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复兴之路电影观后感

复兴之路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7-23 11:25:05

⑴ 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解说员热情认真的讲解,大量历史图片与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通过参观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即解说员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则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且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才有了改革开放之举措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之路,观后感《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10月18日,我走进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展厅里陈列的景观、翔实的史料、文物实物和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我在参观中了解到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我们为新时期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十几本厚厚的留言本,记满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解放军官兵、港澳同胞热情洋溢的留言。展览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展览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所以尽管现在我们还不能为祖国续写光辉篇章,能做的是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准备。我坚信,祖国的未来将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现代化并且成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

⑵ 求记录片《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巨片。看完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宝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磨难。98洪水泛滥,2003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灾难中最高领导人出现在最前线,鼓舞我们要有战胜一切磨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足以让国人自豪,叫世界震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让人民失望,没有让世界当成笑柄,抗击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横行。生活秩序又回归正常,从这里,我看到了不屈,学会了坚强。如今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
中国作为最璀璨耀眼之星在东方冉冉升起,光辉照耀世界的每个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像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踏上强国之巅!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要想她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
我们的复兴之路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看完《复兴之路》,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阶段,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加强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⑶ 求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600字左右的!

《复兴之路》深刻而生动地展现了泱泱中华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今天的历史印记,呈现了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艰苦创业历程。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巨片。作为教师、党员干部观看该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每位教职工立足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复兴之路》在浓缩历史的同时,也将国人深埋心底的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唤起。曾经任人鱼肉、饱受欺凌的悲惨光景时时提醒我们,该当铭记的不只是仇恨与屈辱,更是自强的决心和信念。新中国成立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我们有了站起来做人的尊严。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活,在切实体会到经济增长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到实现繁荣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在祖国六十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更加明确以后的道路,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开创出更为宏大的事业。我们普通大众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本身就是在参与和建设民族大业。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培养出一批适合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民办高等教育作为祖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承担着这一重要使命。作为培华的教育工作者,有机会以教师的名义参与祖国的复兴伟业,将是无限光荣。让每一位抱有希望、满怀憧憬的培华学子学有所成,从而实现我们教书育人、培养英才的主旨,这就是对国家复兴伟业的最好贡献!

⑷ 求一篇影片《复兴之路》的观后感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第一次在电影院试图控制自己的感情,第一次看见旁边的老人不断擦拭着泪水,第一次感觉突然得到了一次精神和艺术的洗礼,这就是电影《复兴之路》才特有的魅力和气质!
《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后我国舞台艺术史上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复兴之路》是其电影版。去年国庆期间,我在电视上看过《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感到十分震撼;今天,看了电影《复兴之路》,更感觉到她对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冲击。
她以高度的历史概括和崭新的艺术创造,生动表现了中华民族从1840年到2009年一百六十九年的历史。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崛起、在拼搏中奋进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她是宏伟的史诗!
她是浪漫的画卷!
她是奋进的号角!
她是神圣的庆典!
她是一部永恒的光影史册,记录着中华民族一百六十九年峥嵘岁月中的沧桑与绚烂!
她是一尊不朽的记忆丰碑,镌刻着中华儿女卓绝奋斗历程中的英姿与豪情!
她是一块精琢的艺术瑰宝,绽放着复兴凯歌中历史的精魂与时代的魄力!
观后深思,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直至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深深地感到苦苦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仁人志士们的伟大,深深地感到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深深地感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上奋勇前进的伟大。
但是,我很悲哀地看到,现在很多青年人对时事的冷漠,对时政的不屑,对历史的轻视,对核心价值的缺失,对民族前途的麻木… …悲哉!中国青年!
也许是我们感觉生活的时代太“太平”了,于是,我们没有忧患意识,我们没有居安思危,我们没有太多应该有的!试问,难道非要我们的大使馆被炸才能意识到帝国主义灭我之心不死吗?难道非要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受阻才能意识到我们依然存在敌对势力吗?难道非要战火从周边燃到自己身上才能意识到我们的世界并不是完全可以和平相处的吗?
可爱的中国青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们手上了。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仁人志士、革命先辈的鲜血白流啊!我们不能让千千万万个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换来的革命前途在我们手里葬送啊!我们更不能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唾弃我们这一代啊!
醒醒吧!中国青年!我们不要再觉得什么都是大话空话!我们不要再觉得是谁想奴役你的思想!我们不要再觉得什么都与你无关!我们不要再觉得唯独自己的意识形态才是对的!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来吧!中国青年!复兴之路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走,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自身的前途息息相关,我们要用我们的努力去慰藉近代以来为中国的前途牺牲的仁人志士的在天之灵!让我们的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我们的人生的航线找到正确的灯塔!

⑸ 求复兴之路观后感

在这个学期的形势教育课上我欣赏了《复兴之路》,它带给了我强烈的震撼。短短六集,却道尽中国复兴的曲折和辉煌,意味深长,引人深思。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近现代史,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部中国近代史是旧中国屡受列强欺压的屈辱史和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为救中国而奔走呼吁的奋斗史;一部中国现代史,是建国后建设新中国的曲折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尽艰辛地探讨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史。

一百六十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让人见证了中国由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发展成为工业现代化的新中国,复兴的艰难曲折难以想象。从鸦片战争开始,先后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等一系列失败,让中国掉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没有屈服,爱国之士为救中国而到处奔走,寻找救国方案,但却遭遇一次又一次次的失败:先是太平天国运动,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士大夫发起的洋务运动,并没有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也没能逃脱同样的命运;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受到封建顽固派的镇压也陷入失败的泥潭;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赶跑了满清皇帝,却被袁世凯窃夺了胜利果实,中国的复兴任务并没有完成。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革命为之焕然一新,中国从此进入一个革命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经过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中国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新中国的发展并不没有一帆风顺,而是历经曲折。建国初期,在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政治民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好景不长,随后中国陷入了反右派扩大化的错误之中,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经济遭受了重创,苏联的背信弃义又让中国雪上加霜,后来错误虽然得到局部纠正,但不久又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从此陷入十年动乱的泥潭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刚从十年动乱走出的人看到中国发展的希望,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取得了更加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近现代史只是中国历史的一小部分,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虽历经岁月的沧桑,但依然屹立于世界而不倒,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浩然正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面对艰难困苦,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中华民族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无数的英雄烈士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这份爱国热情值得敬佩。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中华民族在遇到濒临灭亡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期,民族的团结一致最终战胜了一百多年来屡次欺压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对帝国主义的战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的团结一致。六十年后的今天,汶川地震引起的大灾难,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民族的团结,为此,我们值得自豪。

作为新世纪的公民,关注历史,了解历史和思考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需做到的。《复兴之路》是一个历史教育片,我们要从中吸取营养,滋润我们的爱国情操,同时要有民族忧虑之心。看到中国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要深思,反省,思考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同时吸取旧中国的教训;看到新中国的崛起和经济建设的辉煌,我们要为之自豪;看到仁人志士的不屈奋斗,我们更应珍惜他们的奋斗果实,珍惜我们的国家,珍惜我们的学习条件,以后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今年是2008年,奥运将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我作为正在复兴的新中国的学子,我为祖国复兴的成就而自豪

⑹ 求几篇《复兴之路》的观后感,8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是一篇关于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观后感 的文章,本文是由范文中国责任编辑邢枫为您精心挑选,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您,感谢本文作者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⑺ 复兴之路2观后感

[复兴之路2观后感]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晨曦中,当国旗伴着太阳冉冉升起的一刻;阳光中,当自己伴着人欢乐在教室上课时;黄昏中,当斜阳伴着自己回家同家人一起吃饭时……你,是否想过,这一切来得有多么艰辛不易么?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复兴之路2观后感。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踢门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鱼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毛泽东……一批批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仅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迎来开了今天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国是不一样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梁;在老人眼中,她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来,这片中华大地宛如一汪碧水,观后感《复兴之路2观后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这片地正如一汪碧水,要向她永远碧绿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要让世界离之不得。我们的领导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改革开放是解放的中华大地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现在的中国,一方面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这样便导致了道德和社会发展严重的分化,在信息的时代,道德要是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脚步那肯定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请不要随地吐痰请自觉排队请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类似于这样的提示在当中国今社会随处可见,不只大家看到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再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遍地可见这样的提示,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大家不觉得着让人很别扭吗?特别是,做为一名中国人当你在国外看到用汉语写的‘请不要大声喧哗’‘请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的标语时,你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为什么要用汉语不用英文呢?我认为这值得大家认真考虑、反思一下­——这还是‘礼仪之邦’么?还是‘谦谦君子’的国度吗?当前中国便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复兴’要‘强盛’,难道只是要复兴‘经济’‘军事’‘政治’吗?我们的优良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古人高尚的品德难道不应该复兴么?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一件事。只要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复兴,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强盛……或许,你还兀自沉浸在风靡全球的唐潮之中;或许,你还神游在天朝物产丰盈的梦幻之中;或许,你还为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绩而热血澎湃;或许……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被人们尘封在记忆的深处了。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可想而知,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所以,当你还泡在网吧时,当你和朋友浪漫、散步时,当你逃课时……我们可以想想,这一切是如何来的,来的易么?我们这样做对么?对得起谁么?……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此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为了中华的复兴大业,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华梦,也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同学们,我们大家共勉之。为了明天,觉醒,努力吧!

⑻ [复兴之路]观后感 2000字左右

《复兴之路》观后感

11月8日,由系里组织我们学生党员前往中国军事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展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说员热情认真的讲解,大量历史图片与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通过参观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即解说员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则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且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才有了改革开放之举措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之路。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
(城市科学系04级涉外物业管理专业 俞 爽)

10月18日,我走进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展厅里陈列的景观、翔实的史料、文物实物和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
我在参观中了解到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我们为新时期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十几本厚厚的留言本,记满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解放军官兵、港澳同胞热情洋溢的留言。
展览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展览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所以尽管现在我们还不能为祖国续写光辉篇章,能做的是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准备。我坚信,祖国的未来将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现代化并且成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

2、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⑼ 复兴之路观后感1000字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⑽ 200字电影复兴之路的观后感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阅读全文

与复兴之路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主角是婴儿的电影 浏览:203
电影智取威虎山人物大全 浏览:718
粤语电影白彪 浏览:796
爱情公寓大电影车视网 浏览:245
周星驰演的电影合集下载 浏览:510
台湾喜剧黑帮片电影 浏览:395
电影世界大抽离 浏览:199
抢劫打警察的电影大全 浏览:622
广德电影院唐人街探案3 浏览:76
农村电影电影大全 浏览:401
光头爱情电影片段 浏览:237
幽幻道士7之僵尸小子电影完整版 浏览:391
电影院就近 浏览:353
格里菲斯电影导演穷困潦倒 浏览:231
致青春电影的图片 浏览:564
一部女主角有腋毛的电影 浏览:600
电影新草台班子摄影 浏览:215
地狱电影院最新主角免费阅读 浏览:933
法国喜剧飞车电影大全 浏览:859
资阳梅西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