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是否《新警察故事》?電影開局成龍飾演的角色因遭受挫折酗酒度日,並因為內疚與女友分手。印象中,成龍的電影喝酒事物角色似乎不太多,感覺有可能是《新警察故事》。
B. 電影《信條》中有一些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看出來了嗎
1、男二全篇一共救了男主六次:(這絕對是真愛了
(1)歌劇院 逆向子彈救了男主 第一次
(2)機場發現並放了正向男主 第二次
(3)機場阻止男主幹掉逆向男主 第三次
(4)基地發現反派狗腿子埋地雷線於是匆忙正向化阻止男主進地堡入口從而引發地雷 第四次(但是這次失敗了)
(5)基地正向化把男主和快銀拉出來 第五次
(6)基地 救出二人後毅然逆向化回去替男主爆頭救他一命 第六次
最後一點解釋一下,男二結局的時候把三分之一的演算法丟給男主,笑著說拜拜是去走向他的結局:為男主犧牲的結局——逆向化然後那個用自己腦袋替男主擋住爆頭的那槍然後死去的結局
(真愛啊,這還不是真愛嗎?
2、女主羨慕的那個敢於跳下水的女人就是她自己,另外她的兒子其實看到了跳下水的女人的長相,就是他媽媽所以是一臉驚訝加上不敢置信的神情
3、每個人都得到了ta的救贖/解脫
(1)女主:在故事前期羨慕敢於跳下水的女子有勇氣逃離她丈夫,殊不知這個女子就是她自己,但這一跳的意義不再是去擺脫她丈夫的魔爪,而是自己選擇命運後的解脫與釋然,自己有了扣下槍板的決絕。
(2)男二:在未來接受了男主的委託,對男主非常的熟悉,但是卻引來了男主的懷疑與猜忌,甚至一度不信任他(感覺讓我們的尼爾很傷心啊)
但是後來經過種種,終於回到了那個交接的點:對於男主來說是起點,對於尼爾來說就是他故事的終點了。然後他就笑著走向了自己的命運,滿是釋然
(3)男主:一開始和印度婆子說我是男主,婆子不信;結局對婆子說我是男主,婆子信了,因為他真的就是男主啊!
10、我覺得這本質是一個環保電影吧……薩托爾說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海平面上升、河流乾枯後無處可去,只能回到過去也就是現在這個時代。號召人們保護環境,別讓海平面再上升、河流再乾枯了,不然倒霉的是現在的我們。
11、Neil是從未來過來的人,他已經認識男主很多年,所以在他們兩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知道男主行動的時候從不喝酒。
在之後男主問Neil為什麼不告訴他奧斯陸自由港里時間逆轉器出來的那個人是男主自己,Neil說這是原則,男主問他“是誰的原則?”Neil說“是我們的”,這個原則可能是未來男主告訴Neil的。
Kat受傷後,男主問Neil她會怎麼樣,Neil說他也沒經歷過。Kat是被逆轉子彈打傷的,Neil的這個回答可能暗示了他是從未來過來的,而且已經這么逆向生活了很多年。(這個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我電影看到這的時候真的有這種感覺)
12、男主真的有一種超英電影里拯救世界的英雄的偉光正品質,他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喜歡牽扯到無辜人的性命,這個也可以從幾點看出來。
一是在開頭的基輔大劇院里他任務都完成了但還要回去救劇院里無辜平民的性命,二是在用飛機撞建築物的時候,他先問機組人員會不會有生命危險,三是他去找那個印度大佬的時候基本沒有傷害安保人員,要不然是葯暈了,要不然就是單純拿槍威脅他們,就打暈了一兩個。
13、奧斯陸自由港,用飛機撞自由港後牆引發火災那一段。在把金條從飛機扔下去之前,給飛機炸了一個洞的那個白人大叔拿了一塊金條藏到懷里了
C. 你以前不喝酒也不抽煙是什麼電影的台詞
是電影《靚足100分》。該片於1990年7月7日在香港上映。
《靚足100分》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喜劇片,由王晶執導,李嘉欣、利智、陳法蓉、林俊賢、王晶、鄧碧雲、梅小惠、畢美娜主演。
該片講述了林天賜按照爺爺的吩咐必須在一個月內結婚才能得到遺產,圍繞結婚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該片於1990年7月7日在香港上映。
劇情簡介
富商林醒得知自己身患絕症時日無多,於是派人尋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孫子林天賜(林俊賢 飾)。林醒告訴林天賜,如果他能夠在一個月之內覓得知心人結婚的話,便可以合理合法的繼承自己的遺產,若非如此,這筆數額巨大的財產將歸於林醒的侄子羅伯特。
林天賜是一個老實的好人,抽煙喝酒泡妞一概不會,眼看著一個月的期限將至,在這個節骨眼上,林天賜在快餐店裡邂逅了名為樂小小(李嘉欣 飾)的女子,眼看著兩人漸漸濃情蜜意起來羅伯特坐不住了,他派出了性感美艷的瑪麗琳(利智 飾)誘惑勾引林天賜,成功的離間了前者和樂小小的感情。哪知道瑪麗琳貪圖遺產,竟然決定真的和林天賜結婚。
D. 電影《收割》沒看懂,求點撥。不要復制百度百科!
電影《收割》最後女主角懷的就是那個"完美的孩子",也就是撒旦的再生。而作為天使孩子的她應該也知道那小男孩是撒旦的再生,在知道的情況下她還說「我們要照顧好他」的意思是:即使是邪惡的東西,上帝也會照顧他,並感化他的。其實很多電影都是如此,最後留下懸念,給人想像的空間。
影片資料:
《收割》別名《致命報應》
外文名《The Reaping》
製片地區:美國
類型:恐怖/驚悚
主演:希拉里·斯萬克,大衛·莫瑞瑟
片長:95分鍾
出品時間:2007
劇情:凱瑟琳·溫特曾經是一名神職人員,她虔誠地信奉著上帝,直到她生命中發生了 一場慘劇,最終讓她背棄了自己的信仰。。。
E. 你以前不喝酒也不抽煙是什麼電影
「你以前不喝酒也不抽煙」是電影《靚足100分》里的台詞。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富家公子的祖父病危,要求富家公子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結婚才能繼承家產,否則就將家產轉贈他人,為了順利繼承祖父的遺產,這位富家公子只好四處尋找合適的女孩,從而引發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角色介紹
林俊賢飾演的林天賜高大英俊,可惜卻是個青澀直男,根本不會泡妞,直到他遇到了李嘉欣飾演的舉止粗魯但內心坦盪的美容院女郎樂小小,一喝酒就管不住嘴的小太妹。眼看林天賜就要成功結婚,繼承巨額遺產之際,他爺爺在美國收養的一個兒子,跑回來各種搞破壞,最狠的一招,就是找一個美女來色誘林天賜,他找的美女就是利智飾演的模特兒封慕人。
F. 小僧推電影第一期——《醉拳2》
之前在朋友圈推了一陣子電影,撿些喜歡的推薦一下。
左右無事,繼續推薦。首推這部經典之作。
1994年嘉禾影業推出了一部成龍主演的商業動作電影《醉拳2》。
在那個香港電影百花齊放空前繁榮的時代,說不出哪部更好,但是以我來看,這部算是經典中的經典。
原因有三。
其一,真實還原!主演成龍、狄龍、劉家良、梅艷芳、黃日華、錢嘉樂等人正直當打之年,使得電影一片活力而不是消費情懷。以民初黃飛鴻等人英勇抗擊邪惡勢力為藍本精彩地表現了醉拳這一拳種(說這種主流的話很繞嘴)。初中練過武術使我對於功夫片情有獨鍾。
看過成龍大哥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成龍之所以成功因為後期開辟了一種新的動作片形式——詼諧功夫。但是這種不成體系的功夫雖然看得有趣但是並不過癮。
這部是少有的展示真實拳法的電影之一(類似的還有《蛇形刁手》《醉拳》等)。當然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免不得也必然要有藝術加工。但是片中幾段武打片段真是值得反復觀摩!
一段是開篇火車中轉站與滿洲最後武舉福民祺的小試牛刀。黃飛鴻不必說,單是狹小空間福民祺長槍耍開毫無頓挫便是如水銀泄地沒有幾十年浸潤難以做到!
一段是黃飛鴻痛打搶包團。在小媽的威逼利誘下施展醉拳。這一段可謂盡解我饞!先是以見招拆招來應付嘍啰(都是成家班套招非常嫻熟)。之後喝了「一個XX一個O」,瓶子一拋「剛剛好!」一個起手式音樂一起,瞬間激情燃爆。一個嘍啰上來,黃飛鴻幾個醉步閃躲走位恰到好處,精彩開始。
醉八仙各有心法:
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鈞
曹國舅:仙人敬酒鎖喉扣
漢鍾離:跌步抱捏兜心頂
何仙姑:彈腰獻酒醉盪步
藍采和:單提敬酒攔腰破
韓湘子:擒腕擊胸醉吹簫
張國老:醉酒拋杯連環踢
鐵拐李:旋肘滕碰醉還真
直到把一個嘍啰圈在雙臂里「喝酒洗壺一醉解千愁」。
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瀟灑的動作設計加上朗朗上口的口訣,配合地天衣無縫看得顱內高潮不斷!
沒有滿天飛舞特技炫目,偏偏地拳拳到肉便刺激無限!每個動作都是呼應口訣地自然施展出來,恰到好處地解決來敵。
尤其何仙姑那段,神態身段拿捏到位「點,點,點點點~~彈~~」雖然搞笑但是背後緊扣八仙之名並非強行作態。
貫穿「醉」字以八仙之名打出,各有特色。呂洞賓的厚重凝實,曹國舅的直擊要害,漢鍾離的猛沖猛打,韓湘子的瀟灑寫意,張果老的華麗傷害,鐵拐李的虛實變幻等等貼切又實用。
又有偶爾從黃飛鴻嘴裡蹦出來的「八仙齊賀壽」等,說明這套醉拳實不只那主打八招,還有很多狠辣的後手,更增神秘。
一串醉拳打下來黃飛鴻酒勁兒上涌連親爸爸也揍,一個旋肘要干被老黃幾下制住。真讓人垂涎於黃麒英打醉拳是怎麼一個天崩地裂的效果!
還有最後打蘆薈膏……不是,盧惠光(這什麼輸入法)的那段。雖然招式一樣但多了變化。如果說之前臭扁搶包團是炫技,那這里就是真刀真槍一槍過去一個窟窿眼兒的殘酷對決!雖然同是如八仙附體般各呈英姿,但內里的功力厚重不可同日而語。
總之武打設計水平之高難出其右者。因為要在醉拳這個框架里發揮出藝術性,並非不可能但是做到賞心悅目又形神兼備且自始至終強調一個原汁原味的「醉」字,太難!
其二便是演員的精彩表演。這里說的不是動作武戲,而是文戲。當然各路演員成龍狄龍劉家良錢嘉樂盧惠光等依靠很好地功底展現了非凡的專業水準。動作片不比文藝片劇情片,強調演員演技。但是能在有限的情感表達和對白里充分演繹不得不說很是精緻。
主要就是那段黃麒英訓子。眼看著兒子喝了酒打了醉拳,還拿毒物給人當葯還對自己還手,直氣得怒火沖天「我真是白養你這個兒子!」爺倆推推攘攘跌跌闖闖好是悲凄,加上梅艷芳演的小媽從無所謂到不知擔心誰好說了老的罵小的,一手杵地托著身子挪的狼狽為難,都是很好的情感表達。
動作片畢竟還是動作片,短板能夠演繹得到位也使得整支「水桶」容量倍增,能把該有的情緒表達出來就不會拉低整體水平。
再看黃日華飾演的賣魚阿燦,神態豐滿,激情四射。老牌無線出來的演員都是秉承飽滿來表演,有點偏於舞台劇話劇風格,略過一些但是確實頂到那個點了。劉德華客串的大少則是信手拈來不露痕跡。還有雞骨草表情誇張放得開。
就不再雞蛋里挑骨頭了。
經典原因之三就是正能量情懷!
黃麒英因為兒子打醉拳還沒有瘋狂爆發,甚至最愛的金枝玉葉被毀也是正常生氣反應。但當聽說兒子竟然無視別人性命用毒物敷衍時暴跳如雷。這是底線!可以不聽父訓胡鬧,但是不能危及別人利益甚至生命,這是以救死扶傷為宗旨的寶芝林絕對不能允許的!
黃麒英義正言辭地告訴兒子:「誰要你逃稅?我黃麒英雖窮,但是光明磊落!」
寶芝林深入民心黃麒英責任在肩自然而然地組織募捐賑災。
還有劉家良飾演的福民祺在酒樓對黃飛鴻說:「他今天拿走你玉璽你不管,明天他就拆你長城。以後我們就要到外國去看自己祖先的寶貝啦!你自己不自強誰會跟你客氣?人必自毋而後人毋之!」
福民祺不幸遇害,阿燦與黃飛鴻第一時間想到捨身取義搶回國寶。明知是虎穴毒卻義無反顧。直至小媽無奈地問他是不是你們練武的人都喜歡強出頭?這並非如此,借用一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們心裡想得更多的是自強,既然遇到了就要管,哪怕付出生命!
不必高談闊論去說教,只是不同角色不同的幾句話就表達出了影片要灌輸的主旨和價值觀。因為這是那個迷茫年代乃至現在更加迷茫時代我們所需要的那道紅線——為人正直骨氣,做事俠義為懷。古老的訓條盡人皆知卻難有施為。
「俠義」二字並非刻在黃麒英父子和福民祺阿燦等人眉心,工廠工人冒死反抗也是眾人道德准則的體現。我沒有功夫在身,但是讓我遇到了不公不平我是不會退縮的!
動作片或者電影等藝術形式沒有肩負訓教之責,但是一個人物肯定會有自己的價值觀,根本不能迴避用一個框子框住角色。但是能夠在娛樂大眾同時稍作點醒,這絕對值得為之喝彩!
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劇情編輯。黃飛鴻因為痛扁搶包團喝酒破戒被訓,直至矛盾升級被趕出家門大醉時遇到搶包團尋仇最後化解矛盾。阿燦租寶芝林地面晚間練武使得老外恨之入骨無法可施後,玉璽與人參包裝類似錯拿導致戲劇沖突不斷,福民祺遠來訓寶捲入陰謀被害後黃、燦二人闖大使館使得老外借機買下地皮。幾條線索穿插,情節緊湊不拖沓。笑料穿插節奏感強,讓人不至於深陷沉重。
黃麒英語重心長向阿燦等人解釋醉拳為何不能輕用。單就拳術本身沒什麼,但是醉拳不醉不成拳,這就是為什麼故事開始福民祺說黃飛鴻的醉拳沒勁兒打不死人。用現在話說就是:「不喝酒打著像小號兒,喝了酒平A帶暴擊無視防禦還免傷害!」「三級套端倆火箭筒往前沖……」
酒精刺激讓人興奮並且麻痹神經不知疼痛,給人威猛無敵的錯覺。但是因為使醉拳而誤入禁區成了酒鬼又何必如此呢!
諷刺的是最後黃飛鴻無奈喝下大量工業酒精導致大腦受損完全因為無路可退。
沒有超級無聊的第二結局,只有真實的選擇就有後果。雖然成了英雄也差點毀了自己。
諸多細節不能列舉。這部《醉拳2》一直都是我心中最好的功夫電影!狠狠推薦給大家!
G. 一個小問題,誰能告訴我於海的資料
霍元甲》的熱映,再次掀起了功夫熱潮。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曾經的「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傑都來把你敬仰」這首熟悉的旋律,有多少人還能想起《少林寺》這部曾經轟動了大江南北的電影。這部影片讓大家認識了李連傑,也讓另一個人物走進了觀眾的視線,他就是片中李連傑師傅曇宗和尚的扮演者一於海。他憑借片中嚴師、慈父的形象,贏得了廣大觀眾們的喜愛。事隔20多年後,李連傑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功夫明星,而於海卻依然過著平淡而簡單的生活。在泉城濟南,記者拜訪了一代武術宗師一於海。
有幸親自體驗到老舍筆下的濟南冬天,沒有北方的凜冽,也沒有南方的濕寒,而是泉城特有的溫晴。路過濟南市中心的泉城廣場,並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一旁的趵突泉公園看上去也稍顯冷清。濟南幾乎沒有什麼高樓,聽說是為了保護地下的泉水。與北京相比,濟南的街道顯得窄而擁擠,但濟南人絕對是熱心的。
和於海通電話約好采訪的時間,便開始匆匆准備。照著於海提供的地址,記者找到了一個小區,沒有豪華的建築,沒有高級的私家車,沒有保安,也沒有盤問和煩瑣的進入手續,於海的家就住在裡面——山東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的職工宿舍。
其人其事
開門的是於海的愛人,等我進來以後,她還站在門口不時向外張望。我感到很奇怪,還沒等我發問,她便開口問我:「就你一個人呀?」 我如實回答,是的。於海看見我如同見到老朋友一般迎上來,因為我們曾在《藝術人生》的錄制現場有過一面之緣。他問一個同樣的問題,接著便說,我昨天和老伴說今天你們要來采訪,我估計怎麼也要來兩3個人,就讓她出去買了3雙新拖鞋,誰知就你一個人來了!換上新拖鞋,走進於海整潔而並不奢華的家。家裡陳列著的獎杯講述著於海曾經的輝煌:
於海,山東省煙台人。1954年拜七星螳螂拳大師林景山先生為師,學習正宗的螳螂拳。1958年在參加全國、省、市三級武術比賽時連闖三關,以優異的成績被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招收,成為國家正式的武術運動員,從此開始了他光輝的武術生涯。師 1958年至1966年,代表山東省武術隊參加在華東和全國舉行的所有重大比賽,曾多次榮獲劍術、棍術、螳螂拳及全能冠軍。1966年至1986年,被任命為山東省武術隊隊長兼總教練,帶領山東省武術隊一直闖在全國先進行列,被全國武術界譽為「老大哥」 隊。1987年後為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高級教練顧問。
於海喝茶的杯子不是一個「大」字能形容的,那是相當的大,都能擋住人大半張臉。於海說,自己不喝酒,但以前抽煙,自從把煙戒了,現在就剩下喝茶這個嗜好了。他喜歡喝鐵觀音,一種醇厚甘鮮、香氣馥郁持久的茶。杯中大部分空間都被捲曲的茶葉占據,慢慢地茶葉在水中舒展開來,於海的故事也開始了。
於海這個名字自電影《少林寺》以來便頗為響亮,但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曾用名:於天堂。這個名字是他信奉基督教的父母給他起的。「文革」時期,這個典型的「四舊」的名字成了反面教材。外界的壓力迫使於海不得不起了改名的念頭,那個年代講究「干群魚水關系」,他便 「破舊 立新」改成了「於海」,即「魚離不開水之意」。
光頭、袈裟是於海在影視劇中居多的扮相。20多年前的《少林寺》里於海就是這個形象,至今年過六旬,他依然還是保持著光頭。於海說,其實年輕的時候,有一頭濃密的頭發,可是後來開始脫落,變得很稀疏。與其讓頭發那樣,還不如直接都剃了。慢慢地,於海發現了光頭的好處,方便省事。他笑著說,我覺得現在這個樣子挺好,每天早晨洗臉的時候順便抹個頭,連洗發水都省了,就是冬天出門的時候要戴帽子。
在中國「無酒不成席」,而這個豪爽的山東漢子卻不喝酒。對於現代人提倡的「感情深一口悶」的做法,更是不敢苟同。由於以前訓練時留下太多的傷病,每年的冬天都是於海休整的時間,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於海幾乎不接拍劇本,也不參加過多的社交活動,這三年來更是淡出影視圈。於海一直表示,拍戲只是他的業余愛好,而自己一直是一個武術老師,體育工作者。
專業教練 業余演員
雖然影視方面,對於於海來說僅僅是業余愛好,但是於海對於喜愛他的影迷朋友卻絲毫沒有怠慢。他說,有的時候,這張臉能給他帶來一些方便,但也給他帶去了不少麻煩。特別是在公共場合,鮮明的特徵讓大家很容易就把於海從人群中找出來。於是接履而至的便是給影迷簽名、和影迷合影,即便當時於海再累,心裡再有想法,他也會—一滿足影迷的要求。他說「我永遠記得,『沒有影迷就沒影星,』『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兩句話。」
雖然於海拍戲是票友性質,但他也沒少遇見危險事。當初拍《少林寺》時,時間非常緊張,片中的馬戲很多,他只用了兩個上午的時間練習騎術,便投入拍攝。影片中有一組於海在一條小路上騎馬疾馳的鏡頭,他的馬速很快,拐彎時,沒想到一棵楊樹擋在了前面,想收疆已是來不及了。他的身子平飛了出去。於海本能地用兩條胳膊護住頭部,腦袋是保住了,而用以當做護具的手臂卻沒能倖免:手腕、肘部脫臼,左手撞斷。
事隔多年,於海提起此次險情還是有些後怕。到底是習武之人,這時,他急中生智運氣以減輕痛苦。他慶幸自己反應還算敏捷,否則他撞壞的不是兩條手臂,而是腦袋被沖撞到脖腔里的慘狀。
時間並不允許他養傷,而是逼著他帶傷繼續參加拍攝。1984年,影片《少林小子》在杭州黃龍洞拍外景,50攝氏度的溫度計愣是被沖破了,躲在陰涼地里圍觀的觀眾每天都有好幾個中暑暈倒的。如此酷熱的天氣,不動都躁得慌,還要拍打戲,苦不堪言的於海在與「群匪」打鬥時,右腿筋斷骨折,不得不到醫院手術,之後打著石膏回到外景地,不到兩個星期,於海拖著傷腿繼續拍戲。 說這些點點滴滴,於海也只是付諸一笑。
曾經任職為山東武術隊隊長兼總教練的於海為國家和山東省培養了很多優秀的武術隊員,其中就包括他的兒子於濤。於濤 9歲就開始隨父親習武,1983年至1991年,多次在全國重大武術比賽中獲得冠軍。特別是家傳的武學「螳螂拳」的技法與套路的演練,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巳得其精髓與內涵,屢獲各類大賽的冠宰,並多次出訪日本、伊朗、歐洲、美洲等國進行友好訪問與表演,受到一致好評。1989年在全國武術錦標賽中成績達到武術運動員最高級別——國家健將標准,被國家體委授予「武英」級運動員稱號。子承父業讓於海備感欣慰,現在於濤自己開設了一家體育文化交流中心,旨在提倡武道健身,弘揚武術精神。提到自己的兒子,於海臉上露出習武之人難得的溫柔。
苦練「螳螂拳」
說到於海的看家本領非「螳螂拳」莫屬。1954年,年僅12歲的於海拜七星螳螂拳大師林景山先生為師,學習正宗的螳螂拳。看見銀幕上的於海飛檐走壁,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好生羨慕。孰不知.作為一個武術運動員的他經歷了多少痛苦和傷痛,承受了何等的孤單和寂寞。由於練習而造成的傷痛至今仍折磨著於海,每逢天氣突變、陰雨連連,於海身上的關節幾乎沒有一處不疼的。
為了能更准確地領會「螳螂拳」的精髓,於海曾經和上百隻螳娜共處一室,研究這種昆蟲的一舉一動,從中體會「螳螂拳」的要領。
20世紀80年代,於海作為山東省武術隊的隊長和總教練,經常帶著學生訓練。當時的環境遠沒有現在好,學生們訓練體能大多都在戶外,爬山,跑步。帶領學生們到附近的山上去跑步,於海發現山上有很多螳螂,便在休息的時候抓幾只。學生們看見教練在抓螳螂,十分好奇,於海和他們講了自己的用途之後,學生也利用訓練休息幫著他抓。人多力量大,這樣於海幾平每天都能帶十幾只到幾十隻螳螂回宿舍。
再看看於海的宿舍,滿屋子爬的都是螳螂,桌子上、蚊帳上、燈罩上,最多的時候能有上百隻。地板上,時常還會出現螳螂的屍體,畢竟房間是人住的,不適合這些小傢伙。
那時,於海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逗螳螂。聽說過養蟈蟈、斗蛐蛐的,還沒見過逗螳螂的。於海一個人在宿舍,就拿一根草和螳螂打架,你一下,我一下。別以為他是在找樂子,其實在和螳螂的你來我往之中,螳螂的每一個姿勢,怎麼進攻,怎麼防守,頭往哪邊轉,身體往哪邊動,都印在了於海的腦子里。根據螳螂的反應和動作,於海潛心研究,反復練習、總結,終於在原有的「螳螂拳」上作了改良和創新。在他的努力下,「螳螂拳」得到了發展和發揚。他也被稱為一代「螳螂拳」大師。
沒省心的小傑
談到武術,不得不提電影《少林寺》。那是一部完全由武術運動員擔任主要演員的電影,當然演員里包括現在享譽全球的動作明星李連傑。說到李連傑,於海總是叫他「小傑」。最近一次見小傑,是在北京一起錄制《藝術人生》的時候。
其實,於海和李連傑在拍攝《少林寺》的時候,並不是第一次見面。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國門慢慢向世界打開。於海曾多次帶領中國武術代表團出訪外國。中國武術代表團里的成員就有在全國武術比賽上獲得冠軍的李連傑。那個時候,李連傑還是個10歲出頭的小孩。出國訪問的事情可沒少讓於海操心。
於海是出名的嚴格,所以紀律方面的事情一般交給他,是很讓人放心的,偏偏遇上李連傑這樣的調皮小子。出國之前,教練都和小隊員交代,出去以後要是別人問你的問題,你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就和別人打岔,說「今天天氣很好呀……」含糊過去。這點倒是還能勉強做到。從墨西哥到美國以後,李連傑一到住地就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只有團長房間里才有果籃,隊員的房間里都沒有。於是李連傑動了動腦筋,就故意在房間里很大聲地說,不公平,不平等,為什麼沒有果籃。經他這么一喊,後來每個房間真的多了一個果籃。當時,於海還納悶,怎麼剛去的時候房間沒有,可是過了兩天以後就都有果籃了。這件事李連傑一直瞞著,直到已經自己開公司,拍電影,李連傑邀請於海參與設計《太極張三豐》中的武打動作,和於海聊天的時候才一時說漏了嘴。於海聽了以後哭笑不得,而於海參與《少林寺》的拍攝也是因為這次訪問,途中香港銀都機構副總經理注意到了他和李連傑。
數年後,當這個機構籌劃拍一部有關少林寺的影片時,想到了他們兩個人,誰也沒有料到這部影片能一炮而紅,在香港保持了多年的票房最高紀錄。同期上映的成龍、劉嘉良的《十八般武藝》、《龍少爺》投資比《少林寺》高10倍,而票房卻遠遠不及。
後記
我和於海之間的談話隨著客廳里的掛鍾敲響了第12下而告一段落。在談話的過程中,於海的愛人總在不斷地要我吃點水果,喝點水。最後非要留我一起吃飯,盛情難卻,於是我們就找了一家小飯館吃了一餐火鍋。用餐的過程,能感覺到於海很會關心人。他知道愛人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也徵求我意見,問我是否有忌口。還不時地往愛人的碗碟里夾菜。 一個習武的山東大漢有如此細膩的心思。但在火鍋冒出的裊裊蒸汽中我隱約看見,他夾菜的手有些發抖,不知道是不是多年的大強度運動留下的。
他和他的愛人站在路邊送我上計程車,並招呼我再來。車還沒開出10米的距離,司機就問我,那不是老演和尚的那個人嗎?我笑道,是呀。司機一臉驚詫地說,原來他住在濟南呀。
匆匆的行程讓我沒有時間去看清濟南這個美麗的城市,享受這里泉水給我帶來的歡愉。但是在這座城市裡,我看見了一代武術宗師的平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