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宅門在哪裡拍的
在無錫水滸城內建造了一個約2萬平方米的新、老宅院場景拍攝的,《大宅門》於2000年開機,它是中國第一部高清晰度電視劇,開創了用高清晰度攝像機拍攝電視劇的先河。
劇情簡介
清光緒六年春天,京城最有名的葯鋪百草廳「白家老號」的大宅門里,二少奶奶白文氏生下一個男孩兒,奇怪的是這孩子生下來不會哭,越打越笑,祖父白萌堂為其取名白景琦。
白穎軒因給大格格瞧病得罪詹王府,所乘馬車被砸壞,馬匹被殺,兩家結怨。
白萌堂小女兒白雅萍因受驚嚇,失手摔死了不滿一歲的兒子,姑爺關少沂將其休回娘家,白家關家從此結怨。
五年後,白家大爺、御醫白穎園不慎治死了詹王爺的二女兒,先朝同治帝的嬪妃,詹王爺落井下石,百草廳被查封,白穎園被問成死罪,幸遇刑部大獄牢頭嚴爺和朱順搭救,以一韓姓死囚頂替,白穎園遠走天涯。
創作背景
《大宅門》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視劇。劇中百草廳的原型就是大清末年的同仁堂。該劇的導演和編劇郭寶昌在同仁堂這個大宅門里生活了整整26年。
出於各種考慮,同時也為了保護這部作品,郭寶昌不僅將同仁堂改成了劇中的百草廳,還把同仁堂原本的4個房頭改成了3個房頭,在創作人物的時候也都進行了必要的藝術加工。
《大宅門》中男一號白景琦的生活原型就是郭寶昌的養父樂鏡宇。現實生活中的樂鏡宇自幼頑劣,個性張揚,靠刻苦學習自學成才。
他不僅是一位醫生,還是一個發明了很多中成葯的中葯學家,阿膠、烏雞白鳳丸等配方都是樂鏡宇研製、發明的。《大宅門》中的女一號白文氏的生活原型是郭寶昌綜合了樂家三代女人:曾祖母、祖母和養母的許多事跡而成。
B. 大宅門作者演過的電影
《大做芹滾宅門》是郭寶昌所著電視劇《大宅門》的同名小說。郭寶昌,原名李保常,1940年8月出生於北京。導演、編劇。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1972年,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工作;1980年,導演了刑偵電影《神女峰的迷霧》,受到關注;1982年,編導了劇情片《春蘭秋菊》;1984年,調入深圳影業公司;1989年,自編自導了動作電影《聯手警探》,影片獲1989至1990年度廣電部優秀影片獎;1991年,執導了歷史首辯劇集《淮陰侯韓信》;1994年,拍攝了戲曲電視劇《大老闆程長庚》,該片獲中宣部第四屆五個一工程獎;1997年,執導了愛情歷史劇《日落紫禁城》;2001年,編導的家族劇《大宅門》在中央電視台首播,並以17.74點的收視率奪得2001年央視年度收視冠軍;2002年,自編自導了民國情感劇《宅門逆子》;2003年,編寫並執導了現代都市電視劇《慾望的漩渦》;2006年,執導了民國傳奇劇《酒巷深深》;2010年,拍攝了都市情感劇《尋找幸福的日子》;2012年,導演了戰國傳奇電視劇《虎符純余傳奇》;2013年,執導了《大宅門》番外篇《大宅門1912》。
C. 神劇《大宅門》,創作歷時38年,陳寶國曾為這部戲賣了房子,後來呢
「由來一聲笑,情開兩扇門,亂世風雲亂世魂……」有多少人還記得這首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大宅門》主題曲?想當年,每當這十足的京韻響起,隨著屏幕上兩扇厚重的大門緩緩打開,一部氣勢恢宏的家族畫卷徐徐舒展,讓我們瞬間欣賞到百年之前那盪氣回腸的名門風雲。
《大宅門》,是2001年4月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首播的40集電視連續劇,一經播出,即以17.74點的收視率奪得當年收視冠軍,之後在全國十幾個電視台相繼播出。即便是在20年後的今天,電視節目中仍然能看到《大宅門》的身影,可見劇目之經典,久而不衰。
《大宅門》全劇圍繞中醫葯百年老字型大小「百草廳」的興衰成敗展開,全面展現了醫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怨情仇,塑造了白景琦、白文氏、楊九紅等一個個經典的正、反面人物,故事一波三折,情節動人心弦,十分引人入勝。人們在欣賞驚嘆它的成功的同時,可能不會想到,這部短短40集的電視劇,其中所經歷的曲折卻達40年之久。
曲折40年難以磨滅的少年夢
郭寶昌兼《大宅門》編劇和導演於一身,他從十幾歲時就與百草廳的原型—同仁堂結下不解之緣,親耳聆聽了當時同仁堂的董事長樂鏡宇講述自己艱辛創業的故事,曲折離奇的情節深深吸引著郭寶昌,以至於他16歲時就開始創作這部以家族題材為主的小說。然而當這件事被他的養母--樂鏡宇的續弦夫人知道後,認為「家醜不可外揚」,將郭寶昌的小說付之一炬。
「平生多磨礪,男兒自橫行,站住了是個人。有情義有擔當,無依無傍我自強!」當我們耳邊再一次回響起這首主題歌,彷彿劇中的人物又鮮活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這部永恆的經典之後,主創人員的堅持、敬業、百折不回更激勵著我們,在戲劇中回顧中華艱難勇毅的發展歷史,在現今世界中更不屈地挺起民族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