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迷幻公園這部影片的類別和風格
中文片名
迷幻公園
更多中文片名:
妄想者公園
原片名
ParanoidPark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France:85min/Canada:90min()
國家/地區
法國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評級
RatedRforsomedisturbingimages,languageandsexualcontent.
級別
UK:15USA:RSouthKorea:15Canada:14ASwitzerland:12Ireland:15ATaiwan:R-12
拍攝日期
2006年10月
攝制格式:35mmSuper8
洗印格式:35mm
演職員表
格斯·范·桑特GusVanSant
編劇
布萊克·尼爾森BlakeNelson.....(novel)
格斯·范·桑特GusVanSant.....(screenplay)
蓋博·納文斯GabeNevins.....Alex
丹尼爾·劉DanielLiu.....DetectiveRichardLu
泰勒·瑪姆森TaylorMomsen.....Jennifer
JakeMiller.....Jared
LaurenMcKinney.....Macy
WinfieldJackson.....Christian
JoeSchweitzer.....Paul
GraceCarter.....Alex'sMom
ScottPatrickGreen.....Scratch
JohnMichaelBurrowes.....SecurityGuard
Jay'Smay'Williamson.....Alex'sDad
DillonHines.....Henry
EmmaNevins.....Paisley
BradPeterson.....Jolt
EmilyGalash.....Rachel
OliverGarnier.....Cal
EricAnderson.....OtherKid#1
JeremyAnderson.....OtherKid#2
製作人
DavidAllenCress.....procer(asDavidCress)
CharlesGilibert.....procer
MarinKarmitz.....co-procer
NathanaëlKarmitz.....procer
NeilKopp.....procer
攝影
杜可風ChristopherDoyle
KathyLi
剪輯
格斯·范·桑特GusVanSant
選角導演
LanaVeenker
美術設計
JohnPearson-Denning
布景師
SeanFong
服裝設計
ChapinSimpson
副導演/助理導演
KyleLemire.....secondassistantdirector
JonasSpaccarotelli.....firstassistantdirector
製作發行
攝制格式
35mm
Super8
洗印格式
35mm
製作公司
MK2Proctions[法國].....internationalsales
發行公司
IFCFilms[美國].....(2007)(USA)(theatrical)
IFCFirstTake.....(2007)(USA)(theatrical)
AlfaFilms[阿根廷].....(2007)(Argentina)(theatrical)
AtalantaFilmes[葡萄牙].....(2007)(Portugal)(theatrical)
Cinéart[比利時].....(2007)(Belgium)(theatrical)/(2007)(Luxembourg)(theatrical)
KinoSwiat[波蘭].....(2007)(Poland)(theatrical)
LuckyRed[義大利].....(2007)(Italy)(theatrical)
MadmanEntertainmentPty.Ltd.[澳大利亞].....(2007)(Australia)(theatrical)
Monopole.....(2007)(Switzerland)(theatrical)
NonStopEntertainment[瑞典].....(2007)(Sweden)(theatrical)
PaladorPictures.....(2007)(India)(theatrical)
SkourasFilms[希臘].....(2007)(Greece)(theatrical)
Sponge[韓國].....(2007)(SouthKorea)(theatrical)
TartanFilms[英國].....(2007)(UK)(theatrical)
日本東京劇場株式會社TokyoTheatersCompany[日本].....(2007)(Japan)(theatrical)
TwisterDigitalVideo[俄羅斯].....(2007)(Russia)(theatrical)
VértigoFilmsS.L.[西班牙].....(2007)(Spain)(theatrical)
A-FilmDistribution[荷蘭].....(2008)(Netherlands)(theatrical)
BarbarFilm[土耳其].....(2007)(Turkey)(allmedia)
MK2Diffusion[法國].....(2007)(France)(theatrical)
OrlandoFilmsLtd.[以色列].....(2007)(Israel)(allmedia)
其它公司
DolbyLaboratories[美國].....soundmix
MK2Proctions[法國].....internationalsales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2007年5月21日.....(CannesFilm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7年9月11日.....(TorontoFilmFestival)
英國
UK
2007年10月7日.....(RaindanceFilmFestival)
美國
USA
2007年10月8日.....(NewYorkFilmFestival)
奧地利
Austria
2007年10月23日.....()
法國
France
2007年10月24日
德國
Germany
2007年10月25日.....(HoferFilmtage)
墨西哥
Mexico
2007年11月15日.....(MuestraInternacionaldeCine)
韓國
SouthKorea
2007年11月22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7年11月29日
俄羅斯
Russia
2007年11月29日
Taiwan
2007年12月2日.....(TaipeiGoldenHorseFilmFestival)
義大利
Italy
2007年12月7日
英國
UK
2007年12月26日
中國台灣
Taiwan
2007年12月28日
瑞典
Sweden
2008年1月18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8年2月28日
美國
USA
2008年3月7日.....(limited)
劇情介紹
迷幻公園位於波特蘭市中心治安混亂的地帶,是遠近聞名的滑板運動中心。某日,16歲的滑板少年亞歷克斯(Alex)在公園附近與一名保安發生沖突並失手將保安殺死。恐懼、困惑和負罪感使亞歷克斯陷入了巨大的混亂,面臨警察追查的亞歷克斯最終選擇了想盡辦法逃避罪責,而他的人生也從此改變。[編輯本段]相關評論
在格斯·范·桑特的這部新參賽作品中,他開始用一種更開放的方式去探尋他所要探尋的東西。通過對亞歷克斯這一特殊個案的敏銳刻畫,《迷幻公園》稱得上是格斯·范·桑特最好的作品之一。
——HollywoodReporter
這部影片的視覺效果實在美得驚人——有一個鏡頭,亞歷克斯沖著一盞藍色照夜燈練習滑板,周圍是大片的綠色灌木叢。那一個瞬間我們必須承認:畫面往往比直接敘事更具說服力。
——《紐約時報》
《迷幻公園》是一部既表現適度又極具控制力的影片,導演以頂級水準的拍攝方式和放鬆隨意的處理手法共同打造出了這部傑作。
——IFCNews
這應該算是一個延伸:《迷幻公園》所要表達的內容遠遠超過了關於在這樣一個暴力時代的社會責任問題——伊拉克戰爭讓拒絕和冷漠代替了責任。
——indieWIRE[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依舊是戛納,依舊是少年暴力題材,曾經憑借《大象》一舉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大獎的美國導演格斯·范·桑特此次帶來的新作《迷幻公園》依舊獲得了戛納的青睞,最終將評委會特別獎的殊榮收入囊中。
在2005年重現科特·柯本之死的《最後的日子》之後,整個2006年,格斯·范·桑特只在集錦片《巴黎,我愛你》中執導了一段5分鍾的短片。偶然間,去年初范·桑特讀到了布萊克·尼爾森這部小說的出版樣本:「這本講述波特蘭本地故事的小說吸引了我。」於是,范·桑特與合作多年的法國製片公司MK2購得了影片的改編版權。《迷幻公園》改編自布萊克·尼爾森即將於9月出版的小說,故事講述的是波特蘭一名愛好滑板的中學生亞歷克斯誤殺了一名保安人員,警察隨後對案件展開調查,這個孩子於是開始想方設法逃避罪責。「影片類似於一部『中學版《罪與罰》』。」范•桑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其實,如今的中學校園跟《罪與罰》中描述的社會沒什麼兩樣,因此這兩者的組合可以說是完美的。」
曾為王家衛御用攝影師的杜可風為本片掌鏡,杜氏一改其慣用的「晃動」風格,在《迷幻公園》中大量使用長鏡頭和靜止鏡頭。杜可風用一種鬆散的拍攝手法和8毫米、35毫米膠片交替使用的方式,將高中生和滑板少年們的情緒、感覺刻畫得非常精細,也讓《迷幻公園》的視覺效果廣受好評。
在之前的《大象》和《最後的日子》中,范·桑特就開始大量起用非專業演員。此次拍攝新片,范·桑特再次通過MySpace招募演員,而招募令也寫得相當有趣:「任何14-18歲間的孩子,即使你不擁有以下條件:擅長輪滑,成績優等、朋克少年、拉拉隊員,舞台劇經驗,愛好音樂、愛好美術、學生會成員、運動員、某獎項優勝者、班長、攝影師、樂隊成員、小頭目、小跟班、自閉者、學校的小丑、外國人……你也可以報名,歡迎你來試試,也許你的人生會因此有趣一些。」事實證明範·桑特此舉十分高明,這些非專業演員們一如他們的同齡人們在《大象》中的表現一樣出色,劇本與真實生活的重疊也使得影片有了更強烈的張力。
與《大象》有針對性的關注校園槍擊問題不同,《迷幻公園》更像是一幅描繪快速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的全景圖。范·桑特將拍攝地點選在了自己的故鄉波特蘭,而迷幻公園也確實是當地遠近有名的「滑板勝地」。影片男主角亞歷克斯家庭破裂,在發生了意外的殺人事件之後,亞歷克斯感受大巨大的壓力而又無人傾訴。最終亞歷克斯接受了他唯一可以說話的對象——好友macy的建議,將發生的一切用筆記錄下來。他說:「我不是一個會寫作的人,但是我要把事實原原本本的寫下來。」而寫出這一切,或許是他稍微獲得解脫的唯一方式。
在影片的配樂方面,《迷幻公園》採用了從費里尼作品到來自當地一家電台的被范·桑特稱為「混凝土音樂」的各種風格,與影片所傳達的矛盾、糾結氣息可謂相得益彰。
精彩花絮
·本片根據布萊克·尼爾森即將出版的小說改編而成,而這位作家此次也與影片一同出現在戛納電影節。
·繼憑借《大象》一篇拿下戛納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之後,《迷幻公園》導演格斯·范·桑特在第60屆戛納電影節上又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的榮譽。
·本片幾乎所有演員都為非職業演員,早在2006年7月,格斯·范·桑特便通過MySpace募集本片演員。
·本片在今年戛納電影節展映時因突然發生斷片故障導致現場記者喝倒彩甚至退場。
·戛納當地時間2007年5月21日早上八點半由美國著名導演格斯·范·桑特執導的《迷幻公園》,作為本屆戛納的競賽片在電影宮的盧米埃爾放映廳舉行。影片放映到一小時左右突然斷片,場內一片嘩然,不少人鼓掌喝倒彩,燈光亮起時,已經有個別外國記者憤然離場。大約五分鍾以後,影片繼續放映。在電影節開幕的五天以來,這種異常狀態實屬首次。
⑵ 上海電影節紅毯,朱一龍憔悴,張天愛忙著凹造型,張譯的狀態如何呢
第24屆上海電影節紅地毯儀式舉行,作為電影領域的重要獎項,受邀嘉賓一般不會拒絕出席,因此紅毯星光熠熠,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管虎,演員吳京,張涵予等人都帶著作品走上了紅毯,上海電影節是一個國際電影節,分別是主賽,紀錄片,卡通片和短片,但通常獎項都是相對小眾的電影,很多劇組走紅毯,觀眾熟悉的商業電影不列入評選范圍,章宇的東北虎是為數不多入圍主賽的中國作品之一,對於劇組來說,這是另一個回收製作成本的重要渠道,加上電影上映後的票房。
其實在女生中,關曉彤本來就高大上,自然骨架也比較大,但如果每次都堅持說自己瘦的話,難免會讓人反感,重量級電影陸續上映,製片人黃建新,導演林超賢和陳凱歌帶了長津湖的劇組,張藝謀的兩個電影堅如磐石,狙擊手劇組都去了紅毯女兒張末作為此次狙擊手的導演之一,大家的關注必不可少,狙擊手首次設定為父女聯合執導的作品,自然是萬眾期待,與張藝謀多次合作的演員張譯也出現在舞台上助陣,而章宇也走上了紅毯,說明電影里應該有很多戲份,而張譯還現場還原了電影的劇情,給了足夠的宣傳時間。
⑶ 章子怡在國外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章子怡去往國外參加活動,一出機場就有很多記者和粉絲圍觀,章子怡只能在安保人員的保護下前行,看來章子怡在國外非常有人氣,這11張照片告訴你,章子怡在國外有多火
章子怡剛下飛機就這么多人迎接她,看來在國外章子怡很火的,不少外國人找章子怡簽名
在章子怡的旁邊,還有外國的工作人員陪同,看來章子怡在國外的人氣還是很高的
每次一些外國的高端奢侈品牌都會找章子怡去看秀
章子怡和品牌方的負責人一起合影,看來章子怡在國際上還是很火的,有著一定的影響力,所以很多人都叫她國際章
在國外看完秀之後,章子怡退場,場外聚集了很多外國的粉絲,只能在安保人員的保護下艱難前行
從這張照片上看,章子怡周圍很多人,不少人是圍著章子怡的,章子怡在國外有多火,這張照片也是可以說明的
您好,我是老張影視,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以下是本人見解,僅做參考哦
在國內有很多的明星,在國外還是很有知名度的,他們憑借著優秀的作品和精湛的演技深受國外觀眾的敬重,如成龍,李連傑等人,明星在國外的知名度有多大看老外的反應就知道了。那麼章子怡在國外的影響力大嗎?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幾位明星便來到了泰坦尼克號主題餐廳進餐。章子怡出場卻自帶幽雅濾鏡,一旁的老外也是鼓起了雙手,而從他們此時的笑容中可以看得出是發自內心的仰慕,甚至還有一位老外難掩內心的激動,直接喊出了聲,所以從老外的反應來」看謝娜和章子怡正面較量名氣的結果是章子怡略占上風。其實這個結果大家也是可以猜到的,畢竟謝娜雖然在國內很有名氣,但是她一直是在國內發展,而章子怡在國內的名氣同樣不小,不過她在國外的知名度也非常大,當年是與鞏俐實力不相上下的人物,而且她走的也都是國際路線。
章子怡:號稱「國際章」的章子怡在國外的名氣不用多說,被馬小剛捧紅後一直是走得國際路線,而且還非常地成功。因為章子怡的五官具有東方韻味,加上她是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當然要受到國家更多栽培,當然章子怡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她的演計啊,她的確對戲劇表演具有很高的誤性,最後就是她的好運氣啊,都演國際大導演戲劇作品,所以自然而然聞名中外了
日前在戛納召開的東京電影節發布會上,東京電影節主席久松猛朗宣布,第32屆東京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將由中國演員章子怡擔任。她也成為繼鞏俐、張藝謀、陳凱歌之後,第四位擔任該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中國影人。
作為一位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演員,章子怡此前就曾擔任過2006年第59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2013年又擔任第66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委,2016年則作為競賽單元評委出席第41屆多倫多電影節,成為該電影節首位華人女性評委。
總的來說,我覺得,章子怡提升了中國的形象,讓更多人外國人了解中國,這是一個好事。
章子怡,大家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甚至說是非常熟悉的一個演員。是的,章子怡是一個演員,絕不僅僅是個明星,不是每個明星都配得上「演員」這個稱呼的。現在的章子怡,也已經是為人妻為人母了,為人處世也低調了許多。在《演員的誕生》中,章子怡雖然一再被黑,但是這無法抹殺他在電影上的成就。
⑷ 如何評論電影《冰之下》
《冰之下》在多倫多電影節放映,現場座位布局讓人疑惑。開始前,左右兩側觀眾中有人選擇退場,一個多小時後,旁邊兩位加拿大觀眾亦離去。如此看來,若追求輕松觀影體驗,購買該片票券實屬沒有必要。
導演在本片中試圖傳達的內涵頗有深度,開篇烏鴉覓食垃圾,結尾老虎吞噬生靈,寓意動物世界的隱喻,揭示人性的復雜與深刻。此外,片名「Conformist」(循規蹈矩之人)的英文翻譯,我個人頗為欣賞。
然而,該片過於強調意識流手法,導致許多意味深長卻缺乏實質意義的鏡頭,加之主演傾向於內斂的演繹方式,令觀眾在觀影過程中難以跟上劇情。寫實風格並非劇情散亂的代名詞,故事講述清晰是關鍵。如此散沙般的呈現,可能讓部分觀眾缺乏耐心去挖掘深層含義。
對於喜歡演員表演的觀眾,本片仍有值得一看之處。黃渤憑借精湛演技在《冰之下》中塑造了復雜角色,贏得上海電影節金爵獎影帝殊榮,並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宋佳的絕色表演,既冷艷又充滿女性魅力,小沈陽的表現也相當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有兩段黃渤和宋佳的激情戲份,吸引了所有觀眾的注意力,沒有一人選擇退場。
⑸ 說迪麗熱巴耍大牌欺負吳謹言,是真的嗎
4月13日,迪麗熱巴亮相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帶來開場舞蹈表演,但在下台時卻不慎摔倒,還在地上滑出一段距離,摔倒後立刻爬起來退場,惹得不少人心疼,說她敬業。
但是爆料者說這些話是聽她給京劇伴舞的朋友講的,而他本人並沒有目擊到現場真實情況,就說迪麗熱巴欺負吳謹言,還憑自己猜測說迪麗熱巴故意摔倒未免有點尬黑的嫌疑。況且,這次是在央視露臉,珍惜機會還來不及,迪麗熱巴沒理由自己主動放棄,還黑臉得罪人。
不過,網友會產生這種懷疑,因為此前就曾有消息曝過迪麗熱巴耍大牌。
⑹ 你看過的最變態的電影是啥 - 知乎
日本電影在變態題材上獨樹一幟,下面為您盤點十部日本限制級禁片,看過這些影片,說明您口味獨特。
1.《戀之罪》(2011年):改編自震驚日本社會的90年代真實案件,影片講述了一名女刑警調查一樁女屍案,引出兩個神秘女性的故事。雖然沒有特別暴力的場面,但情節令人三觀顛覆。
2.《狼狽》(2012年):充滿視覺沖擊和社會諷刺,講述莉莉子進行風險極高的全身整容手術後,從失敗中重生成為大明星的經歷。瘋癲美人的形象深入人心,揭示了復雜的人生。
3.《下水道的美人魚》(1988年):豚鼠系列電影的代表作,以變態獵奇聞名。故事講述一位畫家從下水道救回一隻感染的美人魚,並記錄其生命過程,內容極度重口味,被列為禁片。
4.《大逃殺》(2000年):經典生存游戲電影,深作欣二執導,影響深遠。講述了班級學生被置於小島上,規則為「唯一生存者」,展現了對當時日本社會問題和教育制度的批判。
5.《感官世界》(1976年):改編自1936年東京真實事件,講述紅極一時的藝妓阿部定與男主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內容極具爭議性,至今未刪節的原版在日本被禁。
6.《冰冷熱帶魚》(2010年):改編自真實案件,講述了經營熱帶魚店的男主人公因女兒盜竊事件與同行相識,最終被迫捲入離奇殺人事件的故事。繼承了導演園子溫的風格,女主角的大尺度表演不容錯過。
7.《切膚之愛》(1999年):改編自村上龍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中年男子青山重治與年輕女子山崎麻美相遇後經歷恐怖事件的故事。影片在電影節上因極端暴力鏡頭導致觀眾嘔吐、退場。
8.《花與蛇》(2004年):根據團鬼六的同名作品改編,講述了舞蹈家遠山靜子遭受折磨和調教的故事。影片製作精良,女主角表演傳神,但畫面令人不適。
9.《殺手阿一》(2001年):在新宿歌舞伎町的黑暗世界中,傳說中的殺手阿一成為眾人追查的目標。實際上,阿一是一個因童年創傷被黑道催眠的內向男子。電影展現了導演極致的暴力美學元素。
10.《愛的曝光》(2008年):講述了高中生角田優與養女洋子、女子熏之間的復雜關系,同時揭示了一個名為「零教會」的宗教團體的陰謀。影片包含多種元素,Cult味十足。
這十部電影涵蓋了愛情、親情、暴力、偷拍、LGBTQ+等元素,每部都獨具特色,挑戰觀眾的心理極限。觀看時需謹慎,但如果您勇於探索,必定能從中找到獨特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