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評價香港導演陳果的新作《三夫》
陳果新作《三夫》:突破與顛覆的藝術之作
香港導演陳果的最新力作《三夫》憑借其獨特的藝術視角和精湛的導演功力,再次在影壇颳起了一股熱議。電影中的核心人物,曾美慧孜,憑借在片中近乎無聲的表演,以強烈的情感和慾望,成功塑造了妓女三部曲的壓軸角色——海女,這一角色的挑戰和魅力,讓她贏得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榮譽。她的豐滿身材在影片中被賦予了別樣的性感詮釋,她堅持認為,性感是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體現,而非單一的視覺刺激。
曾美慧孜的演藝生涯並非一帆風順,早在12歲被選中出演電影時,她就展現出了對表演的熱愛和對角色深刻理解的天賦。南非攝影師Pieter Hogo在《ARTMAPP》封面的選角中慧眼識珠,她的辨識度雖非傳統意義上的美女,但獨特的魅力讓人難以忽視。鏡頭前的她個性鮮明,對攝影充滿熱情,欣賞著陳沖和鞏俐的韻味,同時也積極參與電影節交流,如在金馬獎上與周迅、孫儷共論電影之道,與李安探討《卧虎藏龍》的藝術影響。
曾美慧孜在電影行業的立場堅定,她主張演技而非外貌是衡量演員價值的關鍵。她敢於挑戰自我,從打女等多元角色中尋找突破,展現她對表演藝術的野心。她不願困於舒適區,而是以角色為載體,努力挖掘自我,這在《三夫》中的表現無疑是對這一理念的生動詮釋。
陳果導演與曾美慧孜的默契合作,使得《三夫》成為了一部既探討女性意識覺醒,又挑戰傳統美學的電影,它以深度與創新,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觀影體驗。這部電影的成功,無疑是陳果導演才華的體現,也是曾美慧孜演藝生涯的一次重要里程碑。
⑵ 三夫評價怎麼樣它為什麼能拿金像獎提名
《三夫》這部影片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之所以能夠獲得金像獎提名,是因為這部影片的情節看起來比較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而且也映射出了大部分小人物在對待生活的那種無奈,具有比較深刻的寓意。
在這部電影的最後幾段,我們可以看到色彩從屏幕上消失,美麗的黑白圖像看起來像過去的明信片。在最後一幕,在大陸與香港之間新建的橋旁,微妙而含蓄的色彩,使不確定的道路變成了整個影片的焦點。
⑶ 《三夫》:慾望的所指和肉體的展現
電影《三夫》是陳果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聚焦於慾望與身體的展現。電影中的慾望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淺顯的視覺刺激,另一種則是深入的詮釋,引導人們探索慾望背後的暗喻。
《三夫》通過極端的表現方式揭示了慾望與身體的復雜關系。電影中,小妹這個角色代表了無法安放的女性慾望,同時也隱喻了社會無法體面講述的故事。通過曾美慧孜的表演,觀眾得以看到身體表達的無限可能。
電影中,慾望設定整個世界,小妹作為慾望的提供者與接納者,連接了過去、現在與未來。她的真實與不完美,以及對慾望的坦誠展現,不僅引發人們對自我的反思,也展現出慾望的復雜性。
德勒茲認為,慾望是不斷追求不可能實現的愉悅,因此永遠處於循環之中。電影《三夫》通過曾美慧孜的身體表演,展現了慾望與身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讓觀眾在幻想與滿足中感受到慾望的吸引力與困擾。
小妹的角色展現了女性身體的意義,超越了傳統的美學標准。曾美慧孜的表演真實而有力,激發了觀眾對慾望與自我的思考。電影中身體的表達,不僅是慾望的呈現,也是對社會、時代與情慾的深刻洞察。
《三夫》通過獨特的視角與手法,揭示了慾望在電影與現實中的復雜性,以及身體在表達慾望與自我認同中的重要性。曾美慧孜的表演,為電影增添了深刻的情感與思考,展現了身體表達的無限可能。
⑷ 有 三夫 這部電影嗎
有,
三夫 (2018)
導演: 陳果
編劇: 林紀陶
主演: 曾美慧孜 / 陳湛文 / 陳萬雷 / 麥強 / 鄧月平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上映日期: 2018-10-26(東京電影節)
片長: 101分鍾
又名: 三個丈夫 / Three Husbands
⑸ 影評|情色與隱喻——《三夫》印象
文/王栩
(影片信息:《三夫》,導演:陳果,編劇:林紀陶,主演:曾美慧孜、陳湛文、陳萬雷、麥強、鄧月平,中國香港, 2018年)
她被他們喚做小妹,久了,便作為女人的符號,擁有了性別意義上的普遍共性,而她那妖媚的外貌和特殊的生理構造,讓他們對她熱切的蜂擁而至,因為她同傳說中的盧亭相類,成為他們極力想要征服的妖邪。
然而,征服同情愛無關。前者著眼於快感的釋放,用肉慾獲得滿足後的現金交易完成一場性事的買賣,在花樣翻新的「性技」的開發下達成男性對女性心理上的優越。後者則是融入了情感體驗的專一的佔有,省去了付賬這一環節卻更加強調對女性的主導和掌控。兩者皆為男性自主意識在對女性肉體的貪戀和肆虐下的突顯,有著根深蒂固的社會心理根源。
電影 《三夫》中的小妹用自己「欲求不滿」的生理構造配以低智商的大腦,成為一面顯現人性本貌的鏡子,透視出男性自主意識的虛偽和齷齪,此番觀照在大薯鎮膽、裸露的畫面的強烈沖擊下,用真實的感官體驗表達出寓意深刻的人文情懷。
小妹的低智讓她成為男性的玩物,可沒有一個男人能真正滿足小妹的生理需求,這就使得小妹在男性世界成了眾人口耳相傳極具心理誘惑力的一個魔性的存在。與其說男人們循著江湖傳言而來,在小妹身上拋擲金錢的尋歡,不如說這些男人個個都帶著試圖征服眼前這個魔女的心願,以此滿足自己作為男人其內在心理所生發出的那點可憐而虛幻的優越性。
這種優越性被尋歡的男人視為一種「成功」,它同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背道而馳的揭示出男性心理的灰暗。影片一開始就以四眼仔到內地召妓,遇見一個前往內地做「雞」的香港女人為肇始,將男性心理的灰暗展現的直白而淺顯。盡管四眼仔因為召妓接受了處罰,可他在內地的娛樂場所同一個做「雞」的香港女人打過交道足以令其沾沾自喜,回到香港成為向周遭的朋友們誇誇其談的一段獵艷經歷。
在四眼仔看來,就算他同這個香港女人沒有發生肉體交歡就被公安抓了現行,可那也是一種能讓自己的內在心理瞬時變得高大的「成功」。這種「成功」能讓四眼仔以俯視的姿態看待女性,看待自己對性事的理解和認知。
熟悉盧亭傳說的四眼仔相信,女人就是妖邪,自己對她們的征服是在傳說的指引下所產生的正當的訴求。這就給召妓、尋歡披上了看似正經、實則荒謬的理由,它依舊是男性灰暗心理的反映,用刻意編排出來的歪理浸泡女性的尊嚴,在笑料百出的諧趣中固化男性實際上不堪一擊的所謂優越。
前往內地召妓的四眼仔在對盧亭傳說的念誦中與做「雞」的香港女人產生交集,繼而被公安處罰。同樣在對盧亭傳說的念誦下,四眼仔將小妹迎娶過門,在形式悉漏上完成了對其而言消解了內在意義的結婚這道程序。
這場婚禮實現了四眼仔在念誦中對盧亭傳說心嚮往之的願望,算是浪漫在個體心理層面的具現。對小妹來說,則是自身的妖媚伴著「人妻」這一禁忌身份於來賓中所昭示的誘惑預定了影片後半部分以女性為主導地位的翻轉。
沒人對這場婚禮表現出形式上的尊重,如同盧亭傳說所象徵的那般,參加這場婚禮的男性一個個對小妹有著莫大的興趣,在這般興趣的驅動下,關於小妹的傳言得以延續。
傳言的延續、擴散刺激著參加過四眼仔和小妹婚禮的男人們,使得這些男人在不久的將來命中註定成為在小妹身上尋獲滿足的客人。影片並未以悲劇的形式展開小妹的遭遇,而是給予觀眾視覺的快感不動聲色的在對日常的調侃下引入某種省悟。因為小妹的生理需求無法獲得滿足,四眼仔不得已讓小妹重操舊業,在她來時的破舊木船上又做起了皮肉生意。傳言隨之無限制的擴散,不僅四眼仔的朋友們趨之若騖的得償所願,就連數陸粗在家中養傷的工友也頭纏綳帶的循跡而至。相比在女性身上獲得肉慾的滿足這一簡單的生理需要而言,打破禁忌的征服會令男性心理的優越更為提振和彰顯。故而,影片的隱喻同現實中兩性關系的真相毫無二致的晦澀。前者經由種種符號式的場景變形成艱深、難解的偽裝,後者卻是不能向他者言的內在心理欲求的遮蔽。
小妹用自己的肉身撕開了一個世界的虛幻,那些在她身上尋求快感的男人無一不在裸露中呈現自身的醜陋。這是無法做出評價的醜陋,它們在小妹眼裡不過是男人的身體而已。這些身體在對妖邪的獻祭中,如此簡單、直接地走向了一個未知的所在。那個所在在小妹的引領下,就是一場場性事的滿足,它以交歡為依託,浮盪在快感的高潮上 ……
(全文完。作於2021年7月12日 )
作者簡介:王栩。所用筆名有王沐雨、許沐雨、許沐雨的藏書櫃、王栩326,定居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