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我要飞翔观后感

电影我要飞翔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4-26 16:36:12

1. <铁流1949>观后感是09新片(重重感谢,有大积分获得).

60年光阴荏苒,历史风云,激情跌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它60周年华诞的时候,电影频道在举国欢庆的十月全面展开数字电影新片展播。这些作品是从电影频道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精心组织、策划,着力打造的数字电影中挑选出来的10部佳作。其题材多样,各具特色,既有表现共和国不同时期阅兵盛况的《铁流1949》、《方队》;也有革命历史题材传统精品共和国将军系列的《徐海东喋血町店》、《杨至成火线供给》和《赵尚志智取五常堡》;同时还包括表现工业改革的现实主义工业题材作品《百炼成钢》、《铁胆雄心》,表现科技发展的《我的中国芯》,展示当代军旅生活的《我要飞翔》等。这些数字电影新作,或弘扬时代精神,展现各行业发展历程和风采;或将镜头聚焦于风起云涌的革命历史,充满激情的表现国家和平崛起过程中的难忘时刻,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创作短小精悍,充分体现了电影频道数字电影快速、及时的优势和特点,带给我们很多惊喜。 《铁流1949》和《方队》是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两者都从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仪式入手,分别表现了参与开国大典和国庆60周年大庆时两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阅兵队伍。从1949年到2009年,这两部作品穿越了60年的时间跨度,连接起新中国历史上两个辉煌的时刻,表达了对祖国的一脉热血赤诚。 《铁流1949》中的英雄连队红九连从解放战争攻打南昌的前线被强行撤离,在北京郊区集结,进行严格的队列操练。以连长刘铁柱为代表的战士们经历了对于魔鬼训练从不解、反感到最后深刻理解的心理过程,并充满激情的肩负起代表人民军队走过天安门的光荣使命。作品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塑造了一个真实、动人的受阅部队英雄群像,以个体感受的“点”带出了伟大时刻深情而豪迈的“面”。影片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可信,呈现出宏观历史情怀和微观情感审视兼具的艺术品质和气度。 《方队》依然以阅兵为背景,剧组和国庆60周年受阅三军女兵部队同时进驻阅兵村,始终跟随部队的训练同步拍摄。一群青春靓丽的90后女兵受命组成三军女兵方队,在教官的严格训练下,经历了严格的身体检查、残酷的淘汰,克服了生理、心理上的重重困难。她们中有的舍弃了参加电视台选秀一夜成名的机会,有的虽然因伤离队,但是依然心系方队,最终这样一群特殊的女孩在200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女兵的风采。 作品以女性细腻生动的情绪和情感制胜。电影中表现的女兵各个特征鲜明: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胡小妹,队列基础较差,但是单纯执着;时尚靓丽的戴蓓蓓,能歌善舞,爱耍小聪明;将门之女林岚,军事素质非常过硬,个性十足。每一个女兵都有阅兵营里不同的故事,既包含了青春的浪漫主义激情,又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热忱。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两部影片在艺术表现上的突破,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对重大题材表现内容的拓展,真正把数字电影“轻骑兵”的优势发挥了出来。不论是1949年的红九连,还是2009年的三军女兵,创作者都是在全面把握各种材料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刻画和塑造,既保证了影片积极向上的思想性和严肃性,又赋予了作品丰满的人情人性内容;既在大的时代背景上尊重了历史史实,同时又积极探索了新的创作模式,从小处着眼,打破常规,让电影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电影《方队》在国庆60周年阅兵村和阅兵仪式上实景拍摄,真实记录影片中所表现的女兵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历史瞬间。作为电影结尾激动人心的高潮段落,如此精心的创作态度,就已经足够让大家感受到该剧显示出来的点点生机。

2. 励志电影隐形的翅膀 观后感(800到1000字)

梦想·飞翔
曾经在书上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开启一道窗。”开始还略带点疑惑,但渐渐地明了了。
这星期四,我们观看了影片《隐形的翅膀》,片中的主人公志华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孩,她用坚强的意志博得了大家的肯定。
15岁,正值青春年华,本应无忧无虑似蓝天下自由飞翔的风筝,可厄运却往往依附在美好之后……为了去取附在高压电杆上“落群”的风筝,志华失去了她的双臂。妈妈不住的叹息,志华的情绪也一天天的暴躁。
我想:双翅才能翔天宇,单翅也难高飞啊!何况失去双臂。
当然,一时失去双臂,谁也受不了。不能自己穿衣,洗漱;不能骑脚踏车;也不能再……放风筝了。她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冰冷的河水总敌不过温暖的亲情,在父母的鼓励下,志华又重拾了勇气和信心,决定去学校读书。可学校又为她设置了一道难题——写字。于是志华尝试用脚写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被学校破格录取了。
志华的成功已是奇迹,可她仍不满足,她想和正常人一样。她也学骑车,虽然跌倒了几百次;她也学缝线,虽然会刺痛脚趾;她还学打字,学一切正常人会的。我亲耳听见她对班主任说:“我要考大学!”,我亲眼看见她在电脑上打:“我要飞翔。”
这一切,她都做到了。
命运的安排,志华被一位知名的教练看好,并招进了国家残疾人队里,面对这个机会,志华欣然接受,但却执意要学游泳,因为她要保护妈妈。训练是艰苦的,她却没有退步,高考时,虽然分数过了线,但她报的医科大学却不能录取她,原因又是残疾。更可悲的是,妈妈因为这个打击,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双肩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她挺住了,参加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志华迅速跳入水中,向前游,脑海中仍不断浮现出和妈妈的回忆,那是多么甜美啊,可现在妈妈不在了,她只能把这股伤痛化作前进的力量,最后,夺得了冠军。台下的我也忍不住拍手,这是多么的感人啊!
志华的事迹也发起了我们的深思,她是残疾人,却拥有这一份拼搏精神,而我们都是健全人,却总是停滞不前。也许我们认为电影都是骗人的,但生活中的身残志坚的人难道会少吗?你一定读过《海伦•凯勒》吧,还有霍金的传奇故事,你一定也会为之一怔,感叹他们的事迹悲惨。但如果你没有实际的感动,你才是真正的可悲。
拼搏,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拼搏,绝对不会成功!相信自己能行,就要永不言弃,美好正在向你招手。
空中的风筝,正在自由飞翔,它在向梦想飞翔!

3. 我要飞翔读后感300字

按照旅领导的指示,在集体观看电影《我要飞翔》后须写影评一篇。很无奈,我没有勇气把那玩意看完,便先行回来写这篇影评写了吧,日志中若有半句虚言算对不起我的列祖列宗。整部电影在期待中开始,大家关了俱乐部的灯以营造气氛,可10分钟后便成了纠错与爆笑。影片男主角赵继飞承成其之父精神,从小酷爱与飞行有关的一切,即而“顺理成章”的成为航大的学员。学员入校第一天晚上便是连着两个五公里紧急集合,高三毕业的学生在这样强度的训练下不死便是奇迹。中间有关学员上课环境、教学氛围、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笑声之余又有多少辛酸。旋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按数计,学员顶撞直接首长难道就是中国飞行学员的素质水平?!片中没有涉及航理学可的过程,孩子们就进入了高教模拟舱的训练,请注意,高教。接着是跳伞,新型的那哪种蓝色运动伞是教员都没有见过的吧,首次跳伞出舱的瞬间,可以自主开伞的学员,问题是还没死,这又是一大奇迹。
中间有一个主角跑到机场偷看飞机的情节,少年用一听可乐引开了巡逻的士兵,我不知道编剧是何用意。接着主角进入了初教机飞行阶段,注意,之前进行的是高教模拟舱的训练,这种混乱的顺序也不能简简单单理解为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初教机内的高教机机舵,带有火控系统的操纵杆。身边的战友笑称:我们的教6其实还可以光学隐身呢~我们暂不追究河南籍学员赵小虎标准的河南普通话在空地飞行对话中是如何正常交流的,光是首次起飞激动的呼喊四爷爷的名字这般心理素质,便是成为一名合格飞行人员的“必备条件”。抱歉,各位看官,整部电影洒家也只是观看到此,便掩面而泣,且泣不成声。电影中有句台词说得好:外人要是知道航空大学这样培养飞行员还不让人笑掉大牙啊。洒家以为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呜呼~谢谢编剧、导演及全体演职人员,感谢CCTV6,感谢学员一旅给了我这次机会,谢谢大家。

4. 电影《我要飞翔》主要讲的关于什么的

:“金范和金星将在片中分别饰演一心想要成为演员、只想为一个女人表现最优秀演技的悲剧性的男主人公‘朴时范’,以及因父亲有外遇而心里受伤,最后被关进精神病院的女主人公‘秀京’(音)。”
网上可以看
上映了

5. 电影《我要飞翔》片尾曲叫什么

电影《我要飞翔》片尾曲是“我要飞翔”。由亦君作词、秦天作曲,宇桐非演唱。

6. 谁有《我要飞翔》的观后感啊,急用,谢谢啦

为飞翔的青春喝彩
——评数字电影《我要飞翔》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和北京军区空军联合摄制的数字电影《我要飞翔》,作为向新中国六十年、人民空军六十年的献礼片,近日与观众见面了。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描写飞行学员成长的故事片,也是一部反映当代军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青春励志片。
张扬青春个性,凸现当代青年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而广袤的天空无疑是最大、最浪漫、最适宜张扬个性的地方。《我要飞翔》恰当地表现出当代青年追求自我、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剧中主要角色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亓 道等饰),当代青年人的优长、爱好、特征甚至缺点,都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校长周振川(谢 刚饰)虽然戏不多,但他身上鲜明体现着军队高中级干部,悉心培养新一代军人的高度责任感。剧中没有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大道理,而是通过循循善诱使人认识到,青春的灿烂不在于惊天动地,不在于遍地鲜花,而在于健康成长,在于抬起“窥私”的头颅,仰望辽阔的天空,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主题曲《我要飞翔》也采用拟人化的写法:“雄鹰生来为展翅高飞,志在天空到九霄驰骋……” 看完影片,人们自然有这样的感受:全剧没有高深的理论,却处处体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没有真枪实弹的硝烟,却事事反映信息化战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些年轻人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遇上了好的领导。这种思想内涵和表达方式,无疑对当代年轻人、过来人,还是教育者都有启迪的作用。
崇尚英雄和荣誉,刻画了青年军人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认同。在近年的影视剧中,我军老一辈英雄形象已充分表现、深入人心,社会也习惯用昨天的眼光审视今天的军人,关注当代军人传承英雄的态度及当前的状况。对这一点,《我》剧作了认真处理和圆满回答。“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剧中饰演自己回到母校做演讲,勉励年轻的飞行学员。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不仅在参演官兵中引起轰动,在首都媒体也掀起了一次波澜。特邀杨利伟出镜,绝不是《我》剧做秀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反映了年轻军人特别是飞行学员对英雄偶像的崇拜、对军人荣誉的崇尚。这对表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尚武精神十分必要。只要是军人,对此都会感到真实可信,都会感到热血沸腾。值得回味的还有剧中校长周振川的几句话: “孩子们需要成长,我们也需要成长——心灵的成长!成长有时候比成功更重要。”“最重要的不是学会驾驶飞机,而是学会驾驭自己的心。”尤其是后一句,可以说是全剧的“剧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当英雄并不神秘,说到底就是能够驾驭自己的心灵的人。因为对于有志者来说,心飞的多高,路就能走多远。剧中飞行员年轻帅气,经过历练更加阳光、珍惜情谊,这也表现了当代青年的主流。
勇于摸索创新,用新的视角审视飞行员的生活,表现新军事变革的大潮。军事影视“做空军题材难,做飞行员的题材更难”,这几乎是圈内人的共识。这也致使此类题材作品近年鲜有突破。飞行员是空军战斗力的主体,如何“以小见大”,用飞行学员的成长反映空军建设的转型,是《我》剧创作的重点和难点。《我》剧反映的是飞行学员的4年学习、训练和生活,时间跨度长,可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拍摄中动用了上千名官兵、大批现役装备飞机,特别是大量的实景空拍,也是近年少见的。主创人员都不是军人,发挥他们的优势做军事题材,这本身就是一次尝试和探索。周 伟是近年来多次获奖的青年知名导演,他通过和军队高级领导、领率机关干部和部队官兵交谈,感悟军营,明确方向,以敏锐的目光挖掘飞行学员的生活,定位于为青年人而做、让年轻人喜欢。剧本先后修改了十几稿,在摄制现场还要汲取官兵的意见,逐字句地进行修改完善。因此,全剧在人物、场景、情感、语言等方面,都很贴近实际,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着眼未来的追求。编导人员对大量素材进行了删繁就简、精益求精的推敲和剪辑,使得画面清晰生动,大气简洁,给人美的感受和欣赏,实现了艺术与效果的统一。以至于有行家看了该片,在赞叹同时遗憾地说,这样丰富多彩的画面和珍贵难得的镜头,完全可以成为一部胶片的“大制作”。

7. 电影《我要飞翔》

李刚是因为好高骛远,在基础训练期没有吧基础大牢,最终在考核中因为成绩没有达标而被航空学校淘汰。教官为其求情,但没起作用。

阅读全文

与电影我要飞翔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要看南京大屠希电影 浏览:614
哪吒闹海电影英文翻译 浏览:589
龙门镖局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3
关于音乐心理的电影 浏览:479
雨夜恶魔完整电影 浏览:41
无锡京东广场电影院 浏览:397
陈坤演的一部电影学生 浏览:714
2020海口电影节 浏览:706
有一部电影超能力的 浏览:963
香港最早电影明星名字大全 浏览:81
丈夫电影泰国 浏览:135
一个人救很多人的美国电影名字 浏览:901
僵尸片猪猪侠电影大全 浏览:657
电影票有没有儿童票 浏览:603
电影华沙起义图片 浏览:477
国外爱情电影好歌曲 浏览:537
有什么好看的希腊电影 浏览:288
豆瓣台湾电影黑白 浏览:805
中国电影第一票房是什么电影 浏览:828
美丽人生电影在线网站 浏览:904