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年的電影:
我叫″小鈴鐺",家住″槐樹庄"。左鄰″白毛女"右鄰″李雙雙",屋前「分水嶺」屋後「沙家浜」。″今天我休息",正在討論"家庭問題",突然來了″不速之客",說是丟了″秘密圖紙",叫我″跟蹤追擊"。我跨過了″萬水千山",走遍″林海雪原",來到″箭桿河邊"。望著初升的″紅日",我寫下了″渡江偵察記"。我跟隨″山間鈴響馬邦來",到了″林家鋪子",問了″哥倆好",找到"大李小李和老李"。在″蝴蝶泉邊"認識了″五朵金花",拜會了″劉三姐",詢問了″阿詩瑪"的近況。告別了″冰山上的來客",和″雷鋒"一同登上"特快列車",我們參加了″鐵道游擊隊"。為了保衛″糧食",我們發明了″地道戰"″地雷戰"。在″平原游擊隊"和″獨立大隊"的協助下,根據″紅孩子""小兵張嘎"″英雄小八路"送來的″雞毛信"。通過″永不消失的電波",經過″奇襲",最終取得了″上甘嶺"的勝利。通過″南征北戰"的煅煉,我″在戰斗里成長"。
這是我的″電影史",還有落下的,請朋友們補上。謝謝!
青春歲月
南征北戰,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紅日,渡江偵察記,白毛女。
《紅色娘子軍》
看到裡面陳強演的南霸天那叫一個恨。
那時候電影都很激進,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女演員第一很漂亮,第二有許多女兵光著腿的鏡頭,那些英姿颯爽的女兵的腿型真的很美,估計那時候很多人和我一樣,嘴上不好意思說心裡其實很期待。
吳瓊花濃眉大眼,但我更喜歡裡面她的那個叫紅蓮的「姐姐」。我覺得她更有女人味。
那個指導員洪常青被燒死也是我看這部電影最心痛的時刻,在那一瞬間,吳瓊花成熟了,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者,不再沖動,開始知道動腦筋了,喜歡這部電影,給了我童年許多遐想和教育,讓我從小知道熱愛黨,從小知道是那時候的共產黨讓窮人翻了身。
我是五十年代初的人,六十年代以前看的電影都不記得了,六十年代看的電影還記得一些,但不能說記得好多。
當年,我家住在區政府所在的集鎮上,隔一段時間,縣里的電影隊就會到這里來放一次電影。應該說,集鎮上的人比農村的人看電影的次數多很多。雖然有時電影隊也下鄉,但全區幾個公社,幾十個大隊,一個大隊一年能去幾次都還不好說。因此,看電影不論是在集鎮上,還是在鄉下都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在我的記憶里,當年的電影有《萬水千山》,《五更寒》,《兵臨城下》,《紅日》,《柯山紅日》,《戰火中的青春》,《野火春風斗古城》,《羊城暗哨》,《五十一號兵站》,《永不消失的電波》,《青春之歌》,《地下航線》,《海鷹》,《無名島》,《徐秋影案件》,《在烈火中永生》,《兩個巡邏兵》《紅孩子》,《平原游擊隊》,《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古利鍾聲》,《沙漠追匪記》,《蘆笙戀歌》,《李雙雙》,《雷鋒》等等等等,說也說不完。看電影,那是我們這代人的快樂,是我們這代人翹首以盼的事。想當年,我們這些七八上十歲,十多歲的孩子為了看電影還發生過許多有趣的故事,但因為不在這個題目的范圍內,就不說了。
我所說的是三戰,即:《地雷戰》、《地道戰》和《南征北戰》。
這三部電影任何一部都看過多次,並且還都是上小學時看的。
除了《南征北戰》反映的是解放戰爭中孟良崮戰役的故事。那兩部原本是教學片,是為了響應「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和當時備戰的政治需要,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所拍攝。
三戰電影故事都是有真實的 歷史 背景。《地雷戰》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膠東半島共產黨所領導的敵後游擊隊,用土法生產炸葯、土法製造地雷同日本鬼子作殊死斗爭的故事。
《地道戰》反映的是冀中平原的農民游擊隊在抗日戰爭年代,運用一家一戶所挖的為躲避敵人燒殺搶掠的短距離地道,經過改造將其連成一片地下網路,可以防毒、防煙、防水。成為打擊日偽軍的有效手段。
而《南征北戰》所描寫的就是華東解放軍攻打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整編七十四師的孟良崮戰役。整部影片場面宏大,演員陣容中的主角多是大腕,給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
一部好的電影、戲劇和歌曲,包括小說、散文等文藝作品,對人的教育和影響不可低估。本博看「三戰」的時候,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了,產生的印象至今仍然是歷歷在目,好象昨天才看到似的。
《雷鋒》《英雄虎膽》《冰山上的來客》《永不消逝的電波》《劉三姐》《南征北戰》《青春之歌》《鐵道游擊隊》……
那一年我大概剛讀小學,一部電影萬人空巷,且讓大家都認識了三位大明星:劉曉慶、陳沖、唐國強。
這部電影叫《小花》,講的是解放軍哥哥趙永生與一親一養兩位「小花」妹妹,在戰火紛飛年代的聚散離合,以及為共同的理想重聚一起,為革命浴血奮斗的故事。那首著名的片中曲《妹妹找哥淚花流》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師演唱,傳唱至今。
後來,記憶中還看過《戴手銬的旅客》、《神秘的大佛》、《知音》、《子夜》、《少林寺》、《南拳王》、《牧馬人》、《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媽媽再愛我一次》等。好的片子大家排隊搶票,買到票的人在人群中那個得意勁,能讓旁人羨慕得口水直流。也有一些企事業單位、學校學生組織看的電影,比如深受教育的《少年犯》、《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黑太陽731》等。
電影院門口,是擺著小攤、拎著籃子賣瓜子水果香煙冰棒的。電影院旁邊的單車停放點,誰要是胯下騎著永久、鳳凰等名牌,不知要羨煞多少旁人。
那時候的電影,很少有虛華的特效,也不知小鮮肉娘娘腔為何物,更別提飛來飛去的威壓,排山倒海的神功。知名的導演、敬業的演員、精湛的演技、精彩的故事,加上特有的年代元素,就是一部好電影的框架。
這種骨子裡的朴實,一如那個久遠的年代,令人回味無窮,一生難忘。
我的處女作是《金光大道》,再就是《閃閃的紅星》、《地道戰》、《地雷戰》、《海港》、《白毛女》、《戰上海》、《林海雪原》、《智取華山》、《渡江偵察記》、《黑三角》、《傷逝》、《苦惱人的笑》、《瞧這一家子》、《小花》、《他們在相愛》、《愛情與遺產》、《廬山戀》、《平原游擊隊》、《平原作戰》、《大李老李和小李》、《三進山城》、《江防圖》、《兵臨城下》、《十天》、《紅牡丹》、《小字輩》、《青春之歌》、《少林寺》、《少林寺弟子》、《南北少林》、《少林小子》、《橋》、《虎口脫險》。。。
2. 想回憶一部經典老喜劇電影,說的是一個豬肉加工廠里的故事,我記得就是圍繞組織做早操而發生了很多趣聞,
已故導演謝晉的作品《大李小李和老李》
某肉類加工廠工會主席大李熱心社會公益活動,是一名先進工作者,但因不注意參加體育鍛煉,故健康狀況不佳,一有陰雨天就腰酸背痛,綽號叫「氣象台」。
車間主任老李也不喜歡體育活動,而他的兒子小李卻愛體育勝過愛工作。
後大李被選為廠體協主席,也開始參加體育鍛煉,並因動作不協調,鬧出不少洋相。
但老李卻擔心體育活動會妨礙生產,勸大李的妻子秀梅去說服大李。不料秀梅反被大李說服,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大李請老李一起去做廣播操,老李以要到冷藏庫檢查工作避開。不料,小李卻無意中將老李關在庫中,老李冷得受不了不自覺地做起廣播操來。
後來,在大李的動員下,老李參加了體育晚會,收到良好效果,並慢慢成為太極拳愛好者。
在一次體育運動會上,秀梅奪得了自行車比賽的冠軍,老李踴躍參賽。全廠的體育活動從此蓬勃發展。
http://ke..com/link?url=-
3. 大李小李和老李的介紹
《大李小李和老李》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62年攝制的一部劇情影片,該片由謝晉執導,由姚德冰、劉俠聲等主演。該片講述了肉類加工廠的大李為說服老李參加運動,進行體育鍛煉,經過一再挫折後,老李終於在他的耐心動員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了體質的故事。
4. 誰有老電影《大李老李和小李》的迅雷下載地址
留電郵, 訊雷快傳
大李小李和老李英文名: Da Li Xiao Li He Lao Li資源格式: DVDRip版本: 2CD發行日期: 1962年導演: 謝 晉演員: 姚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