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荒野大鏢客電影配樂交響樂

荒野大鏢客電影配樂交響樂

發布時間:2025-08-10 02:09:59

『壹』 埃尼奧·莫里康內的演藝經歷

Ennio Morricone也許是20世紀最著名也是最多產的電影配樂大師。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他參與過的電影配樂可能達到500部。雖然你可能想像到的音樂類型他都嘗試過,雖然你所能想像到的所有類型的電影他都做過配樂,但他最著名的 Spaghetti Western(義大利式西部片)風格卻是為導演塞爾吉·萊昂內製作的電影背景音樂而成名的。他的音樂涉及的領域出人意料地繁雜: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先鋒樂派、義大利民族音樂等等。
Morricone1928年11月10日出生於義大利羅馬,父親是一名小喇叭手,他在12歲時進入羅馬的Santa Cecilia音樂學校學習音樂,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他突飛猛進地學完了4年的課程,甚至當時還有報道說這個神童6個月內就掌握了所有知識。不管報紙怎麼說,在以極其優異的成績畢業以前,他還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他所喜愛的另一門專業——小號。在60年代初投身電影界之前,莫里康奈一直致力於管弦樂和室內樂創作,也曾經在義大利國家廣播網工作。六十年代早期,他開始接觸電影,與一些義大利西部片導演合作過。但是,在與導演塞爾吉·萊昂內合作之前,他一文不名。
1964年,萊昂內拍攝了他的第一個三部曲—「賞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荒野大鏢客》(A Fistful of Dollars),Morricone在其中的精湛配樂讓他一炮而紅。1966拍攝了第二部:《黃昏雙鏢客》(For A Few Dollars More)。電影音樂史上首次出現的粗礪、瀟灑的小號主題和空寂、遼遠、漫不經心的口哨獨奏,令人耳目一新,給各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一系列的第三部作品——《黃金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中,一向富於求新和實驗精神的作曲家又為影片配樂注入了勃勃生機和豐富的內涵。電影音樂史上又首次出現了甩鞭聲、由男聲合唱出的戲謔音效,以及加弱音器小號怪誕、調侃的音色。
義大利西部片的配樂也許僅僅是他事業中的一部分,但是在這個領域內他確實是最好的,同時由於他的創作給義大利西部片電影配樂帶來的新意有目共睹。Morricone運用變化繁多的樂器和創作手段,通過音樂去鋪陳劇情或者場景:猶太豎、走音的口琴、短笛、管風琴、古怪的口哨聲、異常響亮的喇叭聲、奇怪的戰地歌聲、甚至各種人聲……這些構成了一個品牌,人們把他們的合作稱為「Morricone-Leone製造」。Morricone的配樂結合了滄桑落寞的流浪口哨與口琴,孤高沉鬱民謠吉他與電吉他,氣質冷傲且戲劇張力十足的人聲,劍拔弩張且殺氣騰騰的銅管,塑造出獨樹一幟,氣氛迷人的江湖色彩,這些音樂一出現幾乎就能夠立刻在觀眾腦海中,勾勒出紅日黃沙中致命對決,對觀察而言,也許還會浮現幾個在金光布袋戲中叱吒風雲的狠角色。
在與萊昂內繼續合作的同時,Morricone也抽出時間製作其他電影配樂,比如超級經典的《阿爾及爾之戰》(Battle of Algiers)、《烽火怪客》(Queimada!又名Burn!)。到了七十年代,Morricone的名字已經與導演Sergio Leone和義大利西部片緊緊聯系在一起,他也與世界各地的眾多導演有過合作。製作磅礴宏大的交響樂和動人心魄的主旋律對Morricone不算什麼難事,他創作的旋律輕易讓人印象深刻。在這個階段,他的作品也開始受到當時電子樂和混音的影響,有了一些現代成分。
時間並沒有減慢Morricone前進的步伐,,他的作品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同時,評論對給他的評價也有所改觀。1986年《教會》(The Mission)原聲帶;1987年《義膽雄心》(UNTOUCHABLES)電影原聲帶……他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雖然最後與小金人失之交臂,但無庸置疑他作品的分量。1994年,他榮獲美國Society for Preservation of Film Music的終身成就獎,是唯一得到這個獎項的非美國電影音樂家; 1999年,他的作品《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原聲帶獲得了金球獎。他作品的產量是驚人的,甚至有在一年曾經替二十七部電影完成主題音樂的紀錄。

『貳』 《廊橋遺夢》:試分析電影敘事的套路

《廊橋遺夢》於1995年上映,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這位擅長動作片,尤其是西部片和犯罪片的導演,不僅導演了《廊橋遺夢》這部愛情片,而且親自出演了男主角

本片以古典敘事模式,講述了一個婚外戀的故事,一位普通平凡的家庭主婦與攝影師無意中見面,然後陷入愛情,又分開。

本文試從敘事的角度,分析電影講故事的套路,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以後看到的電影,從而做出自己的解讀。

套路一:三段敘事。

古典模式的特點之一就是有慣例。

古典結構的敘事,總是按照時間順序線性進展,並且保持目的的前後統一性,故事發展的一貫性。

開片提出問題,讓觀眾對影片有了期待,再詳述問題的發展和沖突,逐漸提升觀眾的胃口,將沖突升至頂峰,男主和女主,或是正方和反方的沖突進入白熱化,走向各自的結局。而這個結局,一般來說,觀眾是可以猜到的。這個過程就如同一首交響樂,先起,再揚,到達最頂峰,爆裂,再慢慢舒緩,進入結局。

如果用另一種說法, 一部影片如果採用古典模式敘事,一般會分為三幕,第一幕鋪陳,第二幕沖突,第三幕解決。

對這三幕的時間分配,一般來說第一幕完成在1/4處,第二幕結束於3/4處,第三幕占據最後的1/4。

有時我在影院里看電影時,會刻意注意影片鋪陳的時間,而巧合的是,總是在1/4左右。而結局的開始,總是在最後1/4左右。

第一幕的鋪陳,一般會交待背景,人物開始相遇,故事開始展開。如果以人物為主,第一幕所展現的人物性格或者人物狀態,人物關系,與第三幕會截然相反。如果以故事為主,第一幕往往會交待主角的事件目標,為何會追逐此目標,完成此事件的難度,分析各種不可能性。一部好的影片,觀眾在各種鋪陳中會無意中進入影片,或猜測情節發展,或分析情感,完全被角色牽引,並對沖突的發生有所期待。

《廊橋遺夢》時長135分鍾。女主弗蘭西斯卡與男主羅伯特,相遇於第17分鍾。之後,女主跟著男主的車,去廊橋做拍照前的准備工作,然後返回。影片的1/4處,是弗蘭西斯卡邀請羅伯特到家裡喝冰茶時。此時,應該算是女主對男主萌生了愛情的想法時。

最開始的弗蘭西斯卡,與第三幕的弗蘭西斯卡,雖然表面上都是普通農婦,但感情上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第二幕的沖突,是影片的靈魂部分,而中間一般又會有一個轉折點,一般居於影片的1/2處。這是影片將情節復雜化,使矛盾激發碰撞,將人物個性深刻解剖的重要部分。觀眾最關注的也就是這一部分,導演的功力在此彰顯,如何帶著觀眾的情緒走,如何迎合觀眾的期望,又出乎觀眾的意料之外。緊張、慌亂、恐懼、悲傷,觀眾在劇情中代入自己的情緒,從而與角色產生共鳴。

本片中,在第二幕里,女主和男主走入愛情,聊葉芝的詩,聊攝影時的經歷,在酒吧里約會,一起在家裡做飯。下面的兩張截圖,是在第99分鍾,女主准備離開家,和男主私奔,算起來正是在影片的3/4處,你會覺是巧合嗎?然後,隨後就來了那場告別的戲。

本片的1/2處,即67分鍾時,是羅伯特在廊橋上給弗蘭西斯卡抓拍照片。而這張照片,也正是留給子女們的遺物中重要的一件。那時的男主女主,還沒有性的接觸。這算不算一個轉折點呢?

第三幕,解決。如果是愛情片,此處就會有一個結局,大團圓,或者生離死別。如果是動作片,第二幕會結束於最高功夫兩個人開始直面對決,然後第三幕起,走向最終的結局。

本片中,第100分鍾,男主和女主最後的晚餐,告別,丈夫和兒子女兒回來,女主又進入日常生活,第111分鍾,羅伯特站在大雨中,向弗朗西斯卡做最後的告別。然後就是交待另外一條線,子女對自己婚姻的解讀。

以上關於三段論的分析,覺得靠譜嗎?

現在幕與幕之間的分野已經沒有那麼清晰,也不會那麼遵守時間的規律,但是大體都是如此。不信的話,下一次走進影院時,戴好手錶。

套路二:時間元素。

影片里總會加入時間的元素,以增加電影的節奏感,更為了營造故事發展的緊張氛圍,也是為了將觀眾的注意力從沖突裡面稍微提出來,留一點感情的空隙給另一種緊張的情緒。 本片的時間元素就是四天,弗蘭西斯卡的丈夫帶著孩子去參加活動,出門四天。那麼弗蘭西斯卡的空閑時間就只有四天。和羅伯特的感情,也只有四天。

因為只有四天,所以第一天的夜裡,當看到弗蘭西斯卡發了脾氣,以至於羅伯特離開時,我不禁為他們的愛情著了急,只有四天時間啊,不要浪費在吵架和誤會上了。而當他們的感情越來越深,我也沉浸於他們的甜蜜生活中時,總有四天的鬧鈴在那裡,一小時一小時向著那裡靠近,甜蜜中加入了焦慮、憂傷。正是這豐富的情緒形成了電影的張力和美感。

四天這個時間元素,在影片中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個四天,那麼一切都來得及,故事勢必會走向鬆散的結構,人物也會變得猶疑,行為也會拖沓。

可以拓展思考一下,在我們所看過的影片中,絕大多數都用到了時間元素。《戰狼2》船長交待冷鋒,只能等待多長時間。《摔跤吧!爸爸》,交待了比賽時間。《速度與激情》更不用說,是將時間元素用到了極致。《太空旅客》會設計一個飛船最終爆炸的時間,並開始倒計時。

套路三:第二條線。

本片如果只有單一的愛情線,未免會顯得太單調,所以刻意加入了第二條線 。子女看母親的日記,引發了子女對自己婚姻狀態的反思。

正是加入了這第二條線,子女代替了觀眾進行思考、發問,從對母親的極度不理解不認同,到慢慢理解了母親,到反思自己的婚姻,做出了自己的行動。兒子回家與妻子擁抱在一起,決心好好溝通一起生活下去。女兒從母親的生活中體會到愛情和自我的覺醒,決心和丈夫離婚,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第二條線的運用,《泰坦尼克號》與此幾乎完全相同,也是從露絲的回憶開始。有的影片會講述幾條愛情線,除了男女主角外,還會加入另外一對,平行,又交叉。

而為了增加電影的娛樂性,又往往會加入一個搞笑的角色,如《戰狼2》中的張瀚,《摔跤吧!爸爸》中的表哥,《琅琊榜》中的飛流。

如果你明白了這個套路,當一部影片的角色們集合在一起的時候,你就可以輕易分辨出誰是負責主戲誰是負責搞笑的。

鑽石吸引人,當然不只是它的外觀,還有它的品質,一如片中的兩位主角演員

《廊橋遺夢》,要說故事,屬於陳詞濫調了,上面也分析了其敘事,完全是套路,但為什麼依然俘獲了那麼多觀眾,至今仍占據著豆瓣電影Top250的第250位,重要原因是兩位主角的出演,以及他們在劇中的精彩演繹。相遇四天,相愛四十年,本來屢受詬病的婚外戀,而且是閃電婚外戀,因為這兩位明星的出色表演,充分展現了愛而不可得的慾望糾纏與理智絕望,讓觀眾充分理解了他們之間愛的純粹性,和愛的不可再遇見性,從而對他們產生了同情與深深的理解。

男主羅伯特的演員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時年62歲,早在此片上映的31年前即1963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就因《荒野大鏢客》成名。8年前,當選為卡梅爾市市長。2年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女主弗朗西斯卡的演員是梅麗爾·斯特里普,時年36歲,此片上映的18年前即1977年,即因出演首部影片《朱莉婭》而一舉成名,1994年已經確立了自己在世界影壇的地位。

雖然《廊橋遺夢》走的是敘事套路,但因為兩位主角的出彩表現,我還是願意一看再看。而很多電影,尤其是美國電影,都逃不開這種套路。如果我拒絕了這種套路電影,也就拒絕了很多可能性。

閱讀全文

與荒野大鏢客電影配樂交響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團上買電影票能退嗎 瀏覽:802
最可怕的泰國電影 瀏覽:721
日本電影2017大尺度校園 瀏覽:815
周星馳電影咳嗽把肺咳出來 瀏覽:790
關於現代的潛艇電影大全 瀏覽:5
雜家小子電影全集粵語版 瀏覽:693
人在險途電影觀後感100 瀏覽:811
俄羅斯經典電影大氂牛 瀏覽:247
電影演員什麼華 瀏覽:356
有一部電影范凡 瀏覽:643
常遠在哪一部電影里坐靈車 瀏覽:62
張國榮電影大全吻戲 瀏覽:964
電影過昭關的演員 瀏覽:576
成龍哪部電影被保險公司拉黑 瀏覽:192
小丑電影片段圖片 瀏覽:282
劉去盜墓是什麼電影 瀏覽:20
法國懸疑經典電影 瀏覽:987
事兒電影的演員表 瀏覽:523
日本電影院中國 瀏覽:320
泰國古裝老電影神話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