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42里最後結局的時候 字幕里顯示 星星不願意再回延津 不願意再見到認識的人 這是為什麼 她為什麼不願意呢
因為星星丟失了自己的身體和尊嚴,從而不願意麵對所認識的人。
《一九四二》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飢荒,講述的是中國人民的苦難。1993年,馮小剛經王朔推薦看了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後,就萌發了將其拍成電影的願望。此後劉震雲一直不斷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劇本,甚至推翻重寫。
劉震雲表示就創作來講,劇本中的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自己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在創作的時候,劉震雲把劇本落實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題是人,是千千萬萬最廣大的人民,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1)一部介紹中國飢荒的電影擴展閱讀:
作為一部商業故事電影,《一九四二》的結構完整,情節飽滿。電影的改編很好地將故事性與紀實性合二為一,主次分明、有條不紊。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成人禮 。體現了中國電影藝術的良心和道德感,超越了中華民族的普適情感。
馮小剛拍這部電影具有杜甫式對民生的悲天憫人,也有屈原式的哀民生之多艱的情懷。《一九四二》是對人在生存底線之下對人性和文化還能保持多少的拷問,幸運的是,導演還是力圖保持著一些人性的溫暖和人的尊嚴。
② 電影大地好看嗎
《大地》是一部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藝術成就的電影,值得一看。以下是具體分析:
故事內容與主題:電影《大地》根據賽珍珠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中國農民王龍和妻子阿蘭憑借勤勞和堅韌,與貧窮和天災作斗爭,從赤貧轉為富裕,並創造幸福家庭的故事。這一主題深刻反映了中國農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面貌。
獲獎情況:該片獲得了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攝影獎,這足以證明其在電影藝術上的成就和認可度。
角色塑造:
歷史價值:
觀影體驗:盡管存在一些文化和歷史背景上的差異,但《大地》仍然是一部能夠引發觀眾共鳴和思考的電影。它通過對中國農民生活的真實描繪,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態和精神追求。
綜上所述,《大地》是一部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藝術成就的電影,通過其深刻的故事內容、獲獎情況、角色塑造以及歷史價值等方面,都值得觀眾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