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抗美题材的电影观后感450字

抗美题材的电影观后感450字

发布时间:2021-07-29 16:56:58

⑴ 电影坚不可摧观后感作文450字

坚不可摧 : 一个关于生存、抗争和救赎的二战故事

主人公是现在已经92岁高龄的Louis Zamperini(路易·赞贝里尼),美国加利福尼亚意大利移民的第一代后裔,一个曾充满精力一无是处的小男孩,一位参加1939年柏林奥运会5000米比赛获取第8名并和希特勒握手的运动员。

一个本应平静或辉煌的生命,在战争的号角下加入了美国空军。

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及其盟军同日军在亚洲太平洋战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战争,也就是著名的太平洋战争。作为二战的主要战场,这是交战双方在全球最广阔海域的大冲撞,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以日本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驾驶B-24战斗机在珊瑚海在中途岛在和日本零式战斗机的俯冲交战中,Louis(路易·赞贝里尼)成长了一名优秀的空军军人。然而奇妙的命运没有任由他在战场上继续飞行,而是把他又扔进了一次搜救任务中的坠机事故中。

3名成员伤痕累累地从满是油污海面爬上救生筏,在一群群鲨鱼的追随下,在烈日干渴和饥饿的折磨下,在希望和绝望的反复拉锯中,在海上整整漂浮了47天!

他和菲尔、迈克三个人在海上的一艘救生筏上漂浮,在一个几乎没有救生设备的筏子上,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绝望之中,肉体时时刻刻都在受着没有食物、没有水和暴晒或暴雨的煎熬之中,精神上也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得救。而在这种情况下,路易和菲尔的乐观却救了他们。他们虽然面对着最困难的境遇,但是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获救之后的生活,他们从来没有绝望过,而是直面所有的苦难。Louis(路易·赞贝里尼)和战友用智慧用坚持用信仰,面对了死亡一次又一次的临近。一个让人砰然心动的情节是浩渺无边海上生活中,3个人形成了一个惯例,就是每天晚上听louis 详细地描述记忆中妈妈在厨房用什么样的食材如何烹饪热气腾腾的食物。就是在这种“幻想中的美食”的支撑下,几个男人坚持着生吃海鸟海鱼肉茹毛饮血的日子。

相比之下,另一个战友迈克却和他们不一样。书中写到:“尽管面临同样的困境,但是他们三人迥异的态度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命运。路易和菲尔用希望代替恐惧,坚持不懈地设法生存,而每一次的胜利都增加了他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力量。迈克的畏缩情绪似乎让他变得不知所措,他越是不愿意参与其中,意志就越发薄弱。因此,虽然他的活动量最少,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体能反而衰弱得最快。无论是路易和菲尔的乐观向上,还是迈克的一蹶不振,其实都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

原著中这样写到:“Louis(路易·赞贝里尼)清晨从梦中醒来,发现世界一片诡异的宁静,海面平静到似乎是一片人类可以行走的陆地。没有一丝风。救生筏大海和世界,如同凝固在了画中。当远处的鱼跳出海面,他们可以清晰地听到海水溅起的声音。一直以来的饥饿,干渴和对死亡的恐惧,也似乎瞬间从身体中蒸发掉了。那一刻心中留下的只有愉悦,感恩和平静……”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作为普通的一个战士,Louis(路易·赞贝里尼)他们要面对被袭击、被击毁、飞机失事、坠机后绝望的漂流等各种死亡的威胁,随时会失去生命,而对于坠机人员来说,在所有这些可怕的厄运当中,他们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被日军俘虏,因为日军在南京的暴行震惊了全世界,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俘遭遇也传到了他们耳朵里,因此在他们看来被俘就是到了地狱的最底层,有一架B-24在日军上空严重损毁,所有机组成员中只有一人选择跳伞,其他人因为对被俘之后的命运不寒而栗,宁愿机毁人亡。然而不幸的是,赞贝里尼就要面对这样的地狱。

之后非常冗长的部分,就是被日军俘虏后作为POW(战俘)所经历的黑暗而扭曲的狱中生活。期间他先后被辗转关押在4座日军战俘营里,被战争扭曲人性的日本人殴打虐待。熬过了身心备受折磨的700多个日日夜夜。主人公经历又有点像老布什,同时在太平洋战争中被日军机击落,被救起,只是他没有老布什幸运,没有成为战争英雄而成了战俘,从中却体验到了常人不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

《日内瓦公约》中对战俘有相关条款规定,但以残暴著称的日军根被没有执行,在他们看来被抓获的战俘完全就是奴隶,日本政府与私人公司签订合同将这些人送到工厂、煤矿和码头,进行无偿劳动,在那里,战俘们被迫从事非常艰苦的军工生产或者物资运输工作,而且始终有人挥舞着警棍,他们也成为一些变态日军的泄愤工具。成千上万的战俘就是在这样的工作中一命呜呼的,而且死前备受折磨。赞贝里尼就是在大森战俘营,也是一个著名的奴工营,他要面对的是苦役、疾病、饥饿和变态日军的虐待,然而他坚持下来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向往让他没有放弃,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挺了过来,并且在精神受到极度摧残的情况下,已然凭借坚不可摧的意志调整过来,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并且能够理性的讲述自己的经历,并且控诉战争、呼唤和平。

特别是其中一名叫做bird的狱长,成为Louis后来噩梦中的噩梦。最后bird作为二战战犯,逃避警方追踪隐姓埋名数十年。他的故事在书中也是一个不小的亮点。直到垂垂暮年,bird决定公开身份,并向二战战俘道歉。这时Louis已经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也早在内心把对bird的仇恨融化成了同情和原谅。

二战结束获救后,归来的绝地战士路易·赞贝里尼深受战争阴影纠缠,战争过去了,仇恨过不去;生活好起来了,精神却没有好转。生活险些被怨恨摧毁,然而他已然凭着坚不可摧的意志度过了1800多天的救赎之路,终于从战争带来的伤害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一个幸福而长寿的老人。 这位94岁高龄的老人传奇一生,昭示出面对叵测命运坚韧意志的可贵,以及对于残酷战争的血泪控诉。

路易在最终获救之后,曾有人问他是怎么挺过来的,他的回答是:如果我知道我会受到那么多苦难,我会自杀。

这是一句实话。能够支撑一个人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明天会更好”的一种愿望,如果“知道”、或者认为明天会更差,那么可能会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自杀。对于路易来说,在海上的时候他并不需要自杀,因为那时对于他来说,“死亡是最不需要着急的事”,他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是到了日军的战俘营里,却并不是这么回事了。路易每天遭受着毒打,身体和心灵全都受到巨大的考验,而且永无天日。在海上漂浮如果不死,肯定有到岸的一天,可是在日军战俘营,他唯一能够盼望的就是胜利,可是如果胜利,他们又很可能遭到日军的屠杀。路易日复一日地遭受痛殴,对于他来说,活到明天就意味着还要多挨一天的打,活到下周就意味着多受七天的打。

⑵ 有关抗日战争的电影的观后感的作文

《地道战》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期间,日军对翼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军常常袭击老百姓,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
高老庄群众在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指导下,把家家户户的地窖连在一起,组成地道,并通到鬼子的炮台下,鬼子一出兵,地下的民兵就会发现,并告诉老百姓下地道,让鬼子白跑一趟。
有一天,高传宝接到上级的通知,说有武工队要来,这话传到了鬼子的耳朵里,鬼子就让汉奸打扮成武工队的样子,去打听地道。汉奸到了那,被高传宝一眼就认了出来,杀死在地道里。
敌人出了炮台,走进村子,没发现什么人,但是,高传宝和他的民兵早已做好了准备,敌明我暗,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最后还活捉了鬼子小队长。
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过着八路军打来的生活,我想起高老庄人民和高传宝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鬼子。在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⑶ 纪录片《抗美援朝》观后感400字

很高兴来写写感受。其实我对《抗美援朝》的最深刻的印象当然是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那个经典动作。那种气势和气度非凡,感觉就是去参加宴会,对战争没有畏缩感,把走上真正的战场当作搞军训锻炼一样轻松,这种大无畏的国际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抗美援朝》里有很多非常感人的片段,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上甘岭战役,有感人的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深情友谊互助场景,但是我就是觉得入朝的那个经典镜头才是整个片子最感人的地方,它除了让我们热些沸腾外更多的自豪,没有在战场上那种焦灼的战事担心,也没有那种离别的忧伤,有的只是胜利的展望。

当“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的歌声想起,就感觉我们踏上的是胜利之路,必胜之路。

⑷ 抗战题材影视剧观后感500字

——《为了胜利》读后感
1931年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看了一部爱国题材的电影,名为《为了胜利》。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完整叙述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纪录片,感触颇深!
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一天,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绝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华民族觉醒了。从那时起开始的抗日战争,鲜明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和民族奉献精神。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誓死抗争,直至夺取抗战的辉煌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历史证明中华民族一定会胜利,正义一定会胜利。
以前我们认为只要我们自己明白这段历史就行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不是这样。日本政府的种种错误行为,从历史教科书到参拜靖国神社。这一切让我们明白不仅仅我们自己要了解和明白这段历史,同时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了解这段历史,都明白这段历史。让共同反对战争,反对日本的歪曲历史的行为成为全球人们共同的行为。不能让日本的错误行为蒙蔽了其它国家爱好和平的人们,不能让日本的错误声音掩盖正义的声音。
77年过去了,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压迫、奴役的命运一去不复返。今日的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依然很不太平,我们既面临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全体中华儿女始终要居安思危、自强不息。
让所有中华儿女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吧,中华民族从此是战无不胜的!

⑸ 爱国主义片观后感450字左右!

观《举起手来》有感

故事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大山沟里,讲述了一群正义的中国人民与外贼抵抗,剿灭侵略者的故事。其幽默搞笑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在捧腹大笑之余,我深深地为他们英勇的行为叫好,被他们大勇无畏的精神所感动。我陷入了沉思:

这部电影以幽默的语言和搞笑的动作向我们呈现了一的历史史实。翻开中华民族的史册,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1937年日本鬼子践踏到中国这片土地……一百年来,中华民族被侵略、被侮辱、被欺压,被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侵华战争,多少无辜的中国人被屠杀,被蹂躏,直至日本到现在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为什么?因为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府的软弱无能,自不量力,更是因为中国的落后,贫穷才处处受人欺压。“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历史的所有屈辱不正印证了这句话吗?

为了使我们的祖国不再受欺侮,为了不再发生战争中那些血腥的事件,为了使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不再上演,我们就必须振兴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世纪的曙光,是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希望,我们的努力奋斗,关系着祖国的振兴;我们的刻苦学习,关系着祖国的富强!

历史为我们敲响警钟:知耻而后勇!新一代的青少年,同龄人,让我们努力吧,为了我们的祖国而奋斗!

⑹ 抗美援朝的观后感400字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1

他们,战无不胜;他们,毫不畏惧。把生命的滴滴鲜血点缀在伟大的祖国母亲身上;他们,永远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他们,战胜了叫做“纸老虎”的困难。

他们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

你还需要遇到多少感动,才能治愈心中的孤独?
广告
你还需要遇到多少感动,才能治愈心中的孤独?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我们的亿万同胞们,经历了多少困难,才能赢得一点点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2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⑺ 励志电影观后感450字

最近看了威尔史密斯的获奖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一直都知道这是一部励志电影,也一直没时间去看,看完后我才知道,这部电影能教会我们很多!
很值得大家一看的一部电影!以下是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亲子、励志,这样用于定性的字眼放在这部电影上其实是多余的;努力、奋斗、幸福,这样的过程放在这部电影里其实也是多余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一部成功的电影也许并不需要一个万众瞩目的新奇题材,回归于生活,最真实的生活也许也是最高的艺术了。这部挣扎在贫困底线里的励志亲情电影来得平易近人,也更容易引发我们对生活诸多情绪的共鸣。
梦想;不管在什么时候突然来临,其实都不算太晚。只要我们还有气力去追逐;于是我们也有了实现梦想的祈望。这部电影里对于梦想的定义显然是浅显而直白。史密斯饰演的克里斯走在路上,遇到一个开着法拉利跑车的男人,问他: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以及你是如何做到的;他所羡慕的并不是名贵跑车或者体面的工作,而是那些人们发自于内心深处幸福的笑脸。
幸福。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才称得上是幸福呢。美国的《独立宣言》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许,正是因为幸福总是遥不可及,所以必须不停地去追求。克里斯,一个落魄的中年黑人站在街道上喃喃自语的时候;也许,所有的人都会想到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励志电影)可以说,这部电影其实一点都不出人意表;然而,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被它感动。励志并不那么刻意,煽情得不做作,在细节处理上细腻而温情;这也许是这部电影让人喜欢的原因。

⑻ 红色影片观后感400-450字

《雷锋》电影观后感

为弘扬雷锋精神,纪念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7周年,物流中心团委于3月3日组织全体团员青年观看了《雷锋》电影。观影后使我感受深刻,同时不仅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向雷锋同志学习与保持团员先进性相结合呢?

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雷锋同志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就是长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看到这些朴实而坚定的话语,反思自身,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物质文化要求日益提高,有些青年团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发生了动摇,有些团员甚至丢弃了共产主义,走向腐败走向犯罪。青年团员员一旦失去了坚定的党性,就失去了其奋斗终身的目标和理想,失去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注定要走向灭亡。雷锋同志满怀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富裕而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青年团员员去学习。我们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始终保持青年团员的先进性。

其次,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在雷锋一生最明亮的旋律,是雷锋精神的核心。雷锋一生没有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总是乐于助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始终保持着青年团员的高尚品格。

再次我们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看到实质,才能有所收获。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丢弃浮夸和浮躁,踏实得干好每一件事。我们青年团员要充分弘扬雷锋精神,钉子精神,要在天津市物流货运中心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气氛,制定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及目标,勇于赶超,勇于拼比,不甘落后,积极向上。每天的工作的优异成绩是对此最好的见证。

学雷锋活动永远没有停止,我们会把他作为生活和工作的榜样,勇于奋斗,不停探索,积极进取,为集团二次创业做出贡献。

⑼ 抗日影片观后感450字

电影《大渡河》观后感
今天上午三、四节课,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四年级学生在礼堂观看电影《大渡河》。
《大渡河》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抢渡大渡河,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蒋介石坐专机来到前线,在大渡河两岸布下重兵,企图一举歼灭红军。随后,在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下,与蒋介石斗智斗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终于夺取了泸定桥。
我被先遣部队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场面而深深地感动:勇士们来到泸定桥下,发现只有13条铁链横跨在两岸之间,桥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河对岸是国民党重兵把守,要渡过泸定桥比登天还难。看到这里,我心里紧张极了,手心里全是汗水,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最后,虽然有些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了,但是勇敢的红军战士还是从敌人手里夺回了泸定桥。
看完影片后,我深受教育和启发: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种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我们能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都是像那些无数的红军战士一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而应该牢牢的记住他们!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阅读全文

与抗美题材的电影观后感45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乔杉演的电影是音乐人 浏览:747
2021台湾电影上映时间表 浏览:192
薇娅直播间电影票如何兑换 浏览:402
想做电影导演选什么专业好 浏览:779
巧克力工厂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205
正古宅惊魂电影演员 浏览:59
齐步走的灯谜猜一电影名字 浏览:477
千王1991电影完整版梁朝伟 浏览:773
海鲜大餐电影中文版 浏览:531
看动漫电影的app大全 浏览:284
电影院音响系统是什么 浏览:11
沙漠电影十大巅峰之作 浏览:74
有关蟒蛇的电影泰国 浏览:780
平遥电影节什么时候 浏览:611
韩国喜剧电影泰国 浏览:239
电影院英文意思 浏览:945
电影赌王大骗局优酷 浏览:826
花样年华戛纳电影节 浏览:300
抖音南京南京电影中配的音乐 浏览:699
三少爷的剑电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