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雞獎2020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獎:《我和我的祖國》
優秀影片獎:《我不是葯神》
最佳編劇獎:餃子《哪吒之魔童降世》
最佳導演獎:郭帆《流浪地球》
最佳男主角獎:黃曉明《烈火英雄》
最佳女主角獎:周冬雨《少年的你》
最佳男配角獎:王傳君《我不是葯神》
最佳女配角獎:袁泉《中國機長》
最佳新人獎: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演員)
(1)2020廈門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場地擴展閱讀
9月24日晚,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即將開幕,在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影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介紹了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獎情況及電影節主體活動安排。據悉,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各獎項獲獎者,將由已確定的101名觀眾組成的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評選委員會,在頒獎典禮當場投票表決產生。
本屆電影節將通過簡短的啟動儀式拉開帷幕,儀式主要以電影人表述為主,通過《我從黃河來》《到人民中去》等五大板塊來呈現。啟動儀式結束後,現場將作為「星空電影院」主要放映場地,放映影片《焦裕祿》。
B. 2019金雞百花電影節時間
2019年11月19日至23日,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廈門市思明區會展路的廈門會展中心東北角會展四期B8B9館舉行。
主展廳被指定為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獎典禮的主要場地。
金雞獎,作為中國最權威、最專業的電影獎項,自1981年創立以來,一直備受關注。此獎項的名稱源於中國農歷雞年,寓意金雞啼曉,激勵電影工作者們奮發向上。
金雞獎的名字還與中國歷史上的「金雞碑」有關,該碑立於清雍正八年,是研究戲劇史的重要文物,全國僅存兩座。1984年7月,在懷寧縣的文物普查中發現了這一重要線索。
金雞獎的評獎委員會由國內最具權威的導演、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音樂家、美術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因此,它也被稱為「專家獎」。這一獎項旨在表彰優秀電影作品和傑出電影人。
電影節期間,不僅有頒獎典禮,還有開幕式、提名獎表彰儀式和紅毯儀式,為電影愛好者們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接觸電影藝術的絕佳機會。
電影節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也推動了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C. 近16年金雞獎最耀眼的10位港台明星,演技個個強悍,皆受追捧
國內電影人的年終盛典完美落幕了。
12月底,第3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廈門正式落幕,這場電影人一年一度的盛會,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這屆金雞獎雖然在提名階段讓人看得不是很懂,但是最終獎項的得主卻都是實至名歸。
比如最佳男配角的角逐,就堪稱激烈,哪一個得獎都無可厚非。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怒火·重案》提名最佳男配的謝霆鋒,是香港影人時隔7年再次入圍金雞表演類獎項。
金雞獎作為華語電影三大獎之一的金雞獎,自開辦以來,一直都備受關注,特別是表演類獎項,更是含金量極高。
這么多年下來,金雞獎的參選作品以內地影視作品和影人做主,但也不乏優秀的港台作品和影人。
下面我們就來好好盤盤,近16年來(近10屆)金雞獎上最為耀眼的10位港台明星,他們的演技一個比一個好,而且皆受觀眾的追捧。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以年份遠近為准)
1、2005年(第25屆)
成龍——最佳男主角——《新警察故事》獲獎
在很多港片迷心中,《新警察故事》是港片警匪片最後的輝煌。
這是成龍回歸華語影壇的首部作品,重啟了《警察故事》這個IP,無論是影片陣容還是電影拍攝,都可謂是大手筆。
不僅耗資1.2億港幣來拍攝,還動用會展和半個香港城來拍戲,影片中50歲的成龍奉獻了各種高難度動作戲,觀感好看又刺激。
但與此同時,這部《新警察故事》不同於這個IP之前的風格,影片從動作 搞笑 片轉向了動作劇情片。
除了各種高難度有看點的動作戲之外,電影著重刻畫了成龍飾演的陳國榮的感情戲,包括和同事之間的兄弟情以及和楊采妮之間的愛情。
也是因為電影風格的轉變,成龍在電影里呈現了更復雜更細膩的表演,將陳國榮這個悲情英雄塑造得十分到位。
當年一同提名最佳男主的候選名單里,成龍的表演可謂是一騎絕塵,這個獎項實至名歸。
2、2005年(第25屆)
吳彥祖——最佳男配角——《新警察故事》提名
同樣是《新警察故事》,吳彥祖也憑借片中阿祖一角提名最佳男配角。
影片中的阿祖是反派,因為家庭關系,他成長成了一個痛恨警察但又極度渴望愛的一個矛盾體。
電影中他戴上面具和脫下面具可以說是兩幅面孔,帶著面具的他,囂張,暴虐,變態,說他是童年陰影,一點都不過分。
但是面具之下真實的他,也是一個渴望被愛的「孩子」。
在天台和陳國榮的對決,是他對「英雄」的解讀,最後當父親還是以罵他的形象出現時,他終於還是崩潰了。
他從來不怕死,也不怕疼,他怕的只是得不到父親的認可,但終究還是沒能成功。
阿祖這個角色,和吳彥祖的適配性極高,在吳彥祖的演繹下,雖然帶有邪氣,但是卻讓人莫名同情。看來顏值真的很加分。
不過可惜的是,當年的金雞男配爭奪非常激烈,在他之外,還有憑借革命 歷史 題材電影《張思德》獲得提名的唐國強,在《孔雀》里有精彩表現的馮粒。
沒能贏過老戲骨唐國強,也是可以理解的。
3、2007年(第26屆)
劉嘉玲——最佳女主角——《好奇害死貓》獲獎
這一年,劉嘉玲憑借《好奇害死貓》拿到了影後,同時顏丙燕也憑借《愛情的牙齒》拿下影後,是金雞獎 歷史 上第四次出現影後雙黃蛋的情況。
《好奇害死貓》是由張一白執導,劉嘉玲、胡軍、廖凡、小宋佳、林園主演的都市愛情懸疑劇。
影片講述了重慶的某個高級住宅小區里一對中產夫妻、一個從發廊女到自己開店的女老闆、一個年輕保安之間的故事。
從故事本身來看,有點中國版《消失的愛人》的意思,劉嘉玲在裡面的演技可謂是教科書一般的存在。
她將一個被丈夫背叛的妻子的形象演繹得相當到位,特別是最後真相揭露,她的表情真實讓人一下毛骨悚然起來。
4、2007年(第26屆)
劉若英——最佳女主角——《連環局》(又譯《綁架》)提名
這一屆的金雞獎影後爭奪可謂是相當激烈,劉若英也提名了影後,最終遺憾落選。
《連環局》是羅志良執導的懸疑劇情片,講述了舞蹈教師林曉陽、高級督察何宛真和智叔之間圍繞著3場綁架案鬥智斗勇的故事。
劉若英在電影里飾演的是高級女警何宛真,憑借精湛的演技,她同時提名了金馬、金雞、金像三料影後。
片中,她既有身為高級女警的身不由己,也有兒子被綁後作為母親的痛苦和無奈,兩種復雜的情緒都被她拿捏得很好。
和林嘉欣的對手戲,也非常有張力,不過和她之前封神的電影相比,這部電影的角色似乎並不那麼適合她,沒拿獎也是情有可原。
5、2007年(第26屆)
莫文蔚——最佳女配角——《老港正傳》提名
《老港正傳》是一部很不一樣的港片。
電影講述的是電影放映員老左從1967年到2007年間的愛國夢想和他一家的酸甜苦辣以及悲歡離合。
黃秋生飾演的是放映員老港,他在看這個劇本的時候,哭了三次,可見這個劇本是很能打動老香港人的。
莫文蔚在電影中飾演的是老港兒子小港的青梅竹馬阿敏,她和鄭中基飾演的小港20年來一直都惦記著對方,可惜命運弄人。
影片里莫文蔚要從16歲演到40歲,她通過自己精湛的表演將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立體,無論是16歲還是40歲,都毫無違和感。
不過最終她還是沒能拿下最佳女配,畢竟當年的最佳女配爭奪也是非常激烈。
有憑借《好奇害死貓》提名的宋佳,憑借《夜宴》提名的周迅,而最佳女配的得主是憑借《雞犬不寧》提名的小香玉。
6、2007年(第26屆)
劉松仁——最佳男主角——《東京審判》提名
26屆金雞獎可謂是港台影人的大年,這一年不僅有兩位同時提名最佳女主,還有一個最佳女配和一個最佳男主。
劉松仁憑借《東京審判》里一角,提名了當年的影帝。
這部電影雖然在當年的口碑和票房都不太好,但是劉松仁的演技卻備受認可,將一個儒將演繹得淋漓盡致。
而劉松仁為了演好梅汝璈,提前兩個月就開始背誦台詞,為的是將叱吒風雲的中國法官梅汝璈演繹得讓人心服口服。
同樣的,這一年的金雞影帝爭奪也是極為激烈,最終富大龍憑借在《天狗》里的精妙表演拿下金雞影帝,還拿下了華表獎,華語傳媒電影大獎的最佳男主。
其實劉松仁的演技在港劇港片迷心中,早就不需要獎項來證明了,他當得起「無冕之王」這四個字。
7、2011年(第28屆)
郭富城——最佳男主角——《最愛》提名
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也迎來了一次小爆發。
影帝的提名名單里有王千源《鋼的琴》,劉之冰《飛天》,孫淳《秋喜》,朱旭《我們天上見》以及郭富城《最愛》。
名單上的每一個人的表演,都稱得上是影帝。先說結果,這屆的影帝得主是孫淳,郭富城遺憾落選。
《最愛》是顧長衛執導的劇情片,講述了小村青年趙得意商琴琴由於跟風賣血染上艾滋病,兩人面對 社會 的嫌棄和冷漠,瘋狂相愛,一起殉情的故事。
郭富城在影片中飾演的是趙得意,他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人。
電影里郭富城剛出場,就給人一種「這完全不是郭富城」的既視感,他臟兮兮的頭發,灰撲撲的臉,穿著皺皺巴巴的衣服,走路也歪歪扭扭。
但電影里他每一個階段的演繹都相當到位,特別是眼神戲,直接上動圖最直觀。
所以說,但凡是看過他這部電影,都不會懷疑郭天王的演技。
可惜,遇到影帝候選人大年,落選雖是情理之中,但依舊遺憾。
8、2011年(第28屆)
金士傑——最佳男配角——《盲人電影院》提名
同樣是在這屆金雞獎,台灣籍藝人金士傑也憑借《盲人電影院》提名。
金士傑的經典角色已經不需要再贅述了,從戲劇到電影,他的經典角色實在是太多了。
這部《盲人電影院》里他的演技也是一如既往的穩,但或許就是太穩了,和他之前其他驚艷的角色相比,反倒沒那麼讓人印象深刻了。
而且這屆最佳男配的提名里,徐才根在《團圓》里渾然天成的演技,獎項歸他所有也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9、2015年(第30屆)
劉德華——最佳男主角——《失孤》提名
作為出道40年的「老」藝人,華仔在影視表演上的獎項也不少。
拿過3次金像獎最佳男主,2次金馬獎最佳男主,還有華表獎,傳媒大獎等等,但他卻沒有在三金之一的金雞獎上拿到過影帝,著實可惜。
在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劉德華憑借《失孤》里雷澤寬獲得了影帝提名。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劉德華在影片中飾演一個千里尋子的心酸老父親,這部電影里,華仔奉獻了他影帝級別的表演。
由於角色與他自身形象外貌差距過大,他在外形上下足了功夫,染了一點灰白的頭發,在臉上做了斑,留著看起來邋遢的鬍子。
為了保證角色的真實性,劉德華一早起來就戴帽子,一直到拍攝場地才拿下來,就是想要和影片中一直戴著頭盔的主人公更貼近一點。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南昌拍攝期間甚至,劉德華還因「貼廣告」而遭民警驅趕,可見他的「偽裝」有多麼成功。
其實華仔的敬業我們一直都是有目共睹的,去年的《拆彈專家2》里,他還在玩命拍戲。
而且,《失孤》背後還有一個更讓人欽佩的故事。
為了支持這部 社會 公益性電影,劉德華不僅自己零片酬出演,還拉下面子說動梁家輝等好友零片酬出演。
在後期拍攝經費不足之下,劉德華還主動投資幫忙。
一代人的偶像,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
10、2021年(第34屆)
謝霆鋒——最佳男配角——《怒火·重案》提名
時隔7年,終於又有港台影人入圍金雞表演類獎項的提名了。
在2004年上映的《新警察故事》里,謝霆鋒的表演也稱得上出彩。
甚至可以這么說,從這時候開始,他就已經是「香港最拚命的年輕演員」。
影片中,他在香港會展中心天台拍攝電影《新警察故事》時為了效果逼真,堅持親自上陣,在一場懸空掛吊在會展外牆的戲份中,被繩索勒至窒息休克。
還在拍一場打鬥戲時曾由三根鋼索從28層樓的天台倒吊著降到地面,可謂極度驚險。
不過當年因為片中出彩的人物過多,且他也是被外形「拖累」的男演員之一,他並能被提名。
時隔16年,他憑借《怒火·重案》里的精準拚命的表演被提名最佳男配,演技總算被肯定了,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不過今年他還是沒能斬獲這個獎項,因為本屆金雞最佳男配有憑借《一秒鍾》提名的范偉,還有去年在《誤殺》里有著精彩演繹的肖央,這次憑借《我的姐姐》里的沒有一點差錯的表演也提名最佳男配。
最終范偉拿下了他首個金雞獎,謝霆鋒也只能錯過。
金雞獎已經走過了40年,有港台影人參與的金雞獎也走過了16年。
接下來,我們希望看到更多優秀的影人出現在金雞獎上,中國電影需要更多新鮮的「血液」。
中國電影,加油!
青石電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D. 世界各地的電影節有哪些
A級國際電影節: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共有11個,它們的舉辦國,名稱,創辦時間,開幕時間,最高獎項分別是(排名有先後之分)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合稱為世界9大A級國際電影節。
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眾多的電影節中,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中國四大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合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中國電影四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童牛獎
註:1.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種電影節數目繁多,不勝枚舉,但是從電影節的規模,參展電影的層次,參加電影節的演員陣容,只有以法國戛納電影節為首的這11大電影節能夠達到國際A級標准。2.電影大獎和電影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電影節都會設立相關的獎項,如:金棕櫚獎、金熊獎、金獅獎等。但除了評獎之外,電影節還會舉辦以交流為目的的其他相關活動,持續時間一般較長。而單純的電影大獎(更確切地說是區域性電影大獎)主要以評選為目的,多限於一定國家或地區的電影,以鼓勵本國電影發展,主要通過影展的形式舉行,如奧斯卡金像獎、歐洲電影獎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區域電影大獎發展成後來的國際電影節的情況)。當然不管是電影節和電影大獎,它們的重頭戲都是最後的頒獎晚會。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festival-cannes.com/
電影節中的王中之王,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可以說是最好的主流電影節.每年五月份舉行, 為期兩周左右,幾乎所有的獲獎影片日後都成為經典。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戛納國際電影節旨在展示和提高將電影作為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戛納國際電影節通過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選作品能立即介紹給世界觀眾,還提供了電影創作者與買主接觸交流的機會。電影節的內容由電影節理事會在外國影片、法國影片和短片三個委員會的幫助下確定,由10位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影片評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berlinale.de/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歐洲電影文化的又一聖地,近年勢頭有些下降,每年春季舉行,已經舉行了五十屆。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主要獎項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labiennale.org/en/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每年秋季舉行,為期兩周。1932年8月6日由貝尼托*墨索里尼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促進電影工作者的交往和合作,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後來人們稱之為"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取消「墨索里尼杯」,增加了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這個電影節除評選和獎勵優秀影片外,還放映大量觀摩影片,其中包括在其他電影節上得過獎或未入選的影片,舉行各種討論會、紀念活動,開辦電影市場等。同時也會吸引遊客到威尼斯觀光,這個電影節的特色是每次都有一個主題。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sansebastianfestival.com/
西班牙第一個、也是該國最大的國際電影節(全稱為:多諾斯蒂亞·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歐洲重要的電影節之一,也是拉美電影很好的展示場所,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1953年創辦,每年一次,原在9月舉行,1961年至1972年改為6月或7月,1973年以後又恢復在9月,為期10天左右,地點在海濱地市聖塞巴斯蒂安。開始兩屆只有西班牙語電影參展,以後影響逐漸擴大,現已成為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國電影界人士進行合作,以促進世界電影藝術和電影事業的發展。主要獎項有「金殼獎」、「銀殼獎」。1959年有「珍珠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導演、男女演員、攝影等。此外,還有評委會特別獎、國際評論獎,聖塞巴斯蒂安城市獎等。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tiff-jp.net/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miff.ru/
俄羅斯(前蘇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1959年創辦。兩年一次,1999年起改為一年一屆,原定7月舉行,1979年為了紀念蘇聯電影事業誕生60周年,改為8月舉行,為期兩周左右,地點在莫斯科市,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主要活動項目有:①由 3個評委會分別對故事片、兒童片、短片進行評獎;②舉行會外映出和專場映出;③分別召開各種專題討論會;④舉辦回顧展;⑤開設電影市場。故事片獎項原來分為大獎、金質獎、銀質獎3種。1969年起取消大獎在,相應增加金質獎和銀質獎的數量。以上獎項授予最佳故事片、兒童片、短片。此外,還有最佳導演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榮譽獎、紀念獎等。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iffkv.cz/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1946年(第1屆)至1949年(第4屆)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 1950年(第5屆)起改在療養地卡羅維發利舉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行一次。1959年蘇聯創辦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後,為了與之交替舉行,便改為兩年一次,在6~7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1948年起正式授獎。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分為大獎和主要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利迪策玫瑰獎」。此外,還有導演獎、男女演員獎,編劇獎、攝影獎、榮譽獎、世界進步獎、為新人斗爭獎、自由斗爭獎、國際友誼獎等。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cairofilmfest.com/
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由埃及電影作家和評論家協會主辦。創建於1976年,每年一屆。原為非競賽電影節,是世界上三大非競賽電影節之一,從1991年起增加了競賽單元。它規定參賽片必須不帶政治色彩,不得在 其它電影節上放映過.設大獎「娜妃蒂之金像獎」授予最掛故事片、最佳紀錄片和最佳短片,「娜妃蒂之銀像獎」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娜紀蒂之銅像獎」授予有特殊價值的影片。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siff.com/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國際製片人協會同意的中國唯一的國際電影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政府主辦,上海國際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承辦。上海國際電影節,目前中國尚可稱得上電影節的,每兩年舉行一次.對於熱愛電影的人是一次難得的觀影機會.如何更加國際化,減少非電影因素對電影節的影響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電影節的主要活動項目有:(1)進行故事片比賽;(2)組織會外放映;(3)舉辦各種專題電影展覽;(4)召開藝術研討會;(5)舉辦影片交易活動等。設「金爵獎」為最高獎項。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ffm-montreal.org/
1977年由魁北克省文化事務部在蒙特利爾市創辦首屆非比賽性電影節,次年起改為比賽性。該節每年8~9月之間舉行,為期10天左右,主要目的是鼓勵各國影壇人士間的往來,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並使蒙特利爾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場地。主要活動有:故事片和短片比賽、故事片和短片會外映出、每屆舉辦一個國家影片的專場映出、專業人員的觀摩性映出、本國影片專場映出、美洲影片專場映出、表彰新老電影工作者大會、舉辦回顧展、召開研討會、開辦國際電影市場、廣泛開展宣傳活動。蒙特利爾電影節,地處加拿大法語區,藝術電影的又一集散地,同時也是中國電影重要的海外展示場所.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www.mardelplatafilmfest.com/
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
太多了
具體去下面的網站看吧!http://bbs.mac418.com/read.php?tid=31880
E. 真人真事改編,又一部電影在廈門思明開機
好消息!超期待!
又有電影
要在 思明 取景開拍啦
而且這回又是大咖雲集
星! 光!閃!爍!
有圖有真相
且聽我娓娓道來 ——
在中國,自閉症患病率約為1%
他們帶給家庭怎樣的負擔?
他們在 社會 上扮演什麼角色?
如何讓他們過上正常的生活?
聚焦「 自閉症群體 」
取材於真人真事
探討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懷與培育
一部暖心、深刻的電影即將開拍
近日
由廈門滿滿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廈門廣電集團等共同出品的
院線電影 《燦爛的1%》
在廈門市思明區正式開機
馬來西亞著名導演郭修篆執導
主創團隊大咖雲集
作品曾獲馬來西亞電影節「最佳攝影」
美術指導金楊
正是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美術指導
演員陣容也曝光了
主演:李茂、林哲熹、何泓姍
另有,巴圖、李夢、范湉湉、韓喬生等參演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燦爛的1%》是郭修篆執導的長篇電影,靈感來源於他與自閉症親生哥哥的相處。電影圍繞兩兄弟展開,講述自閉症患者,在弟弟幫助下試圖走進 社會 ,卻屢屢碰壁,最終發現自己音樂天賦的故事。
■ ■■■■
電影製片方透露
開機儀式後
攝制組將迅速投入拍攝工作
在廈門市思明區
沙坡尾、大同路、鼓浪嶼等多地取景
預計於 今年11月底殺青
製片方:
思明區是閩南建築民俗保存比較完整的地區,畫面質感美。沙坡尾生活氣息濃厚,又充滿文藝氛圍,吸引了我們。同時,思明區場地協調高效、流暢,協助拍攝十分給力,也是促成我們選擇在這里開機拍攝的重要原因。
隨著未來五屆十年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獎年份)
落戶廈門
影視夢照進思明
如今,越來越多的影視資源落地思明
助力思明區影視產業蓬勃發展
就在10月上旬
院線電影 《龍鼠兄弟》
在思明區萬象城舉行開機儀式
文松導演並主演
代樂樂、張晨光、宋小寶
崔志佳、賈冰等
一眾影視大咖悉數參演
而思明區的 閩南民居、華僑建築
沙坡尾、環島路 等地標風光
都是取景地
電影製片人蔣希希介紹
身為一個廈門人
從海南、深圳和廈門三地中選擇廈門
不僅是看重廈門的氣候與風光
廈門市和思明區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
影視產業企業的熱情
也是重要原因
《龍鼠兄弟》藝人IP合作方 娛團(廈門)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寶強:「思明區對影視、 旅遊 、文化等相關產業,明確了政策風向標,給影視產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信心。」
這家落地思明區龍山文創園的影視企業
如今也吸引了更多
遠赴外地就業的影視人才
返鄉就業,助力發展
以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
在廈舉辦為契機
思明區真正把「金雞效 應」
轉化為產業效應、發展效應
全面發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