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鲁班的传说电影完整版下载

鲁班的传说电影完整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2-04-24 07:46:29

Ⅰ 有关战国的故事电影

战国

Ⅱ 鲁班十器是什么电影

电影名是《鲁班的传说》。
它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著名导演孙瑜执导、魏鹤龄主演的电影。
影片选择了造桥、建庙、角楼三个故事贯串而成,着重表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巧匠鲁班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化身,证明了不平凡的奇迹都是从平凡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Ⅲ 鲁班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一、制造出来的东西要有利人民

据传说,有一次,鲁班用木料作了一只鸟,竟扑楞楞飞上了半空。鲁班高兴极了,就去向一位叫墨翟的思想家夸耀。墨翟对他说:“你造这东西,不如我造的车轮外头的轴销。我用三寸木头削成轴销,可以使车子载运五十石重的东西。

制造出来的东西有利人民,才算巧;无利于人民的,只能叫做拙。”鲁班听了墨翟的话后很受感动。从此以后,鲁班便把自己的精力和才智,都用在钻研制造有利于生产和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工具上。

二、鲁班打井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据说,第一个在地下掘出水来的人是舜帝;第一个在山区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圣祖”鲁班。也许人们对“尧天舜日”的渴求甚过一切吧,至今传诵舜井的人多,留心鲁班井的人少。

远水不解近渴。人类对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只好“穿地取水”。

初期的水井很不讲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临渴掘井”的应急水坑。是鲁班发明创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现了井壁以石砌垒的石井,以砖砌垒的砖井,以陶环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构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污水流入,筑井亭。

三、鲁班发明墨斗

鲁班发明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用于设定建筑工程),这项发明可能是受其母亲的启发。当时其母正在剪裁和缝制衣服,鲁班注视着这一切,见她是用一个小粉末袋和一根线先打印出所要的裁制的形状。鲁班把这种做法转到一个墨斗中。

通过一根线(用墨斗浸湿的线)捏住其两端放到即将制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线条。最初需由鲁班和他母亲握住线的两端。后来他的母亲建议他做一个小钩系在此线的一端,这样就把她从这种杂活中解脱出来,使之可由一个人来进行。为了纪念鲁班的母亲,工匠们至今仍称这种墨斗为班母。

四、石磨的发明

鲁班运用他的智慧,还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上的不少问题。在他那个时代,人们要吃米粉麦粉,都是把米麦放在臼里,用杵来捣。臼就是大石盆,杵就是粗石棍。用这种办法很费劲,捣出来的粉有粗有细,一次又捣不了多少。

鲁班想找一个用力少、收效大的办法。他把米麦放在两块粗糙的石头中间来回碾,试了试,果然很有效。

后来又改进一步,在两块石头相合的一面凿上齿纹,中心还装了个轴,使上面的石头能够转动,磨起粉来就又快又省力。这就是一直到现在许多农村里还在使用的石磨。

几千年来,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事实上也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故事。

五、锯子和刨子的发明

木工使用的锯子和刨子,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一次,鲁班要建一座宫殿。他和他的徒弟带了斧头,到南山去砍伐木料。用斧子砍树,又累又慢,一连砍了十几天,砍下来的木料离需要还差得很远。

动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鲁班心里十分着急。有一天,他到一个险峻的山顶上去找木材,正艰难地往上爬着,突然手指被茅草拉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流。鲁班心想,茅草为什么这么厉害? 他忘了伤口疼痛,聚精会神地研究起茅草来。

他发现,原来茅草的边缘上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用那些小细齿在手上划了一下,居然又是一道口子。这使鲁班高兴得跳起来,他想,仿照茅草的样子,用铁打成边缘上有细齿的铁条,不就可以拉树吗?

他马上回去找铁匠帮忙,打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小细齿的铁条。他用这种铁条去拉树,果然又快又省力,只用几天工夫,就把木料备齐了。这种带有细齿的铁条,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锯子的祖先。

木头破开以后,怎样才能使它又平整又光滑呢? 用刀来回刮是一种办法,但是太费力,用斧砍又实在太粗糙。

鲁班根据刀刮斧砍的原理,经过反复试验,又发明了刨子。有了刨子,就大大推进了木材加工工作。另外,据说木工用的凿、墨斗、曲尺等,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Ⅳ 鲁班的传说谁知道要详细的!

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手工业工匠和杰出发明家。相传他在机械、木工工具、土木建筑等方面有多项创造发明,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两千多年以来,他一直被土木工匠们视为“祖师”,受到后人的崇敬。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等。因为他是鲁国人,“般”与“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后世称他为鲁班。鲁班生于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这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为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建立创造了物质基础,铁器的推广和使用,给农业和手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一时期风起云涌的奴隶与平民的反抗斗争和起义,给奴隶主贵族以沉重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日趋没落,官府手工业独霸天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出现了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不少世代为奴的手工业奴隶因此获得了解放,有了游走各地、到处做工的自由和施展才华的机会。鲁班有可能就是这个时期获得自由的奴隶工匠。 鲁班出生在鲁国一个世代以工匠为生的家庭。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使他从小就喜欢上机械制造、手工工艺、土木建筑等古代工匠所从事的活动。小时候他跟随家人参加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在劳动中,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和家人请教,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悉心观察他们在各项劳动中高超的操作技巧。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他本人不断地努力,使鲁班逐渐掌握了古代工匠所需要的多方面技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当时有名的能工巧匠。

公元前450年以后,鲁班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作兵器。他曾创制了威力较大的攻城器械云梯,并准备以此来进攻宋国,他为此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墨子发生了辩论,俩人展开了一场攻城与守城的演习,鲁班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攻城,都被墨子—一化解。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以造福老百姓,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墨子的这种思想,于是便把精力投入到木工工具、机械等各种实用技术上,埋头从事各种发明创造,留下了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例如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千百年来就一直流传在民间。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清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鲁班在长期的木工实践中,需要经常与木头打交道,发现了许多可以进行改进的技术问题。如怎样才能使木板既平整又光滑,在鲁班之前,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木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鲁班根据工作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发明了刨子。有了这种工具,就可以把不平的木头刨平,把不光滑的木料创光滑了,对提高水工技艺很有帮助。其他如钻(打孔的器具)、铲、凿于、墨斗(木工画线用的)和曲尺等,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其中曲尺,后人称之为鲁班尺,是木工用以求直角的,直至今人仍为木工所使用。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它使许多木工工匠从比较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且成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使木工工匠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改变了以前许多工匠全凭手工和经验进行操作的落后局面,使木工技术的很多方面可以凭借比较简单的工具提高工艺水平和质量。 鲁班在木工工具的发明创造上,得到家人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他的母亲和妻子对他的帮助更大。例如,鲁班在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都是由他的母亲拉住墨线的一端,他自已拉住另一端,以便弹墨放线。这样每次放墨斗线都需要他母亲帮忙,很不方便,鲁班也觉得有必要想出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经过他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试验,鲁班设计了一个小弯钩,拴在木头的一端,这样放线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小弯钩钩住木头的一端,以代替原来的手工操作,只需一个人就行了。从此以后,弹墨线就不用再让母亲帮忙。后来木工就把这个小弯钩称为“班母”,以纪念他的母亲对他的帮助。又如,刨木料时顶住木料的卡口,人们称之为“班妻”。据说这是因为鲁班以前刨木料时候,都是由他妻子扶着木料,后来他发明了卡口,才不用他妻子帮忙了。

史书记载,鲁班还发明了石磨。自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去掉谷物壳皮和破碎豆麦就成为人们必须的一种烦琐劳动。为此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作出了不懈努力。相传在6000年以前人们就开始用石头将谷物压碎或者碾碎,4000多年以前,人们发明了一种称之为“杵臼”的碾米工具。这种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之为“杵”,它是一个用木头或其他材料做的律枪;另一部分称之为“臼”,它是在石头上凿出一个圆坑。操作时将米放在“臼”中,然后用“杵”宋春捣。这种装置比起直接用石头来碾碎谷物已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如比较费时,每次只能春少量谷物;比较费力,它全仗手工春搞,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以代替手工赛捣。鲁班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非常了解老百姓的需要和疾苦,因此他决心解决这一难题。为此,他经常到人民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观察、思考,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在劳动人民智慧的启发下,经过他的刻苦努力,鲁班终于发明了一种更为简单实用的磨粉工具。他用两块比较坚硬、厚实的圆石谷凿上密布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之转动,就能够把谷麦磨成粉末,这就是我国两千多年以来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石磨。石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巨大进步,它将“杵臼”的上下运动改造成旋转运动,将“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并且可以使用畜力等作为动力,这就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此,将谷物磨成粉就不再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劳动,而成为一项比较容易的日常简单操作,对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起到非常有益的促进作用。

鲁班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发明家,发明创造了多种简单机械装置。如鲁班曾对古代的锁进行了重大改进。锁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周代就已经出现,其形状象一条鱼,构造比较简单安全性比较差;经过鲁班改进后,其形状、结构均有较大变化,锁的机关设在里面,外表不露痕迹,只有借助配好的钥匙才能打开,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能够代替人的看守。史书记载,鲁班曾用竹子做成一只木鸟、能够借助风力飞上高空,王天不落地,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还有一种传说,说鲁班曾制成机动的木车马,这辆木车马由“木人”驾驶,装有各种机关,能够在路上自动行走,一直到汉代还在流传。后世不少能工巧匠,如三国时的机械发明家马钧、晋朝的区纯、北齐的灵昭、唐朝的马侍封、清朝的黄履庄等,都受到这个传说的影响,对木车马进行过研究、探讨。史书还记载,鲁班曾制作了一种称之为“机封”的装置,可以用机械的方法进行下葬,具有很高的技巧,人们对此很佩服,但由于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能得到实施。 在兵器方面,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史书记载,鲁班曾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曾用此兵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越船后退就可以钩住它,越船前进又可以进行阻挡,既能攻、又能守,颇具威力。鲁班还曾将梯改造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越过城墙攻占城地,非常有效。 在雕刻和建筑方面,鲁班也有很多发明和贡献。

古书记载,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石刻地图。《列子·新论·知人篇》中记载了鲁班雕刻凤凰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鲁班刻苦钻研、勇往直前的精神。传说有一次,鲁班雕刻一只凤凰,当他还没有雕成时,就有人看了讥笑道,你刻的凤凰一点都不象,脑袋不象脑袋,身体不象身体。鲁班听了非常生气,但并没有灰心丧气和停止工作,他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他人的讽刺。因此他更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经过他的木懈努力,最后终于将凤凰刻成。他刻出的凤凰栩翎如生、非常逼真,赢得了众人的赞誉,那些曾经讥笑他的人也不得不佩服鲁班的高超技艺和刻苦精神。史书还记载,他曾制作了安装门环的底座,也深受人们的欢迎。 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史书记载,伞就是由她发明的。她看到鲁班和很多工匠成年累月在外给人盖房子,经常是风吹、雨淋、日晒,没有什么东西遮挡,很是辛苦。于是她决心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她开动脑筋,反复试验,终于做成一把伞,让鲁班出门做工的时候带上,这样不论走到那里,也不论是刮风下雨,都不会受到风吹雨淋的袭击了。

直至今天,伞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关于鲁班发明创造的故事和传说很多很多,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这些传说和故事虽然不一定全部真实,却表达了人们对鲁班的敬仰和怀念,歌颂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鲁班被人们现为技艺高超的古代工匠的化身,成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Ⅳ 鲁班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1、鲁班的“刨”
在鲁班以前,木匠仅用斧子和刀来弄平其建造用的木料,结果既使干得很好,也难也令人满意。后来鲁班通过长时期的实践发现,他使用的刀片越薄,所制造出来的表面越平,干起来也越容易。
这样,这种刨逐渐地从鲁班的实践中加以演变,最初用较薄的斧刀片,后来用一个刀片固定到一块木头上再横穿以手柄,最后刀片固定到木槽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刨。
2、鲁班造锯: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想:要是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鲁班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3、墨斗
鲁班发明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这项发明可能是受其母亲的启发。当时其母正在剪裁和缝制衣服,鲁班注视着这一切,见她是用一个小粉末袋和一根线先打印出所要的裁制的形状。
鲁班把这种做法转到一个墨斗中,通过一根线捏住其两端放到即将制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线条。最初需由鲁班和他母亲握住线的两端。后来他的母亲建议他做一个小钩系在此线的一端,这样就把她从这种杂活中解脱出来,使之可由一个人来进行。
4、鲁班飞斧救工匠
从前有个张木匠,木工蛮漂亮,可就干活爱耍小聪明,凡事喜欢想当然,做工下料不是长一点就是短一点。皇帝修宫殿,张木匠被征发到京城负责修建皇宫的主殿。等到上梁这一天,这才发现大梁短了整整一尺。
正在张木匠和众工匠焦虑万分时,忽听一个洪钟似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老人和蔼可亲的脸顿时变得十分庄重、严肃,他语重心长地对张木匠说道:“你是个木匠,应该知道尺寸的重要性,希望你今后每划一线,拉一锯,砍一斧,刨一分,都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切记,切记!”
就见老人取下腰间的斧子,右臂向上轻轻一扬,大家只听“嗖”的一声,斧子像一只矫健的燕子直朝大梁飞去。随着老人一声“着”,斧子立刻化作一根不长不短、不粗不细的木头补齐了大梁。而且补得天衣无缝,毫无痕迹。
张木匠和众工匠全都看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回头再看老人,那里还有他的踪影。大家这才醒悟过来,敢情刚才是祖师爷鲁班显圣来拯救我们的性命。想到这里,张木匠和众工匠不约而同地慌忙跪倒在地,朝着祖师爷消失的方向磕头不已!
为了记住这深刻的教训,牢记鲁班的教诲,张木匠和众工匠约定,今后斧把的长度定为九寸,并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才有了后来“斧把不过九,过九砍了自己的手”这句木工行话。
5、栓
在古代,人们所使用的栓被制成鱼的形状挂在门上。鲁班指出,用形状象捣棒钥匙取代了这些栓,这决定于准确的配合部分的功能。鲁班的技艺就能制造这样一个装置,而且据说,他还发明了"锁的制栓"至今仍被用在许多锁中。
鲁班的另一些发明的标志是钻头、楔、辘轳、铲和碾米用的石磨。石磨的发明,当时是鲁班看到一位老妇人在使用捣捶和臼时费了很大力气。他反复考虑后,做了两块厚石头片切成圆柱,然后在其表面做上孔洞空心,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将麦子和米置于其间,当上面的圆柱转动时,粉末便出来了。

Ⅵ 鲁班的传说怎么样

诗人导演依然在这部电影看出,那一弯月。只是生不逢时,各种限制各种教育造就了颇有说教感的画面。但是布景美工都很敬业ya~王汉伦的母亲依然能看出年轻时的风韵,凤凰的巧儿真是甜呀~

Ⅶ 鲁班的传说的幕后花絮

该片依据传说故事,选取“修桥”、“建庙”、“造角楼”三个素材进行加工创造,塑造了心地善良、才智过人而又富有正义感、同情心的“木匠之祖”鲁班的形象。
鲁班既是闻名千古的巧匠,又是堪称楷模的善良人,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影片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但又不使主人公的行为显得荒诞不经,令人感到可亲、可信。
导演孙瑜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拍得简朴而淡雅,体现出这位30年代“诗人导演”的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

Ⅷ 有关鲁班的电影

有关鲁班的电影:《鲁班的传说》

剧情介绍:

春秋战国时代,有位巧匠叫鲁班,传说中人称“木匠之祖”。一日,鲁班途经四川某地,看到一座建造中的大石桥。依造桥的赵掌墨师的设计,桥身不能合拢。

鲁班凿了一块大石头,送给了快要出嫁但买不起嫁衣的穷姑娘翠儿。在石桥合拢的关口翠儿献出了石头,桥造成了,翠儿的嫁妆也不愁了。
江南某地造宗庙,规定要用黄荆树做正梁,朱砂石做亭盖,造庙的张掌墨师很犯愁。鲁班想出了“鱼抬梁”、“土堆亭”的办法,使宗庙得以建成。
皇帝要造四座宫城的角楼,规定每个角楼都必须有九根梁、十八根柱、七十二条脊。许多设计建筑的掌墨师都无力达到这个要求,一连七个名师被皇帝所杀。最后,这项工程落到李掌墨师身上,可他也无能为力。鲁班闻知此事,昼夜苦思,几日之后,他请一个叫巧儿的姑娘按自己设计的尺寸,编成一个麦秸秆蝈蝈笼,送给李掌墨师。李得以启发,终于将角楼建成。

阅读全文

与鲁班的传说电影完整版下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四大才子出场音乐 浏览:511
周星驰后面电影 浏览:143
电影大全解说鬼片 浏览:468
冲上云霄电影版郭采洁吻戏图片大全 浏览:972
有格调的爱情电影 浏览:41
电影拳霸2结局 浏览:45
反映台湾大陆兵电影 浏览:40
大海的回想电影音乐会节目单 浏览:584
吓我一大跳电影 浏览:889
天马电影制片厂全部演员 浏览:546
许愿神龙大电影中文版正版完整版 浏览:489
有圣杯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432
先遣连完整版电影 浏览:709
人和怪兽大作战电影名字有什么 浏览:267
穿越时空电影大全国语 浏览:543
一部电影摸丧尸胸 浏览:118
私人战争完整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325
真情少女电影完整版 浏览:936
人生就像一部电影英语 浏览:811
中国导演评价漫威电影 浏览: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