿鼎記(2)
梁朝偉 / 劉德華 / 劉嘉玲 / 毛舜筠 / 商天娥 / 香港 / 杜琪峰 / 粵語
武林外傳(2)
閆妮 / 姚晨 / 沙溢 / 喻恩泰 / 姜超 / 倪虹潔 / 王莎莎 / 中國 / 尚敬 / 中文
The Butterfly Murders / Butterfly Murders / Die bian(2)
劉兆銘 / 米雪 / 高雄 / 香港 / 徐克 (Hark Tsui) / 粵語
龍虎門 / Dragon Tiger Gate(2)
2006.7 / 甄子丹 / 謝霆鋒 / 余文樂 / 香港 / 葉偉信
黃飛鴻之龍城殲霸 /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V(2)
香港 / 徐克 (Hark Tsui)
天下無雙 / Chinese Odyssey(2)
梁朝偉 / 王菲 / 趙薇 / 張震 / 香港 / 劉鎮偉 (Jeffrey Lau) / 粵語
武俠七公主 / Wu xia qi gong zhu(2)
香港 / 陳國新 (Dennis Chan) / 王晶 (Jing Wong)
少林小子 / Shao Lin xiao zi(2)
中國 / 香港 / 張鑫炎 (Xinyan Zhang)
絕代雙驕(2)
劉德華 / 吳鎮宇 / 苗僑偉 / 香港 / 曾志偉 (Eric Tsang (I))
古今大戰秦俑情 / 秦俑 / Qin yong(2)
張藝謀 / 鞏俐 / 香港 / 程小東 (Siu-Tung Ching)
倚天屠龍記(1)
馬景濤 / 葉童 / 台灣
龍在少林(1)
徐若宣 / 元彪 / 釋小龍 / 香港 / 朱延平
笑俠楚留香 / Xiao xia Chu Liu Xiang(1)
郭富城 / 邱淑貞 / 張敏 / 香港 / 王晶 (Jing Wong)
少林木人巷 / Shaolin Chamber of Death(1)
成龍 / 黃正利 / 元彪 / 香港 / 陳志華 / 漢語/粵語 / 漢語/普通話
忠烈圖 / Chung chung lieh t'u(1)
香港 / 胡金銓 (King Hu)
小白龍情海翻波 / 飛俠小白龍 / white dragon(1)
張柏芝 / 吳鎮宇 / 安志傑, / 葉偉信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 Iron Monkey(1)
於榮光 / 甄子丹 / 王靜瑩 / 香港 / 袁和平
赤腳小子(1)
郭富城 / 張曼玉 / 狄龍 / 香港 / 杜琪峰 / 國語 / 粵語
殘缺 / Crippled Heroes(1)
香港 / 張徹 / 漢語
邊城三俠(1)
王羽 / 羅烈 / 鄭雷 / 香港 / 張徹 / 中文
神鞭(1)
王亞為 / 徐守莉 / 陳寶國 / 中國大陸 / 張子恩 /
五鼠鬧東京(1)
林煒 / 方中信 / 黃秋生 / 台灣 / 福建 / 陳木川
精武家庭 / 精武世家 / Jing wu mo sing(1)
吳彥祖 / 鈡欣桐 / 馮德倫 / 香港 / 馮德倫 /
鹿鼎記II神龍教 / 鹿鼎記2神龍教 / Lu ding ji II shen long jiao(1)
周星馳 / 林青霞 / 秦沛 / 李嘉欣 / 湯鎮業 / 陳百祥 / 邱淑貞 / 香港 / 王晶 (Jing Wong) / 程小東
林世榮 / Magnificent Butcher(1)
香港 / 袁和平
一刀傾城 / Yat do king sing(1)
洪金寶 Sammo Hung Kam-Bo / 關之琳 Rosamund Kwan / 狄龍 Lung Ti / 香港 / 洪金寶
九一神鵰俠侶 / 新神鵰俠侶 / Gauyat sandiu haplui(1)
劉德華 / 梅艷芳 / 香港 / 元奎 (Corey Yuen) / 黎大煒
大醉俠 / Come Drink with Me(1)
鄭佩佩 / 岳華 / 香港 / 胡金銓
Ying xiong wei lei / 英雄無淚(1)
楚原 (Yuen Chor)
馬永貞 / Ma yong zhen(1)
香港 / 張徹 (Cheh Chang) / 鮑學禮 (Hsueh Li Pao)
醉拳 / Zui quan(1)
成龍 / 香港 / 袁和平
冒險王 / Dr. Wai in the Scripture With No Words(1)
香港 / 程小東
老鼠愛上貓 / Liu sue oi seung mau / Cat and Mouse(1)
劉德華 / 張柏芝 / 李冰冰 / 香港 / 陳嘉上
刺馬 / Chi ma(1)
香港 / 張徹 (Cheh Chang)
獨臂刀 / Dubei (1)
香港 / 張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